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王府內某小院,麵色焦慮的楊濟,正和一臉淡定的宇文溫交談,宇文十五及其他侍衛分散院內各處,小心警戒,神情緊張。
楊濟壓低聲音問:“大王,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宇文溫把玩著幾枚銅錢,平靜回答:“無可奉告。”
“大王!!事態緊急,不趕緊入宮陪伴天子左右,卻在此數錢,莫非以為手裏有錢,就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宇文溫聞言將手中銅錢一攏,轉過臉,看著楊濟,‘邪魅’一笑:“沒錯,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楊濟聞言語塞,意識到自己又要被宇文溫“帶節奏”了。
他已經知道杞王遇害的事情,於是話鋒一轉:“大王!現在要麽入宮,要麽趕緊離開杞王府,為何不進不退?”
“寡人,怕是要交代在這裏了。”宇文溫同樣話鋒一轉,他可不想玩“真心話大冒險”,不想被楊濟帶節奏,“隻是連累了你..你一家,都在長安呐。”
見著宇文溫依舊繞圈子,楊濟急了,看看四周,又問:“那麽,讓下官做惡人!”
“去去去,做惡人輪得到你?”
宇文溫將銅錢收好,拍拍對方肩膀,欣慰的說:“你居然獨自跑來杞王府找死,寡人很欣慰。”
“大王...”
楊濟剛要說下去,被宇文溫抬手打斷:“你,不該來,寡人事前沒通知,你就該知道,寡人....不想連累太多的人。”
“大王說的哪裏話,大王冒的風險,比下官大多了。”
楊濟很緊張,因為這裏是杞王府,而他得知宇文溫入城後直接來杞王府,心中忐忑,所以帶著幾個隨從來杞王府,以作外援。
但若真的出事,他和幾個隨從不過是杯水車薪,但楊濟擔心宇文溫出事,隻能冒險而來。
“出事?出事了,寡人妻兒尚在廣陵,日後供起牌位,寡人年年都有冷豬肉吃,你呢,摻和進來,一旦失敗就是全家死絕,日後連個祭拜的人都沒有。“
說到這裏,宇文溫唏噓不已:“哎,慘呐.....”
“大王!何故說如此不吉利...莫非!”楊濟忽然有些激動,他見宇文溫還有心思開玩笑,覺得對方必然胸有成竹,“莫非大王還有奇兵?”
“奇兵,什麽奇兵?”宇文溫聽了之後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他冒險留在這裏恐嚇孤兒寡母,不是狂妄自大,而是因為留有後手,但說到什麽奇兵,真的沒有。
有的話,早就塵埃落定了。
楊濟不知道宇文溫具體有何安排,但他對宇文溫是很佩服的,認為對方很狡詐....足智多謀,所以,一定是提前挖好了一條入宮的地道。
宇文溫本人在杞王府“推心置腹”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卻暗地裏派一支奇兵經地道入宮,控製天子。
有天子在手,宇文溫隻要振臂一呼,大把平日不得誌的文武官員蜂擁響應,屆時,局麵就穩了。
宇文溫聽到這裏,驚喜的看著楊濟:“穩了?不錯嘛,那麽請問地道在何處?你趕緊前方帶路?”
“大王,沒...沒地道?”楊濟吃驚的看著宇文溫,宇文溫雙手一攤:“什麽地道,長安新城剛落成沒幾年,哪裏來得及挖地道?”
“呃.....”
楊濟無語,他這才發現宇文溫此次真的是冒險,情急之下脫口而出:“大王,局勢何以糜爛如此,以至於要鋌而走險!”
“一言難盡呐。”宇文溫擺擺手,不打算說出真相。
弑兄,可不是件光彩的事情,他不可能滿世界宣揚自己的“戰績”,這種汙點,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所以,宇文溫是動用了自己最核心的秘密力量動手,為的是將秘密鎖在最小的範圍內。
楊濟見著宇文溫不說,知道問也白問,但他得了對方透露,說已經和相府長史李允信“攤牌”。
“一半一半的概率,不低了。”
宇文溫又拍拍楊濟的肩膀,看著對方:“要是賭輸了,就殺出一條血路,逃得出去便好,逃不出去....”
說到這裏,宇文溫看向楊濟的眼光變得憐憫起來:“逃不出去,寡人死了,每年還有兒子供奉的冷豬肉吃,你,慘呐.....”
腳步聲起,在院門警戒的宇文十五匆匆而來,身後跟著一人,是杞王妃的侍女。
她見著宇文溫,行禮後說道:“豳王,奴婢主母有請。”
宇文溫聞言眉毛一挑,向院外走去,宇文十五緊隨其後,楊濟想跟上去,卻識相的止步:杞王妃可沒請他過去。
宇文十五不一樣,是宇文溫的家奴出身,自幼就做伴當,可以作為仆人隨行,他就不行。
走過一名侍衛身邊,宇文溫向其做了個手勢,隨後大踏步向前走。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他敢在這裏冒險,自然有把握,並且留有殺手鐧,隻是效果十分凶殘,稍有不慎就是同歸於盡。
自己這一死,雄心壯誌化作浮雲,留下孤兒寡母,在亂世之中麵對驚濤駭浪。
兒子年幼喪父,妻妾年輕喪夫。
他辛苦經營十餘載,有了不小的根基,臨了臨了,卻要隻身犯險去恐嚇孤兒寡母...
想到這裏,他隻歎自己之前太猶豫。
宇文溫看向前方,目光變得堅定,他位高權重,於是不知不覺沉迷於權力鬥爭遊戲,以至於成了自己當年鄙夷的那個人。
那個人,就是趙王宇文招。
天元皇帝崩,趙王宇文招本來有機會和執政的外戚楊堅同歸於盡,以自己的犧牲,換得家族平安,但宇文招退縮了。
這一退,就是血流成河,不僅全家倒黴,全族都倒黴。
而他,“剛來”不久就麵臨絕境,於是選擇了拚命,拚出一條生路。
當年的趙王宇文招,家大業大,妻妾兒女成群,也許正是因為如此,顧慮多,關鍵時刻猶豫了,想著用相對溫和的權力遊戲,來和楊堅對抗。
但機會稍縱即逝,再也沒有了。
如今的豳王宇文溫,家大業大,妻妾兒女成群,所以之前也猶豫了,認為隻要靠著相對溫和的權力遊戲,就能穩穩笑到最後。
然而該麵對的還是躲不掉。
暗殺也罷,政變也好,亦或是沙場對陣,弑兄是必然結局,早作早完事,結果拖到現在。
看著前方院子,看著院門處站列成排的甲士,宇文溫毫不畏懼,大步向前走,身邊,僅有宇文十五一人。
他不需要顧慮什麽,也沒什麽好顧慮的,昏君要強占他老婆,他就敢弑君;楊堅遲早要搞大屠殺,他就敢行刺。
連弑君這種罪大惡極的事都做了,區區欺負孤兒寡母這種小事,又算得了什麽!
楊濟壓低聲音問:“大王,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宇文溫把玩著幾枚銅錢,平靜回答:“無可奉告。”
“大王!!事態緊急,不趕緊入宮陪伴天子左右,卻在此數錢,莫非以為手裏有錢,就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宇文溫聞言將手中銅錢一攏,轉過臉,看著楊濟,‘邪魅’一笑:“沒錯,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楊濟聞言語塞,意識到自己又要被宇文溫“帶節奏”了。
他已經知道杞王遇害的事情,於是話鋒一轉:“大王!現在要麽入宮,要麽趕緊離開杞王府,為何不進不退?”
“寡人,怕是要交代在這裏了。”宇文溫同樣話鋒一轉,他可不想玩“真心話大冒險”,不想被楊濟帶節奏,“隻是連累了你..你一家,都在長安呐。”
見著宇文溫依舊繞圈子,楊濟急了,看看四周,又問:“那麽,讓下官做惡人!”
“去去去,做惡人輪得到你?”
宇文溫將銅錢收好,拍拍對方肩膀,欣慰的說:“你居然獨自跑來杞王府找死,寡人很欣慰。”
“大王...”
楊濟剛要說下去,被宇文溫抬手打斷:“你,不該來,寡人事前沒通知,你就該知道,寡人....不想連累太多的人。”
“大王說的哪裏話,大王冒的風險,比下官大多了。”
楊濟很緊張,因為這裏是杞王府,而他得知宇文溫入城後直接來杞王府,心中忐忑,所以帶著幾個隨從來杞王府,以作外援。
但若真的出事,他和幾個隨從不過是杯水車薪,但楊濟擔心宇文溫出事,隻能冒險而來。
“出事?出事了,寡人妻兒尚在廣陵,日後供起牌位,寡人年年都有冷豬肉吃,你呢,摻和進來,一旦失敗就是全家死絕,日後連個祭拜的人都沒有。“
說到這裏,宇文溫唏噓不已:“哎,慘呐.....”
“大王!何故說如此不吉利...莫非!”楊濟忽然有些激動,他見宇文溫還有心思開玩笑,覺得對方必然胸有成竹,“莫非大王還有奇兵?”
“奇兵,什麽奇兵?”宇文溫聽了之後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他冒險留在這裏恐嚇孤兒寡母,不是狂妄自大,而是因為留有後手,但說到什麽奇兵,真的沒有。
有的話,早就塵埃落定了。
楊濟不知道宇文溫具體有何安排,但他對宇文溫是很佩服的,認為對方很狡詐....足智多謀,所以,一定是提前挖好了一條入宮的地道。
宇文溫本人在杞王府“推心置腹”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卻暗地裏派一支奇兵經地道入宮,控製天子。
有天子在手,宇文溫隻要振臂一呼,大把平日不得誌的文武官員蜂擁響應,屆時,局麵就穩了。
宇文溫聽到這裏,驚喜的看著楊濟:“穩了?不錯嘛,那麽請問地道在何處?你趕緊前方帶路?”
“大王,沒...沒地道?”楊濟吃驚的看著宇文溫,宇文溫雙手一攤:“什麽地道,長安新城剛落成沒幾年,哪裏來得及挖地道?”
“呃.....”
楊濟無語,他這才發現宇文溫此次真的是冒險,情急之下脫口而出:“大王,局勢何以糜爛如此,以至於要鋌而走險!”
“一言難盡呐。”宇文溫擺擺手,不打算說出真相。
弑兄,可不是件光彩的事情,他不可能滿世界宣揚自己的“戰績”,這種汙點,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所以,宇文溫是動用了自己最核心的秘密力量動手,為的是將秘密鎖在最小的範圍內。
楊濟見著宇文溫不說,知道問也白問,但他得了對方透露,說已經和相府長史李允信“攤牌”。
“一半一半的概率,不低了。”
宇文溫又拍拍楊濟的肩膀,看著對方:“要是賭輸了,就殺出一條血路,逃得出去便好,逃不出去....”
說到這裏,宇文溫看向楊濟的眼光變得憐憫起來:“逃不出去,寡人死了,每年還有兒子供奉的冷豬肉吃,你,慘呐.....”
腳步聲起,在院門警戒的宇文十五匆匆而來,身後跟著一人,是杞王妃的侍女。
她見著宇文溫,行禮後說道:“豳王,奴婢主母有請。”
宇文溫聞言眉毛一挑,向院外走去,宇文十五緊隨其後,楊濟想跟上去,卻識相的止步:杞王妃可沒請他過去。
宇文十五不一樣,是宇文溫的家奴出身,自幼就做伴當,可以作為仆人隨行,他就不行。
走過一名侍衛身邊,宇文溫向其做了個手勢,隨後大踏步向前走。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他敢在這裏冒險,自然有把握,並且留有殺手鐧,隻是效果十分凶殘,稍有不慎就是同歸於盡。
自己這一死,雄心壯誌化作浮雲,留下孤兒寡母,在亂世之中麵對驚濤駭浪。
兒子年幼喪父,妻妾年輕喪夫。
他辛苦經營十餘載,有了不小的根基,臨了臨了,卻要隻身犯險去恐嚇孤兒寡母...
想到這裏,他隻歎自己之前太猶豫。
宇文溫看向前方,目光變得堅定,他位高權重,於是不知不覺沉迷於權力鬥爭遊戲,以至於成了自己當年鄙夷的那個人。
那個人,就是趙王宇文招。
天元皇帝崩,趙王宇文招本來有機會和執政的外戚楊堅同歸於盡,以自己的犧牲,換得家族平安,但宇文招退縮了。
這一退,就是血流成河,不僅全家倒黴,全族都倒黴。
而他,“剛來”不久就麵臨絕境,於是選擇了拚命,拚出一條生路。
當年的趙王宇文招,家大業大,妻妾兒女成群,也許正是因為如此,顧慮多,關鍵時刻猶豫了,想著用相對溫和的權力遊戲,來和楊堅對抗。
但機會稍縱即逝,再也沒有了。
如今的豳王宇文溫,家大業大,妻妾兒女成群,所以之前也猶豫了,認為隻要靠著相對溫和的權力遊戲,就能穩穩笑到最後。
然而該麵對的還是躲不掉。
暗殺也罷,政變也好,亦或是沙場對陣,弑兄是必然結局,早作早完事,結果拖到現在。
看著前方院子,看著院門處站列成排的甲士,宇文溫毫不畏懼,大步向前走,身邊,僅有宇文十五一人。
他不需要顧慮什麽,也沒什麽好顧慮的,昏君要強占他老婆,他就敢弑君;楊堅遲早要搞大屠殺,他就敢行刺。
連弑君這種罪大惡極的事都做了,區區欺負孤兒寡母這種小事,又算得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