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新的肥料


    “那敢情好,隻是二老爺是人上人,這肥料都是臭氣哄哄的,隻怕衝撞了二老爺。”張田聽說他有辦法搞新得肥料來,自然高興,不過他時刻記得二老爺是人上人,總是想把劉白羽供起來,他自己和長工去今天還要趁著難得的雨後耕地,把三個家養小子還有自己的三個孩子撥給劉白羽使用。


    “你以為老爺我願意啊?你們實在太不爭氣了,身為莊稼人連肥料都不會做,這次可得學好了!”劉白羽斥責道,他也不是不想好好說話,隻是他現在知道了,自己這身分和別人好好說話會嚇到人家,這種冷著臉斥責,外加偶爾的小恩小惠才是老爺的正常形象.


    “二老爺說的是!幾個小崽子好好學,學不好打斷你們的狗腿!”張田熟練的在一句話中間轉換主奴語氣,讓劉白羽大開眼界,覺得他老婆那套變聲本事搞不好就是和他學的……


    劉白羽帶著六個半大孩子去村外去割草,拜小冰河期難得的幾個雨天的福氣,張家田莊外的大片荒地上長滿了各種野草,蔥蔥蘢蘢的。六個半大孩子不知道他割草作甚,因為本地不養羊。若是打豬草數量又嫌太多。劉白羽關照大家:打草越多越好,要盡量收割那些顏色鮮綠,多汁柔軟的莖葉。割草對這些半大孩子來說是最常幹的工作,各人把新磨過的鐮刀拿出來,一會就割掉了一大片。


    割完草他自己帶著張田不大的大兒子張二銀和張喜到村後的小河邊,劉白羽仔細的看著這條小河,這條小河上遊既是張家田莊的生活用水來源,下遊又是排泄汙水的下水道。水色發青綠,河岸邊蘆葦叢生,還散發著一股股的臭氣。顯然這條河的流量實在是太小,接替不了護村河的工作.


    “這河好臭!怎麽不清理一下?”劉白羽皺了下眉頭。雖然臭氣熏天的讓人很不舒服,不過現在他需要的卻是越臭越好,要是小資嘴裏清澈見底的小河對他來說就沒用處了。


    照他的吩咐從場院裏取來了張田糞勺、藤筐、木錸、鐵鍬和木棍子,還有繩索。叫大家用糞勺和加長了手柄的鐵鏟從河底撈取河泥和水草。這種新奇的活動引來了不少圍觀者――劉白羽一問才知道,怪不得河泥這種上好的肥料沒有農民來挖,感情就是二十一世紀眾所周知的撈河泥堆肥在本地也是無人知道的。


    烏黑發臭的河泥和水草被堆在河岸上,稍去除些水分之後就被丟到筐子裏,一擔一擔的挑到張田家的地頭上。劉白羽對古人的吃苦耐勞有了充分的認識,張田的大女兒張一金和張喜兩個,挑的擔子一點不比幾個男孩子少。而他們的擔子,劉白羽試了一下,自詡為身體強壯的自己是絕對挑的困難——倒也不是跳不動,隻是自己細皮嫩肉的,挑了一下就是一道深深的紅印子,挑的時間一長,非破皮不可。


    “好,我們下一步是搞衛生。不衛生會疾病流行!”為了掩蓋自己的尷尬,劉白羽危言聳聽的說著,把張田家所有的掃帚都拿了出來,每人還給了個半新不舊大筐子。


    “大家到村裏去,隻要看到街上路邊空地有垃圾的,除了碎磚瓦陶片之類什麽的不要,其他都撿到筐子裏,帶回到地頭來。”


    六個半大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這二老爺打得什麽算盤,掃村子裏的地做什麽?那些亂七八糟的垃圾也能做肥料嗎?隻是二老爺身份太高,張田都的巴結,六個半大孩子如何敢說個不字,楞了一下,還是去幹活了——當然也是劉白羽懸賞的中午沒人一碗白米飯的威力,否則聽話固然是會聽話,消極怠工什麽的,可就是難免了.


    於是這群半大孩子就在劉白羽的指揮下在全村掃垃圾撿垃圾,做清潔衛生,引起了全村的極大轟動。這二老爺不愧是富戶,富戶愛幹淨的名氣果然不是蓋得!說實在的按照村民的標準張田家在大夥的心目中已經是幹淨的過分了,這二老爺一來,似乎要求村裏也幹幹淨淨,居然還在村裏打掃。真不是一般的講究,不過也有人覺得二老爺熱心公益的,是名副其實的好人。


    劉白羽早就注意到【不注意不行,它們一直再用自身的臭氣刷存在感】村裏的垃圾很多,路邊的空地上的幾乎到處都有垃圾堆裏,有的則幹脆就丟在路上。這些垃圾直接做肥料是不行的,但是經過堆肥腐熟之後就能成為不錯的農田底肥。


    從全村收集來得各種垃圾很快就堆滿了筐子:修繕屋頂換下來的腐爛稻草、各種雞鴨羽毛、丟在外麵的破籃子、壞掉的草鞋、散了架的木製品……


    “二老爺,這些東西真的是當肥料嗎?”張喜終於忍不住問,雖然二老爺是人上人,說話不會有錯,可是這些所謂的肥料實在是太離奇了點。六個半大孩子也是一起睜大了眼睛,顯然也是被劉白羽所謂的肥料弄的腦子當機了.


    “沒錯,不過得堆肥腐熟之後才行。”


    麵對孩子們好不容易升起的好奇心,劉白羽覺得這是一個科學普及的好機會,自就開始給六個半大孩子講解什麽是有機質,什麽是細菌分解,為什麽這些東西不能直接當肥料……盡可能的把肥料的原理灌輸了一遍給六個半大孩子。


    結果科學普及不成功,六個半大孩子倒是把堆肥技術記住了,讓劉白羽感慨,這中國農民們不論年齡,還真是就認實惠呢!


    經過一整天的折騰在張田的地頭上已經堆積了大量各式各樣的堆肥原料。


    劉白羽搞堆肥發酵已經有了充分的經驗,他指揮大家把清掃來的亂七八糟的垃圾搗碎,和撈起來的河泥、水草,割來的青草混在一起,又摻合上從張田家茅房裏取來的十多桶糞尿,全部混合在一起,堆成堆,外麵再用泥土封閉成堆。平時隻要加以翻動保持有足夠的水分,六七個月之後堆肥就能用了――正趕上第二年的春耕的時候施底肥。


    “堆肥裏要保持充分的水分,否則不容易腐熟,耽誤事情。”劉白羽把技術要領一一說給張六個半大孩子聽:什麽堆肥開始的時候要堆得鬆,等到堆肥的溫度上來之後要堆得緊。還要時刻檢測堆肥裏的含水量,這信息量太大,弄的六個半大孩子神情都有點呆滯.


    劉白羽無法,隻好舍棄了全部理論,直接就講技術,而且簡化了,他教了一種簡單的辦法用一根幹燥的木棍捅進堆肥深處,稍停一會取出來的時候棍子是濕潤的就說明水分是正好的,否則就要灑水保濕。


    “……但是水也不能太多了,如果看到堆肥下麵有深色的臭水流出來,就說明水太多了。”


    小冰河期同時也是降雨稀少的時期,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劉白羽還是要他們取來竹竿和稻草,給堆肥架設一個建議的棚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位麵商人在明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屠神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屠神龍並收藏位麵商人在明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