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大老爺的親筆信,請二爺過目。”重要的事情自然是以書信告知,不然萬一傳信的人記憶不清又或者理解錯誤豈不會耽誤了大事兒?鄭興此次來揚州辦事貼身帶著鄭欣瑜的手書,交到鄭家兄弟手裏任務就算完成了一半。
接過信來,鄭紀夫先沒有急著把信封拆開,而是先仔細檢查了一遍信封的封口,確定封口完好沒有被拆開過的痕跡以後,這才示意讓鄭爽先喝茶休息,自已再撕開信封取出信紙看了起來。
信裏寫的內容很多也很雜,有最新棋界的動態,官場人事變動,家裏的情況等等,此外還有詢問兄弟兩人在揚州的狀況,棋院的經營狀態,近期的發展計劃以及需要家族哪些支持,大部分都屬於老生長談,和以前送來的家書差不太多,隻是在信的最後部分才有一項具體的指示——所謂疑人勿用,用人勿疑,又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揚州和京城相距千裏之遙,不僅交通不便,人風地理,經濟文化都有極大的不同,京城那邊有效的管理方法在這邊未必就有好的效果,而且事無巨細樣樣關心不僅不利於人才的成長,反可能因管的太多讓人失去展示能力的機會,所以鄭欣瑜對揚州這邊的事情通常隻做大方向的指導,很少有特別具體的指示,但反過來講,一旦下達了具體的指示,則說明那件事兒已經板上釘釘兒。必須完成。
“父親是讓譚曉天跟你一起回去?”看過書信後,鄭紀夫麵色嚴肅的向鄭爽問道——自譚曉天入學以後,其情況每隔兩個月便會向京城匯報。去年回去探親的時候,兩兄弟還被鄭欣瑜叫去了解情況,在將譚曉天這兩年下過的棋譜給父親擺過一遍以後,父親對這孩子的棋才也是極為讚賞,一方麵要求兄弟兩個悉心培養,一方麵讓他們兩個盡可能的保密,不能讓其他世家的人有接近或者了解譚曉天的機會。對於這兩個指示。兄弟倆都很明白,前者自不必說。世家的地位名譽是建立在實力之上,譚曉天出身雖非鄭家血統,但入了鄭家門便是鄭家子弟,對外便是鄭家的人。長大以後,更可以在鄭家後代中找一個年紀相當的女子嫁給對方納為女婿,那樣就能成了貨真價實的鄭家人了,所以父親在確定了這孩子的棋才後才會指示他倆盡全力培養這個孩子,而有了父親的指示,也就意味著譚曉天已經內定成為鄭家的內弟子,隻待兩年後揚州這邊的學業完成,便會送去京城鄭家。
至於第二個指示其實也很容易理解,京城幾大世家明爭暗鬥不休。京城以外的地方也是一樣,凡是想有一番作為的世家誰會不曉得所有的競爭最終還是人才的競爭,每個世家都在千方百計尋找有才能的人才進行培養而不僅止他鄭家一家。然而人才易得,天才難尋,找到有些天分,經過嚴格訓練成為五品六品棋士的棋童對於幾大世家而言算不上難事,成為三品四品的高手難度雖然大些,但了不起十個或者二十個裏出一個。總還是可以辦到的,但想找到一位具有成為頂尖棋士的潛力。成為自已家族對外的一麵旗幟的那樣的天才,則是千難萬難,甚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所以,一旦出現一位這樣的天才,各個世家肯定都會想盡辦法把那個棋童挖到自已手中,就象他們兄弟倆對董永所做的那樣,但所謂打人一拳,需防一腳,你能做初一,人家就敢做十五,你從人家那裏挖人,別人也就會從你這裏挖人,更甚之,若是挖人不成,把人毀掉的事情也不是沒有人做過,江家起家的第一代家主江萬年有一個哥哥,小時候的棋才比江成年更強,但一次廟會上被人拐走,後來在鎮外小河裏發現屍體,據傳就是當時比江家名氣更大的一家圍棋世家暗中所為,雖說聽來江萬年成名以後把那個世家搞得傾家蕩產,報了當年的怨氣,可死去的兄弟卻是再也活不過來了。
譚曉天不是鄭家人,雖然在江都棋院學棋,但這並不等於就是鄭家的弟子,相對於其他世家,四大世家對外門弟子的要求並不是很高,所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隻要家境不差,腦子不笨,棋才尚可便可以收下,這種外門弟子來去自由,隻要交納相應的費用就行了,但收納內弟子時則要嚴格的多了,家境方麵的重要性降低(內弟子不僅不收錢,除了包食宿外,鄭家還會按月給生活費,零花錢),人品,頭腦,棋才方麵的要求則被大大提高,除要經過三個月的考察外,最終還得必須經過五位家族長老的共同測試,得到至少三位長老的認可後,這才能夠成為內弟子,列入鄭家子弟的名錄,而這個名錄是進去難,出來更難,所謂成為正式的世家弟子,再想脫離那就叫‘被叛師門’了,在重視天地君親師的大周,背上這個名字幾乎等同於身敗名裂,為萬夫所指,世人所唾棄,除非是萬不得已,沒有人敢去那麽幹的。
正因為如此,了解譚曉天的棋才以後,鄭欣瑜並沒有讓鄭家兄弟立刻送譚曉天去京城,因為這時候譚曉天的年紀還小,打基礎的工作在江都棋院有鄭家兄弟的監督,有名師趙炎武的悉心指導完全可以勝任,不必太著急,另外按慣例收納非鄭姓內弟子要在孩子十歲以後,太早把譚曉天送到京城反而不利於隱藏消息,讓其他世家的人暗中搞鬼,前車可鑒,鄭欣瑜可不想重蹈複轍,所以打算讓譚曉天在揚州多呆兩年,這裏棋家之間的爭鬥雖然也不少,但大多隻限於錢財,名氣之爭,和京城那兒動不動就關係到家族興衰的爭鬥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沒的可比了。(未完待續)
接過信來,鄭紀夫先沒有急著把信封拆開,而是先仔細檢查了一遍信封的封口,確定封口完好沒有被拆開過的痕跡以後,這才示意讓鄭爽先喝茶休息,自已再撕開信封取出信紙看了起來。
信裏寫的內容很多也很雜,有最新棋界的動態,官場人事變動,家裏的情況等等,此外還有詢問兄弟兩人在揚州的狀況,棋院的經營狀態,近期的發展計劃以及需要家族哪些支持,大部分都屬於老生長談,和以前送來的家書差不太多,隻是在信的最後部分才有一項具體的指示——所謂疑人勿用,用人勿疑,又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揚州和京城相距千裏之遙,不僅交通不便,人風地理,經濟文化都有極大的不同,京城那邊有效的管理方法在這邊未必就有好的效果,而且事無巨細樣樣關心不僅不利於人才的成長,反可能因管的太多讓人失去展示能力的機會,所以鄭欣瑜對揚州這邊的事情通常隻做大方向的指導,很少有特別具體的指示,但反過來講,一旦下達了具體的指示,則說明那件事兒已經板上釘釘兒。必須完成。
“父親是讓譚曉天跟你一起回去?”看過書信後,鄭紀夫麵色嚴肅的向鄭爽問道——自譚曉天入學以後,其情況每隔兩個月便會向京城匯報。去年回去探親的時候,兩兄弟還被鄭欣瑜叫去了解情況,在將譚曉天這兩年下過的棋譜給父親擺過一遍以後,父親對這孩子的棋才也是極為讚賞,一方麵要求兄弟兩個悉心培養,一方麵讓他們兩個盡可能的保密,不能讓其他世家的人有接近或者了解譚曉天的機會。對於這兩個指示。兄弟倆都很明白,前者自不必說。世家的地位名譽是建立在實力之上,譚曉天出身雖非鄭家血統,但入了鄭家門便是鄭家子弟,對外便是鄭家的人。長大以後,更可以在鄭家後代中找一個年紀相當的女子嫁給對方納為女婿,那樣就能成了貨真價實的鄭家人了,所以父親在確定了這孩子的棋才後才會指示他倆盡全力培養這個孩子,而有了父親的指示,也就意味著譚曉天已經內定成為鄭家的內弟子,隻待兩年後揚州這邊的學業完成,便會送去京城鄭家。
至於第二個指示其實也很容易理解,京城幾大世家明爭暗鬥不休。京城以外的地方也是一樣,凡是想有一番作為的世家誰會不曉得所有的競爭最終還是人才的競爭,每個世家都在千方百計尋找有才能的人才進行培養而不僅止他鄭家一家。然而人才易得,天才難尋,找到有些天分,經過嚴格訓練成為五品六品棋士的棋童對於幾大世家而言算不上難事,成為三品四品的高手難度雖然大些,但了不起十個或者二十個裏出一個。總還是可以辦到的,但想找到一位具有成為頂尖棋士的潛力。成為自已家族對外的一麵旗幟的那樣的天才,則是千難萬難,甚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所以,一旦出現一位這樣的天才,各個世家肯定都會想盡辦法把那個棋童挖到自已手中,就象他們兄弟倆對董永所做的那樣,但所謂打人一拳,需防一腳,你能做初一,人家就敢做十五,你從人家那裏挖人,別人也就會從你這裏挖人,更甚之,若是挖人不成,把人毀掉的事情也不是沒有人做過,江家起家的第一代家主江萬年有一個哥哥,小時候的棋才比江成年更強,但一次廟會上被人拐走,後來在鎮外小河裏發現屍體,據傳就是當時比江家名氣更大的一家圍棋世家暗中所為,雖說聽來江萬年成名以後把那個世家搞得傾家蕩產,報了當年的怨氣,可死去的兄弟卻是再也活不過來了。
譚曉天不是鄭家人,雖然在江都棋院學棋,但這並不等於就是鄭家的弟子,相對於其他世家,四大世家對外門弟子的要求並不是很高,所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隻要家境不差,腦子不笨,棋才尚可便可以收下,這種外門弟子來去自由,隻要交納相應的費用就行了,但收納內弟子時則要嚴格的多了,家境方麵的重要性降低(內弟子不僅不收錢,除了包食宿外,鄭家還會按月給生活費,零花錢),人品,頭腦,棋才方麵的要求則被大大提高,除要經過三個月的考察外,最終還得必須經過五位家族長老的共同測試,得到至少三位長老的認可後,這才能夠成為內弟子,列入鄭家子弟的名錄,而這個名錄是進去難,出來更難,所謂成為正式的世家弟子,再想脫離那就叫‘被叛師門’了,在重視天地君親師的大周,背上這個名字幾乎等同於身敗名裂,為萬夫所指,世人所唾棄,除非是萬不得已,沒有人敢去那麽幹的。
正因為如此,了解譚曉天的棋才以後,鄭欣瑜並沒有讓鄭家兄弟立刻送譚曉天去京城,因為這時候譚曉天的年紀還小,打基礎的工作在江都棋院有鄭家兄弟的監督,有名師趙炎武的悉心指導完全可以勝任,不必太著急,另外按慣例收納非鄭姓內弟子要在孩子十歲以後,太早把譚曉天送到京城反而不利於隱藏消息,讓其他世家的人暗中搞鬼,前車可鑒,鄭欣瑜可不想重蹈複轍,所以打算讓譚曉天在揚州多呆兩年,這裏棋家之間的爭鬥雖然也不少,但大多隻限於錢財,名氣之爭,和京城那兒動不動就關係到家族興衰的爭鬥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沒的可比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