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報營外來了楊家將的後人,宋江也肅然起敬,因為楊家將是大宋朝的忠臣良將,聞名遐邇,威震遼邦,留碑於萬民口中。
宋江忙傳來盧俊義和公孫勝,與吳用一起,四人迎出營門。
營門口停立著的三十多騎,的的確確來自於河塘村楊家,因早被朝廷遺忘的緣故,來人都是山野平民裝扮,為首之人約四十歲左右,臉皮有點黝黑,大概是常年經曆著較多的風霜雨露。
宋江首先上前見禮,態度虔誠:“大宋征遼先鋒官宋江、副先鋒盧俊義、軍師吳用、副軍師公孫勝,特來拜會楊家眾位英雄,請問英雄怎麽稱呼”?
為首之人答禮道:“鄉民楊士奎,係天波府第六代傳人,帶小兒楊金豹及其宗氏兄弟子侄,前來助戰,共同驅除韃虜,不知宋先鋒肯否收留”?
宋江有點受寵若驚,感到這是莫大的榮耀,無論是對梁山還是對他個人來說,都是一樁美談。宋江又施一禮:“若得英雄相助,宋江求之不得,謹借得楊英雄先祖的威名,足以嚇退百萬遼兵”。
“慚愧,我楊士奎有負先祖的盛名”。
一陣寒暄禮讓,宋江四人把楊士奎一行引進中軍大帳坐下後,即傳令眾頭領分批前來拜見楊家兒郎,宋江想以此進一步鼓舞全軍將士的鬥誌。
武鬆聽說來了天波府楊家後人,心中激動不已,幾年前在天波府拜謁穆老太君的情景曆曆在目,但當時除了見過穆桂英和老楊洪之外,還未見過楊家的任何一個男兒。
武鬆興匆匆地與魯智深、施恩幾人來到中軍大帳,相見已罷,楊士奎與武鬆又相互端詳了一番,頗覺相見恨晚。楊士奎臉帶笑意地說:“曾祖母在世時曾誇獎過你,說你武鬆正氣耿耿,今日一見,果是堂堂七尺,英雄了得”。
武鬆聽了一愣:“穆老太君她、她.......”
“曾祖母去年已仙逝,她從東京回到河塘,雖然年高,仍是心憂國事,臨終前交代,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外寇侵我疆土,隻要楊家還有三寸氣在,便要馳騁沙場,馬革裹屍,竭盡綿薄之力。一聽得梁山奉詔征遼,故特來宋先鋒的馬前聽用”。
“豈敢,宋江隻是一個文麵小吏,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全仗著眾兄弟的幫扶”。宋江這麽說並不是推托,而是楊士奎的錚錚話語使他和在場的十幾個頭領為之動容,深深感到楊家的憂國憂民之心天日可表。
武鬆為穆桂英的故去而傷感,感傷今日之世上又少了一個蓋世英雄;更為楊家代代傳承的忠貞精神而慨歎萬分,並由此而汗顏,自己心中所持有的一點微末見識,怎能與楊家的浩然氣慨日月同輝呢?
中軍大帳裏一陣沉默。梁山的一眾頭領中,雖有不少人熟知楊家的故事,但從未認真體味過楊家的精神;另有一些人隻是偶爾聽過傳聞,甚至也有幾個人在上梁山之前幹的是殺人越貨的勾當,他們壓根就不知道楊家的赫赫威名。因此,對於楊士奎率眾的到來懷有不同的心態,有激動的,有為之感觸的,有高興的,也有無所謂的。
宋江站起身來對楊士奎說:“難得楊家的一片忠心,待宋江申報朝廷,為楊英雄求個名正言順的職位”。.tw
楊士奎連忙擺手謝絕:“對不起,楊士奎有違宋先鋒的美意,曾祖母臨終前交代再三,楊家以後永不為官”。
宋江愕然,望了吳用一眼,見吳用已陷入於沉思之中,其他頭領除武鬆、魯智深外,也都一臉茫然。
“那是為何”?宋江心中實在不能理解楊士奎的話語。
“今年春天,老管家楊洪老太伯臨危時告訴我們,他聽我曾祖母歎過氣,歎以前的君王在國家或個人遇到危難時畢竟還能想到忠良,歎現在的君王即使在難中,心裏想到的還是那幾個奸臣,以為那些奸臣的幾句好話可以當飯吃,可以當錢用”。
楊士奎的話讓在場的梁山人有所吃驚,讓宋江倍加愕然並有點不悅,因為楊士奎的話中分明流露出貶低朝廷、貶低當今皇帝的含義,將會影響著梁山頭領的情緒,本來就有一批人對朝廷不滿,反對招安,已讓宋江頭疼不堪。但現在即使不悅也不能流於言表,因為他知道自己沒有資格評判楊家的是非,更不能隨說楊家的不是。
聽了楊士奎的話,武鬆的心裏可有了進一步的感悟,這朝廷的官是萬萬做不得的,今日朝廷腐敗,若做了大宋的官,就逃脫不了為腐敗的朝廷賣命的現實。
正在這時,有傳令兵到,向宋江行禮後說:“童元帥傳令,要召見宋先鋒與盧副先鋒商議軍機大事,命你火速前往,不得有誤”。
即使是童貫拉著虎皮作大旗,宋江也隻能應聲馬上就去,童貫是代表皇上來的,他是大元帥,自己隻是一個小小的先鋒,來不得半點的怠慢。宋江轉首對楊士奎說:“如何安排楊英雄一行,待宋江稟報童元帥之後再作計議”。
“不用了,宋先鋒就讓我隨武鬆在一起,也不用餉錢,管三頓飯就行了,我家曾祖母還有一些話,我得要告訴武鬆”。
聽楊士奎這麽一說,武鬆高興地大聲叫好。
吳用見宋江一時沒有允口,就對宋江說:“兄長,我看行,楊英雄同其他兄弟不熟悉”。
“那好吧,軍中的事務請軍師照料一下,我和盧副先鋒現就去拜見童元帥”。
宋江與盧俊義急急出帳跨馬而去,吳用明白,呼保義宋江今日又要做一回孫子了,既是心甘情願,也有無奈的因素。
童貫率十六萬大軍在離薊州城不到十裏之地下營紮寨,可算是挨著梁山軍的營寨。這十六萬大軍若與梁山軍聯手,一鼓作氣就能攻下薊州,可童貫卻是不會出動兵馬的,他是按著蔡京、高俅的意思辦,征不征遼是次要的,主要是讓梁山的人去送死,慢慢耗光梁山的力量,看你還逞不逞強,到時找個借口一鍋端了你。
童貫一直未忘征討梁山時全軍覆沒的恥辱,今得好好擺擺譜子,抖抖威風,掙回那失去的麵子。因此他早早端坐在中心帥帳,兩旁分列著幾十名將官,連三位副元帥也是垂手站著。
傳令兵進帳報告,說宋江、盧俊義已在帳外伺候。
童貫沒有吭聲,他讓傳令兵跪著,就是為了晾著宋江和盧俊義。
誰也不敢吭聲,都知道童貫的葫蘆裏在賣著什麽藥。
誰也不會吭聲,他們都同童貫有著一樣的心情,對梁山抱有莫大的敵意。
隻有跪著的傳令兵身體開始了抖動,他不知自己犯了什麽過錯?
過了半晌,童貫振奮了一下精神:“傳他們進來”。
傳令兵才如獲大赦,跑出帳外高喊:“傳兩位先鋒官進帳”。
宋江和盧俊義好不容易等到一聲“傳”,急忙進帳向童貫施禮:“先鋒官宋江(副先鋒盧俊義)拜見童元帥”。
童貫端坐帥椅巍巍未動,兩臂撐在桌上,一臉傲色地說:“奉皇上聖諭,本帥今日率軍來此督戰”。
宋江聽了心中咯噔一下,果真被軍師說中了,開來的十六萬大軍並不是要同梁山軍並肩作戰,驅除遼寇,而是專門來監督的。現在宋江雖想得明白了,不免心中有氣,但有氣卻不敢動氣,他不願反逆朝廷,再說他現在身居童貫的帥帳,也隻能逆來順受。他不敢恨宋徽宗太糊塗,又聽信了蔡京、高俅的話;他開始在心裏責罵自己是一頭豬,一頭十足的蠢豬,當時何不殺了高俅和童貫,朝中就少了幾個死對頭,自己或許就會被皇上器重而依賴。
如不是在童貫的帥帳,宋江真想狠狠地搧自己幾個大耳括子,看你這個孫子做的,吃力還不討好。
宋江忙傳來盧俊義和公孫勝,與吳用一起,四人迎出營門。
營門口停立著的三十多騎,的的確確來自於河塘村楊家,因早被朝廷遺忘的緣故,來人都是山野平民裝扮,為首之人約四十歲左右,臉皮有點黝黑,大概是常年經曆著較多的風霜雨露。
宋江首先上前見禮,態度虔誠:“大宋征遼先鋒官宋江、副先鋒盧俊義、軍師吳用、副軍師公孫勝,特來拜會楊家眾位英雄,請問英雄怎麽稱呼”?
為首之人答禮道:“鄉民楊士奎,係天波府第六代傳人,帶小兒楊金豹及其宗氏兄弟子侄,前來助戰,共同驅除韃虜,不知宋先鋒肯否收留”?
宋江有點受寵若驚,感到這是莫大的榮耀,無論是對梁山還是對他個人來說,都是一樁美談。宋江又施一禮:“若得英雄相助,宋江求之不得,謹借得楊英雄先祖的威名,足以嚇退百萬遼兵”。
“慚愧,我楊士奎有負先祖的盛名”。
一陣寒暄禮讓,宋江四人把楊士奎一行引進中軍大帳坐下後,即傳令眾頭領分批前來拜見楊家兒郎,宋江想以此進一步鼓舞全軍將士的鬥誌。
武鬆聽說來了天波府楊家後人,心中激動不已,幾年前在天波府拜謁穆老太君的情景曆曆在目,但當時除了見過穆桂英和老楊洪之外,還未見過楊家的任何一個男兒。
武鬆興匆匆地與魯智深、施恩幾人來到中軍大帳,相見已罷,楊士奎與武鬆又相互端詳了一番,頗覺相見恨晚。楊士奎臉帶笑意地說:“曾祖母在世時曾誇獎過你,說你武鬆正氣耿耿,今日一見,果是堂堂七尺,英雄了得”。
武鬆聽了一愣:“穆老太君她、她.......”
“曾祖母去年已仙逝,她從東京回到河塘,雖然年高,仍是心憂國事,臨終前交代,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外寇侵我疆土,隻要楊家還有三寸氣在,便要馳騁沙場,馬革裹屍,竭盡綿薄之力。一聽得梁山奉詔征遼,故特來宋先鋒的馬前聽用”。
“豈敢,宋江隻是一個文麵小吏,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全仗著眾兄弟的幫扶”。宋江這麽說並不是推托,而是楊士奎的錚錚話語使他和在場的十幾個頭領為之動容,深深感到楊家的憂國憂民之心天日可表。
武鬆為穆桂英的故去而傷感,感傷今日之世上又少了一個蓋世英雄;更為楊家代代傳承的忠貞精神而慨歎萬分,並由此而汗顏,自己心中所持有的一點微末見識,怎能與楊家的浩然氣慨日月同輝呢?
中軍大帳裏一陣沉默。梁山的一眾頭領中,雖有不少人熟知楊家的故事,但從未認真體味過楊家的精神;另有一些人隻是偶爾聽過傳聞,甚至也有幾個人在上梁山之前幹的是殺人越貨的勾當,他們壓根就不知道楊家的赫赫威名。因此,對於楊士奎率眾的到來懷有不同的心態,有激動的,有為之感觸的,有高興的,也有無所謂的。
宋江站起身來對楊士奎說:“難得楊家的一片忠心,待宋江申報朝廷,為楊英雄求個名正言順的職位”。.tw
楊士奎連忙擺手謝絕:“對不起,楊士奎有違宋先鋒的美意,曾祖母臨終前交代再三,楊家以後永不為官”。
宋江愕然,望了吳用一眼,見吳用已陷入於沉思之中,其他頭領除武鬆、魯智深外,也都一臉茫然。
“那是為何”?宋江心中實在不能理解楊士奎的話語。
“今年春天,老管家楊洪老太伯臨危時告訴我們,他聽我曾祖母歎過氣,歎以前的君王在國家或個人遇到危難時畢竟還能想到忠良,歎現在的君王即使在難中,心裏想到的還是那幾個奸臣,以為那些奸臣的幾句好話可以當飯吃,可以當錢用”。
楊士奎的話讓在場的梁山人有所吃驚,讓宋江倍加愕然並有點不悅,因為楊士奎的話中分明流露出貶低朝廷、貶低當今皇帝的含義,將會影響著梁山頭領的情緒,本來就有一批人對朝廷不滿,反對招安,已讓宋江頭疼不堪。但現在即使不悅也不能流於言表,因為他知道自己沒有資格評判楊家的是非,更不能隨說楊家的不是。
聽了楊士奎的話,武鬆的心裏可有了進一步的感悟,這朝廷的官是萬萬做不得的,今日朝廷腐敗,若做了大宋的官,就逃脫不了為腐敗的朝廷賣命的現實。
正在這時,有傳令兵到,向宋江行禮後說:“童元帥傳令,要召見宋先鋒與盧副先鋒商議軍機大事,命你火速前往,不得有誤”。
即使是童貫拉著虎皮作大旗,宋江也隻能應聲馬上就去,童貫是代表皇上來的,他是大元帥,自己隻是一個小小的先鋒,來不得半點的怠慢。宋江轉首對楊士奎說:“如何安排楊英雄一行,待宋江稟報童元帥之後再作計議”。
“不用了,宋先鋒就讓我隨武鬆在一起,也不用餉錢,管三頓飯就行了,我家曾祖母還有一些話,我得要告訴武鬆”。
聽楊士奎這麽一說,武鬆高興地大聲叫好。
吳用見宋江一時沒有允口,就對宋江說:“兄長,我看行,楊英雄同其他兄弟不熟悉”。
“那好吧,軍中的事務請軍師照料一下,我和盧副先鋒現就去拜見童元帥”。
宋江與盧俊義急急出帳跨馬而去,吳用明白,呼保義宋江今日又要做一回孫子了,既是心甘情願,也有無奈的因素。
童貫率十六萬大軍在離薊州城不到十裏之地下營紮寨,可算是挨著梁山軍的營寨。這十六萬大軍若與梁山軍聯手,一鼓作氣就能攻下薊州,可童貫卻是不會出動兵馬的,他是按著蔡京、高俅的意思辦,征不征遼是次要的,主要是讓梁山的人去送死,慢慢耗光梁山的力量,看你還逞不逞強,到時找個借口一鍋端了你。
童貫一直未忘征討梁山時全軍覆沒的恥辱,今得好好擺擺譜子,抖抖威風,掙回那失去的麵子。因此他早早端坐在中心帥帳,兩旁分列著幾十名將官,連三位副元帥也是垂手站著。
傳令兵進帳報告,說宋江、盧俊義已在帳外伺候。
童貫沒有吭聲,他讓傳令兵跪著,就是為了晾著宋江和盧俊義。
誰也不敢吭聲,都知道童貫的葫蘆裏在賣著什麽藥。
誰也不會吭聲,他們都同童貫有著一樣的心情,對梁山抱有莫大的敵意。
隻有跪著的傳令兵身體開始了抖動,他不知自己犯了什麽過錯?
過了半晌,童貫振奮了一下精神:“傳他們進來”。
傳令兵才如獲大赦,跑出帳外高喊:“傳兩位先鋒官進帳”。
宋江和盧俊義好不容易等到一聲“傳”,急忙進帳向童貫施禮:“先鋒官宋江(副先鋒盧俊義)拜見童元帥”。
童貫端坐帥椅巍巍未動,兩臂撐在桌上,一臉傲色地說:“奉皇上聖諭,本帥今日率軍來此督戰”。
宋江聽了心中咯噔一下,果真被軍師說中了,開來的十六萬大軍並不是要同梁山軍並肩作戰,驅除遼寇,而是專門來監督的。現在宋江雖想得明白了,不免心中有氣,但有氣卻不敢動氣,他不願反逆朝廷,再說他現在身居童貫的帥帳,也隻能逆來順受。他不敢恨宋徽宗太糊塗,又聽信了蔡京、高俅的話;他開始在心裏責罵自己是一頭豬,一頭十足的蠢豬,當時何不殺了高俅和童貫,朝中就少了幾個死對頭,自己或許就會被皇上器重而依賴。
如不是在童貫的帥帳,宋江真想狠狠地搧自己幾個大耳括子,看你這個孫子做的,吃力還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