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的確是一場誤會,經過米切爾的翻譯,阿奢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


    米切爾和他的族人是高盧人中的波依人,就勇武而論,高盧的各個部族之中,隻有厄爾維幾人能夠和他們相提並論,其他各族都遠遠不如。因為他們差不多天天都在日耳曼人作戰,或者抵抗他們的侵略,或者侵入他們的領土。


    波依人的領土本來是在萊茵河的西岸,後來侵入了東岸的一些地方;厄爾維幾人的領土則是從高盧的最北方,一直到萊茵河的下遊。


    這塊地方的位置不是很好,兩麵是河,一麵是山,活動起來不夠寬敞,因為日耳曼人的不斷侵擾和本族人數的增加,厄爾維幾人最後決定遷徙它處,他們並且說服了一部分的波依人。為了表示決心,身為主力的厄爾維幾人甚至燒掉了自己的十二個市鎮。四百個村莊,以及所有的私人建築。


    遷徙它處的話,他們隻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通過汝拉山和羅唐納斯河之間,是條狹窄而又崎嶇的道路,車輛無法通行。另一條,就是渡過湍急的羅唐納斯河,這條河的對岸,是阿羅布洛吉斯人的領域,這是一支剛剛被羅馬人征服的高盧部族。


    日內瓦,是阿羅布洛吉斯人境內最邊遠,距離厄爾維幾人和波依人領土最近的市鎮。凱撒在得知消息之後,就立刻從羅馬趕到了這裏。


    一個是想為自己的族人報仇,因為厄爾維幾人曾經打敗過羅馬人,並殺死了領軍的執政官和一個副將,這個副將是凱撒嶽父的祖父;另一個更大的原因或許是為了能建立功勳,總之,他拒絕了厄爾維幾人提出的借道請求。


    燒掉自己家園的厄爾維幾人早就沒了退路,隻占少數的波依人也沒有太多的發言權。他們最後打算偷渡過河,被凱撒擊退,沒辦法的情況下,隻好選擇了另一條道路。可是這條道路離羅馬的行省也並不是很遠,凱撒認為如果這些好戰成性的野蠻人成為羅馬的鄰居之後,會把羅馬當作他們的糧倉,給羅馬帶來極大的危險。


    因為這個理由,或者隻是一個借口,他率領了五個軍團翻過了阿爾卑斯山,進入了山外高盧,這就是他征服高盧的開始。


    厄爾維幾人和波依人在這場戰爭中,顯而易見的不是凱撒的對手。波依人在出發的時候有三萬兩千人,等到戰爭結束隻剩下了八千人。而厄爾維幾人出發的時候,有二十六萬人,最後剩下的,也不到三分之一。


    他們臣服之後,凱撒為了保證厄爾維幾人原有的領土,不會因為空置而引來河對岸更加野蠻的日耳曼人,於是就命令厄爾維幾人回到他們出發的地方。至於波依人,一個是他們剩下的人數不是很多,一個是因為他們驍勇善戰,和凱撒並肩作戰的愛杜伊人,願意把他們安插在自己的土地上,凱撒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在愛杜伊人給了這些波依人分配過土地之後,不久,因為凱撒也很欣賞這些勇敢的波依人,他就命令愛杜伊人給了他們和他們自己一樣的權利和自由。


    這個偷襲阿奢的高盧人,就是留下來的波依人中的一個;他的同胞米切爾,則因為在戰爭中成為了戰俘,所以後來被賣做了角鬥士奴隸,被相中了他格鬥技巧的埃及人買走,是幾年前的事情。


    ——其他的高盧奴隸,並不是波依人,而是其他各族。


    “你們這些蠻子!竟然敢欺騙無所不能的拯救者。”聽完米切爾的翻譯之後,老醫生馬爾庫斯立刻憤怒地舉起了手,向阿奢檢舉揭發高盧人的罪惡。


    他說:“拯救者,他們絕不是波依人,因為這裏並不是愛杜伊人的地盤,而是沃孔蒂人的領土。”


    阿奢把目光轉向米切爾,等待他的解釋。


    米切爾惶恐極了,不過在詢問高盧人之後,他鬆了口氣,他說:“尊敬的主人,這位尊敬的醫生說得沒錯,這裏的確是沃孔蒂人的領土。不過,在幾個月前,有一支厄爾維幾人的遊蕩部落,開始不斷地侵擾我的部族。”


    “愛杜伊人呢?怎麽不去找他們幫忙。”


    “愛杜伊人的北邊,是他們的世敵塞廣尼人。最近,塞廣尼人在邊界陳列重兵,所以,愛杜伊人不敢輕舉妄動。”


    阿奢點了點頭:“厄爾維幾人的這個部落是從哪兒來的,他們不是已經遷回去了?”


    “是的,尊敬的主人,他們遷回去了。但是他們並不是全部都聽從了偉大的,凱撒的旨意。他們中有一支叫做維爾華琴納斯的部落,在戰敗的當天晚上,就逃出了厄爾維幾人的營地。雖然他們被抓回來了很多,但還是有很多人逃到了萊茵河的下遊,投奔了他們昔日的敵人,日耳曼人。”


    戰敗之後,米切爾就被帶回了羅馬,所以他對這些事情不是很了解,他說一會兒,就停下來,繼續詢問高盧人,他接著說道:“萊茵河的下遊距離愛杜伊人的地方很遠,本來是相安無事,可是就在塞廣尼人列兵邊界的同時,這個厄爾維幾人的部落就借道塞廣尼人的領土,打著懲罰背叛者的名義,開始不斷地侵擾我的部族。”


    “我的這個族人告訴我,在維爾華琴納斯人的軍隊中,還有很多的日耳曼人。他們在人數上遠遠超過了我們,所以,我的部族不得不向南遷徙。”


    “在這之前,為了和平,我的族人送給了維爾華琴納斯人許多的財物和許多的女子,他們收下了所有的東西,卻並不想就此善罷甘休。他們說,要麽滅族,要麽投降成為奴隸,並選派了一支精兵,一直追到了這裏,甚至,他們還買通了一部分駐紮在這裏的羅馬士兵,請他們給予方便。”


    他最後說出了誤會的原因:“我的族人聽到消息,這些被買通的士兵,將會在最近幾天,前去我的族人駐紮的地方,以協調為旗號,事實上是想使我們放鬆警惕,在他們之後,就是維爾華琴納斯人的精兵。”


    “我的這個族人,是出來打探敵情的遊弋,他把我們,當作了這些喬裝的士兵。”他說。


    “我很像羅馬人?”


    “但是,在羅馬人的軍隊裏,也是有很多異族的將領。”


    時機如此湊巧,阿奢有點懷疑,這些事情和凱撒的被刺會有什麽關係,不過,這關我什麽事兒呢。他回頭看了看身後的人們,二十個驍勇的烏桓人,一百二十個精銳的老兵,五十個細選的奴隸。也許這是一個絕好的狩獵機會,他想。


    “那些追過來的維爾華琴納斯人有多少人?”


    “大約三千人。”米切爾回答。


    “被買通的士兵呢?”


    “不是很確切,或許有五個聯隊,兩千五百人。”


    “你的部族拿得起武器的人有多少?”


    “不到三千人。”對這個問題,米切爾不用問自己的族人也知道,不過在他詢問過之後,他改口說道,“現在隻有兩千個人了,其他的,都在維爾華琴納斯人的偷襲中戰死了。”他有點悲傷,有點憤怒。


    “敢於孤身前來刺殺敵軍的首領,雖然你沒有辨別清楚,但是你不愧一個勇敢的人。”阿奢下了決定,他原諒了高盧人,他說:“帶我去你們的營地,我願意和你們一起,同貪得無厭的維爾華琴納斯人作戰。神說,希望和平的人是正義的,而殘暴和貪婪,則是他們滅亡的唯一原因。”


    “以神的名義,您,是無所不能的,仁慈的,唯一的,拯救者。”信徒們都拜倒地上,完全地支持阿奢的決定,並衷心地頌揚阿奢的正義。


    “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跪倒?”華瑞歐偷偷詢問埃連特。


    “塞爾神算什麽東西?”


    “可是,阿奢是我們的主人,再說,連奴隸們都跪下了,我們站著不怎麽好看。”


    “你說得對。”隨著信徒們一起,他們也跪倒高呼。


    這個高盧人叫艾爾,是米切爾以前在族中的朋友,也是波依人中最有名的勇士,他的力氣剛才阿奢已經見識過了,的確是罕有人敵。他在知曉阿奢的意思之後,並沒有顯露出很高興的樣子,他懷疑地打量著阿奢身後的隊伍,看樣子,他並不相信這麽一點兒人,能夠給他們提供多大的幫助。


    不過聊勝於無,他肯定是這樣想的。阿奢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他不動聲色,隻是催促他趕快帶路。


    波依人的營地在河的上遊,順著河水向西之後折向南,一個鍾點後,阿奢他們就看到了一大片層出林立的帳篷群。這些帳篷都很粗陋,隻是用現成的原木搭在一起,上邊蓬起一個能擋風遮雨的東西而已。


    營地背靠山丘,麵臨河水。周圍欄著高高的柵欄,柵欄前還挖了一圈壕溝。大約是剛開挖不久,壕溝不是很深,很多的高盧人正在繼續把它加深。他們一行人還沒走近,高高的瞭望塔上就有人在高聲喊叫,並有人射出了一支利箭,破空而至,鑽入了隊伍之前的地上。阿奢揮了揮手,隊伍停了下來。


    “這並不是惡意。”米切爾解釋道,“他們隻是在詢問我們的來曆。”


    艾爾從阿奢身邊跳躍離去,他也高聲呼喊,對麵的人看到了他,那些戒備著的挖溝人放鬆了許多。艾爾奔到瞭望塔附近的大門前,和看守說了幾句話,進入了營地。不一會兒,他領著一群人從營地裏走了出來。


    “尊敬的主人,這是我們的族長,阿杜斯。”米切爾認出了來人,他努力壓製自己的感情,歡喜的神色還是不由自主顯露了出來。看到米切爾,阿杜斯也是又驚奇又歡喜,他高興地擁抱了他。


    阿杜斯一邊和米切爾交談,一邊警戒而好奇地打量著來人,尤其是阿奢的發型更是吸引他看了好一會兒。最後,他的臉上完全放鬆下來,隻剩下了好奇,他向阿奢行了個禮,開口說道:“歡迎您,異國的客人。”他說的是拉丁話。


    “我聽米切爾說,你是他所有經曆過的主人中,最仁慈的一個,從來不打罵和虐待奴隸。”他說,“我真是為他高興,請跟我來吧,我要用行動來向你表達我的感激之情,要知道,他的父親,曾經是我手下最英勇的戰士,並且曾經救過我的命。”


    “仁慈是人類之所以區別於動物的一個重要特征。神說……,”阿奢停了一下,還是勉強把話說完了,“你要仁慈,因為殘暴的,都將歸我審判。”


    看來我是越來越投入這個角色了,這可不行,他對自己不太滿意,他想。我父親把我教導成了一個商人,不是一個神棍,為了保持清醒的頭腦,這種無聊的話,以後我最好還是少說。


    跟著阿杜斯,他的隊伍通過了營地的大門。在米切爾的協調下,波依人的幾個頭目給信徒們安排了休息的地方,並開始準備晚飯。


    在他們忙這些的時候,阿奢隨著阿杜斯穿過了一個小小的槲樹林,從這些樹木的長勢和排列來看,應該都是移植過來的。幾隻高盧公雞,在林子裏悠閑散布。林子的後邊,就是阿杜斯的房舍,這是唯一的一個全部用原木搭成的房舍。


    牆壁上塗滿了灰泥,以作裝飾。阿奢注意到,在灰泥上,有人用炭筆描畫了很多的人像和動物。畫筆有點幼稚,卻充滿了童真,妙趣橫生。可以看得出來,畫畫的人很有天賦,隻是沒有接受過係統的訓練。


    領著阿奢進入了房內。房舍的內部何止簡陋,簡直是空無一物,除了鋪在地麵上的厚厚的毛皮,以及一些飲具武器之外,再無他物。


    阿奢隨著阿杜斯在地上坐定,華瑞歐和派索站在他的身後。阿杜斯命令躲到房間角落裏的女人給客人們備上飲品,然後把她轟了出去。他端起杯子示意道:“遠途跋涉,尊貴的客人,你一定累壞了,我們這裏的環境雖然不怎麽樣,但是,這葡萄酒可是真正的希臘貨,請來喝上一口吧。”


    兩個人碰了下杯子,都是一飲而盡。


    “那麽,請問,你打算怎麽幫我們呢?”客套完畢,立刻直奔主題,阿杜斯一邊捋下灑在雪白胡須上的酒珠,一邊直接地問道。


    “或許首先我應該前去觀察一下周圍的地形。”


    “來的時候,你沒有看到嗎?南邊是山,北邊是水,山上駐紮的有我的人,河對岸,是一大片平原。西邊的森林裏,是維爾華琴納斯人,而東邊,就是你們來的方向。”


    “我需要詳細的地圖。”


    “要那玩意兒有什麽用?”


    “我不認為固守此地是上策,根據我在我的國家時的經驗,主動出擊,或者迂回急襲,才是防守的上策。”


    “他們有三千人,我們隻有兩千個戰士,而且,還必須時刻提防被厄爾維幾人收買的羅馬士兵,會偷襲我們的後方。”


    “能否得到沃孔蒂人的幫助?”


    “有了羅馬人的參與,他們唯恐惹禍上身,不驅逐我們,已經是幫了我們最大的忙。”


    “請問,這個消息你是從哪裏得來的?”阿奢問,“我很懷疑,羅馬的正規軍團,怎麽會參與到這種事情中來。而且,還是幫助敵人,進攻自己的屬民。”


    “隻要找到買主,他們就可把這座城市賣掉。”阿杜斯說,“你從羅馬來,難道就沒聽過這句話?這是最睿智的哲人,西塞羅講的話。”


    “這麽說的話,倒是並不新鮮。”阿奢了然會意,他說道,“那麽,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你們更應該主動出擊。我看到在你們的營地裏,有很多的馬匹,為什麽不派出足夠的騎兵出去,遊擊擾敵呢?”


    “我們有足夠的馬匹,卻沒有足夠的戰士。把戰士們都派出去,我們的婦孺老小由誰來保護?”


    “隻要有五百個騎兵,就綽綽有餘。”


    “如果你能找來五百個騎兵,我願意答應你任何的要求。”


    他老了,沒有進取的精神了。阿奢沉默著想,他說:“我願意帶著我的部眾,來幫助你們迎擊厄爾維幾人。”


    “請告訴我你的目的,看我能否滿足。”


    “我是為了正義和光榮。神的榮耀必將給所有的人以公平。”阿奢回答,他站起來,向阿杜斯行了個本民族的禮,——這個行禮已經成為了塞爾神會通用的禮節。


    他身後的派索崇敬而興奮地低聲重複:“神的榮耀必將給所有人的以公平。”——他現在的任務之一,是負責記錄拯救者的日常談話,經過整理之後,交給所有的塞爾神會信徒背誦。


    阿杜斯由衷欽佩,看著阿奢準備離開,他拉住了他,說:“你是個偉大的人。但是,恩怨分明的波依人,不願意落其他人以話柄。根據現成的慣例,在戰爭中,你所有俘獲的東西都歸你所有;並且,如果戰爭勝利,依據你我戰士人數的對比,凡是我們得到的戰利品,戰神瑪爾斯允許,有十分之一歸你們支配。”


    “如果你堅持的話。”阿奢有些為難,“我本是為了神的榮耀。”


    “我堅持。這,正是為了神的榮耀。”


    高盧人的習俗,得到的戰利品,都歸神所有,一般活物殺掉祀神,其他的堆積起來,無人會動。所以,阿杜斯才會這麽說。


    “雖然我的戰士不多,但是,如果你需要,我還是可以給你抽調出來五十個騎兵,由你指揮。”阿杜斯補充道。


    老奸巨滑的東西,許諾的,都是在不確定的勝利後才能兌現;實惠的,隻給五十個人。阿奢完全理解阿杜斯的心思,他不相信自己,又不想把自己趕走,因為無論怎麽說,多二百個人,總比少二百個人強。


    “請盡快給我的部眾準備好晚飯,我們的箭矢不是很多,如果寬裕,還請你能給我們補給一些。過了今晚,明天一早,我們就會出發。當敵人來襲,或者我們遭遇敵人大部隊的時候,在白天,我們可以用狼煙,在晚上,我們可以用火光來做互相之間的信號,彼此提醒。”


    “這正是我想說的。”


    離開了阿杜斯的住宅,在已經等候在外的米切爾的帶領下,阿奢朝信徒們所在的地方走去。阿杜斯把他們安排到了營寨的一個角,這是阿杜斯學習了羅馬人的經驗。按照羅馬人的慣例,這個位置是給同盟軍團用的。


    波依人已經處在了備戰狀態,最中間的,是老弱婦幼和糧草輜重,從中間往外,分別是輔助步兵、主力步兵和騎兵。輔助步兵大多是未成年的孩子,他們的任務是用投石繩向敵人投擲石塊。阿杜斯的住所就在主力兵之間,所以,阿奢他們沒走多遠,就到了自己的營地。


    這個時候,他感到了有人在一側偷偷地窺視著他。他轉過頭,在一群喧鬧粗野的投石兵中,看到了兩個一模一樣的女孩兒。她們有十一二歲,容貌清秀,赭色的頭發,深碧的眼睛,穿著破爛的毛皮衣,白嫩的皮膚上沾了很多的泥土。


    ——


    Ⅰ,和厄爾維幾人一起遷徙的,除了波依人之外,還有另外還有兩支部族,一個是杜林幾人,一個是拉多比奇人。他們也隨著厄爾維幾人一起,被遣送回了出發的地點。


    維爾華琴納斯部落是厄爾維幾人的四個部落之一,戰後大約還有六千人。他們並沒有逃亡成功,在凱撒的命令下,他們經過地區的高盧人把他們都抓了起來,並交給了凱撒,全部處死或賣為了奴隸。


    文中的維爾華琴納斯人和波依人的仇恨,是虛構的。


    Ⅱ,愛杜伊人在凱撒進入羅馬之前,就是羅馬的盟邦,同時也是高盧最有勢力的兩個部族之一,另外一個是阿福爾尼人。在這兩個部族爭奪高盧霸權的過程中,塞廣尼人站在了阿福爾尼人一邊,並且借來了日耳曼人的軍隊。不料,日耳曼人過了萊茵河,就不願意離開,這邊的環境比他們自己的國家好得太多了。


    因此,愛杜伊人就請求凱撒的幫助,由此,進入了高盧戰爭的第二個階段。


    Ⅲ,在文中,為了便於閱讀,對故事不起很大作用的日耳曼各個部族,將會統稱他們為日耳曼人。而高盧的各族,也會盡量簡化不同部族的名字,甚至把他們並為一支。


    和高盧人一樣,日耳曼人也分為很多的部族,他們一向尚武好戰,侵略成性。現今歐洲大陸的許多國家,其祖先都是日耳曼人。


    如英國人的祖先盎格魯—撒克遜人,就是西日耳曼民族的兩個部落,盎格魯部族和撒克遜部族。這兩個部族渡海征服了英格蘭的凱爾特人——這是高盧人的一支,把他們趕到了愛爾蘭、威爾士和馬恩島區域。征服者稱呼這些凱爾特人為wealas,意思是外國人,這就是威爾士名字的來源。英國人的自稱English出自古詞englisc,其中的engle,表示the angles,就是盎格魯人的意思。


    除了是英格蘭人的祖先之外,萊茵河沿岸的日耳曼部族法蘭克人是今天法國人的祖先,易北河日耳曼人是巴伐利亞人的祖先。鼎鼎大名的維京海盜,是北日耳曼人的一支,也是丹麥人、瑞典人、挪威人、冰島人的祖先。


    ——前文中提到的日耳曼人中的一支森布裏人的名字是掠奪者,而維京人的名字是旅行、掠奪。從這兩個詞兒也可以看出,古代日耳曼人在羅馬人眼中的形象。


    Ⅳ,有關這幾個高盧部落的情況,大多是來自凱撒的<高盧戰記>。有關古高盧具體情況的書,流傳下來的隻有寥寥幾本,高盧戰記,就是其中一本。這本書是用拉丁文寫的,語言簡潔,敘事清晰,一直以來,都被拉丁文學者推崇為用拉丁文寫作的典範。


    Ⅴ,給他們足夠的錢,他們可以賣掉羅馬。這句話是幾十年努米迪亞的王朱古達說的話,阿杜斯記錯了。


    努米迪亞騎兵雖然很厲害,在當時卻根本不是羅馬的對手。但是,羅馬派往非洲征討朱古達的軍隊,上到領軍的將軍、百夫長,下到關鍵崗位的普通士兵,都被朱古達收買,戰局一直不利,一直到馬略領軍,才打敗了他。


    在馬略受命之前,朱古達為了得到羅馬的承認,曾前往羅馬,收買了很多的元老,最後安然離開。離開羅馬的時候,他說出了上麵那句話。


    到了阿奢時期,羅馬的腐敗,更為嚴重。當一個國家承平日久,這種事情就在所難免。(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人在羅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話謊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話謊言並收藏漢朝人在羅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