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公孫影


    唐寧隻說了一半,陳皇就有一種直擊內心的感覺。


    作為皇帝,他是整個陳國最富有的人,同時也是最貧窮的人,兵部要錢,工部要錢,賑災要錢,官員的俸祿要錢,打仗也要錢……


    官員的俸祿不給,他們都餓死了,誰給朝廷辦事?


    賑災的錢不給,災民就會造反,朝廷需要投入更多的銀子去鎮壓。


    打仗的錢不給,貪得無厭的草原人就會得寸進尺,隻有把他們打狠了,打怕了,邊境才能安穩。


    什麽地方都要錢,國庫的銀子再充盈也不夠,平日裏他也是能省則省,否則根本不會答應由商人籌辦十六衛大比的事情。


    售賣門票充盈國庫自然好,但也有些問題,他想了想,看著唐寧道:“朝廷有朝廷的威嚴,怎可用這種方式來充盈國庫?”


    唐寧早有準備,補充道:“陛下,售賣大比門票,都是以籌備商的名義,不涉及朝廷,那三成,隻是朝廷的稅收而已,另外三成,是對兵部的捐贈……”


    陳皇想了想,開口道:“三……”


    眼見陳皇要討價還價,唐寧立刻道:“此外,臣還有一個想法,想要請示陛下。”


    陳皇被打斷了思路,看著他,問道:“什麽想法?”


    唐寧道:“十六衛大比,乃是四年一度的盛事,朝廷既然邀請了他國使臣,何不邀請京中各行各業的百姓,讓他們一同見證十六衛之威嚴,見證朝廷之威嚴……,陛下曾經說過,“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十六衛大比,百官可觀,權貴可觀,外邦使者可觀,為何唯獨我陳國百姓不可觀?


    若是陛下格外恩典,邀請京中百姓觀禮,乃是建國以來的開創之舉,有助公正之風,使得百姓齊心,百姓心齊,則國家安穩……”


    唐寧的這一番話,使得陳皇思忖許久,暫時忘記了門票的事情。


    這些話他沒有想過,但卻也覺得極有道理,這是一個使得百姓歸心的機會,而民心,是作為一位帝王,最渴望得到的東西之一。


    他看向唐寧的目光變得更加滿意,不僅僅因為他是罕見的三元狀元,還因為他和方哲不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深得他意。


    某一刻,他又想到一事,看著唐寧問道:“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朕何時說過這句話?”


    這句話極有哲理,是足以傳世的名言,可陳皇卻不記得他什麽時候說過。


    這句話其實出自另一個世界的《淮南子》,可這個世界的版本中並沒有,唐寧不信陳皇能記得他說過的每一句話,拱手道:“這是陛下曾經教導過臣的,臣現在還記憶猶新……”


    陳皇仔細想了想,覺得有點印象,又好像沒有,輕咳一聲,目光望向魏間,問道:“朕有說過這句話嗎?”


    魏間想了想,開口道:“陛下……,大概,或許,可能是說過吧。”


    他說完之後,抬起頭,見陳皇還是看著他,怔了怔之後,立刻會意,望向一旁的翰林,說道:“記下來!”


    皇帝的經典語錄是要記錄留存的,要不然,千百年後,別人怎麽知道“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是出自哪位皇帝之口?


    唐寧站在下麵靜靜的看著,為了轉移話題,將這一句名言送給陳皇,滿足滿足他脆弱的虛榮心,也算是值了。


    陳皇滿意的看著翰林院官員記錄完畢,才再次看向唐寧,說道:“你能記住朕的教誨,朕心甚慰,此事,朕便交給你去辦了。”


    唐寧拱手道:“臣必不負陛下所托。”


    “另外,那門票的事情,朕也準了。”陳皇看著他,說道:“你有為朕分憂之心,時刻想著為國庫減輕壓力,很好,以後也要時常想著這些。”


    唐寧道:“臣謹記……”


    陳皇點了點頭,說道:“以後關於十六衛大比事宜,你可自行做主,無須再大事小事都向朕稟報……,沒什麽事情的話,你就先回去吧。”


    唐寧離開之後,陳皇仔細琢磨著剛才那句話,喃喃道:“朕怎麽一點兒都不記得,朕曾經說過那句話了?”


    “陛下日理萬機,自然不可能每句話都記得。”魏間笑道:“不過,唐大人既然說了,想必陛下是說過的,他總不至於編出那麽一句來蒙騙陛下吧……”


    “這倒不至於。”陳皇搖了搖頭,說道:“這世上怎麽會有這麽無聊的人……”


    他站起身,在殿內踱著步子,緩緩道:“他懂商事,也不是一件壞事,若是朝廷的一應產業,都由他打理,或許國庫以後就不缺銀子了。”


    朝廷雖然不重視商人,但也會以國家的角度,從事一些商業活動,比如鹽鐵專營,京中也有官方經營的青樓楚館等。


    陳皇說完之後,又自己搖了搖頭,說道:“不過,這樣未免有些大材小用,還不如讓他在朝廷多走一走,多發揮發揮作用……”


    ……


    唐寧走在宮裏,圓滿的完成了此行的任務。


    見過貪財的財主和貪財的財主女兒,想不到還有貪財的皇帝,認識了楚皇,了解了陳皇之後,他才深刻的體會到,所謂的天子,其實也是普通人,陳皇貪財,楚皇小氣……


    虛榮心得到滿足的陳皇徹底的放權給他,以後做什麽都不需要向他匯報了,這是一個額外收獲,不過該做的已經做的差不多了,接下就讓它自己醞釀了。


    他走出禦書房,穿過幾座宮殿,神色忽然一動,偏過頭望向另一邊。


    從他左側的某座宮殿中,走出了幾道人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意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榮小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榮小榮並收藏如意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