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萬物之數,從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者,生數之主,據其極而運四方也。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數。分而為四,以象四時。隅各九十路,以象其日。外周七十二路,以象其候。枯棋三百六十,白黑相半,以法陰陽。局之線道,謂之枰。線道之間,謂之卦。局方而靜,棋圓而動。自古及今,弈者無同局。《傳》曰:“日日新”。故宜用意深而存慮精,以求其勝負之由,則至其所未至矣。”
老夫子背誦文章自是跟小孩子們不同,搖頭晃腦,一歎三折,字句鏗鏘,餘音繞梁,與其說是在背誦,倒不如說是在享受。
“.......你們倆誰先來?”背誦結束,袁朗問道——這篇文章不屬於少兒學習常用教材,又或者說是袁朗個人的喜好,不要說譚曉天又或者謝心遠,就算是比他們再大幾歲孩子也未必學過。所以和剛才背《三字經》時不同,不能讓其他孩子做評判,隻能一個一個來聽。
“我先來!”瞟了一眼譚曉天,謝心遠心中盤算——趁著時間短,自已的記憶還比較清楚,先背的話能夠背得多些。
“噫,羞不羞呀。”田慶友刮著鼻子叫道——謝心遠的那點兒心眼兒他會猜不到嗎?口口聲聲說對方是小不點,瞧不起人家,結果真比試上了卻又沒有贏的把握,明擺著要占人家的便宜。
謝心遠的臉微微一紅,他何嚐不知道這樣的做法有點兒丟臉,但若是比背書比輸了,那就更丟臉了。兩利相衡擇其重,兩害相衡擇其輕,他是生意人的兒子,別的或許不懂,但這個道理卻是早有熏陶,“是老師問誰先的,他不說話,我當然要說了。”他反駁道。
“切。”田慶友冷哼一聲,滿臉的鄙夷,但也不再說話。
“好了,謝心遠,你先背吧。”袁朗吩咐道——對於謝心遠搶著先背他其實也不是很滿意,覺得這種為了贏而不顧其他的事兒實在是有違讀書人的風度,隻不過謝心遠終究隻有十歲,倒也不能要求太高。
又看了一眼譚曉天,後者正眨著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望著自已,顯然以對方的年紀並不能理解誰先誰後的意義,所以覺得無所謂。
“......,夫萬物之數,從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者,生數之主,據......據其極而.....而運四方也.....三百六十,以象.....以象......以象......”,謝心遠開始背,開始的時候背得很流利,但隨著時間的繼續,他的嘴裏開始漸漸拌蒜,到了後來,停在‘以象’兩個字上再也無法繼續,重複了四五遍後,聲音是越來越小。
“好了,能記這麽多,很不錯了。”製止住了謝心遠沒有意義的努力,袁朗稱讚道——在第一次聽到,而且完全不理解所背的內容是什麽意思的情況下能記住這麽多字也算是個聰明孩子了,換成田慶友,隻怕第二句開始就變結巴了。
得到老師的誇獎,謝心遠鬆了口氣,轉而扭過頭望向譚曉天,示威似的揚了揚下巴。
“天天,輪到你來背了。”隻當沒有看到謝心遠孩子氣的表現,袁朗向譚曉天吩咐道。
“嗯。‘夫萬物之數,從一而已,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者,生數之主,據其極而運四方也。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數......”應了一聲,譚曉天開始背誦。
開始的幾句倒還沒有什麽——除了象田慶友那麽笨的人,隨便其他哪個學生都能做到吧?然而,隨著譚曉天的繼續,小孩子們開始驚訝,本來他們以為譚曉天的記性再好,了不起也就是達到謝心遠的程度,最多到‘以象’那裏便無法繼續,但現實的情況是,背到那裏時,譚曉天完全沒有記憶混亂的跡象,而是繼續背了下去,速度和節奏與之前完全一樣。
謝心遠的臉色漸漸難看起來——譚曉天背到這兒的時候他就已經輸了,哪怕僅僅隻多一個字,怎麽辦?難道真要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學小狗叫?
“......《傳》曰:‘日日新’。故宜用意深而存慮精,以求其勝負之由,則至其所未至矣。”
出乎所有人,包括袁朗的意料之外,譚曉天居然把整篇文章都背了下來。
“天天,你姑姑以前教過你這篇文章?”袁朗難以置信的問道——他出身於書香門第,很小時在父親的教導下開始讀書學習,論年紀,和現在的譚曉天也差不太多,由於天資聰穎,少時便有‘神童’之稱,但就算是他在那個年紀,背類似這樣篇幅的文章大概也要細讀兩三遍以後,而譚曉天居然僅僅是聽過一次就全記了下來,如此表現若是真的,自已真不知該如何形容。
“沒有呀,姑姑就教過我背《三字經》,《百家姓》還有《千字文》。”譚曉天答道。
“沒有......”先是一愣,隨後袁朗自嘲般的苦笑搖頭——那篇文章乃是《棋經十三篇》中的一篇,若非鑽研棋藝,一般是不會有人去學的,秋菊一介女流,就算有學過圍棋也隻是當作消遣打發時間的遊而以,斷不可能花費太多的心思去琢磨鑽研,怎麽可能會去背《棋經十三篇》呢?自已大概是見譚曉天的記憶力好到如此不可思議的地步而心生相形見拙之感,所以才要找到其他理由安慰自已吧?唉,自已一個飽讀詩書的儒生會有這樣的想法,實在是不應該呀。
“天天,你太厲害啦!”田慶友興奮的叫道——他沒有那個本事做到過耳不忘沒關係,重要的是譚曉天做到了,回去以後把這件事兒講給秋菊阿姨聽,不知道她會有多開心呢。
“老師,這算是天天贏了吧?”陳立宏叫道——雖然誰輸誰贏大家看得清清楚楚,但最後的結果,還是得由身為裁判的袁朗來公布。
“嗬嗬,這還有必要說嗎?謝心遠,你說呢?”袁朗笑道。
“呃......,‘汪汪汪’,行了吧?”事實麵前謝心遠也沒辦法否認,把心一橫,學了三聲狗叫,算是認輸了。
老夫子背誦文章自是跟小孩子們不同,搖頭晃腦,一歎三折,字句鏗鏘,餘音繞梁,與其說是在背誦,倒不如說是在享受。
“.......你們倆誰先來?”背誦結束,袁朗問道——這篇文章不屬於少兒學習常用教材,又或者說是袁朗個人的喜好,不要說譚曉天又或者謝心遠,就算是比他們再大幾歲孩子也未必學過。所以和剛才背《三字經》時不同,不能讓其他孩子做評判,隻能一個一個來聽。
“我先來!”瞟了一眼譚曉天,謝心遠心中盤算——趁著時間短,自已的記憶還比較清楚,先背的話能夠背得多些。
“噫,羞不羞呀。”田慶友刮著鼻子叫道——謝心遠的那點兒心眼兒他會猜不到嗎?口口聲聲說對方是小不點,瞧不起人家,結果真比試上了卻又沒有贏的把握,明擺著要占人家的便宜。
謝心遠的臉微微一紅,他何嚐不知道這樣的做法有點兒丟臉,但若是比背書比輸了,那就更丟臉了。兩利相衡擇其重,兩害相衡擇其輕,他是生意人的兒子,別的或許不懂,但這個道理卻是早有熏陶,“是老師問誰先的,他不說話,我當然要說了。”他反駁道。
“切。”田慶友冷哼一聲,滿臉的鄙夷,但也不再說話。
“好了,謝心遠,你先背吧。”袁朗吩咐道——對於謝心遠搶著先背他其實也不是很滿意,覺得這種為了贏而不顧其他的事兒實在是有違讀書人的風度,隻不過謝心遠終究隻有十歲,倒也不能要求太高。
又看了一眼譚曉天,後者正眨著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望著自已,顯然以對方的年紀並不能理解誰先誰後的意義,所以覺得無所謂。
“......,夫萬物之數,從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者,生數之主,據......據其極而.....而運四方也.....三百六十,以象.....以象......以象......”,謝心遠開始背,開始的時候背得很流利,但隨著時間的繼續,他的嘴裏開始漸漸拌蒜,到了後來,停在‘以象’兩個字上再也無法繼續,重複了四五遍後,聲音是越來越小。
“好了,能記這麽多,很不錯了。”製止住了謝心遠沒有意義的努力,袁朗稱讚道——在第一次聽到,而且完全不理解所背的內容是什麽意思的情況下能記住這麽多字也算是個聰明孩子了,換成田慶友,隻怕第二句開始就變結巴了。
得到老師的誇獎,謝心遠鬆了口氣,轉而扭過頭望向譚曉天,示威似的揚了揚下巴。
“天天,輪到你來背了。”隻當沒有看到謝心遠孩子氣的表現,袁朗向譚曉天吩咐道。
“嗯。‘夫萬物之數,從一而已,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者,生數之主,據其極而運四方也。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數......”應了一聲,譚曉天開始背誦。
開始的幾句倒還沒有什麽——除了象田慶友那麽笨的人,隨便其他哪個學生都能做到吧?然而,隨著譚曉天的繼續,小孩子們開始驚訝,本來他們以為譚曉天的記性再好,了不起也就是達到謝心遠的程度,最多到‘以象’那裏便無法繼續,但現實的情況是,背到那裏時,譚曉天完全沒有記憶混亂的跡象,而是繼續背了下去,速度和節奏與之前完全一樣。
謝心遠的臉色漸漸難看起來——譚曉天背到這兒的時候他就已經輸了,哪怕僅僅隻多一個字,怎麽辦?難道真要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學小狗叫?
“......《傳》曰:‘日日新’。故宜用意深而存慮精,以求其勝負之由,則至其所未至矣。”
出乎所有人,包括袁朗的意料之外,譚曉天居然把整篇文章都背了下來。
“天天,你姑姑以前教過你這篇文章?”袁朗難以置信的問道——他出身於書香門第,很小時在父親的教導下開始讀書學習,論年紀,和現在的譚曉天也差不太多,由於天資聰穎,少時便有‘神童’之稱,但就算是他在那個年紀,背類似這樣篇幅的文章大概也要細讀兩三遍以後,而譚曉天居然僅僅是聽過一次就全記了下來,如此表現若是真的,自已真不知該如何形容。
“沒有呀,姑姑就教過我背《三字經》,《百家姓》還有《千字文》。”譚曉天答道。
“沒有......”先是一愣,隨後袁朗自嘲般的苦笑搖頭——那篇文章乃是《棋經十三篇》中的一篇,若非鑽研棋藝,一般是不會有人去學的,秋菊一介女流,就算有學過圍棋也隻是當作消遣打發時間的遊而以,斷不可能花費太多的心思去琢磨鑽研,怎麽可能會去背《棋經十三篇》呢?自已大概是見譚曉天的記憶力好到如此不可思議的地步而心生相形見拙之感,所以才要找到其他理由安慰自已吧?唉,自已一個飽讀詩書的儒生會有這樣的想法,實在是不應該呀。
“天天,你太厲害啦!”田慶友興奮的叫道——他沒有那個本事做到過耳不忘沒關係,重要的是譚曉天做到了,回去以後把這件事兒講給秋菊阿姨聽,不知道她會有多開心呢。
“老師,這算是天天贏了吧?”陳立宏叫道——雖然誰輸誰贏大家看得清清楚楚,但最後的結果,還是得由身為裁判的袁朗來公布。
“嗬嗬,這還有必要說嗎?謝心遠,你說呢?”袁朗笑道。
“呃......,‘汪汪汪’,行了吧?”事實麵前謝心遠也沒辦法否認,把心一橫,學了三聲狗叫,算是認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