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顏。”比對顏孺人主仆的驚訝,楊慈要鎮定許多,她在京城住了這麽多年,回來肯定到處會遇到熟人。她在王府時就沒為難過顏孺人,現在更不會。她細一打量顏孺人,發現她麵色憔悴,身上服飾也清簡了許多,楊慈輕歎一聲,“你們是來進香的嗎?”
現在府裏日子肯定不好過,皇家龍脈斷絕、皇帝暴斃,京城大亂,各個修真門派為了徹查此事,將皇室送到東都行宮避難,各府王妃皆入宮伺候皇後,卻不想皇後領著一幹後妃、王妃和公主自盡,皇室女眷死了大半。楊慈當時也被沈長寧看中,早接她去青羊宮清修,逃過一劫。顏孺人因是妾室,沒資格入宮伺候皇後,也免了這一難。
後來京城事畢皇室回京,皇室卻再無之前的聲望,可京城像篩子一樣,輪流由各方節度使坐鎮,各方人馬出入京城若無人之境。修行門派隻管邪修作孽,對皇朝興立從不插手,最多派出名下弟子救濟眾生,不許兵痞濫殺民眾,普通百姓的日子跟以前沒太大區別,皇室貴人的日子就不那麽好過了,晉王還是皇後所生的皇子,更是那些節度使、草頭王的眼中釘、肉中刺。
“王妃,這段時間您去了哪裏?”顏孺人狐疑的問,楊慈年長她五歲,常年的清修讓她瘦骨嶙峋、麵色枯黃,看著比自己老了十歲不止,可如今的楊慈烏鬢雪膚、神采飛揚,身上衣物她連質地都看不出來,她這是找到了什麽靠山?
“我隨我師傅去宗門修行了。”楊慈道,她秉性淳厚,不會落井下石的說她的師傅就是顏孺人的師傅。
“王妃去修行了?”顏孺人大吃一驚,她初入王府時也曾遇到過仙師指點自己修行,當時她隻是王府不得寵的侍妾,生了一個體弱的女兒也沒有得到任何提升,反而被人陷害送到了道觀靜養。說是靜養跟打入冷宮也沒區別,要不是遇到師傅她也不可能翻身,可重獲晉王寵愛後,顏孺人就再也沒堅持下去了。
清心節欲天天誦念經文,不可妄動欲念、禁食葷腥,甚至連男女情|欲都禁絕了,這樣的人生活著有什麽名字?更別說師傅還讓自己不要在懷孕,她要是隻有一個女兒又怎麽能在王府立足?漸漸的顏孺人就徹底放棄了修行。可現在見王妃如此氣色,心中又忍不住暗忖,她是不是做錯了?
青羊宮的道士見楊慈遲遲不動,還當她遇到了什麽麻煩,上前問詢,楊慈也覺得停留太久了,她現在跟晉王府已經沒關係了,她客氣的婉拒,“不用,我這就要離開了。”
顏孺人聽到師姐兩字臉色微變,她知道青羊宮是太上宗的道場,她的師傅也是太上宗的弟子,“王妃是在青羊宮出家?”
“也算吧,青羊宮是我宗門的道場。”楊慈看了看天色道,“我就不耽擱阿顏進香了。”說著她便要登上車馬。
顏孺人上前一步,對道士屈身行禮道:“兒見過道長。”
“善信慈悲。”道士還禮。
“敢問道長,我們王妃是何時拜入宗門的?拜的又是哪位高真?”顏孺人問,明明她才是師傅的弟子,他們不會是被楊慈騙了吧?
道士聽了這話,似笑非笑的望著顏氏,其實顏氏在青羊宮是掛過名的,清虛宮一脈從玄天老祖起,一脈相承的護短,白雪離去前曾托付青羊宮主持多關心顏氏,故這些年青羊宮始終對顏氏照顧有加,但凡宗門分發的法器都有顏氏一份。奈何顏氏辜負了白雪的一番苦心,朝著世間榮華不回頭。
修煉一事全憑自己,他們也強求不得,後來沈師叔來京,白師叔棄了顏氏收楊慈為徒,大家就沒再關注顏氏了,但畢竟有了這麽多年香火情在,隻要顏氏上青羊宮,他們總對她客氣幾分。以前貪圖享受不樂意受修行之苦,現在晉王日子不好過了,就想修行了?道士看了楊慈一眼,見楊慈對自己欲言而止,心中暗道這位師妹倒是秉性淳厚。
“王妃不讓這位道長說話,是怕自己謊言被拆穿嗎?”顏孺人一反她素來溫柔端莊的性子,咄咄逼人的問,“你不敢對道長說真話?”
楊慈蹙眉,“我平生從來不說假話。”楊慈的父親是名士,她的個性深受其父影響,疏狂孤高,故嫁入皇室後格外不適,她跟晉王感情平平,生下一女後晉王再也不親近自己,她也不在乎,一心教女清修,她怎麽可能做出騙人的事?她也不懂顏氏為何要說自己騙人?青羊宮泰半都是修士,他們還會被她一個凡人欺騙不成?
“你拜得師傅是不是上諱白下諱雪?”顏孺人氣勢淩人問。
“不錯。”既然顏氏猜出來了,楊慈也不隱瞞了,“我師尊正是白道長。”
“楊慈你搶我師傅!”顏孺人終於忍不住高聲喊道。
楊慈和道士聞言都麵露詫異,“此話怎講?”楊慈不解的問,她什麽時候搶顏氏的師傅了?明明是師傅憐她心誠才收自己為弟子,師傅又不止她一個弟子,她為何要搶?
“白道長明明是我師傅!她在十多年就收為我徒了!你是不是騙了她?”顏孺人怒道。
楊慈既驚愕又好笑,“師尊是修士,我不過一個普通人,怎麽可能騙她?再說她也不止我一個徒兒,我為何要騙她?”
她也是入門後方知師傅數十年前就收了顏氏為徒,隻可惜顏氏沒堅持下去,師傅也放棄她了。這是顏氏自己的選擇,楊慈不予評價,但自己是絕對不會選擇這樣的路,她要是十多年前就遇到師傅,定會抱著女兒隨師傅一起回宗門。等自己修煉有成,想要如何庇護親人都成,何必在世俗白耽擱十來年?隻要自己有了本事,才能更好的庇護家人,就如沈真人和沈師叔一般,沈家如今這般受蓋家重視,還不是因為有這兩位庇護?
“那為何師傅不來接我?”顏孺人驚怒交加的質問。
道士奇道:“我們是玄門清靜地,接你一個世俗女子做什麽?”
“我是白道長的徒弟。”顏孺人說。
“你又沒行過拜師禮,算哪門子徒弟?你說你是白師叔的徒弟,那你為何沒修為?”道士不屑道,“真當我們太上宗是外麵的店鋪,任你來去自如?”天下任何人都能修行,但不是人人都能修煉有成的,世間向來都是先有付出再有得到,除了邪派法門誰能不勞而獲?就是邪派法門,也是損了自身功德福報,毀了來世得來的。
“我——”顏孺人啞口無言。
“白師叔臨走前可曾讓你節欲清心,還勸誡你不要貪戀世間繁華和男女情愛?”道士冷然問。
顏孺人櫻唇微翕,不知該如何應答。
“你既然迷戀軟紅香土,就不必來宗門清靜之地,宗門是給一心清修的人住的,不是常人玩鬧之地。”道士淡聲說,宗門會收下楊慈是因為她向道之心虔誠,哪怕今世不能問鼎大道,還能修個來世功德,顏氏女這種心思不定的人收入門中也是浪費資源。
顏孺人又羞又急,半晌後她又拉著楊慈衣袖苦苦哀求,“王妃,奴知您向來大度,奴隻求您能看在我家孩兒也是晉王血骨的份上救救我們!”
楊慈訝然問:“王府雖沒了以往的煊赫,卻也衣食無憂,何須我來救?”皇家現在已經是擺設了,各地諸侯王勾心鬥角尚來不及,哪有什麽閑心來處置晉王?再說師傅也沒有收回賜給顏氏的儲物袋,光憑儲物袋中的丹藥、寶物就足夠顏孺人和孩子一生無憂了。
顏孺人尖聲道:“你隻顧自己享受,就不管夫君兒女死活了嗎?”
楊慈拉回自己衣袖正色說:“顏孺人慎言,我同晉王已和離,他不是我夫君,再說清修也不是享受。”
“什麽和離!皇家何來和離!分明就是你貪戀榮華!”顏孺人譏諷道,在東都時楊慈就不在府上了,顯然當時就已經巴結上了太上宗,他們在京城受苦,她卻在宗門享福,“天下居然有你如此狠心的母親,居然棄夫君和兒女不顧,你可對得起他們!”
楊慈見她如此不堪的作態,欲言而止,最後輕歎一聲,“隨你。”難怪秦師伯會告誡自己,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對實力的追求,她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態度,但不能放棄對實力的追求,或許努力了也不一定能拯救自己,但肯定比將一切都依托在別人身上好。自己不求進取的,最後便隻能像顏氏般如此不堪了。不是每個選擇都能反悔的,生活也不可能一帆風順,一切但求問心無愧。女兒有女兒的路要走,自己養大她、教導她,就盡了母親的責任了。
“我要見師傅!師傅一定是被她騙了!”顏氏著急的往內殿衝,卻不想迎麵撞上一人,來人奔勢疾,兩人重重的撞成一團,顏孺人的丫鬟急的臉都白了,楊慈愣了下上前先扶起顏孺人,又扶起跟她撞成一團的人。
來人瞪著眼睛道:“你是什麽人!走路不長眼嗎?知道我是誰府上嗎?耽擱我的大事,看我怎麽收拾你!”
顏孺人被來人撞得渾身劇痛,聽到她的話,氣得渾身發抖,她即便在晉王府失寵的那幾年都沒人敢對自己如此無禮。顏孺人的青衣小婢也反應過來,毫不如示弱的對罵:“無禮賤婢,居然敢對我們孺人無禮!”
那人也是一名青衣婢女,聞言冷笑道:“不就是個上不了台麵的賤妾,知道我們家主人姓什麽嗎?趕緊給我讓開!”
顏氏聽了這話,眼前一黑,差點暈過去,顏孺人的婢子來不及反駁,後麵就有人怒斥道:“讓你去找真人救命,你倒是跟人嚼舌來了!還不趕快給這位娘子道歉!”來人又對著顏孺人作揖道:“家教不嚴,讓娘子見笑了。娘子身體可有不適?我已經派人去請大夫,給娘子請個平安脈。”這人是一名四旬左右仆婦。
“不用了!”顏氏心中憋了一口氣,正是不爽的時候,哪裏耐煩跟人計較,“不知貴主人姓甚名誰?也好讓我等開開眼界。”
仆婦狠瞪了青衣婢子一眼,陪笑道:“都是老奴管教不嚴,驚擾了娘子,老奴讓給婢子給娘子賠罪。”
顏孺人看到仆婦身後還跟著一群下人,為首的一匹馬車上還寫了“寧”字,她冷笑了兩聲道:“原來是寧國公沈君侯府上,難怪如此橫行霸道!”皇室衰微,各地節度使紛紛劃地為王,其中實力最強的無疑是當今丞相、前揚州節度使蓋嘉運。蓋嘉運僅一獨子蓋天寶,娶了所謂的沈家十二娘為妻,明眼人誰不知道沈十二娘就是當年的沈三娘。
仆婦暗惱青衣小婢行事輕狂,可她偏偏又是二娘子的愛婢,她連聲致歉,顏氏全然不理會,心中盤算怎麽才能讓楊慈答應帶他們母子一起去宗門,京城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晉王孺人的身份不要也罷。她以前也是傻,以為晉王俊美風流,卻沒想凡人畢竟是凡人,以前他年輕力壯尚可,可一旦失了這身份,晉王幾夕間老了二十歲不止,讓顏氏分外不能忍,她到現在容貌還沒變呢!
楊慈聽說是寧國公府上,不由問:“你們來青羊宮何事?”
仆婦見楊慈氣度不凡,倒也不怠慢,“我們是來找青羊宮高真救我家二娘子一命的。”沈家二娘子裴氏是長寧表姐,長寧名義上的母親是裴氏的姑姑,沈家因長寧的關係,對裴氏頗為照顧。
裴氏平時被婆婆林氏放縱慣了,行事毫無顧忌,居然服用了孕子丹,一下懷上了多胞胎,連大夫都診斷不出她肚子裏到底有幾個孩子。目前才五個月,肚子已經大得耀武揚威了,這一日更是昏迷不醒,伺候的貼身侍婢驚得魂飛魄散,才說出了裴氏拜了送子娘娘,服用孕子丹的事。
林氏是聽過孕子丹傳聞的,又驚又氣又怒,但也不忍不顧兒媳和尚未出事孫子女的性命,忙派人來青羊宮求救,青衣小婢是裴氏的愛婢,一向受裴氏重用,在沈家下人尚未趕到前,就先衝了進來,結果同顏氏撞成了一團。仆婦見了一麵遣人去找青羊宮道士,一麵上來給顏氏賠禮,沈家禦下嚴謹,曾幾何時出過這種無禮輕狂的婢子,回去一定稟了夫人將她發賣!
楊慈道:“你們隨我來。”她示意仆婦跟自己走,“你們娘子也來了吧?將她一並帶來,秦真人要見你們。”
仆婦知道真人是金丹修士的專屬稱呼,不敢怠慢,忙吩咐下人將滑竿慢慢抬來,跟在楊慈身後,遮得嚴嚴實實的滑竿上躺著半暈厥的裴氏。青羊宮的高真不是尋常大夫,想要請他們治病,隻有將病人帶入青羊宮,他們是不會輕易擅離道宮的。
青羊宮道士見楊慈居然沈家仆婦去後院秦真人的靜修之處,心中暗暗羨慕,真是朝中有人好做官,沈家連一個普通的仆婦都能見到秦真人,他們要是有這個機會便好了。
楊慈領著眾人去找秦以清也不是擅做主張,而是秦以清給自己傳音,讓她帶人過去的。沈家是沈師叔的家族嗎?難怪秦師伯會如此重視。楊慈並不知秦以清重視裴氏跟長寧幹係不大,孕子丹的事好解決,服食幾粒築基丹即可,根本不用她親自出手。她讓楊慈帶裴氏過來,是因為裴氏身上一串桃木手串上有心咒經分咒!
現在府裏日子肯定不好過,皇家龍脈斷絕、皇帝暴斃,京城大亂,各個修真門派為了徹查此事,將皇室送到東都行宮避難,各府王妃皆入宮伺候皇後,卻不想皇後領著一幹後妃、王妃和公主自盡,皇室女眷死了大半。楊慈當時也被沈長寧看中,早接她去青羊宮清修,逃過一劫。顏孺人因是妾室,沒資格入宮伺候皇後,也免了這一難。
後來京城事畢皇室回京,皇室卻再無之前的聲望,可京城像篩子一樣,輪流由各方節度使坐鎮,各方人馬出入京城若無人之境。修行門派隻管邪修作孽,對皇朝興立從不插手,最多派出名下弟子救濟眾生,不許兵痞濫殺民眾,普通百姓的日子跟以前沒太大區別,皇室貴人的日子就不那麽好過了,晉王還是皇後所生的皇子,更是那些節度使、草頭王的眼中釘、肉中刺。
“王妃,這段時間您去了哪裏?”顏孺人狐疑的問,楊慈年長她五歲,常年的清修讓她瘦骨嶙峋、麵色枯黃,看著比自己老了十歲不止,可如今的楊慈烏鬢雪膚、神采飛揚,身上衣物她連質地都看不出來,她這是找到了什麽靠山?
“我隨我師傅去宗門修行了。”楊慈道,她秉性淳厚,不會落井下石的說她的師傅就是顏孺人的師傅。
“王妃去修行了?”顏孺人大吃一驚,她初入王府時也曾遇到過仙師指點自己修行,當時她隻是王府不得寵的侍妾,生了一個體弱的女兒也沒有得到任何提升,反而被人陷害送到了道觀靜養。說是靜養跟打入冷宮也沒區別,要不是遇到師傅她也不可能翻身,可重獲晉王寵愛後,顏孺人就再也沒堅持下去了。
清心節欲天天誦念經文,不可妄動欲念、禁食葷腥,甚至連男女情|欲都禁絕了,這樣的人生活著有什麽名字?更別說師傅還讓自己不要在懷孕,她要是隻有一個女兒又怎麽能在王府立足?漸漸的顏孺人就徹底放棄了修行。可現在見王妃如此氣色,心中又忍不住暗忖,她是不是做錯了?
青羊宮的道士見楊慈遲遲不動,還當她遇到了什麽麻煩,上前問詢,楊慈也覺得停留太久了,她現在跟晉王府已經沒關係了,她客氣的婉拒,“不用,我這就要離開了。”
顏孺人聽到師姐兩字臉色微變,她知道青羊宮是太上宗的道場,她的師傅也是太上宗的弟子,“王妃是在青羊宮出家?”
“也算吧,青羊宮是我宗門的道場。”楊慈看了看天色道,“我就不耽擱阿顏進香了。”說著她便要登上車馬。
顏孺人上前一步,對道士屈身行禮道:“兒見過道長。”
“善信慈悲。”道士還禮。
“敢問道長,我們王妃是何時拜入宗門的?拜的又是哪位高真?”顏孺人問,明明她才是師傅的弟子,他們不會是被楊慈騙了吧?
道士聽了這話,似笑非笑的望著顏氏,其實顏氏在青羊宮是掛過名的,清虛宮一脈從玄天老祖起,一脈相承的護短,白雪離去前曾托付青羊宮主持多關心顏氏,故這些年青羊宮始終對顏氏照顧有加,但凡宗門分發的法器都有顏氏一份。奈何顏氏辜負了白雪的一番苦心,朝著世間榮華不回頭。
修煉一事全憑自己,他們也強求不得,後來沈師叔來京,白師叔棄了顏氏收楊慈為徒,大家就沒再關注顏氏了,但畢竟有了這麽多年香火情在,隻要顏氏上青羊宮,他們總對她客氣幾分。以前貪圖享受不樂意受修行之苦,現在晉王日子不好過了,就想修行了?道士看了楊慈一眼,見楊慈對自己欲言而止,心中暗道這位師妹倒是秉性淳厚。
“王妃不讓這位道長說話,是怕自己謊言被拆穿嗎?”顏孺人一反她素來溫柔端莊的性子,咄咄逼人的問,“你不敢對道長說真話?”
楊慈蹙眉,“我平生從來不說假話。”楊慈的父親是名士,她的個性深受其父影響,疏狂孤高,故嫁入皇室後格外不適,她跟晉王感情平平,生下一女後晉王再也不親近自己,她也不在乎,一心教女清修,她怎麽可能做出騙人的事?她也不懂顏氏為何要說自己騙人?青羊宮泰半都是修士,他們還會被她一個凡人欺騙不成?
“你拜得師傅是不是上諱白下諱雪?”顏孺人氣勢淩人問。
“不錯。”既然顏氏猜出來了,楊慈也不隱瞞了,“我師尊正是白道長。”
“楊慈你搶我師傅!”顏孺人終於忍不住高聲喊道。
楊慈和道士聞言都麵露詫異,“此話怎講?”楊慈不解的問,她什麽時候搶顏氏的師傅了?明明是師傅憐她心誠才收自己為弟子,師傅又不止她一個弟子,她為何要搶?
“白道長明明是我師傅!她在十多年就收為我徒了!你是不是騙了她?”顏孺人怒道。
楊慈既驚愕又好笑,“師尊是修士,我不過一個普通人,怎麽可能騙她?再說她也不止我一個徒兒,我為何要騙她?”
她也是入門後方知師傅數十年前就收了顏氏為徒,隻可惜顏氏沒堅持下去,師傅也放棄她了。這是顏氏自己的選擇,楊慈不予評價,但自己是絕對不會選擇這樣的路,她要是十多年前就遇到師傅,定會抱著女兒隨師傅一起回宗門。等自己修煉有成,想要如何庇護親人都成,何必在世俗白耽擱十來年?隻要自己有了本事,才能更好的庇護家人,就如沈真人和沈師叔一般,沈家如今這般受蓋家重視,還不是因為有這兩位庇護?
“那為何師傅不來接我?”顏孺人驚怒交加的質問。
道士奇道:“我們是玄門清靜地,接你一個世俗女子做什麽?”
“我是白道長的徒弟。”顏孺人說。
“你又沒行過拜師禮,算哪門子徒弟?你說你是白師叔的徒弟,那你為何沒修為?”道士不屑道,“真當我們太上宗是外麵的店鋪,任你來去自如?”天下任何人都能修行,但不是人人都能修煉有成的,世間向來都是先有付出再有得到,除了邪派法門誰能不勞而獲?就是邪派法門,也是損了自身功德福報,毀了來世得來的。
“我——”顏孺人啞口無言。
“白師叔臨走前可曾讓你節欲清心,還勸誡你不要貪戀世間繁華和男女情愛?”道士冷然問。
顏孺人櫻唇微翕,不知該如何應答。
“你既然迷戀軟紅香土,就不必來宗門清靜之地,宗門是給一心清修的人住的,不是常人玩鬧之地。”道士淡聲說,宗門會收下楊慈是因為她向道之心虔誠,哪怕今世不能問鼎大道,還能修個來世功德,顏氏女這種心思不定的人收入門中也是浪費資源。
顏孺人又羞又急,半晌後她又拉著楊慈衣袖苦苦哀求,“王妃,奴知您向來大度,奴隻求您能看在我家孩兒也是晉王血骨的份上救救我們!”
楊慈訝然問:“王府雖沒了以往的煊赫,卻也衣食無憂,何須我來救?”皇家現在已經是擺設了,各地諸侯王勾心鬥角尚來不及,哪有什麽閑心來處置晉王?再說師傅也沒有收回賜給顏氏的儲物袋,光憑儲物袋中的丹藥、寶物就足夠顏孺人和孩子一生無憂了。
顏孺人尖聲道:“你隻顧自己享受,就不管夫君兒女死活了嗎?”
楊慈拉回自己衣袖正色說:“顏孺人慎言,我同晉王已和離,他不是我夫君,再說清修也不是享受。”
“什麽和離!皇家何來和離!分明就是你貪戀榮華!”顏孺人譏諷道,在東都時楊慈就不在府上了,顯然當時就已經巴結上了太上宗,他們在京城受苦,她卻在宗門享福,“天下居然有你如此狠心的母親,居然棄夫君和兒女不顧,你可對得起他們!”
楊慈見她如此不堪的作態,欲言而止,最後輕歎一聲,“隨你。”難怪秦師伯會告誡自己,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對實力的追求,她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態度,但不能放棄對實力的追求,或許努力了也不一定能拯救自己,但肯定比將一切都依托在別人身上好。自己不求進取的,最後便隻能像顏氏般如此不堪了。不是每個選擇都能反悔的,生活也不可能一帆風順,一切但求問心無愧。女兒有女兒的路要走,自己養大她、教導她,就盡了母親的責任了。
“我要見師傅!師傅一定是被她騙了!”顏氏著急的往內殿衝,卻不想迎麵撞上一人,來人奔勢疾,兩人重重的撞成一團,顏孺人的丫鬟急的臉都白了,楊慈愣了下上前先扶起顏孺人,又扶起跟她撞成一團的人。
來人瞪著眼睛道:“你是什麽人!走路不長眼嗎?知道我是誰府上嗎?耽擱我的大事,看我怎麽收拾你!”
顏孺人被來人撞得渾身劇痛,聽到她的話,氣得渾身發抖,她即便在晉王府失寵的那幾年都沒人敢對自己如此無禮。顏孺人的青衣小婢也反應過來,毫不如示弱的對罵:“無禮賤婢,居然敢對我們孺人無禮!”
那人也是一名青衣婢女,聞言冷笑道:“不就是個上不了台麵的賤妾,知道我們家主人姓什麽嗎?趕緊給我讓開!”
顏氏聽了這話,眼前一黑,差點暈過去,顏孺人的婢子來不及反駁,後麵就有人怒斥道:“讓你去找真人救命,你倒是跟人嚼舌來了!還不趕快給這位娘子道歉!”來人又對著顏孺人作揖道:“家教不嚴,讓娘子見笑了。娘子身體可有不適?我已經派人去請大夫,給娘子請個平安脈。”這人是一名四旬左右仆婦。
“不用了!”顏氏心中憋了一口氣,正是不爽的時候,哪裏耐煩跟人計較,“不知貴主人姓甚名誰?也好讓我等開開眼界。”
仆婦狠瞪了青衣婢子一眼,陪笑道:“都是老奴管教不嚴,驚擾了娘子,老奴讓給婢子給娘子賠罪。”
顏孺人看到仆婦身後還跟著一群下人,為首的一匹馬車上還寫了“寧”字,她冷笑了兩聲道:“原來是寧國公沈君侯府上,難怪如此橫行霸道!”皇室衰微,各地節度使紛紛劃地為王,其中實力最強的無疑是當今丞相、前揚州節度使蓋嘉運。蓋嘉運僅一獨子蓋天寶,娶了所謂的沈家十二娘為妻,明眼人誰不知道沈十二娘就是當年的沈三娘。
仆婦暗惱青衣小婢行事輕狂,可她偏偏又是二娘子的愛婢,她連聲致歉,顏氏全然不理會,心中盤算怎麽才能讓楊慈答應帶他們母子一起去宗門,京城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晉王孺人的身份不要也罷。她以前也是傻,以為晉王俊美風流,卻沒想凡人畢竟是凡人,以前他年輕力壯尚可,可一旦失了這身份,晉王幾夕間老了二十歲不止,讓顏氏分外不能忍,她到現在容貌還沒變呢!
楊慈聽說是寧國公府上,不由問:“你們來青羊宮何事?”
仆婦見楊慈氣度不凡,倒也不怠慢,“我們是來找青羊宮高真救我家二娘子一命的。”沈家二娘子裴氏是長寧表姐,長寧名義上的母親是裴氏的姑姑,沈家因長寧的關係,對裴氏頗為照顧。
裴氏平時被婆婆林氏放縱慣了,行事毫無顧忌,居然服用了孕子丹,一下懷上了多胞胎,連大夫都診斷不出她肚子裏到底有幾個孩子。目前才五個月,肚子已經大得耀武揚威了,這一日更是昏迷不醒,伺候的貼身侍婢驚得魂飛魄散,才說出了裴氏拜了送子娘娘,服用孕子丹的事。
林氏是聽過孕子丹傳聞的,又驚又氣又怒,但也不忍不顧兒媳和尚未出事孫子女的性命,忙派人來青羊宮求救,青衣小婢是裴氏的愛婢,一向受裴氏重用,在沈家下人尚未趕到前,就先衝了進來,結果同顏氏撞成了一團。仆婦見了一麵遣人去找青羊宮道士,一麵上來給顏氏賠禮,沈家禦下嚴謹,曾幾何時出過這種無禮輕狂的婢子,回去一定稟了夫人將她發賣!
楊慈道:“你們隨我來。”她示意仆婦跟自己走,“你們娘子也來了吧?將她一並帶來,秦真人要見你們。”
仆婦知道真人是金丹修士的專屬稱呼,不敢怠慢,忙吩咐下人將滑竿慢慢抬來,跟在楊慈身後,遮得嚴嚴實實的滑竿上躺著半暈厥的裴氏。青羊宮的高真不是尋常大夫,想要請他們治病,隻有將病人帶入青羊宮,他們是不會輕易擅離道宮的。
青羊宮道士見楊慈居然沈家仆婦去後院秦真人的靜修之處,心中暗暗羨慕,真是朝中有人好做官,沈家連一個普通的仆婦都能見到秦真人,他們要是有這個機會便好了。
楊慈領著眾人去找秦以清也不是擅做主張,而是秦以清給自己傳音,讓她帶人過去的。沈家是沈師叔的家族嗎?難怪秦師伯會如此重視。楊慈並不知秦以清重視裴氏跟長寧幹係不大,孕子丹的事好解決,服食幾粒築基丹即可,根本不用她親自出手。她讓楊慈帶裴氏過來,是因為裴氏身上一串桃木手串上有心咒經分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