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嗚...嗚...嗚...”


    像是風聲,像是哭聲,更像是鬼在抽泣,忽如其來的詭異聲音,讓戲場裏的觀眾如墜冰窟,許多人的汗毛都豎起來,背後陣陣發涼。


    那聲音撕扯著人的心肝,讓人隻覺瘮得慌,有膽小的已經嚇得麵色發白,更多的人是強裝鎮靜看著戲台。


    伴隨著說書人的旁白,幕布上出現一個人(剪影),那是個趕路的書生,因為錯過了投宿的村莊,隻能硬著頭皮走夜路。


    就這麽一人在山林中走著,走著走著遠方出現一座院子,似乎有微弱燈光從中透出,看來是戶人家,書生大喜,快步上前去叩門,要借宿一晚。


    幕布一暗,伴著讓人毛骨悚然的音樂,再亮起時已經切換場景:在那院子中,幾顆棵樹忽然開口說話。


    “來了,來了,有人來了...”


    “快起來,快起來,娘子要辦事了...”


    音樂一頓,忽然有女聲用顫音說唱起來,那聲音幽怨無比,似乎是個棄婦在哭訴,然後幕布上出現了一對長腿,隨後又依次“飛來”軀幹、手臂,最後是頭顱,組成了一副人骨架。


    咯咯咯的聲音響起,那是有觀眾害怕得牙齒打架,更多的人是冒著冷汗繼續觀看。


    “錯了,錯了,手反了,手反了...”


    在樹的提醒下,那骨架咯吱咯吱動起來,用一種非人類的姿勢動了動,終於“正了”,然後女聲繼續吟唱,在哪幽怨的歌聲中,“它”變成了“她”。


    篤篤篤的敲門聲響起,是那書生在外叫門,它變成的她,頭轉了個圈後,向著外邊走去。


    “鬼鬼鬼鬼鬼...”


    有人哆嗦起來,因為有旁白在“解說”,作為觀眾當然知道這女子是鬼,而那個不知情的書生,到這鬼窟幻化的宅院投宿,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陰森的音樂中,書生被女子迎進院子,在房中坐下,幾隻樹妖化成人形,扮作僮仆端著酒菜上前侍奉。


    啪的一聲,觀眾裏有人打翻水杯,卻沒引起前後左右的側目,所有人都屏氣凝息,心驚膽戰的看著戲台上幕布,眼見著書生被女子引誘一步步走向死亡,其人卻渾然不知。


    柳寬抹了抹額頭,將冒出的冷汗擦去,回頭看了看,確定自己身後有很多人,方才轉過頭去,如他這般舉動的人有很多,大家都被皮影戲的場景感染,仿佛自己就是那書生,身處鬼窟之中。


    許多人都有趕夜路的經曆,甚至有過半夜投宿某個小村莊,或者在一處荒廢破廟熬一夜的經曆,所以看到如此場景,不由得感同身受。


    出門在外,最怕就是投宿時住到黑店,或者被賊人盯上半夜害了性命,而比這個更讓人害怕的,就是遇見妖魔鬼怪。


    趕夜路,在亂葬崗飄蕩的鬼火,在山林中奇奇怪怪的聲音和影子,都能讓人戰栗不已,而眼前這出戲,更是讓人哆嗦。


    女子自述家中親人外出,隻有幾個仆人相伴,在這山中夜晚十分害怕,熱情相邀書生共處一室徹夜長談,說話間雷聲大作,隨即傾盆大雨落下。


    聲音十分逼真,讓現場觀眾甚至產生錯覺,認為外邊真的下了大雨。


    電閃雷鳴,女子瑟瑟發抖,想讓書生伴她過夜,其人楚楚可憐,觀眾若不是“事先”知道其為女鬼,還真就信以為真,而書生也為其美色吸引,懵懵懂懂答應了。


    就在大家以為那書生必死無疑之際,劇情卻有了轉折:女子勾引書生同榻,一番交談之後,竟然被其感化,決定放其一條生路。


    觀眾鬆了口氣,然而緊接著又起波瀾:書生見著女子腳上係著的鈴鐺,好奇之下便搖響,女子見狀大驚:“快走,快走!!”


    “娘子何故動怒,小生是無意...”


    “快走啊!姥姥要來了!”


    劇情跌宕起伏,引得觀眾再也按耐不住連連驚呼,讓人驚悚至極的音樂身中,身形怪異、說話聲音一會男一會女的“姥姥”登場。


    女子原來是為姥姥控製,勾引男子以供姥姥食用,結果竟然愛上了書生,帶著心上人出逃,氣急敗壞的姥姥瘋狂追殺二人.


    時而化作一群蝙蝠,時而化作凶猛野獸,如此強悍的妖怪,讓人不由得為那對苦命鴛鴦捏了把汗,許多人緊張得不斷喝水,而察言觀色的侍者適時上前.


    “客官,第二杯半價...”


    二樓一間包廂內,宇文溫喝著檸檬水,看著自己編的山寨版《倩女幽魂》,和同伴談笑風生。


    能和他在包廂裏談笑風生的人,總要有些身份,黃州總管司馬楊濟是其一,黃州司馬宇文十五是其二,還有一位,則是沛國公鄭譯。


    送兒女回府後,宇文溫轉到此處,皮影戲的主創人員相聚一起,為場場爆滿的“票房”舉杯慶賀,為了避免飲酒誤事,喝的是檸檬水。


    “沛公的配樂,當真讓人如臨其境,寡人實在是佩服不已。”


    “哪裏哪裏,大王想出來的樂器,還有這創意,真是讓鄭某敬佩。”


    鄭譯由衷的讚歎,宇文溫竟然能想出這種點子,把普普通通的皮影戲弄得聲勢浩大,在西陽城引起轟動不說,票房真是每日暴漲。


    他都不敢想象若是在長安、鄴城或者洛陽演出,會是何種情景。


    “若無沛公的配樂,這場戲至少遜色一半,楊某以水代酒,敬沛公一杯。”


    雖然楊濟心中對鄭譯的人品鄙夷不已,但麵上一點可絕不會讓人看出來,他和對方談笑風生,若是不知情的人見了,還以為這兩人蛇鼠一窩。


    楊濟逢場作戲的本事已經爐火純青,當年在長安,於權貴之間交際應酬遊刃有餘,“年輕時”連權臣宇文護都不怵,對付區區鄭譯根本不在話下。


    兩個千年老狐狸和一個老狐狸相互吹捧,肉麻至極,“剛出道”的小狐狸宇文十五明顯稚嫩許多,若不是宇文溫時不時照應,他甚至連句“對白”都沒有。


    宇文溫是這家劇院(戲場)的大東家之一,但實際事務是由宇文十五夫婦負責,也就是說宇文溫其實是把所謂的股份轉給心腹宇文十五,年底分紅他可是一文不拿。


    利益均沾,一起發財,宇文溫帶著大家賺大錢,沒道理不捎帶上自己的心腹,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計劃交給宇文十五的賺錢門路,是“娛樂業”。


    這個時代的娛樂,在宇文溫看來很無聊,參軍戲算是例外,而要想標新立異,他選的突破口卻是皮影戲。


    皮影戲的原理很簡單,在一塊透光白布後麵,用燈光照在皮製剪影上,由藝人一邊操縱影人,一邊講述故事,同時配以各種音樂,以此作為表演。


    皮影戲據說始於西漢,但在這個時代,皮影戲還是顯得稚嫩,而宇文溫決定將其做到極致,不做就不做,一做就得一鳴驚人。


    糅合後世的影視劇元素,用別具一格的視覺、聽覺效果,用異變的皮影戲來震撼所謂見多識廣的有錢人。


    首先是視覺效果,皮影戲需要製作大量的剪影,人、動物、建築、物品,甚至妖魔鬼怪,這都難不倒宇文溫,他的見識,可是遠超這個時代的。


    黃州豬多,豬皮也多,所以皮製剪影不愁原料,而宇文溫從後世影視劇裏汲取的靈感,許多都能靠皮影戲表現出來。


    傳統的皮影戲,其幕布較小,限製了觀眾的數量,而宇文溫利用小孔成像原理以及玻璃透鏡組,山寨了簡單的放大器,成功實現了“大屏幕”。


    視覺效果有了,接下來是聽覺,想要擴大同時觀看皮影戲的觀眾數量,除了有大屏幕還得音效跟上去,這就需要合適的場所,既能容下許多人,也得讓後排的觀眾能清晰的聽到聲音。


    沒有音響設備的年代,這很難做到,隻能是從聲學方麵優化劇場的布局,這一行他不太懂,但這不要緊,有人是高手。


    人品極差的沛國公鄭譯,對音樂卻有極高的造詣,他當然不懂現代聲學,但聽力極度敏銳,宇文溫覺得這位若是生在現代,搞不好能通過耳機,聽出風電、火電、核電、水電對音質的不同影響來。


    有鄭譯這金耳朵做指導,新式劇院的內部格局達到了最優化,各種聲源的巧妙布局,能讓現場觀眾獲得十分“逼真”的聽覺感受。


    劇場有了,接下來是樂器,宇文溫綜合後世的各類樂器,提出概念後由鄭譯將其“具現”,經過認真調試,也達到了能夠演出的程度。


    有了樂器,還得解決音樂問題,有的配樂是宇文溫來“哼哼”,由鄭譯譜寫成曲,皮影戲的音樂都是由宇文溫和鄭譯搭檔完成。


    視覺、聽覺效果的問題沒了,硬件方麵解決,還得解決軟件方麵的問題——劇本。


    劇本之一,是大名鼎鼎的《三國演義》,這是宇文溫再熟悉不過的故事,但編成詳細的劇本,是由楊濟來完成,在明末,三國演義的故事已經成熟,所以楊濟將其編成劇本毫無壓力。


    另一個劇本,是《倩女幽魂》,這自然是宇文溫根據看過的經典影片改編而來,這年頭不可能做出逼真的特效,所以借用了皮影戲的表演形式,將各種特效盡量表現出來。


    妖魔鬼怪,還有什麽飛劍、化形、鬥法等等,都可以用皮影戲表現出來,現代影視劇的各種腦洞,讓宇文溫在這個時代“重現”。


    加上各種音效,以及那首嚇哭無數小朋友的舊版《聊齋》電視劇片頭曲,稱得上是這個時代無人可敵的“特效大片”。


    製片人兼導演宇文溫、編劇楊濟、聲樂指導鄭譯,三人構成皮影戲“鐵三角”,琢磨了許久,才把劇本、配樂敲定,然後還得培訓相關人員。


    這件事需要花費大量精力,理所當然由“業內專家”鄭譯來做,極度希望淡出朝廷視野的沛國公,正是無官可做閑得無聊之際,宇文溫有事安排給他,那是再合適不過。


    當然合適,票房有分成,鄭譯就算看在錢的份上,也得認真辦事,製片人宇文溫,就隻管撥錢。


    製片人兼導演,不就是負責大把花錢,然後晚上在房間裏給女演員“導戲”麽?


    宇文溫對野花沒興趣,但對豐富娛樂生活很感興趣,劇院做好了,皮影戲隊伍壯大了,他也能讓家眷解解悶,順便為西陽城再創造一個特色產業。


    “好!!”


    如潮的喝彩聲爆發,觀眾們熱淚盈眶,為法術高強的燕赤霞擊殺黑山老妖而喝彩,為那書生尋到小倩的骨灰壇喝彩,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喝彩。


    這一場戲,讓他們大開眼界,以前看過的戲劇,根本就沒辦法和這裏的皮影戲相比,許多人興奮地討論著劇情,滿是意猶未盡的模樣。


    恐怖、懸疑、打鬥、愛情、俠客,多種元素糅合在一起,真是讓人欲罷不能!


    宇文溫起身離開,留下楊濟繼續和鄭譯談笑風生,而宇文十五緊隨其後出了包廂,他注意到郎主麵色略有不善,不免心中惴惴。


    “郎主...”


    “說過多少次了,叫大王,此處不是王府。”


    “大王,方才是否對飲食不滿意?”


    “你說呢?”


    “怎麽會,這爆米花可是精心製作,小的...下官已經試過的,絕對好吃!”


    宇文溫停下腳步,轉身恨鐵不成鋼的看著心腹:“寡人原先是怎麽說的?嗯?”


    “檸檬水的蘆管要多粗有多粗,糕點要多幹有多幹,爆米花要多鹹有多鹹,讓觀眾吃了要多渴有多渴,這一些你應該知道不用寡人多說了!”


    “可是大王,爆米花太鹹或者糕點太幹,吃了之後口渴得厲害..”


    “口渴就多買一杯檸檬水!不然你以為光靠第二杯半價又能多賣幾杯?懂?”


    “你啊!那股機靈勁哪去了?打開門做買賣,不就是要變著法子讓客人花錢麽?”


    “檸檬水賣得多,觀眾就喝得多,內急就得上廁所,錯過了精彩劇情,說不定散場後還得一咬牙再買張票,然後吃爆米花、糕點吃得口幹舌燥,又得買檸檬水。”


    “劇場生意好了,你兜裏的錢也多了,也能多養幾個外室...”


    “郎主!小的可沒有養外室啊!”


    “沒有?劇院裏那麽多年輕貌美小娘子,你就沒‘導過戲’?”


    “郎主!可不能冤枉小的...”


    “這是打比方!懂?回去和你媳婦琢磨琢磨,多賺些錢,接人待物別扣扣索索老想著省錢,你是省錢了,寡人的臉都讓你丟盡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水行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糕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糕羊並收藏逆水行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