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張歆剛到福壽閣, 阿鬆就找來了。
如今,阿鬆已經是閩南最年輕的名廚,聲望遠遠超過他名義上的師父顧實。這其中, 有閩南人排外護短的因素,但主要還是因為阿鬆的廚藝見地, 尤其是他善於推陳出新,不時有新菜式推出。
對那些受人追捧被人模仿的新菜, 阿鬆自己滿意的卻很少。他癡迷創新, 曾揚言不創出十道自己滿意的新菜,就不談親事。
阿鬆生得斯文秀氣,做木匠學徒時就有小姑娘芳心暗許。買了個小農莊成了有產者後, 登門說親者絡繹不絕, 隨著名氣身家往上漲,女家的地位和嫁妝也是水漲船高。若不是他放了那句話, 阿龍阿彩能被媒人的口水淹死。
比他小的阿興成親了。阿樟也到了該說親的年紀, 偏也不著急,隻說哥哥未娶。
阿龍阿彩真地著急,拿這個出息了的兒子沒辦法,隻好求張歆去勸。阿鬆對小姨的話,一向很聽的。
張歆不讚成早婚, 二十多點的大小夥在她眼裏還沒到非婚不可的地步,反而勸姐姐姐夫:“阿鬆自己有分寸,你們何苦逼他?冒冒然娶一個進來, 他不喜歡,不開心,你們不心疼?”
後來,有消息透出來,阿鬆喜歡青青,拖著不談婚事是等著青青長大。
阿龍阿彩見過青青幾次。小姑娘模樣不錯,嘴巴甜,性子爽利,能幹,有點潑辣,是阿鬆師父的女兒,知根知底,又經阿歆教導了那麽幾年,料想不差。雖然年紀小了點,既然阿鬆喜歡,等就等吧。
就是張歆也看好這門婚事。
青青是她看著長大,也曾費心教導,可算半個女兒,又是曉揚打小的朋友。張歆希望她嫁的好,別嫁太遠,以後還能常往來。
穗娘不喜歡青青,說這女孩心思太多,一家子的心眼都長到她一人身上去了。
張歆聽了隻是笑,心眼多沒什麽不好,明白利害,做事就不會太出格,真碰上缺心眼的二百五,才頭疼。她知道穗娘最疼曉揚,又在意上下之分。兩個小姑娘總在一起,難免有些小衝突,青青性子強些,曉揚偏肯謙讓,結果就讓穗娘看不慣了。
青青和阿福原本跟著她的時候還多些,張歆嫁入程家後,不好把他們帶過去,才讓他們回去跟著父母。
程家規矩大,眼睛多,等級分明。不管張歆怎麽說,青青阿福是她家奴之子,是仆。怕他們難堪,怕起是非,張歆也不好接他們來玩,隻是每次過年按例給兩個孩子送去新衣和禮物。曉揚念舊,得了好東西還經常想著給青青留一份,送過去。
後來,西門外的園子建起來,他們相當於分出去單過。張歆曾經接了青青和阿福來玩過兩次。
阿福是個沒心沒肺的,樂不思歸,等到程啟請來武師教小強和阿友學武,張歆就同顧實說了,讓阿福跟著學。這邊留了他房間,幾時要來要回都可以。阿福學武的幹勁足,一多半時間倒是在程家。
青青是女孩,心思重些,想的多些,就有些不自在,兩次以後就不肯來了。
張歆知道小丫頭有些接受不了身份拉開差距,沒法彌補什麽,就有些心疼。倘若青青真做了外甥媳婦,也好大大方方地疼她,怎麽也比不認得的女人強。
阿鬆對張歆講了頭天晚上的事,張歆的心驀地冰涼。
曉揚眼看及笄。第一個成年的孫輩,董氏和四老爺先提出來要好好慶祝,也有趁這個機會昭告程家有女初長成的意思。小一輩程大小姐的婚事,兩老一直很上心,覺得第一個孫女婿,一定要把標準訂好了。
張羅這個及笄宴,自然是張歆的事。阿鬆很疼愛這個表妹,主動說要設計一個新菜作為賀禮,這些天酒樓關門後還留下搗鼓試驗。
昨晚,隻留了跟他學廚的兩個機靈少年做下手,正在忙乎時,青青跑來了。
事實上,阿鬆不喜歡青青,還有點煩她。
他一身的本事主要是小姨知道的多,教導有方,鼓勵他嚐試。顧實的思想和認識很多地方透著迂腐偏狹,阿鬆看不上。然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他的基本功是顧實手把手教出來的。就算不愛聽,他也知道顧實教導他的話都是肺腑之言,是全心為他好。他的一些做法,顧實看不順眼,也不過嘮叨兩句,並不為難。師徒兩個也算相處甚得。阿鬆對顧實一直很尊重,對師母師弟也很親熱,很周全。
他對青青這個師妹也是不錯的,隻是少了親近,透著疏離。隻是因為男女之別,這份梳離被視為當然,還當作了羞澀別扭。
阿鬆現在也算發達了,可還記得當初被人支使受人白眼的日子,每每看見青青對酒樓幫工呼來喝去,頤指氣使,都不由皺眉。她算什麽身份呢?小姨和曉揚妹妹見到這些人,都是和和氣氣,好言好語呢!
等聽到傳言說他喜歡青青,在等她長大,阿鬆更加厭煩,也隻能生氣無語。也沒人當麵跟他提這事,他總不好主動提起,壞女兒家名聲,給師傅一家沒臉。
昨晚,青青跑來,坐在一旁看他忙碌。阿鬆勸她回家,見她不聽,就不理她,自幹自的。
青青看了一會兒,突然開始發脾氣,哭,說阿鬆對她不好,倒把不相幹的人放在心上。
阿鬆本意是不肯同她單獨相處的,見她說的不象話,隻好叫一個小廝去找顧實來。
青青開始數落曉揚的不是。
阿鬆十分生氣:“你摸摸良心,曉揚對你如何?你要說我表妹壞話,也不必找到我跟前來說。”本想提醒她注意自己身份,後來想到小姨和曉揚從不曾拿這個壓她,勉強忍住了。
青青摔著東西發脾氣:“她是你哪門子表妹?一個殺人犯罷了。偏你們個個當她是寶貝。”
阿鬆驚駭,顧不得避嫌,忙令剩下那個小廝去門外守著,逼青青說清楚。
張歆當初買下顧實一家時,曉揚已經是她女兒。聽說顧實顧嫂一直窩在廚房忙碌,不通外務,加上他們從沒提起,張歆和倪乙都以為他們不會知道曉揚的身世。
當日大牛殺人一事,鬧得很大,後來石祿想以女代罪,更是引得人們議論紛紛。顧實夫妻雖在廚房,也聽說了經過,很是可憐曉揚。雖沒見過,主要幾個當事人的名字,他們是知道的,見到倪乙,聽曉揚叫舅舅,再看曉揚長得不象張歆,倒象倪乙,心裏也就明白了原委。他們是厚道人,隻會高興小女孩苦盡甘來,好人有好報,又不愛饒舌,除了偶然夫妻倆關上門感歎兩句,從未對人提起。
這一回,程家大事慶祝曉揚及笄,顧嫂看了深有感觸,忍不住對丈夫感歎:“那孩子倒是個有後福的。想當初被她後娘欺負,受哥哥牽連入獄,又被她爹送出來抵罪,哪知道能有今天?搖身一變,成了程家的大小姐。也不知前世積了多少福澤,才叫她遇上這個娘。”
顧實附和了兩句,夫妻兩個就丟開了。
卻不想他二人這幾句話,落到了青青耳中。事關曉揚,青青上了心,隔天纏著母親追問。
顧嫂對這個女兒,又是愛又是怕,拗不過她,就對她說了,囑咐她事關重大,不可說出去。
青青心底裏,一直覺得自己和曉揚應該是一樣的,甚至比曉揚更出色。可曉揚跟著她的母親進了程家,成了程大小姐,她卻不得不回來跟滿身油膩,語言粗鄙,摳門小氣的爹娘生活。人抗不過命,誰讓她投胎時沒長眼,沒有體麵的父母呢?隻好認命。
然而,曉揚竟不是姑姑的親生女兒,真正的出生還不如自己,本該是流放千裏,為奴為婢,遭人唾棄的,憑什麽就能換個好母親,再平白得個好出身?青青的世界崩塌了,再看見暗暗相中的良人為她忙碌,對自己不理不睬,崩潰了。
張歆又驚又怕,渾身發抖,手腳冰涼。她太大意了!
阿鬆看這樣子,也知道曉揚的身世確實是青青說的那樣,也不知怎麽安慰她,隻好倒了杯熱茶遞過去。
張歆接過茶杯,手抖得厲害,立時潑出來了半杯。
阿鬆看不過去,連忙又接過杯子放在桌上,遲疑地開口:“小姨——”
張歆重重地吐出兩口氣:“昨晚的事,後來怎樣了?”
“師父趕來把青青帶走了。鄭化是個懂事的,發了毒誓不會說出去。”
張歆握緊拳頭,指節發白,好半天下了決心:“曉揚小時候受了很多苦,可她很懂事很善良。她是我疼著護著養大的女兒。我不會讓什麽人再毀了她。”
“小姨,我明白。”阿鬆喜歡雕刻,善於觀察細節,很早就發現曉揚長得不象小姨。尤其曉舞出生後,姐妹倆放在一處,更看得出差別。他也注意到相比對另外三個孩子的放手,小姨對曉揚的事一直小心謹慎。驚訝之後,並不意外。
“你對青青——”
終於得到機會,阿鬆忙說:“我對青青和對阿福是一樣看待。”
“那就好。”張歆放心一些,想起姐姐姐夫,忍不住又問:“你也老大不小了,到底喜歡什麽樣女子?說出來,我們也好幫你留意。”
阿鬆垂下眼睛,不自在地說:“小姨,我還沒想這個。”
張歆正有心事,一時也顧不上他:“你留意著鄭化就行,別的我來處理。”
正好,與顧實說好的十年之期也差不多到了。
張歆之前也探聽過他的打算。顧實夫妻也很躊躇,一方麵惦記著南京的親戚,想要葉落歸根,回去看看,另一方麵舍不得在泉州的生活。阿福和青青,在泉州生活這麽些年,早把南京忘了。如果青青嫁給阿鬆,阿福也想留下,他們自己回去也沒意思。
然而,昨天晚上聞訊去福壽閣把女兒領回來,聽了幾句她哭鬧中的胡言亂語,顧實知道青青不可能嫁給阿鬆了,泉州他們一家也呆不下去了。一起了這麽多年,知道張歆不是個心狠手辣的,隻盼她看在多年情分上,幫他們安排一下去處。
“顧大哥,事情弄成這樣,也是我的錯。”青青如果不是遇到她這個姑姑,多半不會變成這樣。
聽見那聲“大哥”,顧實的眼淚掉了下來:“遇到奶奶,是我們一家的福氣,更是青青和阿福的福氣。隻怪我們沒教好青青,險些給奶奶惹出大禍。”張歆對他對他們一家可謂再造之恩,又能平等相待,可惜青青沒經過事,心又太大,不懂惜福。
“顧大哥是想回南京?還是回鬆江?”
顧實其實想回南京,隻是一想起那些家人就心驚肉跳。南京是倪乙的地盤,顧實這些年經得多看得多,有了閱曆,知道倪乙可不象張歆這麽仁慈。歎了口氣,說:“去鬆江吧,離南京不遠,想回去看看也容易。”
張歆也覺得鬆江最好,當下說:“大爺有位朋友,在鬆江有些門路,我這就去信請他幫忙,幫你在鬆江盤下個酒樓。”
程放在杭州經營幾年,兄弟兩個在那一帶很有些人脈了。隻是張歆還沒決定把曉揚的身世告訴程啟知道,不準備借助程家之手安排顧實一家。
兩個月後,顧實一家到了鬆江,被接到張歆送給他們的酒樓。聽說是李公子幫的忙,顧實就以為是當初想請他家去的李盛公子,卻不知那位李公子名元川。
李元川把自己的秘密對張歆和盤托出。張歆便也能放心把曉揚的秘密托付給他。
如今,阿鬆已經是閩南最年輕的名廚,聲望遠遠超過他名義上的師父顧實。這其中, 有閩南人排外護短的因素,但主要還是因為阿鬆的廚藝見地, 尤其是他善於推陳出新,不時有新菜式推出。
對那些受人追捧被人模仿的新菜, 阿鬆自己滿意的卻很少。他癡迷創新, 曾揚言不創出十道自己滿意的新菜,就不談親事。
阿鬆生得斯文秀氣,做木匠學徒時就有小姑娘芳心暗許。買了個小農莊成了有產者後, 登門說親者絡繹不絕, 隨著名氣身家往上漲,女家的地位和嫁妝也是水漲船高。若不是他放了那句話, 阿龍阿彩能被媒人的口水淹死。
比他小的阿興成親了。阿樟也到了該說親的年紀, 偏也不著急,隻說哥哥未娶。
阿龍阿彩真地著急,拿這個出息了的兒子沒辦法,隻好求張歆去勸。阿鬆對小姨的話,一向很聽的。
張歆不讚成早婚, 二十多點的大小夥在她眼裏還沒到非婚不可的地步,反而勸姐姐姐夫:“阿鬆自己有分寸,你們何苦逼他?冒冒然娶一個進來, 他不喜歡,不開心,你們不心疼?”
後來,有消息透出來,阿鬆喜歡青青,拖著不談婚事是等著青青長大。
阿龍阿彩見過青青幾次。小姑娘模樣不錯,嘴巴甜,性子爽利,能幹,有點潑辣,是阿鬆師父的女兒,知根知底,又經阿歆教導了那麽幾年,料想不差。雖然年紀小了點,既然阿鬆喜歡,等就等吧。
就是張歆也看好這門婚事。
青青是她看著長大,也曾費心教導,可算半個女兒,又是曉揚打小的朋友。張歆希望她嫁的好,別嫁太遠,以後還能常往來。
穗娘不喜歡青青,說這女孩心思太多,一家子的心眼都長到她一人身上去了。
張歆聽了隻是笑,心眼多沒什麽不好,明白利害,做事就不會太出格,真碰上缺心眼的二百五,才頭疼。她知道穗娘最疼曉揚,又在意上下之分。兩個小姑娘總在一起,難免有些小衝突,青青性子強些,曉揚偏肯謙讓,結果就讓穗娘看不慣了。
青青和阿福原本跟著她的時候還多些,張歆嫁入程家後,不好把他們帶過去,才讓他們回去跟著父母。
程家規矩大,眼睛多,等級分明。不管張歆怎麽說,青青阿福是她家奴之子,是仆。怕他們難堪,怕起是非,張歆也不好接他們來玩,隻是每次過年按例給兩個孩子送去新衣和禮物。曉揚念舊,得了好東西還經常想著給青青留一份,送過去。
後來,西門外的園子建起來,他們相當於分出去單過。張歆曾經接了青青和阿福來玩過兩次。
阿福是個沒心沒肺的,樂不思歸,等到程啟請來武師教小強和阿友學武,張歆就同顧實說了,讓阿福跟著學。這邊留了他房間,幾時要來要回都可以。阿福學武的幹勁足,一多半時間倒是在程家。
青青是女孩,心思重些,想的多些,就有些不自在,兩次以後就不肯來了。
張歆知道小丫頭有些接受不了身份拉開差距,沒法彌補什麽,就有些心疼。倘若青青真做了外甥媳婦,也好大大方方地疼她,怎麽也比不認得的女人強。
阿鬆對張歆講了頭天晚上的事,張歆的心驀地冰涼。
曉揚眼看及笄。第一個成年的孫輩,董氏和四老爺先提出來要好好慶祝,也有趁這個機會昭告程家有女初長成的意思。小一輩程大小姐的婚事,兩老一直很上心,覺得第一個孫女婿,一定要把標準訂好了。
張羅這個及笄宴,自然是張歆的事。阿鬆很疼愛這個表妹,主動說要設計一個新菜作為賀禮,這些天酒樓關門後還留下搗鼓試驗。
昨晚,隻留了跟他學廚的兩個機靈少年做下手,正在忙乎時,青青跑來了。
事實上,阿鬆不喜歡青青,還有點煩她。
他一身的本事主要是小姨知道的多,教導有方,鼓勵他嚐試。顧實的思想和認識很多地方透著迂腐偏狹,阿鬆看不上。然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他的基本功是顧實手把手教出來的。就算不愛聽,他也知道顧實教導他的話都是肺腑之言,是全心為他好。他的一些做法,顧實看不順眼,也不過嘮叨兩句,並不為難。師徒兩個也算相處甚得。阿鬆對顧實一直很尊重,對師母師弟也很親熱,很周全。
他對青青這個師妹也是不錯的,隻是少了親近,透著疏離。隻是因為男女之別,這份梳離被視為當然,還當作了羞澀別扭。
阿鬆現在也算發達了,可還記得當初被人支使受人白眼的日子,每每看見青青對酒樓幫工呼來喝去,頤指氣使,都不由皺眉。她算什麽身份呢?小姨和曉揚妹妹見到這些人,都是和和氣氣,好言好語呢!
等聽到傳言說他喜歡青青,在等她長大,阿鬆更加厭煩,也隻能生氣無語。也沒人當麵跟他提這事,他總不好主動提起,壞女兒家名聲,給師傅一家沒臉。
昨晚,青青跑來,坐在一旁看他忙碌。阿鬆勸她回家,見她不聽,就不理她,自幹自的。
青青看了一會兒,突然開始發脾氣,哭,說阿鬆對她不好,倒把不相幹的人放在心上。
阿鬆本意是不肯同她單獨相處的,見她說的不象話,隻好叫一個小廝去找顧實來。
青青開始數落曉揚的不是。
阿鬆十分生氣:“你摸摸良心,曉揚對你如何?你要說我表妹壞話,也不必找到我跟前來說。”本想提醒她注意自己身份,後來想到小姨和曉揚從不曾拿這個壓她,勉強忍住了。
青青摔著東西發脾氣:“她是你哪門子表妹?一個殺人犯罷了。偏你們個個當她是寶貝。”
阿鬆驚駭,顧不得避嫌,忙令剩下那個小廝去門外守著,逼青青說清楚。
張歆當初買下顧實一家時,曉揚已經是她女兒。聽說顧實顧嫂一直窩在廚房忙碌,不通外務,加上他們從沒提起,張歆和倪乙都以為他們不會知道曉揚的身世。
當日大牛殺人一事,鬧得很大,後來石祿想以女代罪,更是引得人們議論紛紛。顧實夫妻雖在廚房,也聽說了經過,很是可憐曉揚。雖沒見過,主要幾個當事人的名字,他們是知道的,見到倪乙,聽曉揚叫舅舅,再看曉揚長得不象張歆,倒象倪乙,心裏也就明白了原委。他們是厚道人,隻會高興小女孩苦盡甘來,好人有好報,又不愛饒舌,除了偶然夫妻倆關上門感歎兩句,從未對人提起。
這一回,程家大事慶祝曉揚及笄,顧嫂看了深有感觸,忍不住對丈夫感歎:“那孩子倒是個有後福的。想當初被她後娘欺負,受哥哥牽連入獄,又被她爹送出來抵罪,哪知道能有今天?搖身一變,成了程家的大小姐。也不知前世積了多少福澤,才叫她遇上這個娘。”
顧實附和了兩句,夫妻兩個就丟開了。
卻不想他二人這幾句話,落到了青青耳中。事關曉揚,青青上了心,隔天纏著母親追問。
顧嫂對這個女兒,又是愛又是怕,拗不過她,就對她說了,囑咐她事關重大,不可說出去。
青青心底裏,一直覺得自己和曉揚應該是一樣的,甚至比曉揚更出色。可曉揚跟著她的母親進了程家,成了程大小姐,她卻不得不回來跟滿身油膩,語言粗鄙,摳門小氣的爹娘生活。人抗不過命,誰讓她投胎時沒長眼,沒有體麵的父母呢?隻好認命。
然而,曉揚竟不是姑姑的親生女兒,真正的出生還不如自己,本該是流放千裏,為奴為婢,遭人唾棄的,憑什麽就能換個好母親,再平白得個好出身?青青的世界崩塌了,再看見暗暗相中的良人為她忙碌,對自己不理不睬,崩潰了。
張歆又驚又怕,渾身發抖,手腳冰涼。她太大意了!
阿鬆看這樣子,也知道曉揚的身世確實是青青說的那樣,也不知怎麽安慰她,隻好倒了杯熱茶遞過去。
張歆接過茶杯,手抖得厲害,立時潑出來了半杯。
阿鬆看不過去,連忙又接過杯子放在桌上,遲疑地開口:“小姨——”
張歆重重地吐出兩口氣:“昨晚的事,後來怎樣了?”
“師父趕來把青青帶走了。鄭化是個懂事的,發了毒誓不會說出去。”
張歆握緊拳頭,指節發白,好半天下了決心:“曉揚小時候受了很多苦,可她很懂事很善良。她是我疼著護著養大的女兒。我不會讓什麽人再毀了她。”
“小姨,我明白。”阿鬆喜歡雕刻,善於觀察細節,很早就發現曉揚長得不象小姨。尤其曉舞出生後,姐妹倆放在一處,更看得出差別。他也注意到相比對另外三個孩子的放手,小姨對曉揚的事一直小心謹慎。驚訝之後,並不意外。
“你對青青——”
終於得到機會,阿鬆忙說:“我對青青和對阿福是一樣看待。”
“那就好。”張歆放心一些,想起姐姐姐夫,忍不住又問:“你也老大不小了,到底喜歡什麽樣女子?說出來,我們也好幫你留意。”
阿鬆垂下眼睛,不自在地說:“小姨,我還沒想這個。”
張歆正有心事,一時也顧不上他:“你留意著鄭化就行,別的我來處理。”
正好,與顧實說好的十年之期也差不多到了。
張歆之前也探聽過他的打算。顧實夫妻也很躊躇,一方麵惦記著南京的親戚,想要葉落歸根,回去看看,另一方麵舍不得在泉州的生活。阿福和青青,在泉州生活這麽些年,早把南京忘了。如果青青嫁給阿鬆,阿福也想留下,他們自己回去也沒意思。
然而,昨天晚上聞訊去福壽閣把女兒領回來,聽了幾句她哭鬧中的胡言亂語,顧實知道青青不可能嫁給阿鬆了,泉州他們一家也呆不下去了。一起了這麽多年,知道張歆不是個心狠手辣的,隻盼她看在多年情分上,幫他們安排一下去處。
“顧大哥,事情弄成這樣,也是我的錯。”青青如果不是遇到她這個姑姑,多半不會變成這樣。
聽見那聲“大哥”,顧實的眼淚掉了下來:“遇到奶奶,是我們一家的福氣,更是青青和阿福的福氣。隻怪我們沒教好青青,險些給奶奶惹出大禍。”張歆對他對他們一家可謂再造之恩,又能平等相待,可惜青青沒經過事,心又太大,不懂惜福。
“顧大哥是想回南京?還是回鬆江?”
顧實其實想回南京,隻是一想起那些家人就心驚肉跳。南京是倪乙的地盤,顧實這些年經得多看得多,有了閱曆,知道倪乙可不象張歆這麽仁慈。歎了口氣,說:“去鬆江吧,離南京不遠,想回去看看也容易。”
張歆也覺得鬆江最好,當下說:“大爺有位朋友,在鬆江有些門路,我這就去信請他幫忙,幫你在鬆江盤下個酒樓。”
程放在杭州經營幾年,兄弟兩個在那一帶很有些人脈了。隻是張歆還沒決定把曉揚的身世告訴程啟知道,不準備借助程家之手安排顧實一家。
兩個月後,顧實一家到了鬆江,被接到張歆送給他們的酒樓。聽說是李公子幫的忙,顧實就以為是當初想請他家去的李盛公子,卻不知那位李公子名元川。
李元川把自己的秘密對張歆和盤托出。張歆便也能放心把曉揚的秘密托付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