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也不算劉白羽撒謊,畢竟經過明末,清末,明國,文化那啥革命幾個時期,一般人的家譜也就是那麽一回事


    劉白羽到老家旅遊的時候,曾看過自己的家譜,發現自己的家譜裏麵還真有劉福通這麽一位祖宗,當然再往上查,最初家譜的祖先從匈奴人劉淵開始――劉白羽曆史書讀得不多,不過把劉福通按一個劉淵祖宗這種東西還是不信的。(.)


    至於成吉思汗外孫麽,這話倒是有點可信度,劉白羽的奶奶據說就是――不過老太太家從明朝中葉開始就在大明當軍官,而且從托雷開始就分了出去――這蒙古公主的水分麽……


    劉淵這個便宜祖宗,劉白羽自然是不敢認的,畢竟一旦認了劉淵這個便宜祖宗,一旦登上帝位之後,那麽對於五胡亂華的評價都要出問題,不利於在中國建立近代民族主義作為根本的曆史潮流。


    劉福通這位祖宗倒是必須認得,畢竟明朝的重要合法性之一就在於朱元璋驅除韃虜,如果以劉福通後人身份,很大程度上會抵消明朝的合法性。


    當然,劉福通這麽一位祖宗和劉備是啥關係,這個其實不重要,反正這年頭編製家譜的文人多了去了,隻要自己得了天下,無數人會幫著自己腦補的……


    不過劉白羽沒想到的是,秦良玉這就幫著自己腦補了:


    “怪不得!怪不得!青山居士你學究天人,祖上肯定不是一般的人物,這種人就算不出仕也會天下聞名!”


    “不出仕也就罷了,卻住到遼東那種邊疆之地,這是在避禍啊!青山居士你分明誌在天下,卻一再不肯入朝為官,這難道是組訓麽?”


    還真別說,劉白羽想了想還真把自己的疑點圓的差不多了!心說大明朝文官腦補厲害,自己是知道的,武官其實也不差啊……


    看著劉白羽不置可否的表情,秦良玉越發覺得自己發現了真相:


    “青山居士你入朝為官的呼聲極高,就是奸佞小人也隻敢拿你出身不明做文章,你卻不反駁,任憑奸佞之輩……”


    “滿洲韃子為了離間青山居士你和陛下的關係,一會說你是努爾哈赤之子,一會說你是建文帝之後,你都不反駁,原來是……”


    秦良玉眼神閃爍,臉色也是劇變,最後歎了一口氣:


    “就算青山居士你和皇家有仇,可畢竟都過去幾百年了!現在滿洲韃子氣焰囂張……”


    “這……大明朝除了明成祖時期壓著韃子打以外,好像就沒有韃子氣焰不囂張的時候吧?”劉白羽吐糟道……


    秦良玉對劉白羽怒目而視!你都說了些什麽啊!青山居士你也太不正經了


    吐糟不可以麽?你也太正經了。劉白羽心說你沒有幽默感,隻好歎了口氣說道:


    “秦將軍,其實我倒是想做嶽武穆,可是陛下未必會給我這個機會,別的不說,就這次我遇刺吧,出手的是錦衣衛,可是陛下連個說法都沒有,唉!”


    “青山居士你說的不是沒有道理,隻是我們做臣子的,不該議論陛下對自己的……”


    “這個我自然明白,實不相瞞,這次我進京,就是要請陛下讓我督師東江,我不要朝廷一兩銀子,一粒米,五年平遼!”劉白羽大聲說道。


    “青山居士你這樣想,社稷之福,蒼生之福啊!”秦良玉激動的點點頭,眼中帶淚。


    過了四天的中午,兩家軍隊正在吃午飯休息的時候,大營外麵突然回來了幾名探子,他們進入秦良玉的大帳以後,過了一會兒,秦良玉手下的一名千戶領著二、三百名白杆兵出了大營,隨著探子向探子回來的方向跑去。章節更新最快


    看到這個情況,劉白羽心中產生了疑問:“難道附近還有韃子在活動?皇太極敗退回滿洲,四城之戰多爾袞和阿敏又是幾乎全軍覆沒,還有韃子餘孽麽?”於是,劉白羽連忙帶著幾位軍官和一些護衛,來到了秦良玉的大帳前看一看情況,畢竟要是滿洲還有後手,就麻煩大了。


    剛到大帳,劉白羽恰好遇上了從大帳中出來的馬祥麟。劉白羽就問道:“到底出了什麽事?韃子還有餘孽?”


    馬祥麟白了劉白羽一眼,心說文官就是喜歡大驚小怪,能打戰的也一樣,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麽?一臉的不在乎地回答道:“哦,很正常的事情!探子發現有一些潰兵在打劫一個莊子,大帥已經派人去驅趕他們了。”


    原來如此,劉白羽也放下心來。不過,他並沒有回自己的大營,反而趁著這個機會和馬祥麟聊了起來,畢竟劉白羽覺得,既然四城之戰明軍沒有失敗,結果還產生了大量潰兵,這事怎麽聽,怎麽不奇怪,還是仔細聽一下的好。


    這一聊天,這兩個大男人就拉近了距離,畢竟劉白羽名義上是文官,實際上卻沒有文官那些文貴武賤的毛病,在聊天的過程中,劉白羽才知道,原來馬祥麟是秦良玉的兒子。


    聊著聊著,劉白羽就問起了馬祥麟瞎了一隻眼睛的原因?馬祥麟告訴劉白羽,這是和韃子作戰的時候被韃子箭枝給射瞎的。這讓劉白羽倒是肅然起敬。


    看到劉白羽的神色,馬祥麟長歎了一口氣,說道:“我還算是好的,我的兩位舅舅都在和韃子打仗中捐軀啦!”


    聽了這話,劉白羽驚訝地說不出話來,馬祥麟的兩位舅舅,不正是秦良玉的兩位兄弟嗎?沒想到這秦總兵雖然是個女流,但是她卻象楊家將一樣是一門忠烈啊!隻不過楊家將是曆史虛構,秦良玉一家卻是實打實的存在罷了。


    這時候的劉白羽就有些不忿,他對馬祥麟說道:“朝廷對功臣也太,一門忠烈的部隊糧食還保證不了,這是體製問題……”劉白羽發現自己也找不出什麽理由來解釋,隻好把一切都退到萬能的體製問題身上了。


    看到劉白羽漲紅了臉,馬祥麟笑了起來,他憨厚的用拳頭捶了自己腦袋一下,說道:“這都是祖宗家法,祖製,也算體製問題吧――其實潰兵也是挺可憐的,都是朝廷官軍,真要是糧餉不缺,誰願意當賊啊,唉,都是吃糧當兵的,這丘八的難處我也不是不知道。”


    馬祥麟的話,讓劉白羽一下子也鬧心了起來:“就是畜生,想要它幹活,也得吃飽啊,這當兵的賣命還吃不飽,能是一個長久之計麽?文官們這麽玩,有一天玩火**可就完了!”


    看到劉白羽是一臉的緊張,馬祥麟卻是笑得歡暢了,一邊笑,他一邊說道:“青山居士你也是文官,難道不知道,知道,文官也好,士紳也好,修廟宇還是買小老婆那都是大大方方的。唯獨論到給朝廷和丘八們的錢,就是守財奴。一毛不拔的鐵公雞,我們早習慣了。”說完又是一聲苦笑。


    聽了馬祥麟的話,劉白羽自己也無奈的笑了起來,雖然自己一開始覺得很荒誕,讓人吃不飽飯還讓人去玩命,這製度理論上應該不成立,可是大明朝的文官們愣是玩了幾百年,大明朝的文官們有些能力,還真是讓現代人都望塵莫及的。


    就在這時候,出營驅趕潰兵的那些白杆兵回來了。他們抓住了七、八名潰兵,還帶回來被搶劫的莊子裏的一名管事。


    這些人被白杆兵押進秦良玉的大帳以後,馬祥麟也走進了大帳,劉白羽也跟隨著馬祥麟走了進去。秦良玉一眼就看到了馬祥麟身後的劉白羽,她看了看也沒有作聲。


    白杆兵把這些潰兵都按到在地上跪下,那管事也同樣地在一旁向秦良玉跪下。秦良玉向那些潰兵厲聲問道:“你們是哪一支軍隊的兵丁?為何在鄉間打劫?”


    那些潰兵連連向秦良玉磕頭求饒,並且說出了他們的來曆。原來,他們是山西勤王軍隊裏的兵丁。


    當接到了崇禎皇帝勤王的詔書以後,山西巡撫耿如杞、山西總兵張鴻功一馬當先,帶領八千人馬開往了京城,可是說是最早到達京城的幾支地方勤王軍隊。


    可是由於事發倉促,山西勤王軍隊根本沒有準備好後勤保障,再加上局勢混亂,所以無人過問兵丁的吃飯問題。而且他們到了北直隸也碰到了秦良玉和劉白羽遇到的,地方官府不肯為這些勤王軍隊供應給養的問題。


    好歹山西的勤王軍隊靠著攜帶的有限的糧草,讓自己的兵丁對付了個半飽,趕到了京城。他們想,京城裏的朝廷總該為他們解決糧草了吧。


    可是因為這次韃子入關十分突然,朝廷上下也根本沒有準備,所以朝廷在短期內也難以籌措到大量糧草。


    為了解決糧草問題,這時候,朝廷中的人就想起了一個明朝軍隊的規矩了。在明朝,為了扣克兵丁,有很多現代看起來是十分可笑的規矩。其中有條規矩就是:兵丁到達駐地的當天是不準開飯的,隻有到了第二天才能開飯。


    於是,某位天才官員就出了這麽一個主意,他讓山西的勤王軍隊不斷調動,不讓他們在自己的駐地裏待到一天以上。


    當山西勤王軍隊到達畿輔地區後,兵部首先傳令他們駐守通州,第二天又調往昌平,第三天又調往良鄉,士兵們三天跑了三個地方,圍繞京城轉了一圈,一頓飯也沒吃上,腸子都餓細了。


    你想想,這些山西到京城來勤王的兵丁,是來冒死救駕的,現在卻被餓了個半死,還進行了一場加長版的馬拉鬆。所以他們的心中都是極其憤慨的。


    而沒有飯吃也肯定不行,於是他們開始在駐地附近搶掠糧食,禍害當地老百姓。可是那些兵丁不知道,京城附近的老百姓難道真的就是老百姓嗎?京城附近幾乎所有的莊子都是權貴的。


    這些兵丁的舉動立刻通過權貴的嘴,告訴到了崇禎皇帝和朝廷各位大臣的耳中。於是,朝廷認為耿如杞、張鴻功未能約束部隊,下令將二人逮捕下獄。


    而這八千兵丁看到了自己的主帥被逮,就一哄而散,逃回山西。可是為了在回去的路上有糧食吃,他們就在沿途搶掠。剛才就是這麽一些山西的潰兵在那個莊子裏搶掠糧食的。


    聽了那些潰兵的話,大帳裏的人都是覺得習以為常,劉白羽卻是目瞪口呆。他根本都沒有想到,竟然有這麽荒唐的事情發生。韃子的影子都沒有一個,山西那八千勤王的軍隊就這麽煙消雲散了。


    可劉白羽不知道,後來崇禎皇帝卻將耿如杞、張鴻功二人都處死了。他們倆是跑的最快到京城勤王的,最後卻變成了跑的最快到京城被朝廷砍頭的。


    大帳裏的人更不知道,在陝西勤王的軍隊中,也發生了差不多的情況。導致了陝西勤王的兵丁大規模的逃亡。他們回到陝西以後,大多數都參加到農民造反的隊伍中去了。而因為有了這批有軍事經驗的兵丁加入,陝西農民造反軍隊的實力也大大的得到了加強。


    聽完這些潰兵的話以後,大帳中的人都等著秦良玉對這些潰兵的處理。秦良玉皺起了眉頭,想了一想,最後一揮手下令道:“都砍了,首級掛在大營四周示眾。”


    秦良玉作為一名對朝廷很忠心的將領,雖然她也有些同情這些潰兵的遭遇,但是她絕對不會容忍任何逃兵,無論那些逃兵有什麽理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位麵商人在明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屠神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屠神龍並收藏位麵商人在明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