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幕僚給出的數據,趙煥蘇被驚得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


    要知道,禹城作為北狄第一雅城,文人墨客雲集,這經濟實力,自然是毋庸置疑,就算放眼整個北狄,禹城也能排到前十。


    而一個北溪縣的總財政收入,居然是禹城的三倍!


    換言之,北溪縣百姓的個人收入,也是禹城的三倍。


    而且北溪縣的製度,天下獨一份,百姓上繳的稅率極低,隻有兩個稅種,便是地稅和糧稅。


    地稅以實際使用的土地麵積為準,包括房屋、田地等名目,一個普通三口之家,每年上繳的地稅,撐死也就三百到五百文錢。


    而糧稅就更少了,不種地的百姓,甚至根本不用交糧稅,種地者,則是上繳全部收成的二成。


    北溪縣從百姓身上收到的稅,一年下來,還不到二十萬兩銀子。


    但百姓的個人收入,卻達到了驚人的十兩銀子!


    而且這十兩銀子,還是取平均值,一些肯幹能幹的百姓,一年甚至能夠收入十五兩銀子,這收入足夠秒殺絕大多數私塾先生。


    那北溪縣,竟然已經全員“中產階級”。


    趙煥蘇被驚得後背發涼,這才過去了多久,秦風就已經把北溪縣發展成了這麽恐怖的地步。


    藏富於民,鬼知道北溪縣百姓手裏,到底握著多少錢財!


    到時候,若是麵臨戰事,秦風隻需要稍稍增加點稅率,就足夠支持一場戰爭了。


    這還隻是百姓方麵,北溪縣財政稅收的大頭,是商業稅!


    三百萬兩銀子的總收入,其中商業方麵貢獻了二百八十萬兩銀子,占據絕對的交稅主力。w


    按照幕僚的說法,北溪縣的商業極其發達。


    任何人都可以從商,而且隻要開門做生意,去衙門領了一種名叫“工商執照”的證件,就受北溪縣的法律保護,哪怕是一個街邊賣豆腐的小攤販,也不敢有人找麻煩。


    再加上北溪縣百姓極其富有,消費能力更是變態,就算北溪縣的商業稅收得很高,但商業氛圍卻無比興盛。


    別說北溪縣本地人,就算是梁國各地商戶,都紛紛湧入北溪縣開鋪子。


    如此良性循環,北溪縣的發展速度,可謂是一日千裏。


    在北溪縣的帶動下,梁國北境的周邊縣城,也開始發展。


    而秦風,作為天祿侯,北境之主,可謂是富得流油,又豈會看上區區幾萬兩銀子?


    可是......


    要說他看不上,之前要那一萬兩銀子的時候,卻又屁顛屁顛的。


    趙煥蘇一頭霧水:“這個秦風,真叫人捉摸不透。”


    幕僚也跟著苦笑:“其實也很好理解,按照那姓柳的說法,秦風似乎......把他個人財務,與北溪縣和北境的財務分開了。”


    “北境的財政稅收,專門用來發展北境,與秦風的個人腰包,不是一回事。”


    一聽這話,趙煥蘇更加疑惑,他身為城主,整個禹城的錢財,都由他一手調動。


    禹城的錢,就是他趙煥蘇的錢,不然當這個城主,還有什麽意思?


    秦風倒好,居然窮自己,富百姓,莫不是把自己當成大善人了?笑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風柳紅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入山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入山河並收藏秦風柳紅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