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若望無奈的回到了曆局,隨同他回去的,還有一百名士兵。


    “這是怎麽回事?”龍華民看到這些士兵,回到內室之後有些吃驚的問。之前的李自成,還有清軍,可都沒有對他們這些番僧有太多的關注。


    湯若望有些無奈的將李岩的要求說了。


    “那祝你好運吧。”龍華民隨意的說道:“我過幾天就回山東去,聽說那裏的盜匪都被清剿的差不多了。而且難得的是,這位李岩大元帥的兵丁並不多,我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去多發展一些教民。”


    湯若望搖搖頭,說道:“對不起,你也要和我們一起去河南。”


    “為什麽?”龍華民不解的說道:“我隻是負責山東的傳教,我來這裏,隻不過是躲避戰亂而已。”


    “你別無選擇,我們這些傳教士,還有這些曆局的學生,都要一起去。他們來這裏的目的,就是不讓這裏的任何人逃走。”湯若望坐了下來,無奈的說道。


    “你覺得這個新的主宰怎麽樣?”北方教區的副區長傅汎濟關心的問道。


    經過他們多年的努力,終於發展了好些宮女嬪妃成為教民,從而影響到中國的皇帝,幾乎馬上就要信奉天主了。可是突然的一場戰敗,卻是讓他們的努力瞬間化為烏有。


    湯若望樂觀的說道:“我覺得這是天主給咱們的一個機會。這個李大元帥比之前的任何大人物都渴望得到歐洲的技術,隻要咱們能滿足他的要求,我想他會成為天主的信徒。若是他能控製整個中國的話,全世界一半的人口都會沐浴在天主的聖光之下。”


    “得了吧,”龍華民潑冷水:“他隻不過是想得到他想要的技術而已。我們是傳教士,不是那些官僚,不用給皇帝負責,我們的職責是傳教。你們給明國做了那麽多的事,也一樣是一事無成。還是去光明正大的傳教吧,撇開那些自私偏見的官僚,到平民當中去。”


    “你惹出的麻煩已經夠過了。”傅汎濟勸道:“若是激怒他們,咱們就更難傳教了。那些新教徒可能會因此有了可乘之機。”


    龍華民反問:“可是你們誰會製造望遠鏡的玻璃?就是整個歐洲,也都是從威尼斯購買。”


    “總會有辦法的,”湯若望說道:“除此之外,咱們也沒有別的選擇了。”


    而李岩這裏也收到了來自德州的報告。大部隊北上不久,就接到報告,前明的幾個官員推舉一個宗室做濟王,號令周圍的州縣起兵,恢複大明的統治。而他們留在德州的兩百人隻能堅守府衙,其中的兩個騎兵拚死衝出來報信。


    現在他的部隊已經奪回了德州城,並將叛亂的官紳全部處斬。不過對於那個宗室,被推舉出來的濟王,他的部隊沒有處置,向李岩請示。


    李岩皺眉,吩咐道:“給德州的郭成棟回信,凡是叛亂人員,一率處死!沒收家產!家人送俘虜營做苦役!”


    “遵命!”


    李岩又補充道:“給其他各地也發下去,不要管是什麽身份,都照此處理!還有,給李仲將軍去信,讓河南盡快派出有經驗的官吏和村長,幫助各地展開工作。讓後勤司優先發送彈藥過來。”


    等手下的文書把命令寫好,李岩簽好名用印之後,孫四福就拿著命令去給各地分發。


    而李岩這裏卻是對各地數量龐大的宗室有些擔憂,可能今後的一段時間內,那些心有不甘的官紳可能會利用這些人來造聲勢。不過隻要土地一分派下去,就沒有人跟著他們玩了,也不用太擔心。


    他現在擔心的是李自成的反擊,還有清軍的威脅。那些邊鎮投降過來的明軍還沒有給分地,也沒有組織起來重新訓練,幾乎起不到什麽作用。他需要至少三四個月的安定時期,才能把那些降兵都轉換為可用的部隊。不過這個時間,也不知道各方勢力會不會給他。


    他又想到了水師的問題,於是立刻吩咐:“給黃得勝送信,讓他先去登萊地區,想辦法把登萊水師給招回來。把咱們的土地政策給當地的百姓說清楚,告訴他們,家裏有人在水師裏的,隻要回來,給每人分上田二十畝。”


    新提拔起來做副隊長的侯建泰立刻進來,等著李岩簽發的命令。杞縣的侯家算是徹底投在李岩的麾下了,在軍中效力的有十多人。而且作戰也勇敢,除了候光泰現在做到了遊擊,指揮三千人馬之外,其他也大都是百總、把總的職位。


    而李岩對於這種可能形成的門閥也不是沒有限製。他們的子弟不能在同一支部隊中任職,而且他們也不會得到任何特權。


    而此時的永平府,唐通等人卻是陷入了恐慌當中。


    “撤走了?”唐通吃驚的問道。


    高第無奈的點頭:“今早撤走的。隻在鐵場、永安等堡子裏留下了一些警戒部隊,其他的都隨鄭親王撤走了。”


    “在寧遠留了多少人?這個要盡快弄清楚。”吳三桂說道。


    高第沒什麽興趣:“弄清楚又有什麽用?難道你還想再奪回來?”


    吳三桂解釋道:“要是留的多,說明清廷還是想要進攻的。要是留的少,那麽短時間內,他們應該不會再進攻關內了。那樣的話,咱們就隻能獨自應對李岩了。”


    “李岩最近很猛呀。”唐通有些消極的說道:“據探報,他們在大舉占領直隸各地,要不了多久,就要來對付咱們了。”


    吳三桂無奈的說道:“可惜呀,清軍撤走了。而且他們卻是不怎麽分兵,即便是攻城掠地,也還是保持了部隊的集中。要不然的話,咱們倒是也可以出擊一下,打掉他一部分部隊。”


    “連清軍鐵騎都不是對手,何況是咱們。”高第歎息道:“這次連清軍都認栽了,咱們是不是也投降了算了?下麵的弟兄們可都是在相互串聯呢,搞不好就要兵變了。”


    “是啊,土地的吸引力太大了。”唐通也是點頭認同。


    隻有吳三桂還比較淡然。他的部下都是遼東人,家眷也基本都帶過來了,他們更眷戀的是老家的田地,而不是關內的田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風雲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極光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極光芒並收藏明末風雲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