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還是在天祿城比較合適,那個地方我考察過了,雖然現在的開發度還比較低,但那才是帝國的中心,而且無論是陸路還是海路,都是四通八達。※%,”
馬丘現在已經是掌管大夏國水軍和商業的重要人物,而且他並不是純正的炎黃子孫,所以選擇範圍也跳出了中國的傳統範圍。
這個建議激發了蘇樂的靈感,他決定自己再仔細考慮一下這個問題:“建都選址的問題以後再議,今日如果沒有什麽其他事情的話,大家就散了吧。”
蘇樂有很多想法需要實施,所以立即趕回王府查看地圖,雖然古代地圖非常粗糙,但還是能看出個大概的。
大夏國領土廣大超過了曆朝曆代,西起裏海,東到中國東部,北到長城,南到錫蘭島、馬六甲幾乎都是大夏國的領土。
這其中隻有吐蕃和安南國這兩個國中國讓蘇樂非常難受,其中吐蕃在世界屋脊之上,交通不便,所以影響不大。隻是這安南國,位置剛好距離蘇樂想要建都的地方不遠,必須想辦法讓其挪挪窩。
下定決心之後,蘇樂提出在西南地區水運發達的地方新建一個國都,並開鑿運河連通中南半島的眾多河流,使得從國都出發無論是進入南洋、還是孟加拉灣都要非常方便。
另外整治河道後還可以沿珠江向東,同樣也是順流而下的,這樣依靠水運無論派軍前往帝國的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是太困難。
將都城定在傳統上如此偏遠的地方,眾臣當然都是有意見的,不過蘇樂作為君主極有威信,他做出的決定也總是對的,因此大家還是願意跟著大夏王走下去。
經過反複討論,蘇樂讓人寫了國書遞到安南國,大概表達了這個意思:安南國或並入大夏國,或者舉國東遷進入呂宋以及爪哇,如若不然將麵臨滅國之災!
安南國曾經是大夏的同盟國,現在蘇樂突然翻臉,弄得安南朝廷措手不及。他們當然也不想離開祖輩的土地,但又不敢開戰,猶豫不決之際,大夏的艦隊已經兵臨城下了。
同時蘇樂率領大夏的主力騎兵南下,陳兵在中國西南,同時讓馬丘率領水軍封堵安南的出海船隻,這下安南朝廷終於屈服了,與大夏簽訂了城下之盟。
安南國人大部分留在了當地,少數不滿之人——主要是王公貴族,帶著軍隊前往呂宋,蘇樂讓大夏的水軍協助這些安南人在當地建立統治地位,隨後還會幫助他們征服爪哇。
雖然背景離鄉,但是領土麵積反而擴大了,這樣就部分消除了他們的不滿,隻要蘇樂建立的大帝國足夠強大,他們也隻能老老實實待在這天涯海角。
與此同時,蘇樂、馬丘、雅典娜以及出木杉子領導一些技術官員一起選定了帝國新都的地址。
之所以木蘭沒有參與,主要是她還在生蘇樂的氣,留在北都統領對孟佮人的打擊,並沒有南下。
相對於北都,新國都就被簡單命名為南都了,隨即開始了如火如荼的建設工程。新都的建設工作,蘇樂全權交給馬丘協調處理,他的聰明才智和統帥協調能力發揮了巨大作用,大大加快了建設進度。
蘇樂於是得閑前往卡裏克特一趟,親自將波斯王妃和天竺王妃接到北都城,因為木蘭目前在此常駐,蘇樂將娜姬引見給木蘭,以此來討好這正和自己生氣的女人。
不過木蘭也不是那麽好哄的,蘇樂在東海也還有不少事情要處理,雖然相比對付安南那恃強淩弱之事要簡單很多,但牽涉到很多人,也是相當麻煩的。
於是蘇樂讓娜姬和木蘭好好相處(多說他的好話),自己帶著雅典娜和出木杉子去東海了。
這回蘇樂隻帶少量艦船,首先到了平田城見了幕府將軍平田信秀。因為蘇樂現在是大夏王,而且馬上要稱帝,這回屈尊來此就不可能再以平田家的家臣身份和信秀會麵了。
看在這位依然年少的征夷大將軍之母——楓夫人的麵子上,蘇樂暫時以平等的地位和信秀交談,和信秀寒暄一番之後,蘇樂也就不再客套了,當晚直接就睡在了楓夫人那裏。
久別重逢的兩人自然是如膠似漆,要不是蘇樂還有其他女人需要應付,絕對要待在楓夫人房裏至少半個月才行。隻是這平田城中還有靜禦前和織姬,楓夫人也明白事理,暫時放蘇樂離開了。
靜禦前和織姬母女現在住在一起,於是就同時和蘇樂見麵了,好久不見的三人顯得有些拘謹,不過到了晚上還是麵臨著蘇樂睡在哪裏的問題,就在遲遲無法做出決定的時候,靜禦前主動退出了。
“蘇樂,你該不會還想和我睡覺吧?前些年我犯下了錯誤,現在局麵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我們的緣分已盡。所以你以後要對我尊重一些,就算你成為大陸的皇帝,也不要再對我有非分之想!”
靜禦前故作嚴肅地說著,不過她心如刀絞,眼淚忍不住流了出來。
“靜香……”
蘇樂想去安慰靜禦前,不過這個女人突然起身說:“別這麽隨意地叫我!太輕浮了!……我身體突然有些不舒服,痛得眼淚都流出來了,你們慢慢聊,我先回去休息了。”
說完屋內就隻有蘇樂和織姬了,織姬沒有拒絕蘇樂,又是激情的一夜……隨後幾天,蘇樂在平田城內主要陪著織姬和楓夫人,另外他還特別讓雅典娜多陪陪靜禦前,給靜禦前講講自己這些年的事情。
除了雅典娜之外,出木杉子也跟著蘇樂來到了東海,不過她很快就回到了自己在北陸的領地,處理領內的事務去了。
在基本滿足了楓夫人和織姬的需求之後,蘇樂又馬不停蹄地前往關東三條城,在菊樂之間和菊夫人鬼混了幾夜,然後才前往洛都的東海朝廷談正事。
蘇樂的計劃是這樣的,將自己原來在近畿的封地退還給王室,同時要求東海王讓出九州島給大夏。目前分封在九州的大名們則轉封到半島南部的新羅,這樣東海王室還是占了便宜的,很快就同意了蘇樂的方案。
對於東海國內的大名來說,轉封並不是什麽罕見的事情,但要完成交易還必須讓高麗國讓出新羅之地才行。
馬丘現在已經是掌管大夏國水軍和商業的重要人物,而且他並不是純正的炎黃子孫,所以選擇範圍也跳出了中國的傳統範圍。
這個建議激發了蘇樂的靈感,他決定自己再仔細考慮一下這個問題:“建都選址的問題以後再議,今日如果沒有什麽其他事情的話,大家就散了吧。”
蘇樂有很多想法需要實施,所以立即趕回王府查看地圖,雖然古代地圖非常粗糙,但還是能看出個大概的。
大夏國領土廣大超過了曆朝曆代,西起裏海,東到中國東部,北到長城,南到錫蘭島、馬六甲幾乎都是大夏國的領土。
這其中隻有吐蕃和安南國這兩個國中國讓蘇樂非常難受,其中吐蕃在世界屋脊之上,交通不便,所以影響不大。隻是這安南國,位置剛好距離蘇樂想要建都的地方不遠,必須想辦法讓其挪挪窩。
下定決心之後,蘇樂提出在西南地區水運發達的地方新建一個國都,並開鑿運河連通中南半島的眾多河流,使得從國都出發無論是進入南洋、還是孟加拉灣都要非常方便。
另外整治河道後還可以沿珠江向東,同樣也是順流而下的,這樣依靠水運無論派軍前往帝國的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是太困難。
將都城定在傳統上如此偏遠的地方,眾臣當然都是有意見的,不過蘇樂作為君主極有威信,他做出的決定也總是對的,因此大家還是願意跟著大夏王走下去。
經過反複討論,蘇樂讓人寫了國書遞到安南國,大概表達了這個意思:安南國或並入大夏國,或者舉國東遷進入呂宋以及爪哇,如若不然將麵臨滅國之災!
安南國曾經是大夏的同盟國,現在蘇樂突然翻臉,弄得安南朝廷措手不及。他們當然也不想離開祖輩的土地,但又不敢開戰,猶豫不決之際,大夏的艦隊已經兵臨城下了。
同時蘇樂率領大夏的主力騎兵南下,陳兵在中國西南,同時讓馬丘率領水軍封堵安南的出海船隻,這下安南朝廷終於屈服了,與大夏簽訂了城下之盟。
安南國人大部分留在了當地,少數不滿之人——主要是王公貴族,帶著軍隊前往呂宋,蘇樂讓大夏的水軍協助這些安南人在當地建立統治地位,隨後還會幫助他們征服爪哇。
雖然背景離鄉,但是領土麵積反而擴大了,這樣就部分消除了他們的不滿,隻要蘇樂建立的大帝國足夠強大,他們也隻能老老實實待在這天涯海角。
與此同時,蘇樂、馬丘、雅典娜以及出木杉子領導一些技術官員一起選定了帝國新都的地址。
之所以木蘭沒有參與,主要是她還在生蘇樂的氣,留在北都統領對孟佮人的打擊,並沒有南下。
相對於北都,新國都就被簡單命名為南都了,隨即開始了如火如荼的建設工程。新都的建設工作,蘇樂全權交給馬丘協調處理,他的聰明才智和統帥協調能力發揮了巨大作用,大大加快了建設進度。
蘇樂於是得閑前往卡裏克特一趟,親自將波斯王妃和天竺王妃接到北都城,因為木蘭目前在此常駐,蘇樂將娜姬引見給木蘭,以此來討好這正和自己生氣的女人。
不過木蘭也不是那麽好哄的,蘇樂在東海也還有不少事情要處理,雖然相比對付安南那恃強淩弱之事要簡單很多,但牽涉到很多人,也是相當麻煩的。
於是蘇樂讓娜姬和木蘭好好相處(多說他的好話),自己帶著雅典娜和出木杉子去東海了。
這回蘇樂隻帶少量艦船,首先到了平田城見了幕府將軍平田信秀。因為蘇樂現在是大夏王,而且馬上要稱帝,這回屈尊來此就不可能再以平田家的家臣身份和信秀會麵了。
看在這位依然年少的征夷大將軍之母——楓夫人的麵子上,蘇樂暫時以平等的地位和信秀交談,和信秀寒暄一番之後,蘇樂也就不再客套了,當晚直接就睡在了楓夫人那裏。
久別重逢的兩人自然是如膠似漆,要不是蘇樂還有其他女人需要應付,絕對要待在楓夫人房裏至少半個月才行。隻是這平田城中還有靜禦前和織姬,楓夫人也明白事理,暫時放蘇樂離開了。
靜禦前和織姬母女現在住在一起,於是就同時和蘇樂見麵了,好久不見的三人顯得有些拘謹,不過到了晚上還是麵臨著蘇樂睡在哪裏的問題,就在遲遲無法做出決定的時候,靜禦前主動退出了。
“蘇樂,你該不會還想和我睡覺吧?前些年我犯下了錯誤,現在局麵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我們的緣分已盡。所以你以後要對我尊重一些,就算你成為大陸的皇帝,也不要再對我有非分之想!”
靜禦前故作嚴肅地說著,不過她心如刀絞,眼淚忍不住流了出來。
“靜香……”
蘇樂想去安慰靜禦前,不過這個女人突然起身說:“別這麽隨意地叫我!太輕浮了!……我身體突然有些不舒服,痛得眼淚都流出來了,你們慢慢聊,我先回去休息了。”
說完屋內就隻有蘇樂和織姬了,織姬沒有拒絕蘇樂,又是激情的一夜……隨後幾天,蘇樂在平田城內主要陪著織姬和楓夫人,另外他還特別讓雅典娜多陪陪靜禦前,給靜禦前講講自己這些年的事情。
除了雅典娜之外,出木杉子也跟著蘇樂來到了東海,不過她很快就回到了自己在北陸的領地,處理領內的事務去了。
在基本滿足了楓夫人和織姬的需求之後,蘇樂又馬不停蹄地前往關東三條城,在菊樂之間和菊夫人鬼混了幾夜,然後才前往洛都的東海朝廷談正事。
蘇樂的計劃是這樣的,將自己原來在近畿的封地退還給王室,同時要求東海王讓出九州島給大夏。目前分封在九州的大名們則轉封到半島南部的新羅,這樣東海王室還是占了便宜的,很快就同意了蘇樂的方案。
對於東海國內的大名來說,轉封並不是什麽罕見的事情,但要完成交易還必須讓高麗國讓出新羅之地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