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將晚,風聲四起,武鬆的名字猶如林濤滾滾,又一次震動了陽穀縣城。
多數江湖人見著武鬆都以為是三生有幸,而王都頭遇到了傳說中武鬆卻是八輩子倒黴,在心驚肉跳之時,被武鬆象死豬一樣摜在地上,甭說麵子丟盡,連裏子也被撕了,那一條斷胳膊讓他盡失往日的蠻橫。
王都頭好似一條喪家之犬站在縣令麵前,令縣令驚疑不定。
“何方刁民竟敢如此大膽,把你整成這般熊樣?”
“稟報大人,是武鬆。”
“武鬆,哪個武鬆?”
師爺在一旁插上了話:“這世上隻有一個武鬆,他可是個惹不得的主,王都頭你怎麽得罪了他?”
“我也不知道,是武鬆他們幾個人有意跟我過不去。”
師爺臉上流露出不信的神色。
縣令發了怒:“不就是個打虎的武鬆,他們有多少人?”
“大概是六個人吧。”
“還不快去召集人手把他捉拿歸案,正是我們陽穀縣的大功一件。”
師爺連忙出言阻止:“請大人息怒,萬萬不可,大人你也知道,在孟州城有那麽多人也無奈於他,刑部發文到各州縣卻也拿他不住,我們陽穀縣這一點點兵丁怎是他的對手?再說陽穀的衙役們曾都是他的手下,平時武鬆同他們相處得很好,有的人與他感情較深,這一部分人是不會同他為敵的。還有一些人懼怕武鬆的本領,根本也不敢與他為敵,談何緝捕。”
縣令沉默不語,師爺又接著說道:
“現聽說他已上了梁山,就更不能小覷。上次朝廷會合了東昌、澶州、寇州等四個州縣的兵馬組織圍剿,結果全軍覆沒。後又傳聞梁山攻破了青州府,殺了知府慕容大人。這次又打敗了祝家莊,聲勢不謂不大,陽穀離梁山隻有二三天路程,他們想來則到,請大人三思。”
縣令聽了師爺的一番話,頓時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耷拉下一個腦袋。
王都頭想起了武鬆讓他傳的話。
“稟報大人,武鬆說他明天來拜訪大人。”
“他找本官有什麽事?”
“說是有要事商談,聽他的口氣肯定是來者不善,若不答應他的條件或躲而不見,他就要放火燒了縣衙。”
縣令一聽心裏著了慌,立即沒了縣太爺的風雅,隻是不時地來回走著,嘴裏不停地嘟囔:“這可怎生是好?”
他不知道武鬆來找他會是什麽事,也猜不出會有什麽結果,但肯定不會有什麽好果子吃。
如現在躲了,武鬆真的放火燒了縣衙,那自己的烏紗也就丟了。若現在逃走,時間也來不及,這大包小摞的總是拾掇一個時辰。更何況逃跑的風險更大,說不定他們就埋伏在附近什麽地方等候,到時給你一刀,丟了小命還無處喊冤。
縣令思前慮後,覺得當下唯一的辦法就是求救於東昌府。
縣令指派師爺立即書寫軍情報告,叫快馬急報東昌府。
“大人,遠水解不了近渴,別說時間趕不上,就是趕得上,陳大人也未必肯發兵。東昌府的兵馬已在梁山損失大半,即使陳大人同意派兵也來不了許多,派個百兒八十的也無濟於事,豈是武鬆他們的對手,一旦激怒了武鬆,還會搭上我們的性命。”
師爺還是阻攔了縣令。
“這也不行,那也不成,你倒說個好主意出來。”
“大人,根據我對武鬆的了解,他坦誠好義、嫉惡如仇、藝高膽大,不懼生死,也敢違背皇上的旨意,為西門慶之事讓陳大人還丟過麵子,他最由不得有錢人欺侮窮人,因為他從小就過著貧窮的生活。王都頭,請你說說當時是如何惹上武鬆的?”
王都頭就把午後在景陽崗酒家遇上武鬆幾人的情景述說了一遍。
“大人,看來是這次加征稅收、拘捕百姓之事而惹惱了他。”
師爺之所以這樣說,因為他也不滿縣令的所作所為,特別對縣令與西門寡婦勾勾搭搭的大傷風化之事,私下以為有失官家體麵。上一任知縣雖也同樣貪婪錢財,但在男女之事上卻有翩翩風度,舉止還算端正。
縣令無計可施,最終隻好低聲求師爺想法周旋。
半晌,師爺才慢慢說出讓縣令有點哭笑不得的一番話來。
“大人,休怪小人多嘴,大人可曾聽說過武鬆在澶州大鬧張家大院之事?”
“曾有耳聞。”
“也許明天之事同武鬆在張家大院之舉如出一轍?”
“我該咋辦?”
“大人,為保性命無虞,隻有開縣衙中門迎接。”
縣令感到非常為難,開縣衙中門迎接梁山盜賊,那可是犯了死罪的事情。
“這個……朝廷要是怪罪下來,別說烏紗,本官的性命也將不保。”
“大人可明早派人散布消息,說武鬆領著梁山兵馬來了,另著人飛馬急報東昌府,陽穀被梁山兵馬相逼而開縣衙中門迎接,請東昌府派兵救助。”
縣令搖了搖頭又歎了一口氣:“看來也隻能如此了。”縣令已把師爺當作了一根救命稻草,而師爺借機想抬高一下自己的地位。
“大人,明天武鬆有什麽要求,隻要不違背朝廷的法度,大人隻有照直答應,哪怕是要大人破費錢財,大人也不能拒絕,隻能委屈點花錢消災。這武鬆是不容人隨便糊弄的,到時候什麽張貼榜文,如數退款等等,都要依實一一做到,否則,他手中的刀是不認人的。”
聽到這些,特別是要花費錢財,縣令嚇得麵如土色。
縣令三人在縣衙書房內商量著明天如何麵對武鬆之事,而整個縣衙此時正風傳著武鬆又回到陽穀之事,隻是不知武鬆何時改扮成一個頭陀。
倒有一人忽然想起,去年曾在街上看到一個頭陀與一個小混混走過,莫非那個頭陀就是武鬆。
曾押送武鬆去孟州牢城營的兩個衙役聽說武鬆來到了陽穀,心中十分高興,因為他們由衷地敬佩武鬆。
武鬆、張青他們與張興幾人在景陽崗酒家飽餐一頓,武鬆讓時遷、施恩掏出身上的銀兩交給張興,以分發給一些貧窮的獵戶。
張興對武鬆說:“日子實在沒法過了,我想上梁山。”
其他幾個獵戶也連聲附和。
時遷笑著拍起了雙手。
武鬆搖了搖頭說:“張大哥,這刀尖上舔血的日子不適合你們。”
【92ks就愛看書網】
多數江湖人見著武鬆都以為是三生有幸,而王都頭遇到了傳說中武鬆卻是八輩子倒黴,在心驚肉跳之時,被武鬆象死豬一樣摜在地上,甭說麵子丟盡,連裏子也被撕了,那一條斷胳膊讓他盡失往日的蠻橫。
王都頭好似一條喪家之犬站在縣令麵前,令縣令驚疑不定。
“何方刁民竟敢如此大膽,把你整成這般熊樣?”
“稟報大人,是武鬆。”
“武鬆,哪個武鬆?”
師爺在一旁插上了話:“這世上隻有一個武鬆,他可是個惹不得的主,王都頭你怎麽得罪了他?”
“我也不知道,是武鬆他們幾個人有意跟我過不去。”
師爺臉上流露出不信的神色。
縣令發了怒:“不就是個打虎的武鬆,他們有多少人?”
“大概是六個人吧。”
“還不快去召集人手把他捉拿歸案,正是我們陽穀縣的大功一件。”
師爺連忙出言阻止:“請大人息怒,萬萬不可,大人你也知道,在孟州城有那麽多人也無奈於他,刑部發文到各州縣卻也拿他不住,我們陽穀縣這一點點兵丁怎是他的對手?再說陽穀的衙役們曾都是他的手下,平時武鬆同他們相處得很好,有的人與他感情較深,這一部分人是不會同他為敵的。還有一些人懼怕武鬆的本領,根本也不敢與他為敵,談何緝捕。”
縣令沉默不語,師爺又接著說道:
“現聽說他已上了梁山,就更不能小覷。上次朝廷會合了東昌、澶州、寇州等四個州縣的兵馬組織圍剿,結果全軍覆沒。後又傳聞梁山攻破了青州府,殺了知府慕容大人。這次又打敗了祝家莊,聲勢不謂不大,陽穀離梁山隻有二三天路程,他們想來則到,請大人三思。”
縣令聽了師爺的一番話,頓時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耷拉下一個腦袋。
王都頭想起了武鬆讓他傳的話。
“稟報大人,武鬆說他明天來拜訪大人。”
“他找本官有什麽事?”
“說是有要事商談,聽他的口氣肯定是來者不善,若不答應他的條件或躲而不見,他就要放火燒了縣衙。”
縣令一聽心裏著了慌,立即沒了縣太爺的風雅,隻是不時地來回走著,嘴裏不停地嘟囔:“這可怎生是好?”
他不知道武鬆來找他會是什麽事,也猜不出會有什麽結果,但肯定不會有什麽好果子吃。
如現在躲了,武鬆真的放火燒了縣衙,那自己的烏紗也就丟了。若現在逃走,時間也來不及,這大包小摞的總是拾掇一個時辰。更何況逃跑的風險更大,說不定他們就埋伏在附近什麽地方等候,到時給你一刀,丟了小命還無處喊冤。
縣令思前慮後,覺得當下唯一的辦法就是求救於東昌府。
縣令指派師爺立即書寫軍情報告,叫快馬急報東昌府。
“大人,遠水解不了近渴,別說時間趕不上,就是趕得上,陳大人也未必肯發兵。東昌府的兵馬已在梁山損失大半,即使陳大人同意派兵也來不了許多,派個百兒八十的也無濟於事,豈是武鬆他們的對手,一旦激怒了武鬆,還會搭上我們的性命。”
師爺還是阻攔了縣令。
“這也不行,那也不成,你倒說個好主意出來。”
“大人,根據我對武鬆的了解,他坦誠好義、嫉惡如仇、藝高膽大,不懼生死,也敢違背皇上的旨意,為西門慶之事讓陳大人還丟過麵子,他最由不得有錢人欺侮窮人,因為他從小就過著貧窮的生活。王都頭,請你說說當時是如何惹上武鬆的?”
王都頭就把午後在景陽崗酒家遇上武鬆幾人的情景述說了一遍。
“大人,看來是這次加征稅收、拘捕百姓之事而惹惱了他。”
師爺之所以這樣說,因為他也不滿縣令的所作所為,特別對縣令與西門寡婦勾勾搭搭的大傷風化之事,私下以為有失官家體麵。上一任知縣雖也同樣貪婪錢財,但在男女之事上卻有翩翩風度,舉止還算端正。
縣令無計可施,最終隻好低聲求師爺想法周旋。
半晌,師爺才慢慢說出讓縣令有點哭笑不得的一番話來。
“大人,休怪小人多嘴,大人可曾聽說過武鬆在澶州大鬧張家大院之事?”
“曾有耳聞。”
“也許明天之事同武鬆在張家大院之舉如出一轍?”
“我該咋辦?”
“大人,為保性命無虞,隻有開縣衙中門迎接。”
縣令感到非常為難,開縣衙中門迎接梁山盜賊,那可是犯了死罪的事情。
“這個……朝廷要是怪罪下來,別說烏紗,本官的性命也將不保。”
“大人可明早派人散布消息,說武鬆領著梁山兵馬來了,另著人飛馬急報東昌府,陽穀被梁山兵馬相逼而開縣衙中門迎接,請東昌府派兵救助。”
縣令搖了搖頭又歎了一口氣:“看來也隻能如此了。”縣令已把師爺當作了一根救命稻草,而師爺借機想抬高一下自己的地位。
“大人,明天武鬆有什麽要求,隻要不違背朝廷的法度,大人隻有照直答應,哪怕是要大人破費錢財,大人也不能拒絕,隻能委屈點花錢消災。這武鬆是不容人隨便糊弄的,到時候什麽張貼榜文,如數退款等等,都要依實一一做到,否則,他手中的刀是不認人的。”
聽到這些,特別是要花費錢財,縣令嚇得麵如土色。
縣令三人在縣衙書房內商量著明天如何麵對武鬆之事,而整個縣衙此時正風傳著武鬆又回到陽穀之事,隻是不知武鬆何時改扮成一個頭陀。
倒有一人忽然想起,去年曾在街上看到一個頭陀與一個小混混走過,莫非那個頭陀就是武鬆。
曾押送武鬆去孟州牢城營的兩個衙役聽說武鬆來到了陽穀,心中十分高興,因為他們由衷地敬佩武鬆。
武鬆、張青他們與張興幾人在景陽崗酒家飽餐一頓,武鬆讓時遷、施恩掏出身上的銀兩交給張興,以分發給一些貧窮的獵戶。
張興對武鬆說:“日子實在沒法過了,我想上梁山。”
其他幾個獵戶也連聲附和。
時遷笑著拍起了雙手。
武鬆搖了搖頭說:“張大哥,這刀尖上舔血的日子不適合你們。”
【92ks就愛看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