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家兩兄弟聞言皆是大喜,兩人體質一般,自幼隨君山四老修習雲鶴派心法,到現在已達聚流之境,距離大成之時已經不遠。但兩人習得的雲鶴派心法並不全,又兼此時雲鶴派年長者一一隕亡,兩人的修煉沒人指點後,便就此陷入迷茫之狀。這兩人也非天資卓越之輩,也摸索不出修煉大道,兩人修為便陷入停滯之狀,一直沒能有起色。


    蕭靈將兩人扶起後,目光再向外掃視一番,月色下的萬花島安靜祥和,很自然地便能給人一股超塵脫俗之感。


    蕭靈長吸口氣,這裏的安靜平和,與世無爭確實對蕭靈有著極強的吸引力。若是哪一天他能放下一切世俗的東西,到這來過得一生,倒也是件極美的事。但現在還不行,還是有很多的事他放不下。


    蕭靈向著付家兄弟倆一拱手道:“兩位哥哥,蕭某心意還請兩位轉告島上居民。我也不等天亮再打擾族長她們了,蕭某就此與兩位兄弟辭別。他日蕭某再來此地時,必然將那雲鶴派完整的心法秘籍送到。”


    付家兩兄弟見到蕭靈這就要辭別離去,不禁都顯著急,付筆說道:“公子這就要走,此時正值深夜時分,不便出海遠行,還是等天亮了再行趕路不遲。”


    蕭靈一搖頭道:“到天亮之時,島上居民盛情,卻是讓我又難狠心推卻。還是不如就此離去,夜間出海對我而言並無影響。兩位多保重,蕭某這就告辭。”


    蕭靈說完話,邁步踏空而行,在付家兩兄弟注視中消失在夜色之中。


    蕭靈散開修為在花田之間穿梭而過,一路之上借著夜色,感受著花田間風光,蕭靈依然為其所迷。


    蕭靈出得盆地,找到停放好的小船,調了方向,劃著船向東而行。在得知了小衣幾人在南湖探尋的結果後,蕭靈也改變了探尋計劃,準備劃船向東海而去。


    時間飛快,轉眼兩年過去,蕭靈架船一路往東,見到有陸地便要上岸探尋情況。大海茫茫,島嶼礁石無數,蕭靈見識了各種異土風情,卻沒有獲得任何有關路平的線索。


    蕭靈身上的海圖版幅已經擴大許多。蕭靈每到一處新的地方便在海圖上標記下來,做好標記。其探尋的範圍也已經遠遠超過了關怯給他的東海海圖上所繪的地域,他身上的海圖在他不斷標記下範圍越來越大。


    在東海由東向西,再由南向北繞行,蕭靈幾乎縱橫了整個東海,直達北方冰川之地。蕭靈想到久未回家探望家中父母,心中掛懷,這才回到大陸之上,向南而行。


    蕭靈自北向南一路行來,沿途所見,兵荒馬亂,饑民遍野。略一打聽,才知韓山童、劉福通等人在潁州發動了起義,韓山童在起義中不幸戰死,劉福通等人衝出重圍。在他們影響下,各方勢力紛紛效仿發動了反元的起義。


    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強征15萬民工修築黃河堤壩,使得民生疾苦,怨聲載道。早有準備的韓山童、劉福通認為時機已到。便編造“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民謠,四處傳播;同時在河道中埋設一石人,背刻“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待石人挖出,人心浮動,韓、劉乘機在潁州潁上發動起義。韓自稱是宋徽宗八世孫,得到了百姓擁戴。但起義剛起,大元王朝急調精銳部隊前來鎮壓,韓山童帶領一部分人奮力反抗,殺元軍無數,但在源源不斷元軍的攻擊下,終力窮被擒,隨即被殺害。


    劉福通等衝出重圍,重新聚合起義軍,於五月初三日占領潁州城,並發動了更大範圍的起義。劉福通等擊敗前來鎮壓的元軍,迅速占領今安徽、河南許多城鎮。是年八月,李二起義於徐州;徐壽輝、鄒普勝起義於蘄州(今湖北蘄春南);十二月,王權等起兵鄧州(今河南鄧縣),稱“北瑣紅軍”;十二年正月,孟海馬占領襄陽,稱“南瑣紅軍”;二月,郭子興等起義於濠州(今安徽鳳陽東北)。潁州起義後,起義烈火迅速燃遍大江南北,大元王朝正快速瓦解。


    蕭靈獲知這些信息後,心中卻是百味陳雜。這反元起義本是他心中所願,但這起義才起,其一手培養起來的韓山童便即身亡。天下百姓也瞬間進入水深火熱之中。任何一個政權的滅亡都需要成千上萬的生命堆疊而成,這道理蕭靈懂。但當親眼見到這些境況發生時,蕭靈又心有不忍。是以其一路走來,見到的情況越亂,心中想得便越多。


    行得十數日,蕭靈到得潁州地界,這裏是戰亂的主場,荒涼淒慘之狀猶烈。潁州城被義軍占領,城內城外皆有重兵把守。蕭靈不願多生事端,到得城外展開身形急速飛躍上城牆,避過了士兵耳目,跳入到城中。


    這時潁州城內,各處號叫不斷,卻是義軍在連日操練。蕭靈見得城內人人忙碌,自己走在大街之上,卻是極為顯眼。當即也不顧是否需要暴露身份,展開身法,一溜煙似地向著城內一座大樓而去。


    蕭靈神識早已散開,在那大樓之中,他已探清那劉福通正在大廳之中。此刻身法展開,很快便來到大樓之前。


    蕭靈這一番走來,隻留下一道道幻影。眾軍士發覺,紛紛追來,卻無人能有蕭靈這麽快的速度,皆隻能遠遠望著蕭靈進入大樓之中。


    大樓大廳之內,劉福通正召集了幾名軍士在商討起兵北上之策,忽然間一個幻影在大廳中出現。劉福通等人一愣神間,蕭靈卻已經站在了劉福通等人身前。


    劉福通與眾軍士一驚,這裏的軍士中多數不認識蕭靈,見到他突然現身,頓時便有數名軍士將手中兵器拔出,護在劉福通身前,深恐蕭靈會暴起傷人。


    那劉福通眼睛在蕭靈身上盯得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慌亂,卻又瞬間鎮定下來。


    這時有軍士對著蕭靈喝道:“你是何人,怎敢擅闖我義軍大營!”


    蕭靈見到了劉福通臉上神色的變化,聞得軍士之語,臉上露出清冷神色道:“劉福通教主,我是誰,還要先讓我自我介紹一下嗎?”


    劉福通聞聽到蕭靈之語,察覺到蕭靈語氣的冰冷之意。在眾多軍士麵前,卻是不願意放下麵子,臉上神色不變,隻伸手向眾人一示意,命眾軍士將手中兵器放下。這才對著蕭靈說道:“是我光明教聖使駕到,諸位不要驚慌,他不是敵人。”


    眾軍士聽得此語,才將信將疑地將手中兵器放下,眼睛卻依舊盯在蕭靈身上,滿是戒備之意。


    蕭靈見到劉福通的這番表現,卻是感覺大為異樣。當年這劉福通在自己手下之時,畢恭畢敬,絕非此刻這番模樣。


    這時的劉福通成熟穩重,已是眾義軍之首,在蕭靈麵前卻是不願再放下威嚴。這突然出現的蕭靈,雖然曾經為他們的領頭之人,但起義之時,此人不在。此刻回來,若是劉福通放下尊嚴,卻是將這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地位拱手相讓,這種事,劉福通不會做,也不願做。是以在見到蕭靈突然出現時,劉福通先是愣了一會,心中有了計議,才簡略向眾軍士介紹起蕭靈來。


    蕭靈略猜知這劉福通心中所想,不禁苦笑。世俗權利之重,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頓時變得複雜。


    蕭靈本也無意這權利之爭,此刻到來,純粹是想探探義軍的情況,看是否需要給予一些幫助。這時,見得劉福通臉上神色,明顯不希望自己出現在此地。


    蕭靈抬眼再看得劉福通一眼道:“山童死在何處,屍體可有找回。”


    劉福通聞言,臉現悲痛之色答道:“韓山童教主在此地戰死,我已經將其安葬在此城南麵。聖使可要前去探視。”


    蕭靈一抬頭,眼中射出兩道冷光道:“韓山童之子韓林兒可還身在?”


    劉福通一點頭道:“嫂子和林兒都還在義軍之中,聖使放心,我們會護得他們的安全。”


    蕭靈略一點頭,又問道:“當日光明山中教徒如今還有多少人?”


    劉福通聞得蕭靈問話的語氣,臉上顯出不耐之色,但在蕭靈冷冷的目光之下亦不敢發作,隻輕輕答道:“光明教教眾多數隨韓教主在起義中戰死,隻餘得幾十人。現大部分人回到了光明山上,在那依仗聖使所設陣法保全了性命。”


    蕭靈臉上閃過一絲神傷之色道:“帶我去看看山童吧!”


    劉福通一點頭,對著身邊幾名軍士道:“去備好馬匹,我們去拜祭一下韓教主。另外,命軍中廚子中午加幾道菜,備些上好的酒水,一會聚齊軍中將士,一起迎接聖使的到來。”


    幾名軍士應聲,正要出去。蕭靈卻立即發聲道:“不必勞師動眾了,我此番來,隻想去祭拜一下韓山童。軍中將士均都辛苦,不必再打擾他們了。”


    劉福通道:“聖使不留下來用餐嗎?”


    蕭靈一搖頭道:“不了,我們去韓山童墳上看看吧!”


    劉福通一點頭,對幾名軍士說道:“走,一塊陪聖使去吧!”


    幾人出得大廳,早有士兵備來馬匹。劉福通騎馬在前麵帶路,蕭靈也隨意躍上一匹戰馬。幾人向南行去,不多久,到得一處山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幻湮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江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江人並收藏夢幻湮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