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申國師來了。”


    “嗯!讓他進來吧!”


    周淩好像是早就知道申公豹要來一樣,神情非常的從容。


    “拜見將軍。”


    “申國師,不知這麽晚了來我這裏何事?”


    ‘將軍神機妙算,怎能不知我來此的目的何在?’申公豹在暗下想到,不過還是回答了周淩。


    “將軍,我此次前來,是想問一下日後之事。”


    “日後之事?你是說商湯會不會滅亡?”周淩疑惑的看著申公豹,“我可以告訴你,商湯按天數來算,必定滅亡。”


    申公豹獨自走在回去的路上,周淩給自己的答案很是明顯,周淩也沒有必要騙自己,不過,申公豹有一事不明,周淩明知道商湯滅亡,為何還要留在商湯?


    話說聞仲到了絕龍穀外,哀歎一聲,鄧忠四將看了,上前說道。


    “太師差矣!大丈夫豈可以一字定終身禍福?況且吉人天相,隻以太師之才德豈有不克西岐之理?從古雲:‘不疑何卜。’”


    太師亦不笑不語,眾將催人馬速行,刀似水,甲士如雲,一路無詞。人馬報入中軍。


    “啟太師!人馬至西岐南門,請令定奪。”


    太師傳令安營。一聲炮響,叁軍呐一聲喊,安下營,結下大寨。怎見得?有讚為證:營安南北,陣擺東西;營安南北分龍虎,陣擺東西按木金。圍子手平添殺氣,虎狼威長起征雲:拐子馬齊齊整整,寶纛卷起威風。陣前小校披金甲,傳兒郎掛錦裙;先行官猛如羆虎,佐軍官惡似彪熊。


    定營炮天崩地裂,催陣鼓一似雷鳴;白日裏出入有法,到晚間轉箭支更。隻因太師安營寨,烏鴉不敢望空中。


    不說聞太師安營西岐,隻見報馬報進相府。


    “聞太師調叁十萬人馬,在南門安營。”


    “當時吾在朝歌,不曾會聞太師,今日領兵到此,看他紀法何如?”


    隨帶諸將上城,眾門下相隨,同到敵樓上觀聞太師行營,果然好人馬。薑子牙觀看良久,歎了口氣,說道。


    “聞太師平日有將才,今觀如此整練,人言尚未盡其所學。”


    隨下城入府,同大小門下眾將,商議退兵之策。


    有黃飛虎在側。


    “丞相不必憂慮,況且魔家四將,不過如此。正所謂國王洪福大,巨惡自然消散。”


    “雖是如此,民不安生,軍苦甲胄,將累鞍馬,俱不是寧泰之象。”


    “聞太師差官下書。”


    薑子牙傳令來。不一時開城,放一員大將,至相府將書呈上。子牙折書觀看。


    “成湯太師兼征西天寶大元帥聞仲,奉書丞相薑子牙麾下:蓋聞王臣作叛,大逆於天;今天王在上,赫赫威靈。茲爾西上,敢行不道,不遵國法,自立為王,有傷國體;複納叛逆,明欺憲典。天子累興問罪之師,不為俯首伏罪,尚放大肆猖獗,拒敵天吏,殺軍覆將,輒敢號令張威,王法何在?雖食肉寢皮,不足以盡厥罪;縱移爾宗祀,削爾疆士,猶不足以償其失。今奉詔下討,你等若惜一城之生靈,可速至轅門授首,候歸朝以正國典,如若抗拒,真火炎昆岡,俱為齏粉,噬臍何及?戰書到日,速為自裁不宣。”


    子牙看書畢,即問。


    “來將何名?”鄧忠答曰:“末將鄧忠。”


    “鄧將軍回營,多拜上聞太師,原書批回,叁日後會兵城下。”


    鄧忠領命出城,進營回複了聞太師,將子牙回話,說了一遍。不覺就是叁日,隻聽成湯營中□響,喊殺之聲振天。子牙傳令,把五方隊伍,調遣出城。


    聞太師看見子牙把五方隊伍調出;兩邊大小將官,一對對齊齊整整。金霞童兒、楊戩、金吒、木吒、韓毒龍、薛惡虎、黃天化、武吉等,侍衛兩旁。寶纛下子牙騎四不象;右手下有武成王黃飛虎坐五色神牛而出。隻見聞太師在龍鳳下,左右有鄧、辛、張、陶四將;太師麵如淡金,五綹長須,飄揚腦後,手提金鞭。怎見得聞太師威武?


    九雲冠金霞繚繞,絳紗衣鶴舞雲飛,陰陽結束。朝履應玄機,坐下麒麟如墨染;金鞭擺動似光輝,拜上通天教下,除三五遁施為。胸中包羅天地,運籌萬斛珠璣;丹心貫乎白日,忠貞萬載名題。龍鳳下列旌,太師行兵自異。


    話說子牙催騎,向前欠身打躬。


    “太師!卑職薑尚,不能全禮。”


    “薑丞相:聞你乃昆侖名士,為何不諳事體何也?”


    “尚忝玉虛門下,周旋道德,何敢違背天帝?上遵王命,下順軍民,奉法守公,一遵於道。敬誠緝熙,克勤天戒,分別賢愚,佐守本土。不放虐民亂政,稚子無欺,民安物阜,萬姓歡娛,有何不安事體之處?”


    “你隻巧知於立言,不知自己有過;今天王在上,你不遵君命,自立武王;欺君之罪,孰大於是?收納叛臣黃飛虎,明知欺君,安心拒敵;叛君之罪,孰大於是?及至問罪之師一至,尚不認罪,擅行拒敵,殺戮軍士命官;大逆之罪,孰加於是?今吾自至此,猶恃己能,不就降服,竟自與兵拒敵,巧言飾非,真可令人痛恨!”


    薑子牙聽了聞仲的話後,笑著回答聞仲。


    “太師差矣!自立武王,固是吾國未行奏請,然子襲父蔭,何為不可?況天下諸侯盡反成湯,也是欺君不成?隻是人君先自滅綱紀,不足為萬姓之主,因此皆背叛不臣,此其過豈盡在臣也?如武成王正是:‘君不正臣投外國’亦是禮之當然。今為人君,尚不自反;乃厚於責臣,不亦差乎?若論殺朝廷命宮士卒,是自到此,取死討辱;尚等並不曾領一軍一卒,或助諸侯,或伐關隘。太師名振八方,今又到此,未免先有輕舉妄動之意,在尚怎敢抗拒?不若依尚愚意,老太師請自回鸞轡;各守疆界,還是好顏相看。若太師務任一己之私,逆天行事,然兵家勝負,未可知也。還請太師叁思,毋損威重。”


    聞太師被此數語,說得麵皮通紅;又見黃飛虎在寶轟之下。


    “逆臣黃某出來見我。”


    “末將自別太師,不覺數載;今日一會,不才冤屈,庶可伸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滅神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筱moon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筱moon月並收藏不滅神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