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便宜嶽父楊堅,宇文溫就有些無奈,他倒不是怕對方,隻是這位不依不饒的勁頭真是讓人心煩,楊堅為了救女兒楊麗華,也是很拚的。
如果那假宇文溫是楊堅派來的,那就絕對不會節外生枝,入了府當務之急是和楊麗華“接上頭”,哪有時間禍害他的妻妾。
假宇文溫如果對尉遲熾繁下手,至少五成幾率露陷,就算此人真這麽想,楊堅派來巴州的頭目也不會允許他這麽做,免得壞事。
順利入府後,假宇文溫為了順利接頭,肯定會要求楊麗華服侍,那他就隻能有一種結果:失敗。
兩人獨處,基本上可以確定楊麗華會寬衣,如果假宇文溫敢上,那麽楊堅就敢殺他;如果假宇文溫不上,楊麗華會起疑心。
事情遲早露陷,但楊麗華不會拋夫棄子,假宇文溫要麽被其私下趕跑,要麽被“大義滅親”。
所以宇文溫大概推斷出來,“我老婆被人禍害了”這種事情應該是訛傳,想到這裏,他不由得麵露微笑。
“使君想通了?那卑職就放心了。”
熟悉的聲音忽然響起,宇文溫幾乎被嚇了一跳,定睛一看麵前竟然坐著鄭通。
“你怎麽會在這裏?”
聽著宇文溫的質問,鄭通有些無奈,方才他聽說宇文溫正在吃早餐,便在門外求見,是宇文溫讓他進來的,結果還沒說話卻又自己走神了。
“使君,昨日那一場詩會,真是讓卑職心驚膽戰。”
鄭通是真的擔心,擔心宇文溫心智大亂後闖禍,如今見著對方走神之際麵露微笑,心知已經想通其中關節。
“嗨,別提了,接連作了幾首詩,這爛攤子怕是收拾不過來了。”
“使君,莫非也覺得那位關郎君不妥?”
“當然不妥了,那位關郎君想必來頭不小,要是一個不留神,我等怕是就走不了了...”
宇文溫說完陷入沉思,他如今回過神來之後,對那位關郎君的身份起了疑心,觀其言談舉止,還有孔、沈兩位的態度,似乎關郎君的地位不低。
至於其身邊那位美女,美則美矣,宇文溫倒不是很在意,他家中妻妾與之相比毫不遜色,再說天下美女多得是,總不能見了就搶。
“使君,問題就出在這女子身上。”
“此話怎講?”
“該女子想來是關郎君的侍妾,並非正妻,否則也不會在酒肆做斟酒倒茶之事,卑職觀其言行舉止,不似一般人家側室。”
鄭通做過街頭看相算命的“麻衣神相”,察言觀色的本領一流,他說的也沒有錯,正妻是絕對不會在這種場合,服務非夫君的客人。
“難說,也許是出嫁的名門閨秀,夫家敗落之後,被哪個權貴看上了做小,這也未曾可知。”
“但此人舉止和關郎君聯係在一起,不能不提防,如果是陳國宗室一類,使君要小心無法脫身。”
“宗室麽?”
宇文溫腦海裏浮現出關郎君的模樣,他首先覺得此人是“肥宅”,一副熬夜過度擼太多的模樣,當然換做這個時代的說法,是有些酒色過度。
如果說是逍遙宗室藩王,那倒也是說得過去,當然這不是重點,區區藩王他不在乎,在乎的是更高一級的人。
陳國天子陳叔寶,這家夥不喜政務,一如曆史上的各種“後主”般,喜歡花天酒地和女人,陳叔寶尤其喜歡遊園作樂,讓妃子和幸臣一起把酒言歡,吟詩作曲。
基於男人的心理,宇文溫對這種場麵是喜聞樂見,但基於理性,他可不想摻和。
昨日他飆了幾首詩,都是傳世的名詩,肯定傳到陳叔寶耳中,想必這位是“龍心大悅”,不顧一切要把他攬入朝中重用。
“重用”二字有些講究,所謂重用不是讓他當封疆大吏,主持一方軍政,基於陳叔寶的愛好,大約是讓他做近臣,每日裏陪著遊樂、作詩。
那他就再也回不了巴州了!
宇文溫可不想在建康虛度光陰,這位關郎君怎麽看怎麽可疑,他琢磨著那個女子的言談舉止,越想越覺得蹊蹺,甚至一個念頭忽然冒出來:
莫非關郎君是陳叔寶,那美女就是“傳說”中的寵妃張麗華?
這念頭甚至讓他心髒猛地一跳,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一個很有誘惑力的計劃:活捉陳叔寶,強占張麗華!
關郎君要真是陳叔寶,極有可能還會邀請他聚會,到時候隻需要一把短刀,就能輕而易舉的挾持對方,然後連帶著把美人張麗華也擄走...
然後陳國再立新皇帝,尉遲熾繁多了個“妹妹”,府裏多了個“麗華”,接著妻妾們拉幫結派宅鬥,後院失火,他被燒得焦頭爛額。
這念頭隻是一閃而過,宇文溫不確定關郎君是否真的就是陳叔寶,畢竟他沒見過真人,曆史資料上陳叔寶的畫像也不知真假,這玩意到底是寫真還是寫意都兩說。
就算挾持了陳叔寶回去也沒什麽大用,陳叔寶的弟弟有將近四十個,成年的至少有十人,也就是說陳國隨時可以將一個宗室擁立為帝,然後遙尊陳叔寶為“太上皇”。
但最關鍵的問題在後麵,萬一上位的是個天縱奇才,那該怎麽辦?
陳叔寶不理國事,每日裏尋歡作樂、沉湎酒色,曆史留名的昏君,他治理下的陳國就是塚中枯骨遲早完,萬一宇文溫把他弄走或幹掉,新即位的皇帝是個明君,那可就不妙了。
改革弊政,勵精圖治,整頓兵馬,時不時來個熱血北伐,這是把豬對手換成神對手,作死的節奏啊!
想到這裏,宇文溫沒再糾結:“此人地位想來不低,極有可能是宗室,看來確實有些不妙,你的意思?”
“使君,卑職方才問過崔掌櫃,明日就可以啟程了。”
“今日不行麽?”宇文溫覺得有些事不宜遲,他昨日作的詩遲早會被陳叔寶看見,多耽擱一日,就多一分危險。
鄭通搖了搖頭,他們的船隊要溯江而上,穿越周、陳兩國交戰區,不說周國那邊,光是陳國這邊就得打點關係,這事情不理順就急著上路,到了關鍵時候可能會出紕漏。
“既如此,那就明日再說吧。”
就在這時,張魚稟報說有人送來請帖,宇文溫拆開仔細一看,苦笑著對鄭通說道:“看看,關郎君今日有約...”(未完待續。)
如果那假宇文溫是楊堅派來的,那就絕對不會節外生枝,入了府當務之急是和楊麗華“接上頭”,哪有時間禍害他的妻妾。
假宇文溫如果對尉遲熾繁下手,至少五成幾率露陷,就算此人真這麽想,楊堅派來巴州的頭目也不會允許他這麽做,免得壞事。
順利入府後,假宇文溫為了順利接頭,肯定會要求楊麗華服侍,那他就隻能有一種結果:失敗。
兩人獨處,基本上可以確定楊麗華會寬衣,如果假宇文溫敢上,那麽楊堅就敢殺他;如果假宇文溫不上,楊麗華會起疑心。
事情遲早露陷,但楊麗華不會拋夫棄子,假宇文溫要麽被其私下趕跑,要麽被“大義滅親”。
所以宇文溫大概推斷出來,“我老婆被人禍害了”這種事情應該是訛傳,想到這裏,他不由得麵露微笑。
“使君想通了?那卑職就放心了。”
熟悉的聲音忽然響起,宇文溫幾乎被嚇了一跳,定睛一看麵前竟然坐著鄭通。
“你怎麽會在這裏?”
聽著宇文溫的質問,鄭通有些無奈,方才他聽說宇文溫正在吃早餐,便在門外求見,是宇文溫讓他進來的,結果還沒說話卻又自己走神了。
“使君,昨日那一場詩會,真是讓卑職心驚膽戰。”
鄭通是真的擔心,擔心宇文溫心智大亂後闖禍,如今見著對方走神之際麵露微笑,心知已經想通其中關節。
“嗨,別提了,接連作了幾首詩,這爛攤子怕是收拾不過來了。”
“使君,莫非也覺得那位關郎君不妥?”
“當然不妥了,那位關郎君想必來頭不小,要是一個不留神,我等怕是就走不了了...”
宇文溫說完陷入沉思,他如今回過神來之後,對那位關郎君的身份起了疑心,觀其言談舉止,還有孔、沈兩位的態度,似乎關郎君的地位不低。
至於其身邊那位美女,美則美矣,宇文溫倒不是很在意,他家中妻妾與之相比毫不遜色,再說天下美女多得是,總不能見了就搶。
“使君,問題就出在這女子身上。”
“此話怎講?”
“該女子想來是關郎君的侍妾,並非正妻,否則也不會在酒肆做斟酒倒茶之事,卑職觀其言行舉止,不似一般人家側室。”
鄭通做過街頭看相算命的“麻衣神相”,察言觀色的本領一流,他說的也沒有錯,正妻是絕對不會在這種場合,服務非夫君的客人。
“難說,也許是出嫁的名門閨秀,夫家敗落之後,被哪個權貴看上了做小,這也未曾可知。”
“但此人舉止和關郎君聯係在一起,不能不提防,如果是陳國宗室一類,使君要小心無法脫身。”
“宗室麽?”
宇文溫腦海裏浮現出關郎君的模樣,他首先覺得此人是“肥宅”,一副熬夜過度擼太多的模樣,當然換做這個時代的說法,是有些酒色過度。
如果說是逍遙宗室藩王,那倒也是說得過去,當然這不是重點,區區藩王他不在乎,在乎的是更高一級的人。
陳國天子陳叔寶,這家夥不喜政務,一如曆史上的各種“後主”般,喜歡花天酒地和女人,陳叔寶尤其喜歡遊園作樂,讓妃子和幸臣一起把酒言歡,吟詩作曲。
基於男人的心理,宇文溫對這種場麵是喜聞樂見,但基於理性,他可不想摻和。
昨日他飆了幾首詩,都是傳世的名詩,肯定傳到陳叔寶耳中,想必這位是“龍心大悅”,不顧一切要把他攬入朝中重用。
“重用”二字有些講究,所謂重用不是讓他當封疆大吏,主持一方軍政,基於陳叔寶的愛好,大約是讓他做近臣,每日裏陪著遊樂、作詩。
那他就再也回不了巴州了!
宇文溫可不想在建康虛度光陰,這位關郎君怎麽看怎麽可疑,他琢磨著那個女子的言談舉止,越想越覺得蹊蹺,甚至一個念頭忽然冒出來:
莫非關郎君是陳叔寶,那美女就是“傳說”中的寵妃張麗華?
這念頭甚至讓他心髒猛地一跳,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一個很有誘惑力的計劃:活捉陳叔寶,強占張麗華!
關郎君要真是陳叔寶,極有可能還會邀請他聚會,到時候隻需要一把短刀,就能輕而易舉的挾持對方,然後連帶著把美人張麗華也擄走...
然後陳國再立新皇帝,尉遲熾繁多了個“妹妹”,府裏多了個“麗華”,接著妻妾們拉幫結派宅鬥,後院失火,他被燒得焦頭爛額。
這念頭隻是一閃而過,宇文溫不確定關郎君是否真的就是陳叔寶,畢竟他沒見過真人,曆史資料上陳叔寶的畫像也不知真假,這玩意到底是寫真還是寫意都兩說。
就算挾持了陳叔寶回去也沒什麽大用,陳叔寶的弟弟有將近四十個,成年的至少有十人,也就是說陳國隨時可以將一個宗室擁立為帝,然後遙尊陳叔寶為“太上皇”。
但最關鍵的問題在後麵,萬一上位的是個天縱奇才,那該怎麽辦?
陳叔寶不理國事,每日裏尋歡作樂、沉湎酒色,曆史留名的昏君,他治理下的陳國就是塚中枯骨遲早完,萬一宇文溫把他弄走或幹掉,新即位的皇帝是個明君,那可就不妙了。
改革弊政,勵精圖治,整頓兵馬,時不時來個熱血北伐,這是把豬對手換成神對手,作死的節奏啊!
想到這裏,宇文溫沒再糾結:“此人地位想來不低,極有可能是宗室,看來確實有些不妙,你的意思?”
“使君,卑職方才問過崔掌櫃,明日就可以啟程了。”
“今日不行麽?”宇文溫覺得有些事不宜遲,他昨日作的詩遲早會被陳叔寶看見,多耽擱一日,就多一分危險。
鄭通搖了搖頭,他們的船隊要溯江而上,穿越周、陳兩國交戰區,不說周國那邊,光是陳國這邊就得打點關係,這事情不理順就急著上路,到了關鍵時候可能會出紕漏。
“既如此,那就明日再說吧。”
就在這時,張魚稟報說有人送來請帖,宇文溫拆開仔細一看,苦笑著對鄭通說道:“看看,關郎君今日有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