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吵吵鬧鬧,成何體統!”殿下群臣你一言我一語,各擺道理施展口舌吵的是不亦樂乎,正所謂相罵無好口,相打無好手,剛開始時大家還顧及身份說出的話還比較客氣,僅隻是就事論事的辯論,但吵的時間一長,難免有些人的火氣被勾了起來,說出的話也就沒那麽客氣,夾槍帶棒,夾雜起對對方人品智力等等方麵的攻擊,被攻擊的一方自然也不會忍氣吞聲,當然是針鋒相對還以顏色,於是討論最終變成了罵戰,殿上之人多是飽讀詩書的文化人,其中不乏曆年狀元榜眼探花之類的才子,這罵戰一起當真是引經據典,文采飛揚,比起市井之間的村婦罵街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個層次,隻是再怎麽精彩的罵戰終究也還是吵架,有趣固然是有趣,卻不能真正解決什麽問題,宣德皇帝聽到最後終於失去了耐心,手執龍膽用力往龍書案上一摔,啪的一聲脆響止住了群臣的喧鬧。


    龍顏震怒,眾大臣頓時噤若寒蟬,趕忙回歸各自位置低眉信首不再言語。


    嚴厲的目光在大殿上眾臣的臉上掃視一遍,目光所到之處,眾臣一個個如有利刃加身,不由自主的把身體縮得更緊,希望此時皇上的注意力不要落在自已身上,當然,也有幾位大臣並沒有因為皇上震怒而畏縮,手捧牙笏神色如常,隻是這幾位大臣無不是當朝重臣,位高權重,身份非常,這種鎮定不是什麽人想學就能學的。


    “張愛卿,你對此事有何見解。”鎮住了議事的雜亂,宣德皇帝把語氣放緩,向站在百官最前麵半閉著眼睛似乎在養神的老者問道。


    “陛下,方才聽過眾位同僚的討論,覺得大家說的都有道理,西北匈奴為患已久,雖屢屢受挫,但犯我大周之心從未停止過。若調以輕心,必將養虎為患,終成大禍。然則大周幅原遼闊,地廣人多,國事如麻,若把主要精力,資源都放在西北邊防難免會造成國家的發展失衡,於大局不利,所以為臣愚見,西北邊防之事不可輕視,但也不可過於主動。兵法有雲,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最好的辦法一是適當加強西北邊防兵力,固守要隘口以防匈奴大舉南下犯邊,二是利用此時匈奴內部各部落尚未統合之際分化瓦解,選擇其中相對弱勢,易於控製的部落暗中扶持,從而破壞延緩匈奴各部落統合的時間,為大周的國力,軍力發展爭取時間,待得我大周國庫充實,兵強馬壯之時便可以揮師北上,直搗黃龍,一勞永逸,將西北邊患徹底鏟除。


    不要看張柏年方才半閉著眼似乎在養神打瞌睡,實際上他的腦子轉得比誰都快,身為丞相百官之首,這不僅是地位的象征,更是一種實力和能力的體現,若不是政務嫻熟,人情練達,怎麽可能在這朝堂之上如魚得水,下得百官支持,上得皇上信賴?張柏年這個回答即照顧了主戰派想加強西北軍備的要求,也照顧到主和派避免輕起戰火的主張,算得上的持平之舉,使兩派雖不滿意卻都可以接近。


    “嗯,張愛卿所言甚是,深和朕意。著兵部戶部就此事製訂方案,盡快實施。”張柏年提出的策略雖未必是最好的,但卻是此時最穩妥的,所謂治大國若烹小鮮,最怕的就是那種容易造成激烈卻不容易控製的政策,張柏年的辦法見效雖慢,卻有著投入不大,不會激怒匈奴各部齊心敵對大周的好處,而且方案是張柏年提出來的,以後實施時,無論是兵部還是戶部都會配合,而不是陽奉陰違的互相拆台。


    “是,臣等尊旨。”兵部和吏部尚書一起出班領旨,這個議題算是過去了。


    接下來有其他官員上本奏情,請皇上指示,宣德皇帝一一批示,很快便處理完了。


    “還有要奏請的嗎?”見眾官員不再出班稟奏,宣德皇帝例行道。


    眾官員互相打量,卻是沒有人再站出來。


    今天的朝會總算是過去了。


    宣德皇帝正打算示意讓司禮太監宣布退朝,忽然又想起了什麽,“禮部侍郎崔鐵林可在?”他問道。


    “臣在。”崔侍郎聽到皇上點明連忙出班向前,向皇上躬身行禮。


    “為新月公主選師的事進行的怎麽樣了?”宣德皇帝問道——本來這樣的小事是用不著皇上操心的,可誰讓新月公主是他最疼愛喜歡的開心果呢?這兩天那個小丫頭沒少在自已麵前追問,既然負責此事的禮部官員在殿上,那就順便問一下兒吧。


    “回皇上,選師人選已定,今晨奏折已上交議事房。”崔侍郎答道。


    “噢,你先講一下兒結果吧。”按照議事房判定奏章的處理等級,這份奏折怕是得兩天後才輪到讓自已批閱,宣德皇帝等不到那個時候,故而讓崔侍郎當麵稟報,好早點兒解決放心。


    “回皇上,微臣經由與江翰林,魏公公共同研究,決定推舉鄭家內門弟子譚曉天為新月公主圍棋講師,請皇上批示。”考官三人組中以崔侍郎官階品級最高,有上殿參加朝政議事的資格,所以最後的決議奏章是由他書寫上報,另外兩人署名,崔侍郎不會貪這樣的功勞,也沒必要貪這樣的功勞。


    “譚曉天?......,能得到你們三個的共同推薦,這個人有什麽樣的長處?”點了點頭,宣德皇帝問道——想當年江譚鄭董四大世家在京城同場較技是何等的棋壇盛況,而今譚家遠走西安,江家一枝獨秀,還真是有點兒令人唏噓,若非早知譚家子弟絕不可能出現在京城地區,而且崔侍郎有說明這是鄭家弟子,他倒真希望譚曉天是譚家的弟子。


    “回皇上,譚曉天,青城人士,今年八歲過半,自幼聰穎過人,有過目不忘之能,五歲習弈,啟蒙恩師為原淮南府知事袁朗,六歲入學揚州江都棋院,師從揚州名家趙炎武,八歲,因成績優異,表現過人,被鄭家收為內弟子,拜在鄭紀禮門下


    。”對於譚曉天的相關資料崔侍郎早已記得是滾瓜爛熟,當下便答了出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棋霸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語樓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語樓主並收藏棋霸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