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有罪……”霍禦史老淚縱橫,對著宗政墨搖頭:“臣不敢奢望皇上保住昭昭,隻求皇上能保住娘娘和霍家就行了!”
宗政墨點了點頭:“朕知道了!霍愛卿,朕今日來就是讓你有個心理準備,你是老臣,不用朕教你怎麽做了……你保重吧!”
宗政墨離開了,霍禦史和霍夫人相對垂淚,霍夫人什麽都不敢說了,這個女兒,她……權當沒生過吧!都告訴了她利害關係,她還如此愚蠢地把娘娘和霍家咬出來,要任她這樣繼續下去,霍家滿門就葬送在她手上了揠。
“夫人……以後要把小翔教好啊!”霍禦史拍了拍霍夫人的手,擦了眼淚,佝僂著身子坐到了書桌前花。
霍夫人默默地看了他一會,轉身走了出去。
***
霍昭昭被關在地牢裏惶惶不安,她咬出了蔚明珠,卻沒見宗政墨來看自己一眼,她托黃大人給自己的父母送信,也沒人來看她。
她無法冷靜,不知道自己是做錯了還是做對了,隻抱了一絲僥幸,自己是父母的寵兒,不管怎麽樣,父母都不忍心見自己送死吧!
蔚皇後一直‘昏迷不醒’,黃大人和李渚都在宮外等了三天了,也沒見她有‘蘇醒’的跡象,倒是這邊宋茹丹和李素淇已經恢複了,借探視的名義來探望過她,隻是沒能進宮。
白蘋一句在沒查清事情真相之前,皇上不準任何人探視皇後就堵了回去。
鬼姑不見翠棠和詠月送信過去,疑慮重重,借口讓內務府給蔚皇後派了幾個使喚的宮女,想把翠棠換回去,卻被告知,翠棠生病臥床不起。
鬼姑當然不會相信這借口,派了身邊的嬤嬤過來要人,說生病就送到宮外救治,免得過染了病氣給皇後娘娘。
白蘋大方地讓人把翠棠送了過去,鬼姑見到翠棠後卻呆住了,隻見這個昔日精明能幹的女子,渾身發臭,神誌不清,不管怎麽問她,她都是滿口胡言。
鬼姑忍著臭味給她把了脈,卻查不出她到底中了什麽毒,就讓嬤嬤去責問白蘋。
白蘋很無辜地說:“我們也不知道她生了什麽病,隻知道娘娘昏迷那天,她為娘娘守夜,中途說要去茅房,誰知道去了就變成這樣,也不知道是不是撞到了什麽不幹淨的東西……嬤嬤,這宮裏死了那麽多人,翠棠不會是真撞上什麽吧?要不怎麽禦醫也查不出她患了什麽病呢?”
鬼姑聽後咬牙切齒,這分明是她們搞的鬼,哪有什麽髒東西可以撞上啊!她查不出原因,救不了翠棠,這顆棋子算是廢了。
孝懿太後‘慈悲’之下真把翠棠送出了宮,至於送到她所謂的家還是亂墳崗蔚明珠就不關心了。
她躲了三日,想了三日,自知不能再躲了,就‘醒’了過來,黃大人一聽詠月稟告,就讓李渚帶人進來搜查,結果自然是一無所獲。
而那邊,霍禦史上了奏折,以教女無方自請降罰,宗政墨留了他的奏折,隻說霍禦史身體不好,準在家修養一段時間。
有些人就猜測,霍禦史這仕途已經到了盡頭,誰知道霍禦史卻暗中受命,借修養暗地裏調查貪玩受賄的官員。
黃大人沒在皇後宮裏搜出贓物,傳訊了霍禦史,霍禦史夫婦一口咬定送給霍昭昭的就是水晶不是玉石,說霍昭昭年幼無知,誣陷皇後隻是想脫罪。
沒有證據指正蔚明珠,黃大人就以霍昭昭誣陷皇後,加上給宋貴妃投毒兩罪做了結案,寫了奏折呈給了宗政墨。
宗政墨以此削去了霍昭昭靜妃的封號,鑒於宋貴妃還沒死,皇後念在霍昭昭年幼無知幫忙求情的份上,從輕發落,打入冷宮。
霍昭昭心灰意冷,被送進冷宮後托人帶信給霍夫人,想見霍夫人一麵。
霍夫人沒去,隻讓人把霍昭昭的衣物送進去,霍昭昭看了大哭,當晚就用腰帶自縊了。
霍夫人領回了霍昭昭的屍體,低調地在郊外買了塊墳地安葬了,事後,霍夫人就大病了一場,很長時間帝都的貴婦人的圈子裏都不見霍夫人的蹤影。
宮裏失去了一個靜妃,就如石子投到潭裏,淡淡地泛了一絲漣漪就悄然無波。
暮蘭依舊‘昏迷不醒’,鬼姑和聖母太後還有宗政墨都憂心忡忡,禦醫也束手無策,在聖母太後的建議下,宗政墨發皇榜,廣招天下名醫給宋貴妃解毒,鬧得天下人都知道皇上最寵愛宋貴妃,很多大臣見風使舵,每天
tang都有不少貴婦人去暮蘭宮裏探視,送禮送補品。
蔚明珠也不急,沒事就躲在自己宮裏,她懷孕初期妊娠反應重,吃進去的還不夠吐出來的,短短十幾天,人就瘦了一大圈。
宗政墨看了心疼不已,讓白蘋她們變著花樣給她做吃的,蔚明珠對外就說自己身體不好,免了李素淇和宋茹丹給自己請安。
這樣又熬了半個月,蔚老夫人油盡燈枯,蔚瑾瑜就以蔚老夫人想見蔚明珠為由把蔚明珠接出宮小住幾天。
回到蔚家,蔚瑾瑜看妹妹瘦了一大圈,心痛之餘對宗政墨也有些怨言,蔚明珠卻心情很好,能自由走動比悶在宮裏強多了。
回來第二天,晏啟就奉宗政墨的命令悄悄來見過她,給她把了脈,孩子脈像還好,蔚明珠就放心了,摸著小腹期待孩子快快成長,能平平安安生下這個孩子就行。
蔚老夫人終是沒能熬過去,在蔚廉用接到蔚瑾瑜的傳訊趕回來見她最後一麵的當晚溘然長逝,蔚府掛上了白幡,蔚家人全部換上了孝服。
李婉紗的兩個兒子蔚敬之、蔚敬明也來奔喪,這兩人從李婉紗死後,就在李赫手下效力。
李赫也有本事,給蔚敬之弄了個肥差,就在陵縣做事,還給他說了門親事,是一個三品官員的庶女。
蔚敬明也被安排在了李毓手下做了個副將,李赫夫人也給他說了門親事,李赫同僚的小姐,這小姐本來已經許配人家,隻是成親前幾天,那男人死了,這小姐就被傳言克夫,從此再沒人上門說親。
按蔚敬明的身份,這小姐也算低就了,因為帶了克夫的名義,沒的挑選才下嫁了。
蔚老夫人這情況李家清楚,怕事情有變,一說了親就急急忙忙給兩人舉行了婚禮。蔚瑾瑜作為長兄,給兩人主辦了婚禮,把父親名義下的財產都分給了兩人,在離蔚府臨近的街道上給兩人置辦了兩個小宅院。
這小宅院的規模自然不能和蔚府相比,兩人本應感激蔚瑾瑜,畢竟已經分家,蔚瑾瑜還能給他們買宅院已經夠大度了,這兩人卻不知足,總覺得老夫人和蔚廉用的財產都被蔚瑾瑜落下了,這兩個小宅院不過是打發他們而已。
兩人聽說蔚明珠不受寵,早動了心思,現在就一條心地攀著李家,覺得要是廢黜了蔚明珠,李素淇做了皇後兩人就可以跟著飛黃騰達。
母親和妹妹的死兩人都歸咎於蔚明珠,早動了殺了蔚明珠幫李素淇上位的心思,隻是蔚明珠一直在宮裏,兩人就算有這心思也無法動手。
這次蔚明珠出來奔喪,兩人哪會放過這個機會呢,暗中密謀了一番,決定找機會除掉蔚明珠。
蔚府辦喪事,來悼唁的人不少,蔚瑾瑜招呼前麵,孫文秀作為蔚家的大少奶奶就主持後麵,她進門這些日子已經熟悉了蔚家,做起來得心應手,蔚明珠看了很欣慰,自己給哥哥說的這門親事看來是說對了。
相比之下,蔚敬明和蔚敬之兄弟的兩個媳婦就不夠看了。
蔚敬明娶的這個庶女姓劉名曉英,雖然是庶女,卻是個不安分的人,才說親的時候蔚明珠就找人打聽了,聽說她曾經妒忌嫡姐,想取代嫡姐嫁進高門,想方設法勾.引未來的姐夫,結果被劉夫人發現了打了她一頓就送去莊子上。
這一去就養大了,今年都十七了,劉夫人的女兒孩子都兩歲了,劉夫人覺得她沒威脅才接了回來,正好李家給蔚敬明說親,也不知道是兩人已經互相看對眼還是媒人撮合,就送到了一起。
而蔚敬明的這個嫡小姐歐嬋也不是個簡單的角色,克夫的名義讓她沒人提親,她也不準下麵的妹妹出嫁,每次有人說妹妹,她就想方設法的搗亂,雖然她母親幫她遮掩,這些事卻瞞不了人。
蔚明珠知道這些後冷冷一笑,這還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道門,這兩對臭味相投,不作死才怪。
她在宮裏無法顧及蔚家,就把兩人的情況告訴了孫文秀,讓她警惕著。
平時幾家人互不來往,孫文秀也沒把兩人放在心上,這次都回家奔喪,孫文秀就警惕著,找了幾個自己的心腹丫鬟留意著兩人,不惹事就算了,要惹事,她決不是手軟的。
蔚明珠孕吐嚴重,怕在人前露了端倪,就以身體不好留在自己的小院,有事才出去露個麵。
這兩人和自己的夫君一個鼻孔裏出氣,見蔚明珠這樣高傲,心裏早生不滿,她不就一個不受寵的皇後嗎?在她們麵前擺什麽架子啊!
再見孫文秀以一副當家主母的姿態命令她們做事,兩人更是心生不滿,嘴裏不敢抱怨,私下裏卻對丫鬟嬤嬤發牢***。
蔚府新進的丫鬟都是孫文秀自己挑選的,對孫文秀和蔚瑾瑜都忠心,她們發的牢***自然就傳到了孫文秀耳中。對她和蔚瑾瑜的牢***,孫文秀沒放在心上,可是對她們誹謗蔚明珠那些話,孫文秀就介意了。
自己家裏就這個娘娘,娘娘好,蔚家才好,她懂得這個道理,更何況,蔚明珠把她當姐妹,家裏的財產都讓她管,私下裏還給了她不少好處。真心換真心,她不維護蔚明珠誰維護呢!
忙著喪事,孫文秀本不想和她們計較,免得惹人笑話。
隻是這兩人卻不懂收斂,見她和善,以為軟弱可欺,竟然跑到她麵前挑撥她和蔚明珠的關係。
蔚瑾瑜這次給蔚老夫人辦喪事,本著不鋪張的原則,該簡就簡,三叔和蔚廉用也是這個意思,蔚家本來就不富裕,又都是朝中的將臣,大肆鋪張一來沒這個資本,二來也要顧及被有心人彈劾,就低調行事。
這樣子落到了兩個不安分的女人眼中就有了說法,劉曉英拉了歐嬋跑去找孫文秀,劉曉英假裝憂心地對孫文秀說:“嫂子,你別怪妹妹多事啊,我怎麽覺得給老夫人辦這喪事太寒酸了,再怎麽說老夫人也是皇後的祖母,辦的這樣寒酸,嫂子就不怕被人指著脊梁罵嗎?”
歐嬋在一邊不懷好意地說:“二嫂你也別這樣說,嫂子可能也有難處呢!祖母雖然是皇後的祖母……可聽說皇後根本沒把祖母放在眼中,這次回來奔喪也沒見她給嫂子什麽東西,我們這個皇後小姑啊,估計是個鐵公雞!”
孫文秀一聽就沉了臉,她也不急著反駁,淡淡地說:“喪事這樣辦是公公和三叔的意思,娘娘貴為皇後,也不能違了長輩的意思!”
劉曉英就道:“雖然是公公的意思,誰不知道蔚家的錢財都是大少爺掌管啊,聽說大少爺和嫂子成親家裏就隻有兩個鋪子做聘禮,嫂子你就甘心這麽嫁過來啊?皇後和大少爺是兄妹,她就沒給你什麽貼補啊?”
歐嬋也跟著說:“就是,自己的兄長成親,皇後就什麽表示都沒有嗎?嫂子,你也太懦弱了,如果不是蔚家在後麵撐著,她怎麽可能做皇後呢!嫂子,大少爺不好張口,你去要啊!她要不給,你也不用給她麵子,皇後怎麽了,在家裏,她隻是蔚家的女兒!也要尊你一聲嫂子!”
“就是,聽說老夫人私下裏給了她不少好處,否則她怎麽可能在宮裏如此舒坦呢!嫂子,大少爺才是蔚家的長子,按理老夫人的東西都隻能大少爺繼承,她這樣霸了去不給你好處是她不對……嫂子你盡管去要,她要不給,你就讓大家幫你評評理……你別怕,我們都會站在你這邊的!”劉曉英慫恿道。
孫文秀再也忍不住了,冷笑道:“兩位弟妹,皇後也是你們能誹謗的?我這人性子直,有什麽就說什麽……兩位弟妹也不用在這挑撥,夫君娶我時我就知道蔚家是什麽情況,嫁過來也沒想過占誰的便宜,皇後對我好不好,我心裏知道就行。兩位弟妹是來奔喪,可不是來鬧事的,還是恪守本分為好!這蔚府現在是我做主,弟妹們對我不滿抱怨幾句我無所謂,可是說到娘娘就不行,希望兩位弟妹管住自己和下人的嘴,再讓我聽到任何對娘娘不敬的話,可別怪我不給麵子!”
兩人哪想到看似溫和的孫文秀竟然一點麵子都不給就反下了臉,一時被躁得滿臉通紅,孫文秀也不給她們麵子,撩下狠話就走開了。
兩人氣急,互看了一眼,眼裏都流露出陰冷的光。
孫文秀沒把這兩個跳梁小醜放在眼中,到蔚明珠院裏說了兩人挑撥離間的事,氣惱地說:“如果不是她們還沒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我早把她們攆出去了,什麽人啊,祖母死了不傷心,倒惦記著挑撥離間了!”
蔚明珠笑道:“你別理她們就行,這喪事期間多少人盯著,別讓人看蔚府的笑話,要真做了過分的事,盡管收拾!”
孫文秀得到了蔚明珠的支持,更放開了手的做。
靈堂那邊幾個男人守著,這兩個女人每天就是去跪兩個時辰,餘下的時間無所事事,幫不了忙還到處亂竄,一會到三叔母房中挑撥,一會又去四叔母那邊尋事,要不就到廚房挑剔飯菜。
孫文秀本想著她們不惹事就算了,哪知道這兩人被她罵了還不知道收斂,一日竟然和送菜的一家吵了起來,孫文秀聽到丫鬟稟報趕去時,兩人竟然如潑婦一樣把菜籃子都掀翻在地,弄得滿院子都是菜。
孫文秀一氣之下就勒令她們
每天多在靈堂跪三個時辰,不許她們再到處亂竄,這兩人受了委屈就去找自己相公抱怨。
蔚敬之兄弟正愁找不到機會到內堂害蔚明珠,就唆使自己的媳婦去陷害蔚明珠。
兩個女人也沒腦子,在相公的慫恿下就動了心,隻想著讓蔚明珠和蔚瑾瑜身敗名裂後,趁公公在,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搬進蔚府。
這日,兩人約著去探視蔚明珠,蔚明珠本不想見兩人,孫文秀身邊的嬤嬤進來傳了幾句話,蔚明珠就改變主意,讓白蘋把兩人迎了進來。
劉曉英帶了一盒蔚明珠愛吃的鬆花糕進來,笑道:“娘娘,嫂子聽說你這兩天身體欠佳,剛才特意讓人去買了你喜歡吃的鬆花糕,才出爐呢,你嚐嚐看!”
蔚明珠眼裏掠過了一抹寒意,麵上卻若無其事,接過鬆花糕微笑道:“讓嫂子費心了!放著吧,我一會就吃!”
劉曉英畢竟沒什麽下毒的經驗,一見就迫不及待地說:“娘娘,這糕趁熱吃最好,娘娘還是趕緊吃吧!”
蔚明珠看她如此急切,就讓白蘋打開,自己拈了一塊放到了口中,劉曉英眼睛都直了,見蔚明珠很快吃完一塊,又諂媚地說:“娘娘喜歡就多吃點吧!”
蔚明珠笑了笑,見燕子端了茶水進來,又拈了一塊,把餘下的都讓給劉曉英和歐嬋吃:“嫂子們也吃吧,我帶了宮裏的好茶,嫂子們也嚐嚐!”
兩個女人哪敢吃下了料的鬆花糕,一起端起茶說:“娘娘喜歡鬆花糕就讓娘娘吃吧,我們吃茶就行!”
三人各懷心思,見蔚明珠又吃了一塊,兩人目的達到就以不打擾蔚明珠告辭了。
出了院門,兩人相視一笑,就各回屋了。
院裏,蔚明珠見他們走了,就把剩下的鬆花糕扔了,叫來白蘋,讓白蘋找了個丫鬟去前院把蔚敬明叫到蔚敬之的院中,說蔚敬之找。
蔚敬之那邊,才哄著蔚瑾瑜吃了下了料的茶,一個小廝就跑來找蔚瑾瑜,說娘娘有請。
蔚瑾瑜還以為蔚明珠有什麽事,就走了過來,他做夢也沒想到,蔚敬明兄弟兩竟然給他和蔚明珠設了個陷阱,想把兩人送到一起,這樣兄妹兩被抓到就身敗名裂了,一箭雙雕。
蔚敬之看著蔚瑾瑜走進了蔚明珠的院中,陰冷地一笑,就跑去找父親和三叔,三叔母,四叔母,說娘娘有事和他們相商,把幾人引向蔚明珠院中。
宗政墨點了點頭:“朕知道了!霍愛卿,朕今日來就是讓你有個心理準備,你是老臣,不用朕教你怎麽做了……你保重吧!”
宗政墨離開了,霍禦史和霍夫人相對垂淚,霍夫人什麽都不敢說了,這個女兒,她……權當沒生過吧!都告訴了她利害關係,她還如此愚蠢地把娘娘和霍家咬出來,要任她這樣繼續下去,霍家滿門就葬送在她手上了揠。
“夫人……以後要把小翔教好啊!”霍禦史拍了拍霍夫人的手,擦了眼淚,佝僂著身子坐到了書桌前花。
霍夫人默默地看了他一會,轉身走了出去。
***
霍昭昭被關在地牢裏惶惶不安,她咬出了蔚明珠,卻沒見宗政墨來看自己一眼,她托黃大人給自己的父母送信,也沒人來看她。
她無法冷靜,不知道自己是做錯了還是做對了,隻抱了一絲僥幸,自己是父母的寵兒,不管怎麽樣,父母都不忍心見自己送死吧!
蔚皇後一直‘昏迷不醒’,黃大人和李渚都在宮外等了三天了,也沒見她有‘蘇醒’的跡象,倒是這邊宋茹丹和李素淇已經恢複了,借探視的名義來探望過她,隻是沒能進宮。
白蘋一句在沒查清事情真相之前,皇上不準任何人探視皇後就堵了回去。
鬼姑不見翠棠和詠月送信過去,疑慮重重,借口讓內務府給蔚皇後派了幾個使喚的宮女,想把翠棠換回去,卻被告知,翠棠生病臥床不起。
鬼姑當然不會相信這借口,派了身邊的嬤嬤過來要人,說生病就送到宮外救治,免得過染了病氣給皇後娘娘。
白蘋大方地讓人把翠棠送了過去,鬼姑見到翠棠後卻呆住了,隻見這個昔日精明能幹的女子,渾身發臭,神誌不清,不管怎麽問她,她都是滿口胡言。
鬼姑忍著臭味給她把了脈,卻查不出她到底中了什麽毒,就讓嬤嬤去責問白蘋。
白蘋很無辜地說:“我們也不知道她生了什麽病,隻知道娘娘昏迷那天,她為娘娘守夜,中途說要去茅房,誰知道去了就變成這樣,也不知道是不是撞到了什麽不幹淨的東西……嬤嬤,這宮裏死了那麽多人,翠棠不會是真撞上什麽吧?要不怎麽禦醫也查不出她患了什麽病呢?”
鬼姑聽後咬牙切齒,這分明是她們搞的鬼,哪有什麽髒東西可以撞上啊!她查不出原因,救不了翠棠,這顆棋子算是廢了。
孝懿太後‘慈悲’之下真把翠棠送出了宮,至於送到她所謂的家還是亂墳崗蔚明珠就不關心了。
她躲了三日,想了三日,自知不能再躲了,就‘醒’了過來,黃大人一聽詠月稟告,就讓李渚帶人進來搜查,結果自然是一無所獲。
而那邊,霍禦史上了奏折,以教女無方自請降罰,宗政墨留了他的奏折,隻說霍禦史身體不好,準在家修養一段時間。
有些人就猜測,霍禦史這仕途已經到了盡頭,誰知道霍禦史卻暗中受命,借修養暗地裏調查貪玩受賄的官員。
黃大人沒在皇後宮裏搜出贓物,傳訊了霍禦史,霍禦史夫婦一口咬定送給霍昭昭的就是水晶不是玉石,說霍昭昭年幼無知,誣陷皇後隻是想脫罪。
沒有證據指正蔚明珠,黃大人就以霍昭昭誣陷皇後,加上給宋貴妃投毒兩罪做了結案,寫了奏折呈給了宗政墨。
宗政墨以此削去了霍昭昭靜妃的封號,鑒於宋貴妃還沒死,皇後念在霍昭昭年幼無知幫忙求情的份上,從輕發落,打入冷宮。
霍昭昭心灰意冷,被送進冷宮後托人帶信給霍夫人,想見霍夫人一麵。
霍夫人沒去,隻讓人把霍昭昭的衣物送進去,霍昭昭看了大哭,當晚就用腰帶自縊了。
霍夫人領回了霍昭昭的屍體,低調地在郊外買了塊墳地安葬了,事後,霍夫人就大病了一場,很長時間帝都的貴婦人的圈子裏都不見霍夫人的蹤影。
宮裏失去了一個靜妃,就如石子投到潭裏,淡淡地泛了一絲漣漪就悄然無波。
暮蘭依舊‘昏迷不醒’,鬼姑和聖母太後還有宗政墨都憂心忡忡,禦醫也束手無策,在聖母太後的建議下,宗政墨發皇榜,廣招天下名醫給宋貴妃解毒,鬧得天下人都知道皇上最寵愛宋貴妃,很多大臣見風使舵,每天
tang都有不少貴婦人去暮蘭宮裏探視,送禮送補品。
蔚明珠也不急,沒事就躲在自己宮裏,她懷孕初期妊娠反應重,吃進去的還不夠吐出來的,短短十幾天,人就瘦了一大圈。
宗政墨看了心疼不已,讓白蘋她們變著花樣給她做吃的,蔚明珠對外就說自己身體不好,免了李素淇和宋茹丹給自己請安。
這樣又熬了半個月,蔚老夫人油盡燈枯,蔚瑾瑜就以蔚老夫人想見蔚明珠為由把蔚明珠接出宮小住幾天。
回到蔚家,蔚瑾瑜看妹妹瘦了一大圈,心痛之餘對宗政墨也有些怨言,蔚明珠卻心情很好,能自由走動比悶在宮裏強多了。
回來第二天,晏啟就奉宗政墨的命令悄悄來見過她,給她把了脈,孩子脈像還好,蔚明珠就放心了,摸著小腹期待孩子快快成長,能平平安安生下這個孩子就行。
蔚老夫人終是沒能熬過去,在蔚廉用接到蔚瑾瑜的傳訊趕回來見她最後一麵的當晚溘然長逝,蔚府掛上了白幡,蔚家人全部換上了孝服。
李婉紗的兩個兒子蔚敬之、蔚敬明也來奔喪,這兩人從李婉紗死後,就在李赫手下效力。
李赫也有本事,給蔚敬之弄了個肥差,就在陵縣做事,還給他說了門親事,是一個三品官員的庶女。
蔚敬明也被安排在了李毓手下做了個副將,李赫夫人也給他說了門親事,李赫同僚的小姐,這小姐本來已經許配人家,隻是成親前幾天,那男人死了,這小姐就被傳言克夫,從此再沒人上門說親。
按蔚敬明的身份,這小姐也算低就了,因為帶了克夫的名義,沒的挑選才下嫁了。
蔚老夫人這情況李家清楚,怕事情有變,一說了親就急急忙忙給兩人舉行了婚禮。蔚瑾瑜作為長兄,給兩人主辦了婚禮,把父親名義下的財產都分給了兩人,在離蔚府臨近的街道上給兩人置辦了兩個小宅院。
這小宅院的規模自然不能和蔚府相比,兩人本應感激蔚瑾瑜,畢竟已經分家,蔚瑾瑜還能給他們買宅院已經夠大度了,這兩人卻不知足,總覺得老夫人和蔚廉用的財產都被蔚瑾瑜落下了,這兩個小宅院不過是打發他們而已。
兩人聽說蔚明珠不受寵,早動了心思,現在就一條心地攀著李家,覺得要是廢黜了蔚明珠,李素淇做了皇後兩人就可以跟著飛黃騰達。
母親和妹妹的死兩人都歸咎於蔚明珠,早動了殺了蔚明珠幫李素淇上位的心思,隻是蔚明珠一直在宮裏,兩人就算有這心思也無法動手。
這次蔚明珠出來奔喪,兩人哪會放過這個機會呢,暗中密謀了一番,決定找機會除掉蔚明珠。
蔚府辦喪事,來悼唁的人不少,蔚瑾瑜招呼前麵,孫文秀作為蔚家的大少奶奶就主持後麵,她進門這些日子已經熟悉了蔚家,做起來得心應手,蔚明珠看了很欣慰,自己給哥哥說的這門親事看來是說對了。
相比之下,蔚敬明和蔚敬之兄弟的兩個媳婦就不夠看了。
蔚敬明娶的這個庶女姓劉名曉英,雖然是庶女,卻是個不安分的人,才說親的時候蔚明珠就找人打聽了,聽說她曾經妒忌嫡姐,想取代嫡姐嫁進高門,想方設法勾.引未來的姐夫,結果被劉夫人發現了打了她一頓就送去莊子上。
這一去就養大了,今年都十七了,劉夫人的女兒孩子都兩歲了,劉夫人覺得她沒威脅才接了回來,正好李家給蔚敬明說親,也不知道是兩人已經互相看對眼還是媒人撮合,就送到了一起。
而蔚敬明的這個嫡小姐歐嬋也不是個簡單的角色,克夫的名義讓她沒人提親,她也不準下麵的妹妹出嫁,每次有人說妹妹,她就想方設法的搗亂,雖然她母親幫她遮掩,這些事卻瞞不了人。
蔚明珠知道這些後冷冷一笑,這還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道門,這兩對臭味相投,不作死才怪。
她在宮裏無法顧及蔚家,就把兩人的情況告訴了孫文秀,讓她警惕著。
平時幾家人互不來往,孫文秀也沒把兩人放在心上,這次都回家奔喪,孫文秀就警惕著,找了幾個自己的心腹丫鬟留意著兩人,不惹事就算了,要惹事,她決不是手軟的。
蔚明珠孕吐嚴重,怕在人前露了端倪,就以身體不好留在自己的小院,有事才出去露個麵。
這兩人和自己的夫君一個鼻孔裏出氣,見蔚明珠這樣高傲,心裏早生不滿,她不就一個不受寵的皇後嗎?在她們麵前擺什麽架子啊!
再見孫文秀以一副當家主母的姿態命令她們做事,兩人更是心生不滿,嘴裏不敢抱怨,私下裏卻對丫鬟嬤嬤發牢***。
蔚府新進的丫鬟都是孫文秀自己挑選的,對孫文秀和蔚瑾瑜都忠心,她們發的牢***自然就傳到了孫文秀耳中。對她和蔚瑾瑜的牢***,孫文秀沒放在心上,可是對她們誹謗蔚明珠那些話,孫文秀就介意了。
自己家裏就這個娘娘,娘娘好,蔚家才好,她懂得這個道理,更何況,蔚明珠把她當姐妹,家裏的財產都讓她管,私下裏還給了她不少好處。真心換真心,她不維護蔚明珠誰維護呢!
忙著喪事,孫文秀本不想和她們計較,免得惹人笑話。
隻是這兩人卻不懂收斂,見她和善,以為軟弱可欺,竟然跑到她麵前挑撥她和蔚明珠的關係。
蔚瑾瑜這次給蔚老夫人辦喪事,本著不鋪張的原則,該簡就簡,三叔和蔚廉用也是這個意思,蔚家本來就不富裕,又都是朝中的將臣,大肆鋪張一來沒這個資本,二來也要顧及被有心人彈劾,就低調行事。
這樣子落到了兩個不安分的女人眼中就有了說法,劉曉英拉了歐嬋跑去找孫文秀,劉曉英假裝憂心地對孫文秀說:“嫂子,你別怪妹妹多事啊,我怎麽覺得給老夫人辦這喪事太寒酸了,再怎麽說老夫人也是皇後的祖母,辦的這樣寒酸,嫂子就不怕被人指著脊梁罵嗎?”
歐嬋在一邊不懷好意地說:“二嫂你也別這樣說,嫂子可能也有難處呢!祖母雖然是皇後的祖母……可聽說皇後根本沒把祖母放在眼中,這次回來奔喪也沒見她給嫂子什麽東西,我們這個皇後小姑啊,估計是個鐵公雞!”
孫文秀一聽就沉了臉,她也不急著反駁,淡淡地說:“喪事這樣辦是公公和三叔的意思,娘娘貴為皇後,也不能違了長輩的意思!”
劉曉英就道:“雖然是公公的意思,誰不知道蔚家的錢財都是大少爺掌管啊,聽說大少爺和嫂子成親家裏就隻有兩個鋪子做聘禮,嫂子你就甘心這麽嫁過來啊?皇後和大少爺是兄妹,她就沒給你什麽貼補啊?”
歐嬋也跟著說:“就是,自己的兄長成親,皇後就什麽表示都沒有嗎?嫂子,你也太懦弱了,如果不是蔚家在後麵撐著,她怎麽可能做皇後呢!嫂子,大少爺不好張口,你去要啊!她要不給,你也不用給她麵子,皇後怎麽了,在家裏,她隻是蔚家的女兒!也要尊你一聲嫂子!”
“就是,聽說老夫人私下裏給了她不少好處,否則她怎麽可能在宮裏如此舒坦呢!嫂子,大少爺才是蔚家的長子,按理老夫人的東西都隻能大少爺繼承,她這樣霸了去不給你好處是她不對……嫂子你盡管去要,她要不給,你就讓大家幫你評評理……你別怕,我們都會站在你這邊的!”劉曉英慫恿道。
孫文秀再也忍不住了,冷笑道:“兩位弟妹,皇後也是你們能誹謗的?我這人性子直,有什麽就說什麽……兩位弟妹也不用在這挑撥,夫君娶我時我就知道蔚家是什麽情況,嫁過來也沒想過占誰的便宜,皇後對我好不好,我心裏知道就行。兩位弟妹是來奔喪,可不是來鬧事的,還是恪守本分為好!這蔚府現在是我做主,弟妹們對我不滿抱怨幾句我無所謂,可是說到娘娘就不行,希望兩位弟妹管住自己和下人的嘴,再讓我聽到任何對娘娘不敬的話,可別怪我不給麵子!”
兩人哪想到看似溫和的孫文秀竟然一點麵子都不給就反下了臉,一時被躁得滿臉通紅,孫文秀也不給她們麵子,撩下狠話就走開了。
兩人氣急,互看了一眼,眼裏都流露出陰冷的光。
孫文秀沒把這兩個跳梁小醜放在眼中,到蔚明珠院裏說了兩人挑撥離間的事,氣惱地說:“如果不是她們還沒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我早把她們攆出去了,什麽人啊,祖母死了不傷心,倒惦記著挑撥離間了!”
蔚明珠笑道:“你別理她們就行,這喪事期間多少人盯著,別讓人看蔚府的笑話,要真做了過分的事,盡管收拾!”
孫文秀得到了蔚明珠的支持,更放開了手的做。
靈堂那邊幾個男人守著,這兩個女人每天就是去跪兩個時辰,餘下的時間無所事事,幫不了忙還到處亂竄,一會到三叔母房中挑撥,一會又去四叔母那邊尋事,要不就到廚房挑剔飯菜。
孫文秀本想著她們不惹事就算了,哪知道這兩人被她罵了還不知道收斂,一日竟然和送菜的一家吵了起來,孫文秀聽到丫鬟稟報趕去時,兩人竟然如潑婦一樣把菜籃子都掀翻在地,弄得滿院子都是菜。
孫文秀一氣之下就勒令她們
每天多在靈堂跪三個時辰,不許她們再到處亂竄,這兩人受了委屈就去找自己相公抱怨。
蔚敬之兄弟正愁找不到機會到內堂害蔚明珠,就唆使自己的媳婦去陷害蔚明珠。
兩個女人也沒腦子,在相公的慫恿下就動了心,隻想著讓蔚明珠和蔚瑾瑜身敗名裂後,趁公公在,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搬進蔚府。
這日,兩人約著去探視蔚明珠,蔚明珠本不想見兩人,孫文秀身邊的嬤嬤進來傳了幾句話,蔚明珠就改變主意,讓白蘋把兩人迎了進來。
劉曉英帶了一盒蔚明珠愛吃的鬆花糕進來,笑道:“娘娘,嫂子聽說你這兩天身體欠佳,剛才特意讓人去買了你喜歡吃的鬆花糕,才出爐呢,你嚐嚐看!”
蔚明珠眼裏掠過了一抹寒意,麵上卻若無其事,接過鬆花糕微笑道:“讓嫂子費心了!放著吧,我一會就吃!”
劉曉英畢竟沒什麽下毒的經驗,一見就迫不及待地說:“娘娘,這糕趁熱吃最好,娘娘還是趕緊吃吧!”
蔚明珠看她如此急切,就讓白蘋打開,自己拈了一塊放到了口中,劉曉英眼睛都直了,見蔚明珠很快吃完一塊,又諂媚地說:“娘娘喜歡就多吃點吧!”
蔚明珠笑了笑,見燕子端了茶水進來,又拈了一塊,把餘下的都讓給劉曉英和歐嬋吃:“嫂子們也吃吧,我帶了宮裏的好茶,嫂子們也嚐嚐!”
兩個女人哪敢吃下了料的鬆花糕,一起端起茶說:“娘娘喜歡鬆花糕就讓娘娘吃吧,我們吃茶就行!”
三人各懷心思,見蔚明珠又吃了一塊,兩人目的達到就以不打擾蔚明珠告辭了。
出了院門,兩人相視一笑,就各回屋了。
院裏,蔚明珠見他們走了,就把剩下的鬆花糕扔了,叫來白蘋,讓白蘋找了個丫鬟去前院把蔚敬明叫到蔚敬之的院中,說蔚敬之找。
蔚敬之那邊,才哄著蔚瑾瑜吃了下了料的茶,一個小廝就跑來找蔚瑾瑜,說娘娘有請。
蔚瑾瑜還以為蔚明珠有什麽事,就走了過來,他做夢也沒想到,蔚敬明兄弟兩竟然給他和蔚明珠設了個陷阱,想把兩人送到一起,這樣兄妹兩被抓到就身敗名裂了,一箭雙雕。
蔚敬之看著蔚瑾瑜走進了蔚明珠的院中,陰冷地一笑,就跑去找父親和三叔,三叔母,四叔母,說娘娘有事和他們相商,把幾人引向蔚明珠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