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裏長亭到京城城門之間都是官道,路麵寬闊,道路平整,車行其上不僅速度很快而且非常平穩,路上的車輛越來越多,道路兩旁的村鎮人家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繁華,不過譚曉天此時卻沒有心情欣常車窗外的景色人文,所有的興趣都集中在新得到的那付象棋上,一上了車,便迫不及待的將棋盤擺開,棋子碼好,自顧自的左右手互搏,沉浸在鑽研棋技的樂趣中。
看小孩子自已一個人玩的不亦樂乎,鄭管家嘴角露出一絲笑意——他出身於小康之家,父母還算是一位比較成功的商人,但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十五歲那年河南旱災,顆粒無收,他爹認為這是一個發大財的機會,傾盡家財到南方大肆收購糧食,打算囤積起來,待到京城糧價大漲時再賣出圖利,誰想朝庭早就預料到這樣的情況,一方麵開放官倉將國庫中的存糧投入市場以平抑糧價,另一方麵派出欽差南巡,緊急征調糧食進京,雙管齊下,措失得力,京城的糧價隻是微微上漲,其幅度遠沒有預期的那麽高,他父親從外地運來的糧食不僅沒能賣出高價,除去路上的損耗,人工,運費以及打點沿途的各地關卡,最後一算總賬不僅沒賺著錢,反而賠了小四成,自此傷筋動骨,生意每況日下,而知道他投機失敗的消息後,原本關係很好的朋友沒有一個伸出援助之手。不僅不再供應貨源,而且天天上門逼債,讓其馬上把以前的貨款結清。結果經營好好的生意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便資不抵債,關門歇業,無奈之下,他爹隻好把他送進鄭家謀個差事,而他因為自小耳濡目染,從父親那裏學會了不少待人處事,經商做買賣的知識見聞。頭腦靈活,能說會道。所以很快便在下人中脫穎而出,先是小小的管事,後來一路爬升,十幾年的努力。這才當上了鄭家下人中的二把手,地位僅次於鄭家的老管家鄭知,不過鄭知現在年紀已經六十有三,體弱多病,鄭家的誰多事兒是有心無力,沒有精力去管了,所以鄭家每個人都心知肚明,過不了幾年等鄭知告老還鄉,鄭家大總管的位子就是他的了。也正因為他少年時也是吃過苦的人。所以對譚曉天小小年紀一個人遠離親人到京城學習很有同情之心,也很希望譚曉天能夠學有所成,能夠成為一代國手。不過他少年時並沒有學過圍棋。是進入鄭家以後在耳濡目染之下才開始學棋的,故此雖然他頭腦聰明,智力高於常人,又有著一般人能夠有的學棋環境,但終究錯過了學棋打基礎的最佳年齡,其棋力剛剛入品。算不上多強,以他的棋力境界是無法判斷譚曉天是怎樣的天才。但從剛才小孩子僅僅聽自已講過一遍規則,又看了兩盤實戰對局便能與學過三四個月棋的同齡人抗衡並進而戰而勝之的表現看,天才二字絕對是當之無愧。
“嗬嗬,天天。”微笑著,鄭管家叫道。
“呃,鄭叔,什麽事兒?”譚曉天抬起頭來問道。
“車上玩會兒沒有關係,不過鄭家是圍棋世家,雖然不反對門人下象棋,但卻是視之為雕蟲小技,難登大雅之堂,所以進了鄭家以後偶爾玩玩,當成放鬆精神的一種消遣還好,但不要花太多時間再上邊,明白嗎?”鄭管家叮囑道。
“噢,我明白了。”譚曉天點了點頭,表示自已懂了——雖然都是棋,但在鄭家,一個是安身立命的手段,一個是消遣休閑的工具,目的不同,視重視的程度自然也不會相同。
大周首府,天子坐鎮之地,京城的繁華自是非其他一般城市所能相比,不說明的,單是城牆就高達三丈,寬有兩丈三尺,頂端並排跑兩輛馬車也絲毫不擠,城門樓更加是宏偉壯觀,馬車通過時,那感覺好象穿著山底隧道一般,兩扇城門的門板高達兩丈,厚達一尺有餘,外裹銅皮,上邊銅釘遍布,其重量怕是兩三千斤都擋不住,放在城門旁邊的門栓粗過幼兒腰圍,四麵見方,估計每天早晚開關城門時,少於四個士兵都未必抬的起來。
進了城,城裏的繁華程度更是非比尋常,主幹道上商鋪林立,行人如織,比起揚州還更勝一籌,叫買的,要賣的,人聲嘈雜,不絕於耳,車來車往,絡繹不絕,形形色色,各不相同,扒開車簾,譚曉天左看右看,兩隻眼睛都忙不過來了,見到新鮮的東西便向鄭管家詢問,鄭管家也是很有耐心的向他做著介紹。
“咦,這不是鄭管家嗎?”就在他倆走馬觀花觀看著街道兩邊的店鋪行人時,迎麵來了一輛輕便馬車,車夫身後的車簾掀著,一個四十幾歲麵白無須的矮胖男子坐在裏麵,看到鄭管家後微微一愣,隨即便喊停馬車,笑著向其打起招呼。
“呃.....,噢,原來是孫管家呀,嗬嗬,很久不見了,都這個時候了,您這是要出城嗎?”認出對方是誰,鄭管家也忙叫住馬車,笑著抱拳拱手,向對方問好道。
“嗬,老夫人這幾日胃口不好,想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我去城外農家采買一些從地裏剛摘下來的,快去快回,用不了多久時間。”孫管家答道。
“噢,采買蔬菜的事兒不是交待給下人去做就可以了嗎?勞動您這位大管家出馬有點兒太大材小用了吧?”鄭管家笑著說道。
“嗬嗬,老夫人的口味兒隻有我最清楚,交給其他人做我不放心。對了,有兩三個月在城裏沒有看見你了,聽說你去揚州了?”孫管家笑著擺了擺手反問道,看來為老夫人跑腿辦事兒,雖然僅僅是采買蔬菜這種小事兒他也是非常得意的。
“是呀,這不剛回來。”鄭管家笑著答道。
“嗬嗬,那還是真換巧的......,這個小孩兒是誰?眉清目秀,很聰明的樣子。”孫管家指指譚曉天,好奇的問道——他很清楚鄭管家在鄭家的地位,大老遠從揚州回來,隨車帶著的小孩子肯定有什麽問題。(未完待續)
看小孩子自已一個人玩的不亦樂乎,鄭管家嘴角露出一絲笑意——他出身於小康之家,父母還算是一位比較成功的商人,但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十五歲那年河南旱災,顆粒無收,他爹認為這是一個發大財的機會,傾盡家財到南方大肆收購糧食,打算囤積起來,待到京城糧價大漲時再賣出圖利,誰想朝庭早就預料到這樣的情況,一方麵開放官倉將國庫中的存糧投入市場以平抑糧價,另一方麵派出欽差南巡,緊急征調糧食進京,雙管齊下,措失得力,京城的糧價隻是微微上漲,其幅度遠沒有預期的那麽高,他父親從外地運來的糧食不僅沒能賣出高價,除去路上的損耗,人工,運費以及打點沿途的各地關卡,最後一算總賬不僅沒賺著錢,反而賠了小四成,自此傷筋動骨,生意每況日下,而知道他投機失敗的消息後,原本關係很好的朋友沒有一個伸出援助之手。不僅不再供應貨源,而且天天上門逼債,讓其馬上把以前的貨款結清。結果經營好好的生意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便資不抵債,關門歇業,無奈之下,他爹隻好把他送進鄭家謀個差事,而他因為自小耳濡目染,從父親那裏學會了不少待人處事,經商做買賣的知識見聞。頭腦靈活,能說會道。所以很快便在下人中脫穎而出,先是小小的管事,後來一路爬升,十幾年的努力。這才當上了鄭家下人中的二把手,地位僅次於鄭家的老管家鄭知,不過鄭知現在年紀已經六十有三,體弱多病,鄭家的誰多事兒是有心無力,沒有精力去管了,所以鄭家每個人都心知肚明,過不了幾年等鄭知告老還鄉,鄭家大總管的位子就是他的了。也正因為他少年時也是吃過苦的人。所以對譚曉天小小年紀一個人遠離親人到京城學習很有同情之心,也很希望譚曉天能夠學有所成,能夠成為一代國手。不過他少年時並沒有學過圍棋。是進入鄭家以後在耳濡目染之下才開始學棋的,故此雖然他頭腦聰明,智力高於常人,又有著一般人能夠有的學棋環境,但終究錯過了學棋打基礎的最佳年齡,其棋力剛剛入品。算不上多強,以他的棋力境界是無法判斷譚曉天是怎樣的天才。但從剛才小孩子僅僅聽自已講過一遍規則,又看了兩盤實戰對局便能與學過三四個月棋的同齡人抗衡並進而戰而勝之的表現看,天才二字絕對是當之無愧。
“嗬嗬,天天。”微笑著,鄭管家叫道。
“呃,鄭叔,什麽事兒?”譚曉天抬起頭來問道。
“車上玩會兒沒有關係,不過鄭家是圍棋世家,雖然不反對門人下象棋,但卻是視之為雕蟲小技,難登大雅之堂,所以進了鄭家以後偶爾玩玩,當成放鬆精神的一種消遣還好,但不要花太多時間再上邊,明白嗎?”鄭管家叮囑道。
“噢,我明白了。”譚曉天點了點頭,表示自已懂了——雖然都是棋,但在鄭家,一個是安身立命的手段,一個是消遣休閑的工具,目的不同,視重視的程度自然也不會相同。
大周首府,天子坐鎮之地,京城的繁華自是非其他一般城市所能相比,不說明的,單是城牆就高達三丈,寬有兩丈三尺,頂端並排跑兩輛馬車也絲毫不擠,城門樓更加是宏偉壯觀,馬車通過時,那感覺好象穿著山底隧道一般,兩扇城門的門板高達兩丈,厚達一尺有餘,外裹銅皮,上邊銅釘遍布,其重量怕是兩三千斤都擋不住,放在城門旁邊的門栓粗過幼兒腰圍,四麵見方,估計每天早晚開關城門時,少於四個士兵都未必抬的起來。
進了城,城裏的繁華程度更是非比尋常,主幹道上商鋪林立,行人如織,比起揚州還更勝一籌,叫買的,要賣的,人聲嘈雜,不絕於耳,車來車往,絡繹不絕,形形色色,各不相同,扒開車簾,譚曉天左看右看,兩隻眼睛都忙不過來了,見到新鮮的東西便向鄭管家詢問,鄭管家也是很有耐心的向他做著介紹。
“咦,這不是鄭管家嗎?”就在他倆走馬觀花觀看著街道兩邊的店鋪行人時,迎麵來了一輛輕便馬車,車夫身後的車簾掀著,一個四十幾歲麵白無須的矮胖男子坐在裏麵,看到鄭管家後微微一愣,隨即便喊停馬車,笑著向其打起招呼。
“呃.....,噢,原來是孫管家呀,嗬嗬,很久不見了,都這個時候了,您這是要出城嗎?”認出對方是誰,鄭管家也忙叫住馬車,笑著抱拳拱手,向對方問好道。
“嗬,老夫人這幾日胃口不好,想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我去城外農家采買一些從地裏剛摘下來的,快去快回,用不了多久時間。”孫管家答道。
“噢,采買蔬菜的事兒不是交待給下人去做就可以了嗎?勞動您這位大管家出馬有點兒太大材小用了吧?”鄭管家笑著說道。
“嗬嗬,老夫人的口味兒隻有我最清楚,交給其他人做我不放心。對了,有兩三個月在城裏沒有看見你了,聽說你去揚州了?”孫管家笑著擺了擺手反問道,看來為老夫人跑腿辦事兒,雖然僅僅是采買蔬菜這種小事兒他也是非常得意的。
“是呀,這不剛回來。”鄭管家笑著答道。
“嗬嗬,那還是真換巧的......,這個小孩兒是誰?眉清目秀,很聰明的樣子。”孫管家指指譚曉天,好奇的問道——他很清楚鄭管家在鄭家的地位,大老遠從揚州回來,隨車帶著的小孩子肯定有什麽問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