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迪爾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曾經的政治手腕。
他成功的煽動了烏蘇布和安德拉修之間的矛盾,使得他們兩人為了爭奪新統帥的位置而互相攻訐——烏蘇布為了替兒子挽回麵子不遺餘力;而一直在暗中行事的安德拉修也嗅到了卡迪爾有削減烏蘇布權力的意圖,這次的事件他認為是個天賜良機,因此也終於露出了他隱藏多年的牙齒和利爪與烏蘇布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兩強相爭的結果就是雙方提名的統帥人選全都被找出了種種缺點而無法勝任,在雙方鬥得精疲力竭的時候,卡迪爾及時拋出了利貝拉子爵這張牌,結果雙方都認為利貝拉雖然不是自己這一方的人,但也比被對方的人擔任統帥要好一些,利貝拉的任命就這麽被敲定下來了。
利貝拉對於卡迪爾這次的手腕非常滿意——難怪卡迪爾明明早就表明要重用自己卻始終沒有任何公開的表態,可能在卡迪爾心中這個計劃早就已經成型了,隻是正好遇上了這次的突發事件而已。為了回報國王的信任和囑托,利貝拉也不得不收起平時的懶散和囂張,著手安排自己的軍隊領導班子。
雖然利貝拉的武勇在亞基v,無可比擬,不過身為統帥自然不好衝鋒在前,因此利貝拉選擇了同樣以武勇著稱的將軍坎貝爾,論起武藝來,坎貝爾縱不能贏過利貝拉,也是鶴立雞群的了。如果不是因為不擅長指揮大軍的話,恐怕早就飛黃騰達了。利貝拉任命他作為全軍的先鋒,坎貝爾雖然是安德拉修一派的武將。不過對於利貝拉的武勇他一向是很佩服的,前兩次出征的基本都是烏蘇布那一派的武將。坎貝爾連個邊都沒撈到,此次能任命他做先鋒他是欣然領命的。
副將的人選。利貝拉本來有意選擇自己的故友尤利西斯的四子塞爾達,他深知敵軍的虛實戰法,又和敵軍有殺父深仇,可最終利貝拉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老將軍尤利西斯是自己少有的好友,而他一門五將如今隻剩下了塞爾達一人,如今塞爾達安心在家中侍奉年邁的母親,自己如果將他帶上戰場,這個年輕人有什麽閃失的話,那就太對不起尤利西斯了。思前想後他選擇了經驗和聲望都更高的比烏斯。
作為安德拉修一派的武將,比烏斯原本是被提名為此次的統帥的,其能力自然是不在話下。利貝拉任命他為副將也是為了安撫一下安德拉修,畢竟最近幾次的軍事任命都不符合他的意願。
除此之外,利貝拉對於其他各級中高級指揮人才都精挑細選,從這一點大家才看出利貝拉平時的囂張和懶散背後,實際有著一副精打細算的頭腦,他所任命的軍官完全不顧及派係,隻注重能力。這一點是許多亞基宿將想做卻都無法做到的。
最後,利貝拉安排了一位出人意料的人選出任自己的副官——布魯克斯。布魯克斯作為一名亞基將軍其實一直存在爭議。這個年方二十四歲的年輕將軍之所以飽受爭議,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的先祖原本是王族的旁枝,領受著一塊伯爵的封地和稱號。他作為伯爵家的繼承人。他父親從國王那裏討來了這個將軍的封號。而他無論是成為將軍之前還是之後,都是連一次戰場也沒有上過的菜鳥。因此在亞基將軍中布魯克斯一直是別人的笑柄,在那些身經百戰功勳卓著的將軍們眼裏。他就是一個拿著將軍封號吃幹飯的人。沒有人會指望他上戰場領兵,更沒有人覺得他這個嬌生慣養的少爺能在戰場上活下來。
可是利貝拉不同。他在曆屆的貴族狩獵比賽中發現了布魯克斯的能力。布魯克斯雖然每次都不是狩獵大會的前三甲,卻始終是第四或第五位的保持者。利貝拉曾暗地裏觀察過布魯克斯的舉動。結果發現布魯克斯並不是盡全力在參加比賽,而是有選擇性的進行射擊,他的目標是根據前三名的收獲來決定的。由此利貝拉了解到這個年輕人有著超越常人的箭術——在不知道會出現什麽樣的獵物的情況下,要刻意維持在第四第五名遠比奪冠更困難;同時他還有著過人的心機,一個不願在人前顯得特別出挑的人,內心一定有著自己的算計。事實上由於布魯克斯在各方麵表現都毫不突出,乏善可陳,他的身影從來就沒有進入過兩大派係拉攏的名單之中,他一直憑借著伯爵家繼承人和將軍的身份輕鬆遊離於政治漩渦之外。從這一點上來看他的做法和利貝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利貝拉決定在這一次戰爭中將布魯克斯帶在身邊,在實戰中觀察這個年輕人究竟有什麽能耐,或許這會是個可以委以重任的人才也說不定。
出征的人事決定之後,利貝拉立即帶著自己的這些指揮人員趕往前線接收那些無人統領的部隊。當然卡迪爾不可能隻讓他接手圖拉揚沒能進發的殘部,為了確保勝利卡迪爾專門調配了一萬五千精銳國王衛隊給利貝拉指揮。此舉也向整個亞基國表明了國王對於利貝拉的絕對信任,以免那兩大派係的武將對利貝拉故意刁難,延誤軍情。
等到利貝拉趕到前線接收完部隊,他所收集到的情報也讓他開始頭痛起來:艾普斯密頓城是位於難羅河以西的糧倉,同時也是扼守西線大道的關鍵,因此亞基軍大量的糧秣是走的西線這點的確不假,不過難羅河以東的路線還不至於完全斷絕,如果能確保東線的安全,至少還不至於與圖拉揚部完全失去聯絡。可是在亞基軍調集援軍的過程中,李天昊已經率部渡過難羅河襲取了東部的各個城鎮和堡壘,其速度之快簡直匪夷所思。如今東線的交通幾乎被李天昊破壞殆盡,東部的所有城鎮的城防也被李天昊引給焚毀了。現在的李天昊部控製著這段難羅河上的所有交通工具,東線道路不通又沒有可以防禦的城牆,李天昊的騎兵可以來去如風的任意攻擊。東線的通路雖然沒有被完全斷絕,可是已經失去大部分的功能了。
而且亞基最精銳的戰車部隊都在圖拉揚的手裏,利貝拉麾下是以步兵為主的部隊,在這片廣袤大地上是很難與騎兵對抗的,之前曾有一些步兵沒有接到命令繼續向艾普斯密頓地區挺進,結果全都被李天昊的騎兵打了個支離破碎大敗而歸,究竟是讓大軍把盤踞在艾普斯密頓城的李天昊部趕走,還是重新打通東線生命線?或者雙管齊下?可是難羅河的瀑布阻止了他的船隻繼續南行,分兵的話進入艾普斯密頓地區以後就會東西不能相顧,無論哪種選擇都會留下重大的隱患,為此利貝拉愁眉不展。(未完待續。。)
他成功的煽動了烏蘇布和安德拉修之間的矛盾,使得他們兩人為了爭奪新統帥的位置而互相攻訐——烏蘇布為了替兒子挽回麵子不遺餘力;而一直在暗中行事的安德拉修也嗅到了卡迪爾有削減烏蘇布權力的意圖,這次的事件他認為是個天賜良機,因此也終於露出了他隱藏多年的牙齒和利爪與烏蘇布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兩強相爭的結果就是雙方提名的統帥人選全都被找出了種種缺點而無法勝任,在雙方鬥得精疲力竭的時候,卡迪爾及時拋出了利貝拉子爵這張牌,結果雙方都認為利貝拉雖然不是自己這一方的人,但也比被對方的人擔任統帥要好一些,利貝拉的任命就這麽被敲定下來了。
利貝拉對於卡迪爾這次的手腕非常滿意——難怪卡迪爾明明早就表明要重用自己卻始終沒有任何公開的表態,可能在卡迪爾心中這個計劃早就已經成型了,隻是正好遇上了這次的突發事件而已。為了回報國王的信任和囑托,利貝拉也不得不收起平時的懶散和囂張,著手安排自己的軍隊領導班子。
雖然利貝拉的武勇在亞基v,無可比擬,不過身為統帥自然不好衝鋒在前,因此利貝拉選擇了同樣以武勇著稱的將軍坎貝爾,論起武藝來,坎貝爾縱不能贏過利貝拉,也是鶴立雞群的了。如果不是因為不擅長指揮大軍的話,恐怕早就飛黃騰達了。利貝拉任命他作為全軍的先鋒,坎貝爾雖然是安德拉修一派的武將。不過對於利貝拉的武勇他一向是很佩服的,前兩次出征的基本都是烏蘇布那一派的武將。坎貝爾連個邊都沒撈到,此次能任命他做先鋒他是欣然領命的。
副將的人選。利貝拉本來有意選擇自己的故友尤利西斯的四子塞爾達,他深知敵軍的虛實戰法,又和敵軍有殺父深仇,可最終利貝拉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老將軍尤利西斯是自己少有的好友,而他一門五將如今隻剩下了塞爾達一人,如今塞爾達安心在家中侍奉年邁的母親,自己如果將他帶上戰場,這個年輕人有什麽閃失的話,那就太對不起尤利西斯了。思前想後他選擇了經驗和聲望都更高的比烏斯。
作為安德拉修一派的武將,比烏斯原本是被提名為此次的統帥的,其能力自然是不在話下。利貝拉任命他為副將也是為了安撫一下安德拉修,畢竟最近幾次的軍事任命都不符合他的意願。
除此之外,利貝拉對於其他各級中高級指揮人才都精挑細選,從這一點大家才看出利貝拉平時的囂張和懶散背後,實際有著一副精打細算的頭腦,他所任命的軍官完全不顧及派係,隻注重能力。這一點是許多亞基宿將想做卻都無法做到的。
最後,利貝拉安排了一位出人意料的人選出任自己的副官——布魯克斯。布魯克斯作為一名亞基將軍其實一直存在爭議。這個年方二十四歲的年輕將軍之所以飽受爭議,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的先祖原本是王族的旁枝,領受著一塊伯爵的封地和稱號。他作為伯爵家的繼承人。他父親從國王那裏討來了這個將軍的封號。而他無論是成為將軍之前還是之後,都是連一次戰場也沒有上過的菜鳥。因此在亞基將軍中布魯克斯一直是別人的笑柄,在那些身經百戰功勳卓著的將軍們眼裏。他就是一個拿著將軍封號吃幹飯的人。沒有人會指望他上戰場領兵,更沒有人覺得他這個嬌生慣養的少爺能在戰場上活下來。
可是利貝拉不同。他在曆屆的貴族狩獵比賽中發現了布魯克斯的能力。布魯克斯雖然每次都不是狩獵大會的前三甲,卻始終是第四或第五位的保持者。利貝拉曾暗地裏觀察過布魯克斯的舉動。結果發現布魯克斯並不是盡全力在參加比賽,而是有選擇性的進行射擊,他的目標是根據前三名的收獲來決定的。由此利貝拉了解到這個年輕人有著超越常人的箭術——在不知道會出現什麽樣的獵物的情況下,要刻意維持在第四第五名遠比奪冠更困難;同時他還有著過人的心機,一個不願在人前顯得特別出挑的人,內心一定有著自己的算計。事實上由於布魯克斯在各方麵表現都毫不突出,乏善可陳,他的身影從來就沒有進入過兩大派係拉攏的名單之中,他一直憑借著伯爵家繼承人和將軍的身份輕鬆遊離於政治漩渦之外。從這一點上來看他的做法和利貝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利貝拉決定在這一次戰爭中將布魯克斯帶在身邊,在實戰中觀察這個年輕人究竟有什麽能耐,或許這會是個可以委以重任的人才也說不定。
出征的人事決定之後,利貝拉立即帶著自己的這些指揮人員趕往前線接收那些無人統領的部隊。當然卡迪爾不可能隻讓他接手圖拉揚沒能進發的殘部,為了確保勝利卡迪爾專門調配了一萬五千精銳國王衛隊給利貝拉指揮。此舉也向整個亞基國表明了國王對於利貝拉的絕對信任,以免那兩大派係的武將對利貝拉故意刁難,延誤軍情。
等到利貝拉趕到前線接收完部隊,他所收集到的情報也讓他開始頭痛起來:艾普斯密頓城是位於難羅河以西的糧倉,同時也是扼守西線大道的關鍵,因此亞基軍大量的糧秣是走的西線這點的確不假,不過難羅河以東的路線還不至於完全斷絕,如果能確保東線的安全,至少還不至於與圖拉揚部完全失去聯絡。可是在亞基軍調集援軍的過程中,李天昊已經率部渡過難羅河襲取了東部的各個城鎮和堡壘,其速度之快簡直匪夷所思。如今東線的交通幾乎被李天昊破壞殆盡,東部的所有城鎮的城防也被李天昊引給焚毀了。現在的李天昊部控製著這段難羅河上的所有交通工具,東線道路不通又沒有可以防禦的城牆,李天昊的騎兵可以來去如風的任意攻擊。東線的通路雖然沒有被完全斷絕,可是已經失去大部分的功能了。
而且亞基最精銳的戰車部隊都在圖拉揚的手裏,利貝拉麾下是以步兵為主的部隊,在這片廣袤大地上是很難與騎兵對抗的,之前曾有一些步兵沒有接到命令繼續向艾普斯密頓地區挺進,結果全都被李天昊的騎兵打了個支離破碎大敗而歸,究竟是讓大軍把盤踞在艾普斯密頓城的李天昊部趕走,還是重新打通東線生命線?或者雙管齊下?可是難羅河的瀑布阻止了他的船隻繼續南行,分兵的話進入艾普斯密頓地區以後就會東西不能相顧,無論哪種選擇都會留下重大的隱患,為此利貝拉愁眉不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