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堂,宇文維翰正在練箭,夜裏光照不好,堂內火光閃爍,百步距離的箭靶看上去有些昏暗不明,想要準確射中靶心殊為不易,而他連射了十支箭,八支箭上靶,六支箭命中靶心。
以宇文維翰的年紀來說,這是不錯的成績,但他覺得還不夠,因為傳說中的神箭手,都是百發百中的。
上了戰場,策馬疾馳於萬軍之中,可能瞄準敵將的機會就那麽一次,如果射不中,是不會再有機會射第二箭的。
宇文維翰希望能和父親那樣,馳騁沙場號稱不敗,所以在讀書之餘,刻苦訓練,他的騎術、射術,都比弟弟宇文維城稍勝一籌,但和“高手”比,就差了點意思。
兄弟倆在和長安的貴族子弟們遊獵時,就見過射術精湛的同齡人,宇文維翰覺得和這些人比起來,自己的箭術隻能說合格,遠談不上優秀。
站立不動射固定靶都不能百發百中,那要騎馬射移動中的目標,更是難上加難。
至於一箭雙雁甚至一箭雙雕,想都不要想。
宇文維翰回想起一次打獵時,那同齡人一箭雙雁的表現,不由得歎了口氣,放下弓,接過一旁遞來的手巾擦了擦汗。
男子滿十五歲就可以從軍,上陣廝殺,他還沒到十五歲,力氣還在鍛煉中,所以用的弓,弓力尋常。
如果用尋常的弓都做不到百發百中,那麽用強弓就更難做到了。
弓馬嫻熟,這對貴族子弟來說不是什麽稀罕的技能,即便那些看起來文弱的人,也許一輩子都沒上陣打仗,但有一手好箭術絲毫不奇怪。
那麽問題來了,射箭,講天賦麽?
宇文維翰有一段時間都在糾結這個問題,不過父親的話,讓他有了信心。
善射?無他,唯手熟爾。
父親的意思,就是想要成為百步穿楊的神射手,隻要勤奮練習就行,練多了,自然就善射了。
當然,這不代表傻傻的練,要多動動腦子,多總結經驗教訓,這樣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箭術,經年累月練下來,必然水滴石穿,實現突破。
父親這麽說,那就一定是對的,宇文維翰對此深信不疑,所以他嚴格按照訓練計劃,按部就班的鍛煉力量、耐力,然後每日都要練箭,積累經驗。
認認真真的練上幾年,到時做到弓馬嫻熟、身備三仗,我就能上陣殺敵了!
宇文維翰如是想,覺得有些口渴,便向身邊伴當說道:“拿水來。”
一杯水遞到麵前,宇文維翰正要去接,卻見拿著杯子的手修長而白皙,轉頭一看,驚道:“阿姨?”
“水溫著呢,趕緊喝。”
楊麗華看著兒子,溫柔的說道,宇文維翰作為庶子,按著慣例要喊嫡母為“母親”或者“阿娘”,喊生母就隻能是“阿姨”。
當然,這種慣例不遵守也行,但宇文維翰已經習慣了。
他喝著水,抱怨著:“阿姨為何不說一聲,把孩兒嚇了一跳。”
“你呀,獨自坐著入神,阿姨來了都不知道。”楊麗華摸著兒子的頭,親切的說:“你在想何事?”
“沒,沒什麽,就是想著練箭。”
“時間不早了,莫要練了,趕緊洗漱一下,歇息去吧。”
“嗯...阿姨,再陪我說說話嘛!”
“好呀!”
楊麗華和兒子閑聊,她看著兒子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才,看著兒子眉目間和宇文溫頗為相似的容貌,心中寬慰不已。
一眨眼,差不多十五年過去,她為宇文溫生的第一個孩子,已經這麽大了。
楊麗華看著兒子,忽然眼前一花,想到了弟弟。
那年,睍地伐也是這麽大年紀。
如果能活到今日,也該到了而立之年。
也不知阿摐現在如何了。
楊麗華收拾心情,陪著兒子離開箭堂,距離父母、弟弟們遇害已經過去七八年,悲傷之情,已經不會溢於言表,所幸弟弟楊廣還活著,雖然出家但留下了血脈,這就夠了。
在宇文溫的許可下,楊麗華暗中撫養著侄子,楊家有後,對她來說,足以告慰父母的在天之靈。
而她的侄子迄今都不知道身世,隻知道父親姓楊,早已去世。
在她的暗中照顧下,侄子會平平安安的生活下去,過著殷實的生活,娶妻生子,延續楊家的香火。
至於楊廣,就陪伴青燈古佛,了此一生。
這是宇文溫對她的承諾,沒有趕盡殺絕。
而宇文溫,對宇文維翰傾注了許多的心血,楊麗華看得出來,宇文溫很喜歡宇文維翰,雖然要求嚴格了些,但兒子的成長也是很明顯的,表現也很出色。
宇文溫和她獨處時,有時會感慨,說“鵲哥似我,當有一番大作為。”
由此可知,宇文溫對庶長子的期望,一點也不比世子少。
楊麗華滿懷期望,盼著兒子將來會有一番大作為,想著想著心情緩和許多,陪著兒子說了一會,便轉往自己的小院。
她行走在回廊,忽見王妃迎麵走來,趕緊讓到一邊:王妃是正室,她是妾,必須如此。
不過她覺得有些奇怪,因為時候不早,該是就寢的時間了,今夜是王妃到大王寢室侍寢,怎麽現在王妃是反方向離開?
楊麗華沒有多問,向王妃行禮,待王妃離開,她繼續往自己的小院走去。
。。。。。。
夜朦朧,宇文溫將資料放好,揉了揉太陽穴,起身伸了個懶腰,在書房裏來回走動,舒展筋骨。
官製改革,牽一發動全身,是一件費腦的事情,雖然大部分工作都有官員分擔,但他作為執政,終究還是要把關的。
別的不說,六官製改為三省六部製,那麽品秩也得跟著改,由九命改為九品,重新給三省六部製的官職定品秩。
文官係統的品秩變了,武官係統的品秩也得跟著變,還要做到相互之間能夠“無縫切換”,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這個時代,文武不分途。
一個擔任武職的官員,隨時可轉任文職官,反之亦然,此即所謂“出將入相”,所以文武官職體係的品秩一定要做到對等,不然會很別扭,讓人詬病。
見著一名侍女在門口侍立,宇文溫收回思緒,向寢室走去,心中滿是期盼。
今晚,是尉遲熾繁陪他過夜,而他對尉遲熾繁的“需求”,一點也沒減少。
自從家眷們抵達長安,宇文溫就認真履行了父親和夫君的職責,抽時間陪伴每一個子女,又分別對妻妾履行了兩輪“義務”。
之後,接連幾日專寵尉遲熾繁。
今晚也將是如此。
回首這十餘年,尉遲熾繁一離開他,幾乎都要經曆波折,所以,宇文溫發誓再也不讓愛妻和自己分開。
今晚嘛,更加不能分開了。
宇文溫推開房門,卻見昏黃的燈光下,明豔動人的尉遲熾繁端坐榻邊,身著薄紗,妙曼曲線若隱若現,見著他進門,站起身。
我的三娘,最棒了!
宇文溫心中讚道,大步上前,將嬌妻攬在懷中,呼吸急促的兩人,緊緊抱在一起。
恍恍惚惚間不知過了多久,雙雙倒在榻上。
看著懷中麵若桃花、媚眼如絲的佳人,宇文溫的征服欲望暴漲,而他向尉遲熾繁許下的承諾,再過不久就要實現了。
你,是我的皇後!
房內春意驟起,眼見著綿綿細雨即將轉為狂風暴雨,卻戛然而止。
即將策馬疾馳的宇文溫,看著懷中佳人,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道:“明月?”
軟磨硬泡求得姊姊讓出今晚“枕位”的尉遲明月,此時已經雙眼迷離,見著小伎倆被姊夫/夫君識破,馬上使出絕招,低聲呼喊:“姊夫...”
這一聲,喊得宇文溫心都顫起來,好不容易穩住心神:“不..不是,明月你又調皮了!”
被假王妃騙了的宇文溫想要起來,卻被尉遲明月緊緊纏著:“姊夫,你承諾過的...”
“哈?姊夫何時承....”
話說到一半再也說不了,暴風雨再臨。
以宇文維翰的年紀來說,這是不錯的成績,但他覺得還不夠,因為傳說中的神箭手,都是百發百中的。
上了戰場,策馬疾馳於萬軍之中,可能瞄準敵將的機會就那麽一次,如果射不中,是不會再有機會射第二箭的。
宇文維翰希望能和父親那樣,馳騁沙場號稱不敗,所以在讀書之餘,刻苦訓練,他的騎術、射術,都比弟弟宇文維城稍勝一籌,但和“高手”比,就差了點意思。
兄弟倆在和長安的貴族子弟們遊獵時,就見過射術精湛的同齡人,宇文維翰覺得和這些人比起來,自己的箭術隻能說合格,遠談不上優秀。
站立不動射固定靶都不能百發百中,那要騎馬射移動中的目標,更是難上加難。
至於一箭雙雁甚至一箭雙雕,想都不要想。
宇文維翰回想起一次打獵時,那同齡人一箭雙雁的表現,不由得歎了口氣,放下弓,接過一旁遞來的手巾擦了擦汗。
男子滿十五歲就可以從軍,上陣廝殺,他還沒到十五歲,力氣還在鍛煉中,所以用的弓,弓力尋常。
如果用尋常的弓都做不到百發百中,那麽用強弓就更難做到了。
弓馬嫻熟,這對貴族子弟來說不是什麽稀罕的技能,即便那些看起來文弱的人,也許一輩子都沒上陣打仗,但有一手好箭術絲毫不奇怪。
那麽問題來了,射箭,講天賦麽?
宇文維翰有一段時間都在糾結這個問題,不過父親的話,讓他有了信心。
善射?無他,唯手熟爾。
父親的意思,就是想要成為百步穿楊的神射手,隻要勤奮練習就行,練多了,自然就善射了。
當然,這不代表傻傻的練,要多動動腦子,多總結經驗教訓,這樣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箭術,經年累月練下來,必然水滴石穿,實現突破。
父親這麽說,那就一定是對的,宇文維翰對此深信不疑,所以他嚴格按照訓練計劃,按部就班的鍛煉力量、耐力,然後每日都要練箭,積累經驗。
認認真真的練上幾年,到時做到弓馬嫻熟、身備三仗,我就能上陣殺敵了!
宇文維翰如是想,覺得有些口渴,便向身邊伴當說道:“拿水來。”
一杯水遞到麵前,宇文維翰正要去接,卻見拿著杯子的手修長而白皙,轉頭一看,驚道:“阿姨?”
“水溫著呢,趕緊喝。”
楊麗華看著兒子,溫柔的說道,宇文維翰作為庶子,按著慣例要喊嫡母為“母親”或者“阿娘”,喊生母就隻能是“阿姨”。
當然,這種慣例不遵守也行,但宇文維翰已經習慣了。
他喝著水,抱怨著:“阿姨為何不說一聲,把孩兒嚇了一跳。”
“你呀,獨自坐著入神,阿姨來了都不知道。”楊麗華摸著兒子的頭,親切的說:“你在想何事?”
“沒,沒什麽,就是想著練箭。”
“時間不早了,莫要練了,趕緊洗漱一下,歇息去吧。”
“嗯...阿姨,再陪我說說話嘛!”
“好呀!”
楊麗華和兒子閑聊,她看著兒子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才,看著兒子眉目間和宇文溫頗為相似的容貌,心中寬慰不已。
一眨眼,差不多十五年過去,她為宇文溫生的第一個孩子,已經這麽大了。
楊麗華看著兒子,忽然眼前一花,想到了弟弟。
那年,睍地伐也是這麽大年紀。
如果能活到今日,也該到了而立之年。
也不知阿摐現在如何了。
楊麗華收拾心情,陪著兒子離開箭堂,距離父母、弟弟們遇害已經過去七八年,悲傷之情,已經不會溢於言表,所幸弟弟楊廣還活著,雖然出家但留下了血脈,這就夠了。
在宇文溫的許可下,楊麗華暗中撫養著侄子,楊家有後,對她來說,足以告慰父母的在天之靈。
而她的侄子迄今都不知道身世,隻知道父親姓楊,早已去世。
在她的暗中照顧下,侄子會平平安安的生活下去,過著殷實的生活,娶妻生子,延續楊家的香火。
至於楊廣,就陪伴青燈古佛,了此一生。
這是宇文溫對她的承諾,沒有趕盡殺絕。
而宇文溫,對宇文維翰傾注了許多的心血,楊麗華看得出來,宇文溫很喜歡宇文維翰,雖然要求嚴格了些,但兒子的成長也是很明顯的,表現也很出色。
宇文溫和她獨處時,有時會感慨,說“鵲哥似我,當有一番大作為。”
由此可知,宇文溫對庶長子的期望,一點也不比世子少。
楊麗華滿懷期望,盼著兒子將來會有一番大作為,想著想著心情緩和許多,陪著兒子說了一會,便轉往自己的小院。
她行走在回廊,忽見王妃迎麵走來,趕緊讓到一邊:王妃是正室,她是妾,必須如此。
不過她覺得有些奇怪,因為時候不早,該是就寢的時間了,今夜是王妃到大王寢室侍寢,怎麽現在王妃是反方向離開?
楊麗華沒有多問,向王妃行禮,待王妃離開,她繼續往自己的小院走去。
。。。。。。
夜朦朧,宇文溫將資料放好,揉了揉太陽穴,起身伸了個懶腰,在書房裏來回走動,舒展筋骨。
官製改革,牽一發動全身,是一件費腦的事情,雖然大部分工作都有官員分擔,但他作為執政,終究還是要把關的。
別的不說,六官製改為三省六部製,那麽品秩也得跟著改,由九命改為九品,重新給三省六部製的官職定品秩。
文官係統的品秩變了,武官係統的品秩也得跟著變,還要做到相互之間能夠“無縫切換”,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這個時代,文武不分途。
一個擔任武職的官員,隨時可轉任文職官,反之亦然,此即所謂“出將入相”,所以文武官職體係的品秩一定要做到對等,不然會很別扭,讓人詬病。
見著一名侍女在門口侍立,宇文溫收回思緒,向寢室走去,心中滿是期盼。
今晚,是尉遲熾繁陪他過夜,而他對尉遲熾繁的“需求”,一點也沒減少。
自從家眷們抵達長安,宇文溫就認真履行了父親和夫君的職責,抽時間陪伴每一個子女,又分別對妻妾履行了兩輪“義務”。
之後,接連幾日專寵尉遲熾繁。
今晚也將是如此。
回首這十餘年,尉遲熾繁一離開他,幾乎都要經曆波折,所以,宇文溫發誓再也不讓愛妻和自己分開。
今晚嘛,更加不能分開了。
宇文溫推開房門,卻見昏黃的燈光下,明豔動人的尉遲熾繁端坐榻邊,身著薄紗,妙曼曲線若隱若現,見著他進門,站起身。
我的三娘,最棒了!
宇文溫心中讚道,大步上前,將嬌妻攬在懷中,呼吸急促的兩人,緊緊抱在一起。
恍恍惚惚間不知過了多久,雙雙倒在榻上。
看著懷中麵若桃花、媚眼如絲的佳人,宇文溫的征服欲望暴漲,而他向尉遲熾繁許下的承諾,再過不久就要實現了。
你,是我的皇後!
房內春意驟起,眼見著綿綿細雨即將轉為狂風暴雨,卻戛然而止。
即將策馬疾馳的宇文溫,看著懷中佳人,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道:“明月?”
軟磨硬泡求得姊姊讓出今晚“枕位”的尉遲明月,此時已經雙眼迷離,見著小伎倆被姊夫/夫君識破,馬上使出絕招,低聲呼喊:“姊夫...”
這一聲,喊得宇文溫心都顫起來,好不容易穩住心神:“不..不是,明月你又調皮了!”
被假王妃騙了的宇文溫想要起來,卻被尉遲明月緊緊纏著:“姊夫,你承諾過的...”
“哈?姊夫何時承....”
話說到一半再也說不了,暴風雨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