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虎林軍軍營北麵三台河邊,送別了倭國友人的宇文溫正在出席“新產品發布會”,為了變著法子折騰將士們,他可是很拚命的。


    虎林軍的訓練項目五花八門,但已經練了六年熟得不能再熟,所以要開發新項目。


    先進變頻式水上橫搖、縱搖模擬器,就是這個新訓練器材的名稱,簡稱海盜船。


    當然基於技術原因,分為橫搖和縱搖兩種形式,縱搖式即為後世遊樂園常見遊樂項目,宇文溫搗鼓出了一個水力驅動版。


    船也不大,每艘船一次就坐一個什,他可不是故意折騰士兵,而是因為這確實有實際需求。


    在長江流域的水網地帶用兵,免不了乘船四處出擊,虎林軍不用參加水戰,但登陸戰是免不了的,若要出其不意搞偷襲,那就是一下船就得玩命。


    偷襲一擊不中很容易被反推,若是坐船時就已經被搖得七暈八素,哪裏還能保持戰鬥力,所以對各種海況...水況下的訓練要加強。


    虎林軍走的算是精兵道路,所以宇文溫的要求也很嚴格,江南地區經常和水打交道,所以全軍上下無論旱鴨子與否,一定要會遊泳,至少能浮在水麵上狗刨,而且要適應坐船。


    有三台河在,學遊泳很容易,夏天順便當做消暑,當然遊泳的河段得沒有釘螺出現,避免血吸蟲禍害將士。


    乘船的練習也很簡單,隨便找一個水塘或者河段就能讓士兵坐船“搖啊搖”,但宇文溫覺得這種搖啊搖太小兒科,所以研製了“海盜船”。


    作為全軍統帥,宇文溫自然是第一個上,順便給大家做演示,他本人倒是不要緊,畢竟當年被風暴吹去倭國時已經曆過,但圍觀群眾卻覺得有些不妙。


    虎林軍將士基本上都出身荊襄地區,多多少少都坐過船,隻是看著這“海盜船”的動靜,許多人臉都白了。


    搖晃幅度這麽大,長江裏會有那麽大的浪麽?真要有那麽大的浪,是有水怪出現了吧!


    可不可以不坐?


    不行!


    主帥都身先士卒了,哪裏有臨陣退縮的道理,隻見宇文溫坐在船上一邊搖一邊談笑風生:“世上還有一種訓練器械叫做過山車,那可比海盜船高到不知哪裏去了!”


    宇文溫下船,將領們依次坐了一遍,這是身先士卒的意思,下船後看上去好像正常,可等士兵們上去後各種“吐”就出現了。


    “海盜船”有很多艘,所有人都過了一遍,至少有三成的人當場嘔吐,有的甚至連膽水都吐出來了,雙腿發軟得要人扶著。


    “正所謂真金不怕火燒,看來訓練還得加強,休息一日,適當讓這些暈船的將士加練。”


    。。。。。。


    五莊觀,觀主劉楊帶著一名白發老道士走進一間房子,裏麵琳琅滿目擺著不計其數的玻璃器皿,還有各類架子上放著五花八門的器件,有許多身著奇怪白色長袍的年輕人在其間忙碌。


    一如鄉間老農進了龍宮,看著琳琅滿目的寶貝傻了眼,老道雙目圓瞪,看著那些透明的玻璃器皿,手腳哆嗦不已,想說話卻說不出來。


    “李道友,此即為貧道所說實驗室了,這些都是實驗設備。”劉楊攙著李道長,細細的介紹起來。


    “這是試管,這是錐形瓶,這是燒杯,這是溫度計...”


    看著那名目繁多的透明器皿,李道長激動得麵色紅潤呼吸急促,他煉了一輩子丹,所用都是粗糙的壇壇罐罐,何曾見過如此精致的器具。


    五莊觀果然名不虛傳!


    一名年輕人,左手拿著個“錐形瓶”,裏麵盛著半瓶黑色液體,右手拿著根“移液管”,正在往瓶子裏一滴一滴的滴液體,李道長看著對方右手那奇怪的姿勢,不由得問道:


    “劉觀主,他這是在做什麽?”


    “這是顯色反應,李道長請注意看瓶子裏的液體。”


    話音剛落,卻見那錐形瓶裏的液體忽然變淡,那移液管裏又滴下一滴液體,錐形瓶裏的液體瞬間變得透明。


    年輕人停止滴液,仔細看了看移液管上的刻度,隨即拿起炭筆在一本小冊子上記錄起來,劉楊開始解釋起諸多行為的用意。


    “做實驗要記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而試劑的用量也必須準確記錄,包括溫度,濕度等都要記,以便確保‘重現性’...”


    “這個東西叫做冷凝管,燒瓶裏沸騰的液體蒸發後,進入冷凝管中間的蛇形管道,外層都是冷水給它降溫,然後冷凝後的液體從這個口子流出來...”


    李道長越聽越激動,恨不得自己親手去做各種神乎其神的“實驗”,劉楊見得火候差不多便幹咳一聲問道:“道友,時間差不多了,不如去看看?”


    一行人來到隔壁房間,房裏有一個木箱,李道長拿出一把鑰匙將鎖打開,從裏麵拿出個白色的瓷罐,罐裏中盛著淺藍色液體。


    罐中放著一根金屬棒,液麵下的金屬棒呈赤黃色,液麵上的金屬棒呈黑色。


    “劉觀主請看,此即為膽水點鐵化銅術。”


    劉楊拿著那跟金屬棒仔細看著,似乎沒什麽意外之色,不過還是開口說:“抱樸子曾雲‘以曾青塗鐵,鐵赤色如銅’。”


    “華陽隱居也曾言‘雞屎礬投苦灑中塗鐵,皆顯銅色’,貧道亦曾驗證過。”


    李道長說到這裏,眼巴巴的望著劉楊,他為了分光鏡以及能在五莊觀“做實驗”,已經交出了幾個壓箱底的丹方,如今這個也是一項“心得”。


    “李道友,不知這膽水是從何而來的?”


    “那是貧道在江州鄱陽郡遊曆時,聽得村民說山中有苦泉,流而成澗,若取泉水煎熬,可得膽礬,有人用這水能夠點鐵成金。”


    “貧道在溪邊結廬而居,觀察了許久發現這水應當是膽水,所謂點鐵成金乃是膽水點鐵成銅。”


    劉楊聞言點點頭隨即問道:“不知那處大山是否隻有一處苦泉?”


    “不止一處,貧道找到有五處,而據山民所說苦泉不下十處,貧道遊曆四方,未曾見有何處大山有如此多膽水苦泉。”


    “原來如此,道友是否還記得那地方在何處?能否畫出輿圖來?”


    “貧道大約記得,隻是不擅工筆,怕是畫出來會失之千裏。”


    “無妨,道友隻需把附近郡、縣、山頭及村落情況寫明即可,當然輿圖能畫還是盡量畫出來。”


    劉楊話說到這裏,見著李道長那充滿期待的目光,趕緊補充一句:“道友若不嫌棄,不如在觀裏住下,與貧道等一起研習這化學之道如何?”(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水行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糕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糕羊並收藏逆水行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