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還都是需要毛鋒之批準,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無奈的現實,民主政府,自由政府,這都是一直為之奮鬥的目標,就是在這麽一個新政府內,又有多少民主與自由呢?這不是政學係的官員所注意的,他們注意的是到手之利益。


    黃郛也好,楊永泰也罷,甚至張群也是如此,他們都是在保證自身的前提下才會琢磨其他,比如民生,比如國家之前途。他們更看重的是能施展自己的抱負,如果這個不能滿足自己的話,他們這些人寧肯賦閑在家也絕不會出仕。


    政學係的想法恰恰就是目前很多國人的想法,在這個時代更多的還是為了自己,為了自身,都是僅僅為了好好活著。普通民眾如此,一些富庶之家也是如此。


    第十五天深夜,山海關攻克的第三天,北伐大軍對錦州一線發起攻擊,在摸清錦州奉係兵力部署的情況下,汲金純坐鎮指揮以一個軍猛攻,二個軍打援的計劃發起了對錦州的第一次進攻。


    三個軍的兵力完勝奉係一個軍,但是激戰到天亮,錦州依舊在奉係手中,汲金純立刻改變計劃,立刻抽調一個營的敢死隊,對著錦州再次發起進攻。


    就在錦州門戶即將被攻克的時候,錦州即將被突破的時候,負責打援的二個軍突然傳來堅守不住的戰報,汲金純沒有摸清具體的情況下,他立刻把攻堅錦州指揮權交給了郝俊生,他親自帶著警衛營一個排趕往第六軍。


    楊傑此刻是高度集中,額頭上的汗珠子不斷在滴落。他從沒有想過奉係的攻擊是如此的猛烈,錦州是東北門戶,是出入關的咽喉要道,拿下錦州就如同死死遏製住奉係入關的希望。攻克山海關讓楊傑獲取了極大的榮譽,也讓他這次沒能拿到主攻錦州感到一絲的不忿。


    打援,無非就是保護好錦州攻城部隊的兩翼,何況自己隻是負責一側,這完全是相當簡單的任務,奉係的戰鬥力也不過如此。


    開始的時候楊傑絲毫不為意,打退了好幾撥的攻擊,但是隨著天亮,攻擊力度猛然增大,這讓第六軍以及楊傑都是措手不及,反複求證與偵查,楊傑得出了結論,那就是這敵人突然提高了戰鬥力,那隻有日本人,日本人必然參戰了。


    事實上確實如此,一個日本旅團參加了戰鬥,為了證明日本對張雨亭的支持,也是為了證明日本的誠意,錦州攻防戰日本派出了一個旅團參戰。


    鬆本旅團,也是台灣常駐旅團,後調往朝鮮成為朝鮮常駐旅團,可以說這個旅團沾滿了中國台灣與朝鮮兩地百姓的鮮血。自然這支旅團部隊也是日本的精銳陸軍部隊之一,作為為數不多的獨立旅團,鬆本旅團也是擴編成師團的熱門之一。


    鬆本旅團前身是第二十三旅團,因為旅團長是鬆本伊一,所以旅團也叫鬆本旅團,也是鬆本伊一成為旅團長之後這支部隊最為強盛的時期。


    擁有近七千人的旅團,大小輕重火力配比要超過奉係一個軍。這支旅團上下都是充滿了對國民政府軍的蔑視,他們有著自身對著支那軍隊的蔑視。如同日本海軍看不起日本陸軍一般模樣。


    日本軍部其實對於東北雖然充滿野心,但是心裏一直沒有底,哪怕沒有上海戰事,日本當局也是完全沒有信心能吃下整個東三省,緩緩圖之成為最佳的計劃。


    上海就是前車之鑒,雖然不服氣,雖然已經全麵開戰,但是吸取教訓是成為必然,這也是土肥極力主張的政策,對於中國人要分而化之,中國人一直不團結。


    張雨亭批準日本參戰的原因就是在於看看日本人的戰鬥力到底如何,最好能與國民政府軍隊拚個兩敗俱傷,這才是最好。


    牛都過河了,還要什麽所謂的臉麵,更談不上後悔什麽,張雨亭就是如此的心情,既然已經與日本當局談判妥當,那麽就徹底執行,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那麽暫時與日本人妥協又能如何,隻要是還能在自己控製之內。


    鬆本旅團的參戰確實讓第六軍將士遭遇到了開戰以來最大的考驗。無論從衝鋒隊形還是從士兵的戰鬥力,都是完全在第六軍士兵之上,射擊精準度,炮火精準度,以及炮步結合戰術都勝過第六軍一籌,這是楊傑都不得不承認的。


    鬆本旅團就是猛攻一個點,而第六軍則是兵力無法全部展開,前赴後繼與鬆本旅團拚消耗,這絕不是楊傑需要看到的結果。


    製空權一直是心中的痛,之前襲取山海關,那是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可是現在呢?日本戰機瘋狂在天空中投擲炸彈,很多士兵連敵人的影子都沒看到就負傷乃至陣亡犧牲,如果一個團一個團往裏填,那需要多少?


    汲金純抵達了軍部,對著楊傑沒有訓斥,而是詢問詳細情況,知曉全部狀況之後,汲金純與楊傑商議了一陣之後,立刻達成一致,那就是集合部隊反突擊,狠狠對著日本部隊反衝鋒,日本這支部隊的兵力一直是軟肋,是致命的軟肋。


    抽調一個師的兵力,雖然是東拚西湊,但是畢竟都是同一個軍,在指揮配合上完全不是問題。楊傑親自帶隊負責指揮這次反擊。


    反擊在二個小時後打響。反擊不是單純的正麵反擊,而是切斷日軍後路的全方位反擊,汲金純與楊傑的看法某種程度上不謀而合,既然要逆轉戰局,那麽就必須把變數完全根除,那就是必須把這支日本部隊消滅在戰場上,絕不能把這支變數所帶來的影響擴大,乃至影響整個戰局。


    廝殺在一起,就是有效避免空中打擊的方法之一,為了如此,純粹的衝鋒則是成了必然,在日軍發起進攻的時候,楊傑指揮部隊也即刻發起了突擊。


    從兩翼發動攻擊,正麵由汲金純親自坐鎮指揮反突擊,這完全就是依靠了一個軍的兵力在與日軍旅團在拚殺,當然還要加上可有可無的奉係部隊一個師。


    激戰到傍晚,鬆本旅團兩翼被完全突破,鬆本旅團見機的早及時後撤,鬆本主力沒有被包圍,雖然第一時間沒有被圍,但是楊傑還是死追不放,數次大戰,錦州攻防戰沒有結束,而打援之戰同樣激烈。


    握有三個軍,超過十萬大軍,汲金純的本錢自然不少,他也是第一次指揮如此眾多的部隊,他信心十足的前提下也是格外的謹慎,就是這樣的謹慎才能讓這次危機能如此渡過,如果兵力分散,那麽錦州之戰就是會被翻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榮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色十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色十月並收藏榮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