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工部故人
晴兒從小就在鍾府長大,每天麵對的,無非就是鍾意以及鍾府的丫鬟下人,人際關係簡單,從來沒有見過外麵這個險惡的世界,心思單純到了極點。
她沒有什麽心機,說話有些口無遮攔,卻也都是實話。
當然,還要除了一些小姑娘不懂亂說的瞎話。
安陽郡主被晴兒紮穿了玻璃心,負氣而走,主仆二人麵麵相覷,唐寧拍了拍她的腦袋,說道:“以後不能說的這麽直白,哪怕你說的是實話,知道嗎?”
晴兒點了點頭,呆萌道:“晴兒知道了。”
唐寧和安陽郡主保持距離,不僅僅是因為他不喜歡這樣的場合,他現在已經是吏部侍郎,身在朝中,做事沒有以前那麽隨心所欲。
京畿地區的學子,未來要占據朝堂的大片江山,身為吏部侍郎,在科舉之前與他們見麵,自然是不太合適的。
畢竟他的吏部侍郎,不同於之前代侍郎,是真正握有實權的吏部二把手,要比之前更加在意某些不懷好意的流言。
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唐寧已經走完了五部,隻差最後一個工部,就能功德圓滿。
工部在六部之中,是話語權最低的一個,在朝堂之上,工部尚書的地位,甚至還不如戶部吏部一個侍郎。
工部的話語權雖然不高,幹的也是吃力不討好的活,但有一點,卻是其他五部都比不上的。
那便是工部的油水充足,宮殿修建、城牆維護、運河開鑿、道路建設,各類礦藏的開發,都歸工部管理。
這些工程,哪一個不需要銀子,戶部雖然掌管國庫,但隻有調度權,沒有使用權,而工部不同,這些款項撥下來,是由工部落實的,工部官員想在這其中動一些手腳,自然簡單。
“下官恭迎大人……”
唐寧至工部時,工部的諸位官員站在衙門口,熱情迎接他的到來。
工部下轄四司,分別為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上麵有一位侍郎,一位尚書,總領全部事宜。
唐寧今日第一次來工部,卻沒有見到工部尚書和工部侍郎。
他看著工部郎中,問道:“尚書和侍郎兩位大人呢?”
工部郎中看了他一眼,心中暗自嘀咕,尚書大人和侍郎大人今日為什麽不在工部,這位唐大人心中真的沒數?
他從六部一路走來,身後一片屍山血海,自己的官職倒是越坐越高,還是主事的時候,就能克侍郎,官至侍郎,連馮相都收拾鋪蓋回了老家,他每到一部,哪一部便不得安寧,沒有一次例外,尚書和侍郎但凡有點腦子,就知道這段時間應該避其鋒芒。
他看著唐寧,賠笑說道:“侍郎大人前幾日去了北邊,監督驛道的修建,要幾個月才能回來,尚書大人身體抱恙,休養在家,今日都不在衙門……”
這麽說來,工部就隻有他一個人掌權了。
讓唐寧欣慰的是,工部尚書和侍郎都是事出有因才不在衙門的,並不是因為躲他這個掃把星,那些人自己屁股底下不幹淨,不從他們自己身上找原因,反倒怪起他來,簡直是三觀不正,朝廷才不需要他們這些三觀不正屁股也不正的家夥。
工部侍郎不在,意味著這幾個月,唐寧可以一個人占用一間值房,應該會安靜一些。
進了工部,眾官吏各自回了自己的衙房,唐寧轉頭看著後方一人,說道:“張大人,好久不見。”
水部郎中張昊看著他,麵色有些複雜,拱手道:“下官見過唐大人。”
三年之前的靈州,也是這個時候,他作為靈州州試的考官,發現了唐寧在策論上和一眾考生的不同之處,力排眾議,將他的試卷與其餘考生區分開來,避免了他的試卷被判為落卷。
那個時候,他們一個是水部郎中,一個隻是偏遠州縣的學子,張昊對他極為欣賞,甚至存了將他吸收到水部的心思。
然後三年之後,他已官至三品,首次出現在工部,便是他的頂頭上司。
三年時間並不長,這三年裏,他在水部郎中的位置上一動不動,當初那個偏僻州府的學子,已然一飛衝天……
唐寧以前就聽過張昊的名字,他雖然官職不高,但在朝中的名氣不小。
主要是因為他這個人性子直,不懂得拐彎抹角,經常因為政見不同和別人吵的臉紅脖子粗,朝中沒有幾位官員待見他。
也因此,他在水部郎中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多年。正常來說,以他的資曆,早就能夠再往上爬幾級了。
晴兒從小就在鍾府長大,每天麵對的,無非就是鍾意以及鍾府的丫鬟下人,人際關係簡單,從來沒有見過外麵這個險惡的世界,心思單純到了極點。
她沒有什麽心機,說話有些口無遮攔,卻也都是實話。
當然,還要除了一些小姑娘不懂亂說的瞎話。
安陽郡主被晴兒紮穿了玻璃心,負氣而走,主仆二人麵麵相覷,唐寧拍了拍她的腦袋,說道:“以後不能說的這麽直白,哪怕你說的是實話,知道嗎?”
晴兒點了點頭,呆萌道:“晴兒知道了。”
唐寧和安陽郡主保持距離,不僅僅是因為他不喜歡這樣的場合,他現在已經是吏部侍郎,身在朝中,做事沒有以前那麽隨心所欲。
京畿地區的學子,未來要占據朝堂的大片江山,身為吏部侍郎,在科舉之前與他們見麵,自然是不太合適的。
畢竟他的吏部侍郎,不同於之前代侍郎,是真正握有實權的吏部二把手,要比之前更加在意某些不懷好意的流言。
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唐寧已經走完了五部,隻差最後一個工部,就能功德圓滿。
工部在六部之中,是話語權最低的一個,在朝堂之上,工部尚書的地位,甚至還不如戶部吏部一個侍郎。
工部的話語權雖然不高,幹的也是吃力不討好的活,但有一點,卻是其他五部都比不上的。
那便是工部的油水充足,宮殿修建、城牆維護、運河開鑿、道路建設,各類礦藏的開發,都歸工部管理。
這些工程,哪一個不需要銀子,戶部雖然掌管國庫,但隻有調度權,沒有使用權,而工部不同,這些款項撥下來,是由工部落實的,工部官員想在這其中動一些手腳,自然簡單。
“下官恭迎大人……”
唐寧至工部時,工部的諸位官員站在衙門口,熱情迎接他的到來。
工部下轄四司,分別為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上麵有一位侍郎,一位尚書,總領全部事宜。
唐寧今日第一次來工部,卻沒有見到工部尚書和工部侍郎。
他看著工部郎中,問道:“尚書和侍郎兩位大人呢?”
工部郎中看了他一眼,心中暗自嘀咕,尚書大人和侍郎大人今日為什麽不在工部,這位唐大人心中真的沒數?
他從六部一路走來,身後一片屍山血海,自己的官職倒是越坐越高,還是主事的時候,就能克侍郎,官至侍郎,連馮相都收拾鋪蓋回了老家,他每到一部,哪一部便不得安寧,沒有一次例外,尚書和侍郎但凡有點腦子,就知道這段時間應該避其鋒芒。
他看著唐寧,賠笑說道:“侍郎大人前幾日去了北邊,監督驛道的修建,要幾個月才能回來,尚書大人身體抱恙,休養在家,今日都不在衙門……”
這麽說來,工部就隻有他一個人掌權了。
讓唐寧欣慰的是,工部尚書和侍郎都是事出有因才不在衙門的,並不是因為躲他這個掃把星,那些人自己屁股底下不幹淨,不從他們自己身上找原因,反倒怪起他來,簡直是三觀不正,朝廷才不需要他們這些三觀不正屁股也不正的家夥。
工部侍郎不在,意味著這幾個月,唐寧可以一個人占用一間值房,應該會安靜一些。
進了工部,眾官吏各自回了自己的衙房,唐寧轉頭看著後方一人,說道:“張大人,好久不見。”
水部郎中張昊看著他,麵色有些複雜,拱手道:“下官見過唐大人。”
三年之前的靈州,也是這個時候,他作為靈州州試的考官,發現了唐寧在策論上和一眾考生的不同之處,力排眾議,將他的試卷與其餘考生區分開來,避免了他的試卷被判為落卷。
那個時候,他們一個是水部郎中,一個隻是偏遠州縣的學子,張昊對他極為欣賞,甚至存了將他吸收到水部的心思。
然後三年之後,他已官至三品,首次出現在工部,便是他的頂頭上司。
三年時間並不長,這三年裏,他在水部郎中的位置上一動不動,當初那個偏僻州府的學子,已然一飛衝天……
唐寧以前就聽過張昊的名字,他雖然官職不高,但在朝中的名氣不小。
主要是因為他這個人性子直,不懂得拐彎抹角,經常因為政見不同和別人吵的臉紅脖子粗,朝中沒有幾位官員待見他。
也因此,他在水部郎中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多年。正常來說,以他的資曆,早就能夠再往上爬幾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