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拉揚會被放回來,當然是因為李天昊的命令。不過關於這件事請,李天昊本人卻有些異議,因為在他眼裏看來,像圖拉揚這種紈絝子弟武將,又斷了一條手臂,還不如直接給他一個痛快,一刀宰了了事。可魏鬆確認為多殺這麽一個人毫無意義,與其將他殺了,不如把他放回亞基去。像圖拉揚這樣的人回到了亞基,宰相烏蘇布將何以自處?卡迪爾該如何處罰這個敗軍之將?無論圖拉揚是死是活,是去是留,整個亞基宮廷都會為之變得紛亂起來,與這些由他而製造起來的麻煩相比,遠比一刀殺了他更有價值。


    魏鬆的建議得到了第爾斯軍中那些好事者的一致支持,尤其是賽納斯和雅莫,這兩人一唱一和的為魏鬆叫好。李天昊雖然他還是覺得這麽做未免有些太過陰毒了,但是既然是破壞亞基的措施,最後他還是妥協了。


    事實上,自從攻陷艾普斯密頓地區以後,李天昊的麻煩事就一直沒停過,他實在也不想為了這麽一個小小的圖拉揚再費心思了。


    這一次的戰爭成功的攻陷了納帕提斯和艾普斯密頓兩塊地區,這當然是一件可喜可賀的軍事上的勝利,可麻煩∵■,卻接踵而至。


    首先就是如何答謝大力協助第爾斯軍的坎諾族的問題。在這一戰中,坎諾族幫助李天昊的奇襲部隊完成了繞擊艾普斯密頓的行動,在之後的契德艾克會戰中坎諾族英勇奮戰,有超過一千人陣亡。這對於原本人數就不多的坎諾族而言是個非常重大的損失。盡管這個損失還不至於威脅到坎諾族在蠻族中的霸主地位,可李天昊還是要重重答謝他們立下的功績。謝禮成了一件頭痛的問題。由於之前李天昊答應了博德卡隻要獻出艾普斯密頓城,就允許城內的貴族帶著自己的財產離開。加上圖拉揚路經此地時的搜刮,因此艾普斯密頓城內幾乎沒有拿得出手的財寶。結果坎諾族頭人依蓮表示金銀財寶這種東西他們完全可以自己去搶,比起這些無助於自己部族成長的東西,她反而更期待糧食上的資助。這下問題就更大了,在這一戰之中第爾斯軍已經將糧食儲備消耗得所剩無幾,如果把餘糧送給坎諾族的話,駐軍的糧食供應就會出現問題,而今年的收成還需要等待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最後在與依蓮商議後達成了協議,第爾斯軍將城內的財寶收集起來送給了坎諾族。並分出一半的餘糧給坎諾族,剩下的部分則等到這一年的糧食收完以後再行支付,同時雙方簽訂了合約,今後坎諾族不必再進入第爾斯軍實控地區劫掠,可以直接以第爾斯最低糧食收購價來購買或者交換所需的糧食。這件事這才算是了結。


    不過這件事還有一些小插曲,就是依蓮將坎諾族的權力移交給了自己的弟弟基德,自己則留下來陪伴丈夫穆勒。從這一天起,依蓮也成了第爾斯軍的一員,而穆勒的吃人老婆這句戲言從這一天起成了第爾斯軍內部的一句笑談。


    其次。攻陷了著兩塊地區以後,土地的歸屬問題便顯露了出來。土地是第爾斯義軍和帕爾契軍聯合攻下來的,那麽這些土地究竟該歸誰呢?由於李天昊名義上是帕爾契的第爾斯領主,因此名義上這些土地自然是屬於帕爾契的。可是第爾斯軍實行的政治製度和帕爾契本土的製度完全不同。而李天昊勸說艾魯爾國王改行政治製度未果,因此在這片新的土地上實行什麽樣的製度就等同於由誰來控製這塊土地了。關於這一點,即使是對李天昊敬佩有加的帕爾契萬夫長荷龍迪思也表現出不能讓步的態度。唯有海克托爾表現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在多方協商不果的僵持中,最後李天昊提出了一個方案。


    基於新奪得的兩塊土地上原本就是實行的奴隸製度。因此就算實行帕爾契的法令也沒有什麽本質上的區別。因此李天昊提議,第爾斯義軍可以把奪來的土地交給有軍功的帕爾契將士們。卻不能交給那些坐在帕爾契國內的人白白獲取勝利的果實,因此他決定進行分封。根據諸位武將們所立下的功績大小封給不同麵積土地,剩餘的土地則歸第爾斯領所有。各位將領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實行自己認為正確的法令,而第爾斯領則將推行自己的法令。同時,在這兩塊土地上的居民可以自行選擇隸屬於哪一位領主的法令之下。這樣一來,如果帕爾契的法令更吸引人的話,自然會有更多的居民樂於接受帕爾契將領的領地法令,反之亦然。而這些被分封的領主們為了自身利益,自然會拿出更能吸引領民的措施來,如此行事則領民,領主都能獲益。既然雙方誰也說服不了對方實施自己的法令,那不如就拿這兩塊領地來做個試驗,看看究竟哪一種製度更能獲得民眾的支持。


    由於帕爾契諸將都獲得了好處,又不必與帕爾契舊貴族們分享戰果,還有可能通過以後繼續立下的軍功獲得更多的封地,從而成為比舊貴族們更富裕的領主,榮譽與實利兼而有之,因此也就不好再提出反對了。而李天昊也避免了與帕爾契分享戰果而破壞了自己的政治改革進程。


    當然,李天昊還是拿出了相當巨大的一塊土地作為艾魯爾國王的奉邑,這塊土地上所產出的一切財富都歸帕爾契王室所有。李天昊這麽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帕爾契王室的王權,同時獲得帕爾契少壯派將領和新興貴族們的支持,這樣無形中就打壓了舊貴族的勢力,最終為帕爾契推動政治改革鋪平道路。


    對於李天昊的這個方案,海克托爾非常認可,作為新興的少壯派將領,在這一戰中立下了足夠的功績來獲取豐厚的領地,加上他原本就對於舊貴族沒什麽好感,他當然是欣然接受的;老將荷龍迪思則對此表示憂慮,盡管他也獲得了不輸海克托爾的領地,不過深諳帕爾契宮廷內部矛盾的他還是擔心李天昊的做法會觸動舊貴族的利益,他們一定會在艾魯爾國王麵前進讒言,而領兵在外的李天昊根本無法分辯,時間一長恐怕會造成麻煩。


    對於荷龍迪思的建議李天昊心存感激,他很清楚荷龍迪思是真心為自己擔憂。通過這一戰,李天昊在帕爾契軍中的威望更高了,這些隨同他一起出戰的人員都得到了各自的封賞,對李天昊的服從程度也大大提高了。不過在李天昊看來這些都不是問題,隻要第爾斯領是隸屬於帕爾契國的,那麽這些國土自然也是帕爾契的,反正帕爾契的政治改革勢在必行,最終完成改革的帕爾契和第爾斯領根本就無需再分彼此,現在縱然有些許不適應也是在所難免的,舊貴族如果看不順眼的話,大可上前線來立下功績,無功受祿的習慣也該改變過來了。


    最後,李天昊麵臨的就是宗教的問題,而提出這個問題嚴重性的,就是前不久剛剛投降第爾斯軍的布魯克斯。(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地烈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口水的老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口水的老雞並收藏天地烈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