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郊的莊院是程啟的曾祖父建造。他繼承的田產在這附近, 陸陸續續又添置了不少, 形成一個大田莊。


    他祖父這代三兄弟。祖父居長,幼年搬來,到死都住在這裏。兩個弟弟, 一個早逝,沒有留下子女。另一個考中同進士, 出去做了二十多年官,晚年落葉歸根, 因為手中的田產早都轉讓給了大哥, 幹脆另尋了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養老。


    祖父是守成型人才,上一輩傳下來的田莊,在他手上維持了原有規模, 略有擴張, 又培養了一名同進士。守寡的弟媳本要從族裏收養一個孤兒。他怕家產被外人分去,就將次子過繼給了弟弟。


    父輩是一母同胞三兄弟, 加上一個庶出的三伯。祖父去世前給嫡子分家, 另外買了兩百畝山地給庶子,讓他一家搬了出去。


    程秀是小輩,提起二伯一家,卻是好氣又好笑。二伯被過繼出去,早年在寡嬸跟前生活, 親生父母也不好插手他的撫育教養,直到養母去世,才回到父母身邊。娶的二伯母也是養母生前幫他看中。祖父母活著時一直覺得虧欠了這個兒子, 對他養母的意願也很尊重,結果,就養成了——


    程秀的原話是:“二伯,還有他家裏人,跟我們不象一個門裏出來的。他家故事倒多,嫂嫂幾時悶了,不嫌鬧心,我慢慢講給你聽。一天一段,能講上一兩個月。”


    因為程秀這番說法,張歆沒怎麽注意致仕回鄉,眼下還有一舉人一秀才的長房,倒是對二房的人物特別留心。


    二姆劉氏是個妙人。張歆行禮拜見後,就被她拉住嘮叨寡婦應該注意的種種事項。不僅張歆公婆聽得麵沉似鍋底,大伯大姆咬牙怒視,三伯三姆低頭不語,就連二伯都聽不下去,命她住嘴:“阿啟媳婦剛進門,你做長輩的不說幾句好話,提這些有的沒的做甚?”


    劉氏理所當然地回答:“她總是死過一個男人,做過一回寡婦的。”


    還是她死了丈夫回娘家守寡的大女兒跑進來,才成功地堵住她的話頭:“她死了男人,又不是她的錯,隻怪她爹媽眼力不好,沒挑個長命百歲的女婿。弟妹放心,阿啟命硬身體好,定能同你白頭到老,四代同堂。”


    程啟這輩男多女少,這是四房統共的第一個女兒,十足的大姑姐。她從小養在祖母身邊,對生母不僅不親近,還不大看得起,特別是劉氏被人幾句話哄住,糊裏糊塗就給她訂了門親家窮女婿病的婚事後,簡直當了仇人。


    劉氏後來知道實情,也後悔這門婚事,不好悔婚,就用減扣嫁妝的方法表達自己的不滿。


    大姑姐嫁過去四年,除了沒生孩子,沒哪樣能讓婆家人挑眼,但她大方把陪嫁的兩個丫頭放進丈夫房裏,留下一個女性血脈。丈夫葬禮一過,大姑姐收拾嫁妝,帶著陪嫁丫頭和庶出女兒,沒拿婆家一針一線,搬回娘家。


    劉氏以為她回來散心,沒說什麽就讓她住下,幾個月過去,忍不住了,明勸暗趕她們回去。


    大姑姐也不跟她廢話,把叔祖,伯伯叔叔,還有族裏長老請來,當著眾人的麵,拿出一份清單,上麵寫著劉氏扣了她多少嫁妝,哪樣是祖母給的,哪樣是伯母嬸娘們添的,哪樣做了弟媳聘禮,哪件送了人,哪件賣了,哪件還在劉氏手上,明明白白,要求爹媽要麽把這些原樣賠給她,要麽養她們一輩子。


    結果,大姑姐和她的人就永遠地在娘家住下了。從那以後,二房的生活隻能用雞飛狗跳來形容。


    這樣的大姑姐,程秀卻說是二房最明事理,最知分寸的唯一一個明白人。大姑姐愛鬧,可隻鬧自己爹媽弟弟弟媳。親妹有事,爹娘不管,都是她出頭。對叔伯長輩,永遠恭順敬愛。對同輩兄弟姐妹,永遠熱心有禮。也幸虧有大姑姐,二房自顧不暇,大房和四房的日子清淨不少。


    她也懂得經營,叔伯兄弟們也肯幫她,賴在娘家白吃白住白用,把那點嫁妝拿出去生錢,如今倒是二房最富有的。


    今日這一為張歆解圍,大姑姐又為自己在叔伯嬸姆心裏,在程啟兄妹處贏得許多正分。


    大伯本不接受寡婦侄媳,恨董氏敗壞門風,惱弟弟不下力阻止。昨日的喜酒本是請了他家,大伯執意不去,也不許唐氏去,還說今天也不露麵,要同四房斷絕往來。


    唐氏也不爭論,派人去對董氏稱病告罪,回頭才問丈夫:“張氏就是命苦些,人品才幹名聲都是極好的。啟侄決意娶她,也是出於仁心義氣。四弟四弟妹還從沒做過什麽連累家族父兄的事情。雖然沒功名,眼見他們那房越見興旺了。老爺不要這樣的弟弟,隻要丟臉摸黑扯後腿的弟弟麽?還是,老爺一個兄弟也不想要了?”


    大老爺答不上來,睡了一覺,想通了,沒事一樣過來接侄兒侄媳的茶,隻是死板著個臉。他最愛麵子,覺得二房丟了程家臉麵,為了彌補,麵上隻得和藹可親起來。


    程四老爺親自攜了小羊和小強的手,帶他們一個一個行禮拜認長輩。眾人驚訝,不敢輕慢,就連劉氏都給出了兩份叫她肉疼得嘴角抽筋的見麵禮。


    江氏的兒子還小,還不曾起過什麽想頭。蘇氏看的心裏撥涼:明明沒有血緣關係,老爺對這個“嫡孫”,卻比老三給他生的長孫,看重許多。他們母子還有什麽指望?


    早飯後,征得董氏程啟同意,張歆把兩個孩子搬到自己住的院子。雖然不能像從前一樣,高興起來隨時往媽媽房裏跑,往床上賴,知道媽媽就在近旁,小羊和小強的心安定了不少。


    小強不能再跟媽媽一起睡覺,但張歆答應他每天晚上在他床邊講故事,早晨過來叫他起床。程啟又許諾了不少。小強終於同意做個自己睡覺的小男子漢。


    程啟陪著張歆給孩子搬家,布置房間,做出門準備,乘便給張歆講了些家裏的事,尤其兩個姨娘。


    江氏,張歆見過。蘇氏,張歆以前就聽說過。


    程啟性子平和,對事待人比較公允,對蘇氏的印象比對江氏好很多,說她為人本分,寡言勤快,溫順守禮,侍奉祖母從頭到尾盡心盡力,毫無怨言,對待董氏始終恪守本分,不曾有一絲冒犯逾越,對他們兄妹沒有過多殷勤,該有的禮數和照顧,也是從來不缺。


    程秀也不反感她,還說:“蘇姨娘就是父母早亡,失了依靠,身不由己,其實樣樣都比二姆強太多,更像秀才家出來的小姐。若能將他二人身份調換一下,可就是我們一大家的福氣了。”


    然而,這樣一個各方麵都不錯的人的到來,拆散了他們原本幸福的家庭。也許,正是因為蘇氏是那樣一個人,程放才會得出“妾室進門,家宅不寧”的結論,寧可冒無子的風險,也不納妾吧?


    董氏搬去城裏後,程四老爺把自己名下剩下的田地交給蘇氏,這部分出息就做她母子的生活費用和院子的維護費。二十年下來,蘇氏把田地和院子打理得井井有條,送兒子上學讀書,如今已過童子試。


    想想她孤身一個弱女子,初來時一句閩南話也聽不懂,還不象張歆有親可尋,有幹親靠山,又很快交到朋友。雖然不能算她的過錯,卻是因為她,夫妻生怨,母子分離,可以想象董氏和程四離家後,蘇氏承受了多少怨氣和壓力,被當作了罪魁禍首。她地位尷尬,上上下下需要處理各種關係,尤其還得應付難纏的劉氏。能做到這樣,實在比張歆的成就,更加難得。


    程啟兄妹感情上有些排斥,理智上卻很敬佩這個姨娘。


    董氏對程四老爺寸步不讓,對蘇氏母子卻好得多,不關心,也不為難。蘇氏限於身份,不好出麵或處理不了的事情,求到她,董氏該幫的都會幫,該做的都會做。


    她兒子好學上進,給蘇氏教得也很懂事。董氏原本也有幾分憐惜這個庶子。他拜師進學成親,董氏都曾幫忙出頭。卻是他考上童生,又生出了兒子,情況才發生了變化。


    程啟程放無子,這個男孩是程四老爺的長孫。蘇氏或是希望這個孩子能得到董氏的疼愛和關照,幾次帶著繈褓裏的孫兒過來給董氏請安,卻刺痛了盼孫不得的董氏的神經。劉氏又提議讓程放把這個孩子過繼過去,說不定可以招來親生子。


    劉氏是個想起一出來一出,無事攪三分,害自家越過越窮,恨不得別家也不得安生的。蘇氏沒說過那話,可劉氏的提議後麵,有沒有她的心思和攛掇,誰也不敢說。


    蘇氏的孫子觸到董氏的逆鱗,董氏對她母子兩個不待見起來。這回她暗地裏活動,阻擾程啟娶張歆,雖然是為了親生兒子的前程,情有可原,仍是大大得罪了董氏。


    江氏是家主寵信的三夫人的妹妹。家主促成江氏和程四老爺成親的苦心和用意,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江氏剛嫁給程四時,程四在台灣還沒打開局麵,沒什麽產業。原有的家當,分給兩個嫡子的,江氏動不了。交在蘇氏手上的,江氏原想趁著新婚回泉州的機會,叫程四交給自己,卻不想回老宅不久,診出了身孕。


    蘇氏江氏共處的時間不長,卻出了幾件事。有孕的江氏被人從後麵推入池塘。蘇氏新生的小兒子不知被什麽人脫了衣服,放在風口上吹得渾身冰涼,病得厲害,最終不治而亡。


    旁人議論起來,多說蘇氏狠毒,怕江氏生下兒子,分去本以為屬於她兒子的財產,謀害江氏,又用兒子玩苦肉計,想要陷害江氏,結果反害了兒子性命。


    因為董氏明智,早早脫身,置身事外旁觀的母子幾個卻是不同看法,不過都沒說什麽,做什麽。


    這些年,江氏幾次激怒程四,還好家主和三夫人從中調停斡旋,磕磕碰碰地也過來了。在江氏的管理下,家主雖然給程四塞了不少女人,程四老爺並未多添子女。那些女人用不多久就走的走,病的病,死的死。


    會親的酒宴照禮該由四房預備。董氏不住在這邊,宴席交給蘇氏安排,酒菜是從福壽閣叫的到會服務,按最上等席麵操辦。


    蘇氏在程家存身二十年,靠的就是小心,盡量不得罪人,還要討好可能有用的人。關心則亂,心虛則慌。雖然同樣是母親的張歆完全體諒她的想法,程啟也表示理解,蘇氏阻攔不成,眼看大奶奶進門了,心虛且慌。她打聽過,知道這是個厲害人物,對上董氏也半點虧不吃。


    大奶奶既已進門,不管出於什麽考慮,蘇氏都希望能與她搞好關係,思想半天,親身下廚做了幾道江南風味的小菜和點心,端到張歆麵前,賠笑:“聽說大奶奶在江南一帶住過多年,還請嚐嚐我的手藝。”


    這是想打老鄉牌?換個身份場合還好,這當口眼看婆婆臉色微沉,張歆隻得淡笑接過:“蘇姨娘費心。江南做菜做點心最講究原料,連時令都不能錯。離了本鄉本土,就不是那個味道了。”


    不甘寂寞的劉氏立刻接口,訓斥的口氣:“你這話傳出去,福壽閣還怎麽做生意。難道你們福壽閣的菜都是不地道的?”


    張歆笑笑:“福壽閣的江南菜和淮揚菜,委實不正宗不地道,常來的食客都是知道的。”


    劉氏還想說什麽,董氏臉一板,對著張歆訓斥:“沒規矩!長輩們都在這裏,哪裏就輪到你先吃上?”


    小孩子們在另外地方吃飯,董氏已把黃氏打發去照看孩子。程啟兄弟輩的席麵開在外間,用屏風隔開男女,董氏把侄兒媳婦們都請出去入席。內間這桌,四房八位長輩,隻留下張歆這個新婦立規矩。


    劉氏嘴上不停,眼睛也不停,望望張歆,瞄瞄董氏,再掃一眼蘇氏,琢磨著這三個女人的關係,突然大悟:蘇氏是董氏心裏的刺,蘇氏是江南人,這新進門的張氏也是在那邊長大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做回單親媽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湘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湘雲並收藏穿越做回單親媽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