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明教羅刹王
逍遙在武俠世界裏的劍客 作者:蒼山負雪200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鳩摩智以陰沉怨恨的眼神瞪著寇浩,雖然他不肯承認這次的失敗,但他確乎是敗了。那麽鳩摩智給自己找的借口就是,這小子的武功也就那樣,不過是仗著學會了部分六脈神劍。
於是,鳩摩智就大聲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寇少俠的高招確實令小僧大開眼界,下次遇到,再好好討教。”
言罷鳩摩智就帶著兩個狼狽不堪的徒弟“血殺狂刀”霍天華和“金瓜羅漢”鐵大牛趕緊走了。
在屋子外邊圍著觀戰的人都目瞪口呆,許久都說不出一句話來,他們從來沒有見識過世上還有這樣神乎其技的武功。
三個白袍人都紛紛的過來,埋怨道:“少俠,你為何不將這惡僧和他的徒弟都斬盡殺絕呢?須知,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你們若想殺他,盡管追出去,我沒有意見。”寇浩淡然說著,就提起角落裏尚且沒有被打碎唯一的酒壇,拍開封泥喝起來。
在門外的諸多女子,她們可不敢像平時那樣的主動過來,盡管她們此時對寇浩仰慕不已,但對其武功很是畏懼。
“咱們走吧,帶我去看看你們的首領。”寇浩低聲道。
三個白袍人之中的陳三陽點頭,在前邊帶路,萬少奎和許奔緊隨其後。寇浩沒有施展任何輕功,否則速度太快,豈不是超過這三個家夥太多了嗎?於是寇浩就騎乘著棗紅馬,悠然的跟著前去。
而在較遠距離之外,有一個藍衣女子始終跟著。
若是寇浩見到此人絕對不會陌生,因為之前在天龍寺裏,此女子跟霍天華、鐵大牛前來盜取武功秘笈,結果此女子在打鬥中被寇浩以奪帥劍斬了左臂,她竟然逃走了。
此藍衣女子也是鳩摩智的徒弟,名號為“藍月劍姬”孫菲霖。
如今她背負一柄淡藍長劍,腰間的皮囊裏有許多飛刀,且原本斷了的左臂位置。卻是接續了一隻假手,在袖袍的掩蓋下,也不知其材質和具體作用。或許安裝一個假手,隻是為了不顯得難看而已。
孫菲霖如今不穿著漆黑的夜行衣。顯得很美麗,雖比不了王語嫣那麽美,卻有著英姿颯爽的氣質。
“哼,姓寇的你居然勝過我師父兩次,難道都是運氣嗎?可是師父那麽厲害。無所不能,不可能敗給你的。想必師父故意敗的,有其深刻的用意。”孫菲霖低聲喃喃的道。
然後,孫菲霖繼續跟蹤寇浩,倒要看看寇浩究竟要去哪裏,以及還隱藏著什麽秘密。
第二天的傍晚,在一個山穀裏,聽得許多兵器對拚的鏗鏘之聲,寇浩和三個白袍人迅速的到山穀中間,望低下一看。頓時見得有數百個宋軍士卒在跟一群白袍人廝殺。那些白袍跟陳三陽差不多。顯而易見,這些白袍人也都是明教之人。
“寇少俠,不如咱們現在過去幫忙,殺退這些可惡的將士吧。”陳三陽建議道。
“你們前去就可,我覺得你們應該打得過,否則就太廢物了。”寇浩淡然道。
事實上,寇浩尚且不知道他們因為什麽而廝殺,貿然出手幫忙很可能會做錯事。在武林裏,有時候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須得冷靜的對待。
陳三陽、萬少奎和許奔互相望了一眼。低聲迅速的商議,都感到頗為的無奈。
然後他們都深深的歎息,繼續保持冷靜的觀戰。
“好家夥,你們三個在這裏作壁上觀。就這麽眼睜睜的看著兄弟們進行慘烈的廝殺嗎?”寇浩批評道。
“哎,在這樣的大範圍戰鬥裏邊,多我們三個不多,少我們三個不少。與其冒著送死的危險,還不如在這裏看情況。”萬少奎唉聲歎氣的道。
寇浩很不屑的瞥了他們三個一眼,猶記得在倚天屠龍裏邊。明教的人大多數都是錚錚鐵骨的好漢,比如常遇春和彭和尚之類的。為何在天龍武俠世界裏邊,明教會有這樣的敗類呢?
“或許有敗類是正常的,據說明教之所以被稱為魔教,就是因為人數太多而產生了太多的為非作歹的敗類,因此被世人誤會。待會兒若是見得他們的首領也是卑鄙小人,我也就不會念及明教的情義,直接將之誅殺,省得看著心煩。”寇浩心道。
看了一會兒,寇浩見得在明教這邊,有兩個頭目。
一個是光頭大漢,相貌猙獰,手持兩柄暗紅鋼叉,廝殺起來相當凶狠。就算敵人裏邊的將士穿著厚重的鎧甲,也會被此光頭大漢以暗紅鋼叉直接刺穿,奪取小命。
另一個頭目則是滿頭白發,看似消瘦卻很彪悍,披風如同瀝血一般的暗紅,右手持著一柄鋸齒彎刀,左手持著菱形開刃的盾牌,猶如颶風一般的在戰陣之中廝殺,相當厲害。
“隻從武功的精妙程度而論,他倆也不算很高,但在大規模的廝殺之中,他倆卻是有百人敵之威。這樣的人該當去當將軍,征殺於沙場才對。”寇浩心道。
從普遍情況來說,就算武林各派裏邊的招數再巧妙,但在沙場廝殺裏邊,最有效的還是簡單直接的招數。
又過了半個時辰,宋軍將士死傷慘重,幸存者連忙四散潰逃。
“不必追殺了,須知窮寇莫追。更何況,這個山穀已經被發現,不能再待了。”白發首領很冷靜沉穩的道。
“可是咱們才是寇,敵人是大宋的將士啊!”光頭大漢皺眉道。
“別那麽多廢話,趕緊讓兄弟們包紮傷勢,然後盡快轉移。”白發首領道。
須臾之後,白發首領發現了寇浩等人,當即率領著十幾個手下趕了過來。
“陳三陽,你們什麽時候回來的?至於這個青年劍客,究竟是誰?”白發首領很嚴肅的問道。
“還是由我來說吧,這位是我們明教的四大護教,法王之一的羅刹王。而這位是寇少俠,之前我們在姑蘇城打探消息時,遇到了吐蕃惡僧鳩摩智的徒弟,差點喪命,多虧了寇少俠仗義相救。”陳三陽連忙道。
“能夠打敗大輪明王的徒弟也算是年輕有為了。”羅刹王點頭道。
“此言差矣,寇少俠連後來趕到的鳩摩智也擊敗了。”陳三陽補充道。
“額,快詳細說來聽聽。”羅刹王驚訝的道。
(未完待續。)
鳩摩智以陰沉怨恨的眼神瞪著寇浩,雖然他不肯承認這次的失敗,但他確乎是敗了。那麽鳩摩智給自己找的借口就是,這小子的武功也就那樣,不過是仗著學會了部分六脈神劍。
於是,鳩摩智就大聲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寇少俠的高招確實令小僧大開眼界,下次遇到,再好好討教。”
言罷鳩摩智就帶著兩個狼狽不堪的徒弟“血殺狂刀”霍天華和“金瓜羅漢”鐵大牛趕緊走了。
在屋子外邊圍著觀戰的人都目瞪口呆,許久都說不出一句話來,他們從來沒有見識過世上還有這樣神乎其技的武功。
三個白袍人都紛紛的過來,埋怨道:“少俠,你為何不將這惡僧和他的徒弟都斬盡殺絕呢?須知,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你們若想殺他,盡管追出去,我沒有意見。”寇浩淡然說著,就提起角落裏尚且沒有被打碎唯一的酒壇,拍開封泥喝起來。
在門外的諸多女子,她們可不敢像平時那樣的主動過來,盡管她們此時對寇浩仰慕不已,但對其武功很是畏懼。
“咱們走吧,帶我去看看你們的首領。”寇浩低聲道。
三個白袍人之中的陳三陽點頭,在前邊帶路,萬少奎和許奔緊隨其後。寇浩沒有施展任何輕功,否則速度太快,豈不是超過這三個家夥太多了嗎?於是寇浩就騎乘著棗紅馬,悠然的跟著前去。
而在較遠距離之外,有一個藍衣女子始終跟著。
若是寇浩見到此人絕對不會陌生,因為之前在天龍寺裏,此女子跟霍天華、鐵大牛前來盜取武功秘笈,結果此女子在打鬥中被寇浩以奪帥劍斬了左臂,她竟然逃走了。
此藍衣女子也是鳩摩智的徒弟,名號為“藍月劍姬”孫菲霖。
如今她背負一柄淡藍長劍,腰間的皮囊裏有許多飛刀,且原本斷了的左臂位置。卻是接續了一隻假手,在袖袍的掩蓋下,也不知其材質和具體作用。或許安裝一個假手,隻是為了不顯得難看而已。
孫菲霖如今不穿著漆黑的夜行衣。顯得很美麗,雖比不了王語嫣那麽美,卻有著英姿颯爽的氣質。
“哼,姓寇的你居然勝過我師父兩次,難道都是運氣嗎?可是師父那麽厲害。無所不能,不可能敗給你的。想必師父故意敗的,有其深刻的用意。”孫菲霖低聲喃喃的道。
然後,孫菲霖繼續跟蹤寇浩,倒要看看寇浩究竟要去哪裏,以及還隱藏著什麽秘密。
第二天的傍晚,在一個山穀裏,聽得許多兵器對拚的鏗鏘之聲,寇浩和三個白袍人迅速的到山穀中間,望低下一看。頓時見得有數百個宋軍士卒在跟一群白袍人廝殺。那些白袍跟陳三陽差不多。顯而易見,這些白袍人也都是明教之人。
“寇少俠,不如咱們現在過去幫忙,殺退這些可惡的將士吧。”陳三陽建議道。
“你們前去就可,我覺得你們應該打得過,否則就太廢物了。”寇浩淡然道。
事實上,寇浩尚且不知道他們因為什麽而廝殺,貿然出手幫忙很可能會做錯事。在武林裏,有時候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須得冷靜的對待。
陳三陽、萬少奎和許奔互相望了一眼。低聲迅速的商議,都感到頗為的無奈。
然後他們都深深的歎息,繼續保持冷靜的觀戰。
“好家夥,你們三個在這裏作壁上觀。就這麽眼睜睜的看著兄弟們進行慘烈的廝殺嗎?”寇浩批評道。
“哎,在這樣的大範圍戰鬥裏邊,多我們三個不多,少我們三個不少。與其冒著送死的危險,還不如在這裏看情況。”萬少奎唉聲歎氣的道。
寇浩很不屑的瞥了他們三個一眼,猶記得在倚天屠龍裏邊。明教的人大多數都是錚錚鐵骨的好漢,比如常遇春和彭和尚之類的。為何在天龍武俠世界裏邊,明教會有這樣的敗類呢?
“或許有敗類是正常的,據說明教之所以被稱為魔教,就是因為人數太多而產生了太多的為非作歹的敗類,因此被世人誤會。待會兒若是見得他們的首領也是卑鄙小人,我也就不會念及明教的情義,直接將之誅殺,省得看著心煩。”寇浩心道。
看了一會兒,寇浩見得在明教這邊,有兩個頭目。
一個是光頭大漢,相貌猙獰,手持兩柄暗紅鋼叉,廝殺起來相當凶狠。就算敵人裏邊的將士穿著厚重的鎧甲,也會被此光頭大漢以暗紅鋼叉直接刺穿,奪取小命。
另一個頭目則是滿頭白發,看似消瘦卻很彪悍,披風如同瀝血一般的暗紅,右手持著一柄鋸齒彎刀,左手持著菱形開刃的盾牌,猶如颶風一般的在戰陣之中廝殺,相當厲害。
“隻從武功的精妙程度而論,他倆也不算很高,但在大規模的廝殺之中,他倆卻是有百人敵之威。這樣的人該當去當將軍,征殺於沙場才對。”寇浩心道。
從普遍情況來說,就算武林各派裏邊的招數再巧妙,但在沙場廝殺裏邊,最有效的還是簡單直接的招數。
又過了半個時辰,宋軍將士死傷慘重,幸存者連忙四散潰逃。
“不必追殺了,須知窮寇莫追。更何況,這個山穀已經被發現,不能再待了。”白發首領很冷靜沉穩的道。
“可是咱們才是寇,敵人是大宋的將士啊!”光頭大漢皺眉道。
“別那麽多廢話,趕緊讓兄弟們包紮傷勢,然後盡快轉移。”白發首領道。
須臾之後,白發首領發現了寇浩等人,當即率領著十幾個手下趕了過來。
“陳三陽,你們什麽時候回來的?至於這個青年劍客,究竟是誰?”白發首領很嚴肅的問道。
“還是由我來說吧,這位是我們明教的四大護教,法王之一的羅刹王。而這位是寇少俠,之前我們在姑蘇城打探消息時,遇到了吐蕃惡僧鳩摩智的徒弟,差點喪命,多虧了寇少俠仗義相救。”陳三陽連忙道。
“能夠打敗大輪明王的徒弟也算是年輕有為了。”羅刹王點頭道。
“此言差矣,寇少俠連後來趕到的鳩摩智也擊敗了。”陳三陽補充道。
“額,快詳細說來聽聽。”羅刹王驚訝的道。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