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鹹陽城東門十裏,數千人的隊伍正在緩慢的朝著前方橫臥的巨城前進。那裏是大秦帝國的榮耀,是大秦子民的心中聖地,那裏就是大秦都城鹹陽。


    大秦帝國建國四百餘年,從當初一個小小的諸侯國,在萬千諸侯之中脫穎而出,一舉占據華夏大地。之後秦皇荒淫無度,天下大亂,原六國遺民造反,使得已經成為帝國的大秦再次破碎。不過,大秦帝國的次任君王率眾退回函穀關,於關東六國再次相持於天下。數百年間的戰亂,大秦帝國在戰火之中一步步的恢複元氣,而山東六國則在繁華世界中一步步走向沉淪,直至再次滅亡。


    時至今日,大秦帝國再次一統天下的時間還不過區區二十年。不過,大秦帝國成為帝國已經有一百年之久了。這不是係統出現錯誤,而是事實。要知道如今大秦帝國坐擁城池四千三百七十七座的龐大帝國啊,比起北辰帝國的兩千出頭座城池,足足多了一倍還多。這是什麽概念,說明大秦帝國無論是人口,財富,戰略縱深,都要比北辰帝國還要強上一線。


    而大秦帝國剛剛成立帝國的時候,麾下城池也是兩千來座,不過當時已經滅亡了韓國、趙國和魏國。可以說當時的大秦帝國已經呈現出一統天下的氣勢了,那個時候始皇帝就已經彰顯出自己卓越的能力了。而之後,在始皇帝的帶領下下,大秦帝國相繼滅亡了楚、燕、齊三國,正式一統天下,成為坐擁城池四千餘座的龐大帝國。


    這還是因為在幾十年的統一之戰中,大秦帝國和山東六國常年征戰,損毀的城池不算呢。不然的話,大秦帝國估摸著可以直接晉級為王朝。


    大秦帝國一統天下之後,就開始了休養生息。與蕭晨所了解的曆史不同,始皇帝的確是讓人修築萬裏長城了,不過那是從南方抓來的野猴子。靈渠也挖了,那還是南方的猴子。馳道修好了,都是南方猴子以及西方蠻夷的功勞。至於大秦帝國的子民,因為國家重要的勞役有戰俘和奴隸代替了,自然是不用去服徭役了。


    再加上大秦帝國不僅占領的昔日出國往南千裏的土地,還殺入了西域,占領了不小的領土。有了領土,國內貧困到沒有土地耕種的老百姓自然是解決了。又因為始皇帝沒有做出焚書一事,使得大秦帝國再現昔日之百家爭鳴,文化底蘊可謂是步步直升啊。


    蒙古帝國是大秦帝國的天敵,也是死敵。缺少戰馬的大秦帝國,自然是沒有足夠多的騎兵和蒙古帝國這種馬上國家進行對抗。想比較和山東諸國的數百年戰爭,和蒙古帝國的戰爭才是大秦每一位君主心中的枷鎖。不把蒙古帝國打殘廢了,大秦帝國就永遠別想出兵函穀關。哪怕是大秦帝國在強大,隻要蒙古帝國數百萬精銳騎兵不動,大秦軍隊就不敢動。


    沒有統一全國之前,大秦帝國處於雍涼地帶,整個國家內,可以抵擋北方蒙古帝國進攻的關隘隻有雁門關,其餘地方都不足以擋住蒙古鐵騎。別忘了,西涼大地北部大多數地區都是平原地帶,極其適合騎兵施展。


    若是說大秦一統全國,在一百多年前,大秦就有了這個實力,但是就因為蒙古帝國,大秦帝國足足推遲了幾十年。第四次蒙古帝國和大秦帝國的舉國決戰,是大秦帝國出兵,進攻蒙古帝國。最終在正麵戰場上,逼迫蒙古帝國派遣了數百萬精銳騎兵突入剛剛收複百年的幽冀兩州。隨後大秦主力部隊回師,一口吃掉了這數百萬蒙古精銳,使得蒙古大軍再也沒有能力隨時威脅大秦北疆了。


    因此,大秦帝國的現任皇帝秦始皇,立即出兵其餘三國,再次一統天下。正是有了前車之鑒,秦始皇更加的知道如何整頓六國遺民。施之糧米,減之賦稅,使得十餘年間天下太平,原山東六國遺民自稱秦人。


    大秦被造反的山東六國整的不輕,而蒙古帝國也是一樣。連續兩次舉國大戰,蒙古帝國皆以失敗告終,損失精銳騎兵近千萬。這一點自然是讓蒙古褚部於草原其餘部落之間的關係,再一次惡化。畢竟,派出去送死的不可能都是蒙古人。蒙古人如今也不過才一兩千萬而已,派去送死的當然大多數都是其餘草原民族的勇士啦。


    可這麽一來,蒙古皇帝是達到了自己消弱其餘種族實力的目的,但那其餘草原民族也不會願意如此被犧牲啊。於是,造反開始了。也正是因為草原上的混亂,這才讓大秦帝國有了機會。而草原上麵的混亂,一樣持續了數百年。從一戰而聞名天下的成吉思汗開始,再到窩闊台,隨後忽必烈。三位蒙古雄主的接連出現,讓草原其餘部落的君主一個個被按在地上暴打了一頓。


    三位雄主,再次讓蒙古帝國平定叛亂,但實力已經大損。


    第五次蒙古帝國和大秦帝國的會戰就不需多說了,秦始皇早就一統天下十來年了,國力也再次強大起來了。正好蒙古帝國剛剛平息內亂,於是始皇帝大手一揮,再次進攻蒙古。


    忽必烈也是狠人,一看大秦帝國再次殺來,自知抵擋不住。一邊調集軍隊集結都城,全力防備都城。一邊再次召集數百萬草原勇士,殺入幽冀兩州腹地。去送死的不是蒙古人,還是之前那些造反部落的勇士,其中目的自然是清晰明了。那些送死的家夥心中也都明白,但誰敢反抗?


    蒙古帝國一戰以兩萬突騎,大破聯盟軍七十萬。雖然這僅僅是一場小小的會戰,可七十萬大軍被兩萬蒙古人殺的屁滾尿流,任誰都不會無懼蒙古人的實力。


    十裏的距離並不是很遠,當到達鹹陽東門之後,一名小太監立馬就拿著趙高的腰牌跑到城們處。


    隨後不一會,鹹陽城上一陣旗舞,原本聚集在城門處的秦人,也很快被大秦士兵給安排到其他城門入城了。整個東門頓時冷清清的,但卻正好方便了車隊通行。


    大軍依然被秦軍擋在城外,進城是沒那個可能的,在城外駐紮還算是差不多了。不過,也隻能是在野地中紮營,並且不得靠近鹹陽大營方圓二十裏,否則視為敵軍論處。


    郭嘉自然是明白這些秦軍不是在開玩笑,很快就安排趙雲親自坐鎮軍中,待大軍安定之後,在進城找他。


    郭奉孝躺臥在車攆之上,旁邊跪坐這三名年輕漂亮的小娘子,一邊給郭嘉道者酒水喝,一邊摸著郭嘉的小臉蛋,無不想著有夫如此,其生何求!~


    喝著小酒,把著妹子,看的坐在前麵車攆內老趙覽太監那是一個無語。真心是想不明白了,這北辰帝國的君主到底該有多昏庸和大秦帝國的結盟任務結束了,郭嘉並沒有在大秦帝國多呆一些時日,實在是害怕大秦帝國的那些文人啊。都說大秦帝國以法家之國,卻不禁其餘百家,當真是名不虛傳。僅僅是一個舌戰群儒,讓郭嘉的大名在三日之內,傳遍了大秦帝國九州三十六郡。如今,慕名而來請教知識,或者說是不服氣來挑戰的人,都能夠從鹹陽皇宮排到城門口了。


    為此,郭嘉不得不率先逃離戰場,實在是太嚇人了。雖然自己真的很厲害吧,但麵對那麽多人,那麽多大秦名士,依然不敢說無所不知啊。再者說了,麵對那麽多人,光是和他們談論一番,就得浪費自己多少口水啊,那可是很累的。而且,自己回去不好嗎,早點回去,那就早點可以在帝國都城四處玩了,順便見見自己的小花也是個非常好的選擇啊,總比天天看著一群大老爺們強多了。


    郭嘉向大秦帝國皇帝陛下嬴政遞上辭書,隨後不出幾個時辰,就帶領著趙雲等侍衛,直奔鹹陽城西的軍營。在那裏,三千虎賁之師尚且駐紮於此。這裏是大秦帝國的都城,更不可能讓外國軍隊隨意進駐了。因此,剛來的時候,三千人馬就被帶到了鹹陽城西大營。


    尚且距離鹹陽大營數百米遠,郭嘉一行人就被攔住了。一隊身披黑衣黑甲,手持青銅短劍,另一手緊握手弩的士兵出現在諸人周圍。


    “爾等何人?此乃大秦帝國軍營重地,任何人無令皆不得過!”一名軍官裝扮的大秦帝國士兵,從周圍的十幾人中走了出來,大聲的喊道。


    郭嘉感覺自己來大秦帝國,見識到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大秦帝國以法家之國,而軍隊之中,軍法更是嚴格到了極點。可以說,在大秦帝國的軍隊之中,所有軍法全是斬首。七禁令五十四斬全部都有,甚至還有許多後來添加的軍令。比如現在這個,再出來不過十日時間,就被大秦帝國軍方推為第一條軍法。


    “軍事重地,凡無令,皆不得過!”至於令這麽一說,雖然也有很多,但也不是什麽人就能夠發的。據郭嘉這一陣子的了解,整個大秦帝國能夠簽發這個令的隻有秦皇嬴政,太子贏扶蘇以及軍方首腦尉繚。而這三個人所處的地位,那可是非同一般,估摸著趙高這貨都不好搞到的。


    三千虎賁之中隻有三名將校以及趙雲等十幾名侍衛陪同郭嘉,在趙高的帶領下下,走進了鹹陽城。


    鹹陽城的大小絲毫不遜色於此時的北辰帝國都城東林城,一條主幹道足足走了將近一個小時,這才到達大秦帝國的中心。按照馬車的速度,大約有著十幾裏的路程,而這僅僅不過是這條幹道的一半而已。中國的城市就是這樣,一座城池的行政中心就處於城池的正中心。即便是東林城以及鹹陽這樣的都城,皇宮的麵積再大,也一樣是在中心位置。


    鹹陽宮城全體都是黑色的,這正符合大秦帝國的國色。有著二十來米高的宮牆,比東林城要低上一截,不過防禦力甚至有可能比東林城宮城還要強大。一座並不是很大的宮城,僅僅一麵城牆,就足足有著十來個甕城,這比北辰帝國宮城的四個甕城強多了。其次,城牆上麵依稀可見無數箭塔以及炮台,這些地方大多數都布置這投石車、床弩等重型宮城器械。東林城內的宮城就沒有了,按照蕭晨的說法就是,當敵人攻破都城外城的時候,宮城怎麽堅固,也沒有什麽作用了。


    郭嘉非常認同蕭晨的看法,敵人都已經攻破都城外城了,說明敵人實力非常強大,宮城即便是修築再多的防禦措施,也不過是拖延一段時間而已。其次,真當修築甕城不要錢啊,估摸著也就是大秦帝國錢多的沒地方花了,這才沒事修那麽多防禦措施。


    當趙高、郭嘉等人到達皇宮宮城外麵時,始皇帝嬴政就老早的知道了這個消息。不過,嬴政還不至於為了一個小小的使者而動身,因此出來迎接郭嘉的是大秦帝國的禮部尚書,以及六部的其餘一些官員而已。總之,出來迎接的人也就那樣,上不上下不下的,屬於中層階級的存在。


    到了宮門外三百步的時候,趙高就從車駕之內鑽了出來了。然後在十幾名大秦侍衛的保護之下,朝著宮門走去。趙高下了車,郭嘉自然不會再呆在車上麵,於是一樣率領著趙雲等人,走向這個世界上最強大帝國的皇宮。


    “在下參見宦侯!”


    “吾等參見宦侯!”


    一群大秦官員的山呼,頓時就讓郭嘉笑了。宦侯,哈哈,也不知道秦始皇是怎麽想的,居然給趙高封了這麽一個侯爵。當然,名字雖然不怎麽好聽,但好歹也是侯爺,這讓大秦帝國許多沒有封侯的官員隻能憋屈的先行行禮了。


    可是,怎麽看眼前的這幫家夥喊著宦侯,都是在嘲笑趙高呢!


    一個個昂著頭,挺著胸,僅僅是微微躬身而已,這並不算是嚴格的行禮標準。由此可見,這幫子文人雅士,對於趙高這個宦官並不是很感冒啊。


    趙高到時一副神色淡定的模樣,麵前的人雖然都是李斯的勢力。但李斯也不過是和自己結盟而已,兩人以前那可是矛盾重重,也就是這一次為了利益,才走到了一起。這些官員不給自己麵子,那幾乎再正常不過了。再說了,自己身為太監被人嘲笑的還少嗎?可那又怎麽樣,咱家是侯爺,你們見了咱家還是得行禮,得羨慕!(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網遊之王朝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辰並收藏網遊之王朝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