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絕不允許 還更18/23


    西域和草原,對陳國來說,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草原是陳國的生死大敵,他們凶悍無比,幾十年來,在陳國邊境燒殺搶掠,將漢人看做是牛羊牲畜,肆意淩辱,陳國稱呼他們為“蠻子”,是有一些畏懼的因素在裏麵。


    如今草原和陳國走向和平,百姓心中更多的感覺,是鬆了一口氣,骨子裏對於肅慎人的畏懼,依然沒有消失。


    而西域,自陳國立國以來,西域都是陳國的附庸。


    他們和陳國向來沒有戰爭,視陳國為上國,每隔幾年便會進貢一次,陳國百姓見了西域人,自然而然的便會生出一種高人一等的感覺。


    因西域女子多美貌,且比起漢人女子,多了幾分異域的野性,京中有許多權貴官員,都喜歡納西域女子為妾,但西域距離京師太過遙遠,他們的這個訴求,往往得不到滿足。


    數十年前,就有人發現了這其中的商機。


    他們攜帶大量的物資,深入西域,換取西域女子,因西域小國大都窮困,他們用少量的絲綢,茶葉,瓷器,就能換的一個活生生的人回來,再高價賣給京師的上層人士,繼續用得到的銀兩,擴大商隊規模,如此往返數次,便能積累到極為龐大的家財。


    當然,商人追逐利益,有人連那些少量的成本也不願意付出,暗中擄掠西域女子,誘拐回京師,做著沒有本錢,卻能獲取巨大利益的生意。


    朝廷之前對此是明令禁止的,陳國自稱為禮儀之邦,自然不能對友邦做出如此的事情。


    但此一時彼一時,小宛這幾年日益強大,對陳國形成了巨大的威脅,兩國邊境摩擦不斷,陳國自然不會立法去保護敵人。


    這便導致某些人更加猖狂,毫無掩飾,肆無忌憚的做著販賣人口的事情。


    令人諷刺的是,小宛雖然和陳國形勢緊張,但卻從不殺俘,不虐俘,也不在陳國邊境燒殺搶掠,他們會用陳國的戰俘,來換回本國的俘虜,也曾派遣使者進京,抗議陳國某些權貴的暴行……


    當然,陳國對此是不予理會的。


    即便是有些禦史言官出於內心的羞愧,關於此事提出了一些建議,也很快就被反對的聲音淹沒。


    對於陳國來說,小宛就像是一個翅膀硬了的小弟,一直以來都是低人一等的小弟身份,卻在某一天要脫離陳國的控製單飛,做大哥的心裏自然不會舒服。


    楚國也曾是陳國的小弟,也想要單飛,陳國對楚國的態度和對小宛全然不同,是因為楚國的翅膀太硬,硬到陳國也不想去和他們碰一碰,隻能看著這位小弟日漸強大。


    很顯然,陳國不想小宛成為第二個楚國。


    懷王翻閱著手中的資料,有些自嘲的笑了笑,說道:“禮儀之邦,到底誰才是禮儀之邦,有些人滿口仁義道德,卻是一肚子男盜女娼……”


    和懷王接觸久了,唐寧逐漸意識到,他看似鹹魚,卻是有一個憤青的靈魂。


    唐寧也在翻閱關於小宛的資料,能夠理解懷王此刻的心情。


    雖然他不是陳國人,但起碼也算半個,作為半個陳國人,他此刻的感覺,隻有羞愧。


    和陳國相比,小宛更像是禮儀之邦。


    他們對待俘虜更加人道,也更加人性,在他們善待陳國戰俘的時候,陳國人結伴前往西域,擄掠普通百姓,販賣回國,為奴為婢。


    他們國內,女子也可以為官,這在陳國就是一個笑話,大儒們笑他們陰陽顛倒,亂了倫理綱常,不久國之將亡。


    他們國內,貴族犯法,與庶民同罪,此時陳國的權貴,還在用銀子買人命。


    在別人看來,小宛是一個笑話。


    在唐寧眼中,對方在製度和格局上,已經不知道超出了陳國,超出了世界多少年。


    小宛人眼中的陳國人,和陳國人眼中的肅慎人,應該是沒有多大區別的。


    一個被欺壓欺辱了數十年的小國,憑借自己的努力逐漸壯大,終於能夠翻身做主,他們要反抗壓迫,反擊將他們的國民當成是牲畜的暴徒……


    無論怎麽看,他們都是正麵角色。


    懷王整理整理了思緒,說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這才是陳國應該有的樣子,本王到今日才明白,唐大人的格局,要遠在我們之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意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榮小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榮小榮並收藏如意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