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交州州治龍編出發,到東南方向海岸乘船北上,抵達安州欽水入海口,繼續溯欽水而上抵達宋壽,全程耗時不過四、五日,這還是不急不慢的行進速度才需要的時間,如果陸路騎馬疾馳,時間還要短。
而交州刺史李佛子,麵對身處宋壽的宇文溫所提見麵要求,卻以生病為由不肯來,其中必有蹊蹺。
據各種說法匯總,李佛子如今大概有六七十歲,確實年紀大了些,但這不是他借故不來宋壽的真正原因,而真相隻有一個,那就是李佛子心裏有鬼。
交州刺史李佛子,實際上是萬春國的君主,當然,這隻是自封的。
大約四十多年前的梁國大同年間,此時嶺表處於梁國版圖之內,交州亦不例外,交州刺史蕭谘為政苛刻殘暴,出身當地豪族的梁國官吏李賁起兵造反,許多人揭竿而起響應。
除了斂財刮地皮外什麽都不會的蕭谘,連吃了幾場敗仗之後,狼狽出逃廣州,李賁進占州治龍編,以其為中心擴張地盤。
待得站穩腳跟,李賁自稱越帝,改元天德,定都龍編,建立國號“萬春”,即所謂“萬春國”。
但梁國的廣州刺史隨後派兵平叛,梁軍主帥是新任交州刺史楊瞟,副帥是新任交州司馬陳霸先,李賁根本就打不過梁軍,接連吃了敗仗之後,率眾逃到深山老林。
沒幾年,李賁病死,據說其弟李天寶率領餘眾繼續躲在深山老林裏和梁軍周旋,改國號為“野能”,但這些人的境遇情況漸漸不妙,眼看著就要終老山林之際,卻時來運轉。
梁國出事了,南逃梁國的齊將侯景叛亂,率領叛軍進攻建康,各地駐軍奉詔勤王,那裏有心情管邊疆蟊賊。
陳霸先奉命率領梁軍主力回師廣州,然後北上勤王,讓所謂“萬春國(野能國)”殘餘勢力逃過一劫。
侯景之亂後梁國國力日衰,嶺表一帶局勢也有些不穩,萬春國借此苟延殘喘,李天寶死後,取而代之的是和李賁一起起事的豪強趙光複。
趙光複和李天寶部將李佛子爭權奪利,兩股勢力內訌多年,原本是將其逐個擊破的好機會,但當時正值梁、陳交替之際,交州刺史忙著下注保身家,哪裏有心情去清剿萬春國。
陳國建立,但政局不穩,太建初年廣州刺史歐陽紇造反,陳軍光顧著平叛,沒有餘力去管交州附近苟延殘喘的萬春國,李佛子借此機會火並趙光複,最後掌握大權。
中原局勢此時發生了巨大變化,周國攻齊,陳國也趁機北伐要光複河南州郡,自然沒有精力清剿開始蠢蠢欲動的萬春國。
待得齊國滅亡,周國與陳國爭奪淮南州郡並大獲全勝,陳國丟掉了江北所有的國土,國防形勢急轉直下,陳帝陳頊鬱鬱而終,繼位的陳叔寶隻知道醉生夢死,哪裏會在意嶺表交州附近蟄伏的萬春國。
但他卻很在意廣州刺史是不是想造反,後來頗得當地人心的廣州刺史馬靖有造反嫌疑,被朝廷派來的大軍討伐,嶺表人心惶惶,更沒人關注交州的那個萬春國。
而就在這時,李佛子瞅準機會忽然發力進攻交州州治龍編,趕跑了陳國交州刺史,“光複”萬春國“國都”。
但李佛子老謀深算,沒有公開打出萬春國的旗號和陳國決裂,而是放低姿態,派人去廣州覲見新任刺史陳方慶“澄清誤會”。
又大表決心,說願為大陳鎮守交州,討伐宵小將功贖罪。
這種鬼話哄小孩子還差不多,但陳方慶自身難保,他接替馬靖當了廣州刺史,自然替代馬靖成了皇帝擔心造反的人物,一心一意明哲保身。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別說調動兵馬這種很容易引起猜忌的動作,所以陳方慶不可能有心思派兵討伐李佛子。
李佛子占據交州,形成了事實控製,如今放低姿態算是給了個台階,陳方慶便捏著鼻子認了,而朝廷的注意力全在他身上,所以也捏著鼻子認了,讓李佛子名正言順成為交州刺史。
李佛子頂著個交州刺史的幌子,表麵上對陳國俯首稱臣,實際上在交州自行其是,以萬春國君主身份自居,這種渾水摸魚的把戲很容易看穿,之所以能演到現在,不過是中原朝廷力有未逮罷了。
宇文溫從番禹出發,巡視、安撫嶺表各地,抵達安州州治宋壽時,派人去召李佛子,讓對方到宋壽見個麵,這其實是個試探,而李佛子果然不願意來。
若按常理,李佛子信不過初來乍到的宇文溫,心中有疑慮不敢來,這可以理解,但宇文溫一路過來去了許多州郡,都沒有殺人立威,姿態已經做得很到位了。
嶺表三大豪族已經歸順,說明新官府已經得到他們認可,而且宇文溫是到了安州這個寧氏的地盤,才邀請李佛子到宋壽見麵,如果李佛子問心無愧,必然欣然前來,結果...
他的心中,還是自居萬春國君主,而不是中原朝廷的交州刺史!
“萬春國,哼哼,沐猴而冠罷了!”宇文溫冷笑著,這種聚集幾個嘍囉就建國、在破瓦房裏稱孤道寡的把戲,讓人看了就想笑。
“大王,萬春國不是問題,若要將李佛子擊敗並非難事,關鍵是要善後,也就是治本。”王猛在一旁說道,“曆代交州刺史,大多搜刮太過,這也是每逢當地豪強起事就有人追隨的原因。”
“寡人以為,番禹比起建康來,是煙瘴之地,而龍編比起番禹來,同樣是煙瘴之地,到交州當官的外地人,大概是破罐子破摔的心態,隻有搜刮民脂民膏,才能撫慰他們受傷的心靈。”
“大王所言甚是,但交州刺史一職,卻不能交給當地豪族世襲,因為交州的海貿甚至比廣州還要發達,隻要有心經營,數年下來便能積累巨大財富,這隻會助長那些豪族的野心。”
“先把李佛子解決了,寡人再上奏朝廷,到時候派個品行優良的親民官來當交州刺史,慢慢改變當地情況吧。”
宇文溫此時正和王猛議論交州之事,而李佛子是萬春國君主的內幕,也是王猛告訴他的,因為王猛當年身為陳國大都督,都督嶺表州郡諸軍事時,就一直在精心策劃,要找個機會對李佛子動手。
所以王猛認真研究過交州的情況,如今局勢變化,反倒是西陽王宇文溫即將對交州動手,故而王猛積極獻言獻策,要為宇文溫鏟除萬春國這個“膿瘡”出一份力。
但他現在要做的,卻是另一件事。
“大王,交州氣候炎熱異常,比起番禹過之而不及,如今正值夏日,初來乍到極易中暑或者因為水土不服身染重病,王某鬥膽,懇請大王莫要以身犯險,不必親自領兵前往龍編!”
而交州刺史李佛子,麵對身處宋壽的宇文溫所提見麵要求,卻以生病為由不肯來,其中必有蹊蹺。
據各種說法匯總,李佛子如今大概有六七十歲,確實年紀大了些,但這不是他借故不來宋壽的真正原因,而真相隻有一個,那就是李佛子心裏有鬼。
交州刺史李佛子,實際上是萬春國的君主,當然,這隻是自封的。
大約四十多年前的梁國大同年間,此時嶺表處於梁國版圖之內,交州亦不例外,交州刺史蕭谘為政苛刻殘暴,出身當地豪族的梁國官吏李賁起兵造反,許多人揭竿而起響應。
除了斂財刮地皮外什麽都不會的蕭谘,連吃了幾場敗仗之後,狼狽出逃廣州,李賁進占州治龍編,以其為中心擴張地盤。
待得站穩腳跟,李賁自稱越帝,改元天德,定都龍編,建立國號“萬春”,即所謂“萬春國”。
但梁國的廣州刺史隨後派兵平叛,梁軍主帥是新任交州刺史楊瞟,副帥是新任交州司馬陳霸先,李賁根本就打不過梁軍,接連吃了敗仗之後,率眾逃到深山老林。
沒幾年,李賁病死,據說其弟李天寶率領餘眾繼續躲在深山老林裏和梁軍周旋,改國號為“野能”,但這些人的境遇情況漸漸不妙,眼看著就要終老山林之際,卻時來運轉。
梁國出事了,南逃梁國的齊將侯景叛亂,率領叛軍進攻建康,各地駐軍奉詔勤王,那裏有心情管邊疆蟊賊。
陳霸先奉命率領梁軍主力回師廣州,然後北上勤王,讓所謂“萬春國(野能國)”殘餘勢力逃過一劫。
侯景之亂後梁國國力日衰,嶺表一帶局勢也有些不穩,萬春國借此苟延殘喘,李天寶死後,取而代之的是和李賁一起起事的豪強趙光複。
趙光複和李天寶部將李佛子爭權奪利,兩股勢力內訌多年,原本是將其逐個擊破的好機會,但當時正值梁、陳交替之際,交州刺史忙著下注保身家,哪裏有心情去清剿萬春國。
陳國建立,但政局不穩,太建初年廣州刺史歐陽紇造反,陳軍光顧著平叛,沒有餘力去管交州附近苟延殘喘的萬春國,李佛子借此機會火並趙光複,最後掌握大權。
中原局勢此時發生了巨大變化,周國攻齊,陳國也趁機北伐要光複河南州郡,自然沒有精力清剿開始蠢蠢欲動的萬春國。
待得齊國滅亡,周國與陳國爭奪淮南州郡並大獲全勝,陳國丟掉了江北所有的國土,國防形勢急轉直下,陳帝陳頊鬱鬱而終,繼位的陳叔寶隻知道醉生夢死,哪裏會在意嶺表交州附近蟄伏的萬春國。
但他卻很在意廣州刺史是不是想造反,後來頗得當地人心的廣州刺史馬靖有造反嫌疑,被朝廷派來的大軍討伐,嶺表人心惶惶,更沒人關注交州的那個萬春國。
而就在這時,李佛子瞅準機會忽然發力進攻交州州治龍編,趕跑了陳國交州刺史,“光複”萬春國“國都”。
但李佛子老謀深算,沒有公開打出萬春國的旗號和陳國決裂,而是放低姿態,派人去廣州覲見新任刺史陳方慶“澄清誤會”。
又大表決心,說願為大陳鎮守交州,討伐宵小將功贖罪。
這種鬼話哄小孩子還差不多,但陳方慶自身難保,他接替馬靖當了廣州刺史,自然替代馬靖成了皇帝擔心造反的人物,一心一意明哲保身。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別說調動兵馬這種很容易引起猜忌的動作,所以陳方慶不可能有心思派兵討伐李佛子。
李佛子占據交州,形成了事實控製,如今放低姿態算是給了個台階,陳方慶便捏著鼻子認了,而朝廷的注意力全在他身上,所以也捏著鼻子認了,讓李佛子名正言順成為交州刺史。
李佛子頂著個交州刺史的幌子,表麵上對陳國俯首稱臣,實際上在交州自行其是,以萬春國君主身份自居,這種渾水摸魚的把戲很容易看穿,之所以能演到現在,不過是中原朝廷力有未逮罷了。
宇文溫從番禹出發,巡視、安撫嶺表各地,抵達安州州治宋壽時,派人去召李佛子,讓對方到宋壽見個麵,這其實是個試探,而李佛子果然不願意來。
若按常理,李佛子信不過初來乍到的宇文溫,心中有疑慮不敢來,這可以理解,但宇文溫一路過來去了許多州郡,都沒有殺人立威,姿態已經做得很到位了。
嶺表三大豪族已經歸順,說明新官府已經得到他們認可,而且宇文溫是到了安州這個寧氏的地盤,才邀請李佛子到宋壽見麵,如果李佛子問心無愧,必然欣然前來,結果...
他的心中,還是自居萬春國君主,而不是中原朝廷的交州刺史!
“萬春國,哼哼,沐猴而冠罷了!”宇文溫冷笑著,這種聚集幾個嘍囉就建國、在破瓦房裏稱孤道寡的把戲,讓人看了就想笑。
“大王,萬春國不是問題,若要將李佛子擊敗並非難事,關鍵是要善後,也就是治本。”王猛在一旁說道,“曆代交州刺史,大多搜刮太過,這也是每逢當地豪強起事就有人追隨的原因。”
“寡人以為,番禹比起建康來,是煙瘴之地,而龍編比起番禹來,同樣是煙瘴之地,到交州當官的外地人,大概是破罐子破摔的心態,隻有搜刮民脂民膏,才能撫慰他們受傷的心靈。”
“大王所言甚是,但交州刺史一職,卻不能交給當地豪族世襲,因為交州的海貿甚至比廣州還要發達,隻要有心經營,數年下來便能積累巨大財富,這隻會助長那些豪族的野心。”
“先把李佛子解決了,寡人再上奏朝廷,到時候派個品行優良的親民官來當交州刺史,慢慢改變當地情況吧。”
宇文溫此時正和王猛議論交州之事,而李佛子是萬春國君主的內幕,也是王猛告訴他的,因為王猛當年身為陳國大都督,都督嶺表州郡諸軍事時,就一直在精心策劃,要找個機會對李佛子動手。
所以王猛認真研究過交州的情況,如今局勢變化,反倒是西陽王宇文溫即將對交州動手,故而王猛積極獻言獻策,要為宇文溫鏟除萬春國這個“膿瘡”出一份力。
但他現在要做的,卻是另一件事。
“大王,交州氣候炎熱異常,比起番禹過之而不及,如今正值夏日,初來乍到極易中暑或者因為水土不服身染重病,王某鬥膽,懇請大王莫要以身犯險,不必親自領兵前往龍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