他們母子三人優哉遊哉。
倪乙沒收到平安信,不放心,隔了一個月,尋了個往鬆江公幹的機會,過來看他們安頓得如何。一問朋友才知道,人還沒到,好在幾天前張歆才送了封信過來,至少不曾出事。倪乙辦完公事,替他們把房子租好,又設法拖延了三天,才等到姍姍而來的張歆一行。倪乙窩了一肚子火,本要發作幾句,瞧見麵貌一新,興高采烈的小羊,那火氣立刻就散了。
倪乙辦事的能力其實很不錯,膽大心細,不怕麻煩。從前,倪甲勤快,習慣把他當孩子,事事為他安排考慮,隻求他能平安出息,不肯叫他操心。倪乙習慣成自然,想不到他姐也有需他幫的時候。如今,張歆懶惰,指望他出力,有事不瞞他。倪乙張羅得帶勁妥帖,還有成就感。
倪乙同鬆江府的兩個差役交情不錯。羅六更是一起查過案遇過險的,說過命的交情也不過分。兩地相隔不遠,石家的案子,這邊隱約也聽說一些。倪乙便不瞞他們,把小羊的情況,自己的難處,直言相告。他有個守寡的表姐願意收養小羊,小羊自己也把這個表姨認作了娘。想給小羊換個環境,正好表姐要送亡父的骨灰回泉州,就準備帶了一起去,在那邊住上幾年再說。
倪乙編故事的本領一點不比張歆遜色,三句兩句就給張歆扣了個“孝女”的光環。他說張歆是他表姨的女兒,獨女,命運不濟,早幾年就沒了母親,懷孕中丈夫出事死了,生下孩子不久,父親去世。表姨夫是泉州人,年紀輕輕就外出行商謀生,在南京娶親生子,先是各種牽扯走不開,後來身體不好,不便遠行,許多年都沒能回家鄉,臨終想葉落歸根,要求女兒將他的骨灰分做兩半,一半留在南京與妻子合葬,一半送回家鄉。張歆記得老父遺言,待得孩子略大些,不顧親友勸阻,就要親自送亡父骨灰去泉州,順便也替父親祭掃祖父母墳塋,看望族人。寡婦幼兒,山高路遠,陸路不便,隻好到鬆江來等船。
這時代,社會道德最看重的就是孝和義。張歆一介弱女,為了父親遺願,不惜千裏跋涉,甘冒海上危險,是孝。自己過得不容易,還收養表姐遺孤,為之打算,是義。有了這兩條,見著前,這些人心裏就存下了好感和同情。
房子是羅六幫著找的,就在他家附近。年輕寡婦畢竟容易招惹是非,倪乙隻同羅六交底,對外稱顧實是他們遠親,家業凋零,生計無著,隻得來張歆家中幫工,因為老實可靠,這回特意請他一家陪同去泉州。再老實再笨,顧實也是個男人,總有頂用的時候。
張歆對顧實兩口子也是以哥嫂相稱,又特地囑咐他們不要對孩子說賣身的事,以免孩子們一處玩耍不自在。因為張歆承諾十年後給他一家自由,雖說他夫婦倆覺得給張歆為仆比從前在家“為主”還要省心好過,情願一輩子這麽過下去,事關子女,當然還是希望他們長大能堂堂正正做自由人。張歆讓青青和阿福叫她姑姑,日常也是當侄兒侄女看待,吃穿用度,都與自己孩子一樣。顧實夫婦看在眼裏,著實感激賣力。
房東家開著一家布店,兼做裁縫。父母去世,幼妹長女出嫁,夫妻二人帶兩個沒成年的兒子,住不了三進的院子,加之生意不好,手頭拮據,就想著空出兩進院子出租,貼補家用。
剛住下時,為了搞好關係,張歆特地到他家店中買了幾件衣服。布料織得不勻,裁剪一般,手工粗糙,張歆實在看不上眼。顧實兩口子倒是不挑,高高興興拿回去了。
估摸著要在鬆江住些日子,張歆打算嚐試創業。過去的朋友同學,有些打幾年工積累些經驗人脈,就自己開公司,還有些隨時計劃辭掉東家,自己幹。張歆無雄心大誌,得過且過,隻要不失業,口糧有著落,就懶得多操心受累,隻等別人發工資。如今,時代不同,環境不同,無處打工,隻能創業了。
鬆江不是最終目的地,人地兩生,短期操作,不指望闖出大局麵,隻盼練練手,積攢些經驗。因是暫居,即使一敗塗地,也不過折幾個本錢,買個教訓,沒有包袱。
聽說張歆想在附近租個小鋪麵開店,房東夫婦連忙過來打聽。他們起初還想包攬租客的冬衣和過年新衣,看見張歆給孩子做的衣服,連忙打消了這個念頭,到擔心起張歆會是同行,搶生意。聽說張歆要開小食鋪,放下心來,回去商量一夜,主動提出將布店的鋪麵租給她。
他家的生意主要靠一些老主顧支撐,關了那個鋪子,在家中接活也是一樣。生意慘淡,不如房租收入來得容易還豐厚。張歆他們就住在他家房裏,也不怕收不到租子。
張歆也看好前店鋪後住房,方便,容易管理。略略一番討價還價,商定租金,請羅六和一位德高望重的解放做中人,簽了租約。張歆原先租的後兩進,換成了前兩進。顧實一家和房東一家對換了院子。因為要改造店麵和廚房,約定一次付足半年租金,半年後,如果續租,按月付清。
要開店,就嫌人手不足。這時候不興招工,張歆就請羅六幫忙介紹個牙婆。
牙婆隔日就帶了幾個粗使婦人過來供張歆挑選。
張歆注意到最後一人衣服破舊,雖然極力低著頭,還是看得見臉上有瘡,隱隱有膿血流出。
不等張歆發問,牙婆趕著解釋說:“奶奶放心,她這是凍瘡爛了,化膿,不過人的。來時路過陳老爺家,他家要遷往外地,不耐煩帶個有傷的上路,把這婦人打發出來賣了。前頭有工人進出做活,不好叫她一個人站在外麵,才讓她一同進來,在旁等著,並不是帶給奶奶相看的。”
前院在施工,動靜不小。小強好奇心重,總想往那邊湊。張歆怕他亂走亂跑,弄出事體,就讓兩個孩子在自己視線所及處玩耍。看見一下進來這麽些生人,小羊和小強本能地靠到媽媽身邊。
小強隻是好奇地看著。小羊也注意到那個婦人,悄悄地拉張歆的袖子:“娘,她會死麽?”
張歆心口一窒。這是第一次聽她說到“死”。經曆了祖母的死,倪甲的死,那母女倆的死,還有被緝拿關押審訊,小羊提到這個字是什麽樣的心情?
“不會!”張歆斬釘截鐵地說:“不是說了,她臉上是凍瘡,隻要清洗幹淨,敷上藥,小心別再凍著,很快就能好。”
牙婆連忙附和,開始介紹她帶來的幾個人。
張歆想找一個能夠幫廚,做點針線,帶過孩子,手腳勤快,為人本分,溫和耐心的女傭。
牙婆帶來的幾個都看不上眼。一個眼神不大老實,一個熱切諂媚多話了些,兩個問題回答得不好,還有兩個的曆史有問題。
牙婆走東串西,最會看人,見張歆挑人的架勢就知道是當過家見過世麵心裏有數的,遲疑了一下,賠笑說:“穗娘就是臉上有瘡,破了像,命數也不好,其他倒是合適。”
見張歆認真聽,便繼續說了下去。穗娘,年輕時叫做穗兒,是陳夫人的陪嫁丫頭。六七歲被賣到大戶人家,忠心勤快,老實本分,針線好,懂廚藝,是照著小姐的臂膀培養的。跟到陳家後,嫁了陳老爺的得用小廝,做了管事的娘子,盡心得力,很得夫人看重,還是一位少爺的奶娘。
這樣的來曆,怎會落到這個地步?張歆看了看穗娘,見她頭垂得低低的,肩膀微動,似暗暗抽噎。
牙婆自然明白她的疑惑:“也怪她命不好,奶的少爺三歲上沒了,自己生的兩個孩子也沒站住,男人也死了。就有人說她命中帶煞。那年陳夫人生病,聽了這話把她調開,不久病竟好了。這一來,夫人信了那個說法,就把她攆去做粗活,不許她靠近主子。牆倒眾人推,見她被夫人厭棄,跌下來不能翻身,孤身一人,也沒依靠,底下人都把髒活累活苦活推給她,好點的東西都要弄走,有錯都往她身上推。今年冬天冷,前些天還下了雪。她要洗全府上下的衣裳,成日站在井邊,吹冷風,泡冷水,臉上手上起了凍瘡,沒法治,還不能歇。哎,好好的,臉上生瘡流膿,怕是隻能賣去做苦力了。”
小羊聽得眼睛紅紅,拉著張歆的胳膊:“娘,我們買了她吧。”
張歆這陣一直在鼓勵小羊勇敢說出心裏所想,表達意見,自然不能無視這個正當而且善良的要求,隻是擔心穗娘除了凍瘡,身體還有其他毛病,早年風光得意,也有些不好不對之處,才會弄成後來那樣。
把穗娘叫到近前,問了幾句話,仔細看了看她的臉和手,特別讓她抬頭,盯著她的眼睛看了一陣,已是有些願意。
小羊見她隻盯著穗娘的臉看,還當媽媽嫌穗娘臉上凍瘡難看,著急說:“娘,我過年不要做新衣服,省下錢給她治病吧。那個藥膏還有剩的,讓她擦了,在屋裏暖幾日,就會好了。”
小羊以前冬天也要打冷水洗衣服,手腳也長過凍瘡,知道多冷多難受。前些日子冷,凍瘡複發。張歆記得幾個方子,熬了藥水給她泡手腳,又製了藥膏給她擦,叮囑注意保暖。孩子生命力強,不過幾日,果然好了。
張歆看著小羊,笑著問:“預備給你做三身衣服的。你都不要了?”
小羊堅定地搖頭:“我已經有好些新衣服了。”
張歆養女兒,第一個樂趣就是當洋娃娃打扮。這些日子,已經給小羊添了十幾件衣服,多半是看見合適的成衣,買來稍稍改動,也有兩件她自己縫製的。象所有女孩,小羊天性也愛美,喜歡新衣服漂亮衣服。媽媽喜歡打扮她,她就歡歡喜喜地被打扮。
前幾天,聽見青青的爹娘議論說張歆太溺愛孩子,不該花那麽多錢給孩子添置衣服。小孩子長得快,過不了一陣就穿不了了,白浪費。又看見張歆算賬,翻來覆去地想前院的改造工程怎麽能少花錢。小羊突然不那麽喜歡新衣服了。
張歆問牙婆穗娘的身價銀子。
牙婆沒口地誇小羊心善,聰慧,歡喜這麽快就能把穗娘脫手,大概也有幾分惻隱,想促成這筆買賣,要了個偏低的價錢。
張歆請大夫為穗娘檢查身體。除了凍瘡,長期營養不良,操勞過度,有些勞損的毛病,其他還好。大概張歆治療凍瘡的方子果真管用,穗娘臉上手上的創麵開始愈合。
顧實夫婦也是吃過苦的,同情穗娘,搶著把好些活都幹了,讓穗娘先安心調養。
穗娘絕處逢生,滿心感激,換了心情,很快振作起來。她確實能幹,手腳麻利,會做好些小菜,針線活比不上紫薇白芍,差得也不多,哄孩子帶孩子也是一把好手,更難得忠誠細心,見過大場麵,處理過不少事情,有經驗有膽量,還是鬆江本地人。有些事,張歆沒想到,顧實不知道,穗娘不聲不響就一一處理好。
有了穗娘,張歆總算可以鬆口氣,不必時時繃緊,事事操心。
穗娘跟著張歆,麵上對四個孩子一般看待,心裏自是更在意小羊和小強,尤其看重小羊。
過年時,小羊果然沒有新衣服。穗娘心中不忍,想同張歆討塊衣料,抽空給小羊做件衣服,被張歆阻止。
張歆不希望給小羊留下錯誤的印象,以為犧牲和慈悲隻需口頭付出就夠了。
看見青青和阿福穿上張歆縫製的漂亮新衣,高高興興地跑進跑出,快樂得像要飛起來,小羊眼中有一絲黯然。
張歆在她麵前蹲下,微笑地摟住她,親了親:“小羊是世上最好的女兒。娘為你驕傲!”
小羊臉上瞬時明亮光彩,象小強常做的那樣,抱住張歆的脖子,回親一下,響亮地叫了聲:“娘!”
倪乙沒收到平安信,不放心,隔了一個月,尋了個往鬆江公幹的機會,過來看他們安頓得如何。一問朋友才知道,人還沒到,好在幾天前張歆才送了封信過來,至少不曾出事。倪乙辦完公事,替他們把房子租好,又設法拖延了三天,才等到姍姍而來的張歆一行。倪乙窩了一肚子火,本要發作幾句,瞧見麵貌一新,興高采烈的小羊,那火氣立刻就散了。
倪乙辦事的能力其實很不錯,膽大心細,不怕麻煩。從前,倪甲勤快,習慣把他當孩子,事事為他安排考慮,隻求他能平安出息,不肯叫他操心。倪乙習慣成自然,想不到他姐也有需他幫的時候。如今,張歆懶惰,指望他出力,有事不瞞他。倪乙張羅得帶勁妥帖,還有成就感。
倪乙同鬆江府的兩個差役交情不錯。羅六更是一起查過案遇過險的,說過命的交情也不過分。兩地相隔不遠,石家的案子,這邊隱約也聽說一些。倪乙便不瞞他們,把小羊的情況,自己的難處,直言相告。他有個守寡的表姐願意收養小羊,小羊自己也把這個表姨認作了娘。想給小羊換個環境,正好表姐要送亡父的骨灰回泉州,就準備帶了一起去,在那邊住上幾年再說。
倪乙編故事的本領一點不比張歆遜色,三句兩句就給張歆扣了個“孝女”的光環。他說張歆是他表姨的女兒,獨女,命運不濟,早幾年就沒了母親,懷孕中丈夫出事死了,生下孩子不久,父親去世。表姨夫是泉州人,年紀輕輕就外出行商謀生,在南京娶親生子,先是各種牽扯走不開,後來身體不好,不便遠行,許多年都沒能回家鄉,臨終想葉落歸根,要求女兒將他的骨灰分做兩半,一半留在南京與妻子合葬,一半送回家鄉。張歆記得老父遺言,待得孩子略大些,不顧親友勸阻,就要親自送亡父骨灰去泉州,順便也替父親祭掃祖父母墳塋,看望族人。寡婦幼兒,山高路遠,陸路不便,隻好到鬆江來等船。
這時代,社會道德最看重的就是孝和義。張歆一介弱女,為了父親遺願,不惜千裏跋涉,甘冒海上危險,是孝。自己過得不容易,還收養表姐遺孤,為之打算,是義。有了這兩條,見著前,這些人心裏就存下了好感和同情。
房子是羅六幫著找的,就在他家附近。年輕寡婦畢竟容易招惹是非,倪乙隻同羅六交底,對外稱顧實是他們遠親,家業凋零,生計無著,隻得來張歆家中幫工,因為老實可靠,這回特意請他一家陪同去泉州。再老實再笨,顧實也是個男人,總有頂用的時候。
張歆對顧實兩口子也是以哥嫂相稱,又特地囑咐他們不要對孩子說賣身的事,以免孩子們一處玩耍不自在。因為張歆承諾十年後給他一家自由,雖說他夫婦倆覺得給張歆為仆比從前在家“為主”還要省心好過,情願一輩子這麽過下去,事關子女,當然還是希望他們長大能堂堂正正做自由人。張歆讓青青和阿福叫她姑姑,日常也是當侄兒侄女看待,吃穿用度,都與自己孩子一樣。顧實夫婦看在眼裏,著實感激賣力。
房東家開著一家布店,兼做裁縫。父母去世,幼妹長女出嫁,夫妻二人帶兩個沒成年的兒子,住不了三進的院子,加之生意不好,手頭拮據,就想著空出兩進院子出租,貼補家用。
剛住下時,為了搞好關係,張歆特地到他家店中買了幾件衣服。布料織得不勻,裁剪一般,手工粗糙,張歆實在看不上眼。顧實兩口子倒是不挑,高高興興拿回去了。
估摸著要在鬆江住些日子,張歆打算嚐試創業。過去的朋友同學,有些打幾年工積累些經驗人脈,就自己開公司,還有些隨時計劃辭掉東家,自己幹。張歆無雄心大誌,得過且過,隻要不失業,口糧有著落,就懶得多操心受累,隻等別人發工資。如今,時代不同,環境不同,無處打工,隻能創業了。
鬆江不是最終目的地,人地兩生,短期操作,不指望闖出大局麵,隻盼練練手,積攢些經驗。因是暫居,即使一敗塗地,也不過折幾個本錢,買個教訓,沒有包袱。
聽說張歆想在附近租個小鋪麵開店,房東夫婦連忙過來打聽。他們起初還想包攬租客的冬衣和過年新衣,看見張歆給孩子做的衣服,連忙打消了這個念頭,到擔心起張歆會是同行,搶生意。聽說張歆要開小食鋪,放下心來,回去商量一夜,主動提出將布店的鋪麵租給她。
他家的生意主要靠一些老主顧支撐,關了那個鋪子,在家中接活也是一樣。生意慘淡,不如房租收入來得容易還豐厚。張歆他們就住在他家房裏,也不怕收不到租子。
張歆也看好前店鋪後住房,方便,容易管理。略略一番討價還價,商定租金,請羅六和一位德高望重的解放做中人,簽了租約。張歆原先租的後兩進,換成了前兩進。顧實一家和房東一家對換了院子。因為要改造店麵和廚房,約定一次付足半年租金,半年後,如果續租,按月付清。
要開店,就嫌人手不足。這時候不興招工,張歆就請羅六幫忙介紹個牙婆。
牙婆隔日就帶了幾個粗使婦人過來供張歆挑選。
張歆注意到最後一人衣服破舊,雖然極力低著頭,還是看得見臉上有瘡,隱隱有膿血流出。
不等張歆發問,牙婆趕著解釋說:“奶奶放心,她這是凍瘡爛了,化膿,不過人的。來時路過陳老爺家,他家要遷往外地,不耐煩帶個有傷的上路,把這婦人打發出來賣了。前頭有工人進出做活,不好叫她一個人站在外麵,才讓她一同進來,在旁等著,並不是帶給奶奶相看的。”
前院在施工,動靜不小。小強好奇心重,總想往那邊湊。張歆怕他亂走亂跑,弄出事體,就讓兩個孩子在自己視線所及處玩耍。看見一下進來這麽些生人,小羊和小強本能地靠到媽媽身邊。
小強隻是好奇地看著。小羊也注意到那個婦人,悄悄地拉張歆的袖子:“娘,她會死麽?”
張歆心口一窒。這是第一次聽她說到“死”。經曆了祖母的死,倪甲的死,那母女倆的死,還有被緝拿關押審訊,小羊提到這個字是什麽樣的心情?
“不會!”張歆斬釘截鐵地說:“不是說了,她臉上是凍瘡,隻要清洗幹淨,敷上藥,小心別再凍著,很快就能好。”
牙婆連忙附和,開始介紹她帶來的幾個人。
張歆想找一個能夠幫廚,做點針線,帶過孩子,手腳勤快,為人本分,溫和耐心的女傭。
牙婆帶來的幾個都看不上眼。一個眼神不大老實,一個熱切諂媚多話了些,兩個問題回答得不好,還有兩個的曆史有問題。
牙婆走東串西,最會看人,見張歆挑人的架勢就知道是當過家見過世麵心裏有數的,遲疑了一下,賠笑說:“穗娘就是臉上有瘡,破了像,命數也不好,其他倒是合適。”
見張歆認真聽,便繼續說了下去。穗娘,年輕時叫做穗兒,是陳夫人的陪嫁丫頭。六七歲被賣到大戶人家,忠心勤快,老實本分,針線好,懂廚藝,是照著小姐的臂膀培養的。跟到陳家後,嫁了陳老爺的得用小廝,做了管事的娘子,盡心得力,很得夫人看重,還是一位少爺的奶娘。
這樣的來曆,怎會落到這個地步?張歆看了看穗娘,見她頭垂得低低的,肩膀微動,似暗暗抽噎。
牙婆自然明白她的疑惑:“也怪她命不好,奶的少爺三歲上沒了,自己生的兩個孩子也沒站住,男人也死了。就有人說她命中帶煞。那年陳夫人生病,聽了這話把她調開,不久病竟好了。這一來,夫人信了那個說法,就把她攆去做粗活,不許她靠近主子。牆倒眾人推,見她被夫人厭棄,跌下來不能翻身,孤身一人,也沒依靠,底下人都把髒活累活苦活推給她,好點的東西都要弄走,有錯都往她身上推。今年冬天冷,前些天還下了雪。她要洗全府上下的衣裳,成日站在井邊,吹冷風,泡冷水,臉上手上起了凍瘡,沒法治,還不能歇。哎,好好的,臉上生瘡流膿,怕是隻能賣去做苦力了。”
小羊聽得眼睛紅紅,拉著張歆的胳膊:“娘,我們買了她吧。”
張歆這陣一直在鼓勵小羊勇敢說出心裏所想,表達意見,自然不能無視這個正當而且善良的要求,隻是擔心穗娘除了凍瘡,身體還有其他毛病,早年風光得意,也有些不好不對之處,才會弄成後來那樣。
把穗娘叫到近前,問了幾句話,仔細看了看她的臉和手,特別讓她抬頭,盯著她的眼睛看了一陣,已是有些願意。
小羊見她隻盯著穗娘的臉看,還當媽媽嫌穗娘臉上凍瘡難看,著急說:“娘,我過年不要做新衣服,省下錢給她治病吧。那個藥膏還有剩的,讓她擦了,在屋裏暖幾日,就會好了。”
小羊以前冬天也要打冷水洗衣服,手腳也長過凍瘡,知道多冷多難受。前些日子冷,凍瘡複發。張歆記得幾個方子,熬了藥水給她泡手腳,又製了藥膏給她擦,叮囑注意保暖。孩子生命力強,不過幾日,果然好了。
張歆看著小羊,笑著問:“預備給你做三身衣服的。你都不要了?”
小羊堅定地搖頭:“我已經有好些新衣服了。”
張歆養女兒,第一個樂趣就是當洋娃娃打扮。這些日子,已經給小羊添了十幾件衣服,多半是看見合適的成衣,買來稍稍改動,也有兩件她自己縫製的。象所有女孩,小羊天性也愛美,喜歡新衣服漂亮衣服。媽媽喜歡打扮她,她就歡歡喜喜地被打扮。
前幾天,聽見青青的爹娘議論說張歆太溺愛孩子,不該花那麽多錢給孩子添置衣服。小孩子長得快,過不了一陣就穿不了了,白浪費。又看見張歆算賬,翻來覆去地想前院的改造工程怎麽能少花錢。小羊突然不那麽喜歡新衣服了。
張歆問牙婆穗娘的身價銀子。
牙婆沒口地誇小羊心善,聰慧,歡喜這麽快就能把穗娘脫手,大概也有幾分惻隱,想促成這筆買賣,要了個偏低的價錢。
張歆請大夫為穗娘檢查身體。除了凍瘡,長期營養不良,操勞過度,有些勞損的毛病,其他還好。大概張歆治療凍瘡的方子果真管用,穗娘臉上手上的創麵開始愈合。
顧實夫婦也是吃過苦的,同情穗娘,搶著把好些活都幹了,讓穗娘先安心調養。
穗娘絕處逢生,滿心感激,換了心情,很快振作起來。她確實能幹,手腳麻利,會做好些小菜,針線活比不上紫薇白芍,差得也不多,哄孩子帶孩子也是一把好手,更難得忠誠細心,見過大場麵,處理過不少事情,有經驗有膽量,還是鬆江本地人。有些事,張歆沒想到,顧實不知道,穗娘不聲不響就一一處理好。
有了穗娘,張歆總算可以鬆口氣,不必時時繃緊,事事操心。
穗娘跟著張歆,麵上對四個孩子一般看待,心裏自是更在意小羊和小強,尤其看重小羊。
過年時,小羊果然沒有新衣服。穗娘心中不忍,想同張歆討塊衣料,抽空給小羊做件衣服,被張歆阻止。
張歆不希望給小羊留下錯誤的印象,以為犧牲和慈悲隻需口頭付出就夠了。
看見青青和阿福穿上張歆縫製的漂亮新衣,高高興興地跑進跑出,快樂得像要飛起來,小羊眼中有一絲黯然。
張歆在她麵前蹲下,微笑地摟住她,親了親:“小羊是世上最好的女兒。娘為你驕傲!”
小羊臉上瞬時明亮光彩,象小強常做的那樣,抱住張歆的脖子,回親一下,響亮地叫了聲:“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