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龑為如何處理就黃河洪災善後問題傷腦筋的同時,遼東戰場出了一件事——自組建以來未嚐敗績的虎衛營遭受了一場大敗。
自開春以來,高定邊和王漢新兩人便如同去年一樣率領著包括虎衛營在內的精銳騎兵部隊深入高麗境內實施他們的襲擾計劃。與去年有所不同的地方在於經過去年一年的襲擾,高麗北部自清川江以北,白狼山以西的廣大地區內幾乎沒有一座村莊不曾遭受過他們的荼毒,隻有防禦能力較強的城鎮和城池才能逃過他們的攻擊。這一年中,大量的人民流離失所,大家為了避難紛紛湧入城鎮和城池,給這些地方的糧食儲備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而那些沒來得及逃走的百姓則幾乎無一例外的被燒光了作物和家園,他們自己也成了沒有拇指的殘疾。失去了勞動能力的百姓更是孤苦無依,人滿為患的城池已經無力再接受這麽多張嘴來啃食他們為數不多的存糧了,為此這些難民不得不向南遷徙。其結果就造成了清川江以北幾乎成了無人區,而江南地區也開始缺糧,這種情況要到大同江南岸才稍微好轉。
在這種情況下,高定邊和王漢新如果還在原來的地帶活『3,動的話,那麽他們的糧食供應就會出現危機,如果渡過清川江向南,一則過於深入敵境危險更大,二則清川江以南地區也已經加強了防備,行動的效率將會變低,三則是清川江這道天然屏障的存在。一旦高麗軍隊切斷這條江上的所有渡口,那麽騎兵要撤退就變得十分艱難。因此高定邊和王漢新決定將矛頭指向鹹鏡道,盡管那裏地廣人稀。也有了較強的防範,卻更適合騎兵的機動性發揮。
在這種局麵下做出這樣的選擇其實也是理所當然的,可是戰術上選擇的減少就給了高麗軍隊一個機會,一個發現他們行動規律的機會。
經過了整整一年的隱忍,由高麗宿將李成會所訓練的騎兵已經完成了訓練。雖然這一次組建的騎兵部隊幾乎耗盡了高麗國內所有可堪使用的馬匹,不過能在原先的騎兵部隊全滅之後再次組建一支超過一萬人的騎兵部隊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
為此耗盡心力的高麗統帥盧炫和他曾經的老上司李成會仔細分析了高定邊和王漢新的作戰行動規律,終於掌握了他們的動向。
盡管絹之國的部隊動向已經暴露。可這支精銳的騎兵來如閃電去如風,步兵隻能望洋興歎;且王漢新詭計多端,要想打伏擊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能夠根據他們的行動及時調整部署的隻有李成會的騎兵部隊,盧炫和李成會商議之後,決定進行一次騎兵決戰,利用己方騎兵在數量上的優勢來壓倒對方的機動優勢。以求一戰解決這支敵軍。免除後患。
麵對出擊任務,高麗騎兵的士氣激昂,所有人都盼著將這支殺戮自己袍澤,殘害百姓的敵軍送進墳墓。李成會為此將自己的兒子李猛調來帳前聽用,作戰地點則定在了鹹興府東北二百裏左右的野熊嶺一帶。
反觀遼東軍這邊,高定邊和王漢新犯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錯誤:他們分兵了。由於野熊嶺一帶地形崎嶇複雜,要徹底劫掠這一帶的村落單憑一支部隊會浪費太多時間,因此由高定邊率領著虎衛營本部的人馬走東路。王漢新率領主力騎兵部隊走西路,然後將這些部隊再細分成幾支分隊。分別出擊各個村落。這就給了李成會一個絕好的機會,他命令李猛集中一萬一千名高麗騎兵對王漢新率領的四千騎兵發起猛攻,自己則率領剩下的兩千四百名騎兵埋伏在要道,準備截擊高定邊的救援。
嗅覺異常靈敏的王漢新感覺到了危險,在最後關頭下達了集結的命令。在李猛後悔不迭的咒罵聲中王漢新的騎兵部隊憑借超高的機動能力完成了集結,避免了被高麗軍隊各個擊破的下場。
可是即便如此,高麗騎兵還是達到了近乎三比一的兵力優勢,陷入敵軍包圍的王漢新部盡管在馬匹數量上與高麗不相上下,可這些馬兒有三分之二是沒有主人騎乘的。用來迷惑敵軍還行,卻無法成為戰力。經過艱苦訓練的高麗騎兵絲毫不遜於久經戰陣的絹之國精銳騎兵,雙方的廝殺從一開始就慘烈異常,所不同的是王漢新部每傷亡一人,高麗軍對於他的優勢就增加了一分。王漢新知道不妙,便尋機突圍,可李猛占據了主動和地形的優勢,王漢新組織了幾次突圍行動都未獲成功,眼看著部下的傷亡越來越大,王漢新隻得暫時退往一座不知名的山頭堅守,同時升起了狼煙通知高定邊。
其實不用王漢新通知,高定邊早已得到了消息。當然,這是李成會故意透露出來的,為的就是讓高定邊率部趕來。
高定邊率領的三千騎兵一路疾行,當天夜間來到了一處名叫老鷹口的地方。高定邊觀察了一下周圍的形勢後大驚失色:老鷹口的地形險要,如果敵軍在這裏設伏的話,自己貿然進入必定全軍覆沒!
當下高定邊命令部隊停止前進,派出五百人抄小路巡視前進,大部隊則停留在了原地。正是因為高定邊的這一舉動拯救了虎衛營。沒過多久,派出去哨探的五百騎兵就和埋伏的高麗騎兵交上了手,高定邊聞訊立即展開部隊營救,而李成會則不得不放棄伏擊的方案,開始與虎衛營正麵對抗。
戰鬥從一開始就陷入白熱化,虎衛營的士兵個個身經百戰,其戰鬥力之高是遼東軍中首屈一指的,而高麗軍則勝在士氣高昂,對於虎衛營滿腔的仇恨激發了他們的潛力。高麗軍士兵就算被虎衛營傷到,隻要沒死就會如同瘋子一樣繼續戰鬥下去,因此虎衛營麵對這樣的對手也感覺到十分的棘手。
高定邊很快了解到對方的兵力與自己接近,對方的作戰意誌如此高昂,要突破他們的話己方必然是損失慘重,那樣就算趕到戰場恐怕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又如何能解救王漢新的部隊呢?眼見戰事陷入僵局,高定邊決定親自上陣,憑借自身的武勇硬闖出一條路來,然後憑借己方的機動優勢擺脫對手。
下令部隊跟緊自己的步伐和專殺對方的馬匹的指令以後,高定邊舞動長槍殺入了敵陣之中。高定邊的這條槍就如同一條黑龍,在高麗士兵的要害處閃動著死亡的爪痕,每一槍看似蜻蜓點水一般輕柔,卻都紮中了人體的要害部位,高麗士兵在這位如同具體化的死神麵前就像嬰兒一樣脆弱不堪,隻能任由他不斷的收割著人命,用鮮血為虎衛營指引一條通道。
就在這個時候,高定邊的麵前出現了一道身影,黑夜中蒼白的須髯格外引人注目,高定邊一眼便認出了來者正是那個自己無法戰勝的敵將李成會!(未完待續。。)
自開春以來,高定邊和王漢新兩人便如同去年一樣率領著包括虎衛營在內的精銳騎兵部隊深入高麗境內實施他們的襲擾計劃。與去年有所不同的地方在於經過去年一年的襲擾,高麗北部自清川江以北,白狼山以西的廣大地區內幾乎沒有一座村莊不曾遭受過他們的荼毒,隻有防禦能力較強的城鎮和城池才能逃過他們的攻擊。這一年中,大量的人民流離失所,大家為了避難紛紛湧入城鎮和城池,給這些地方的糧食儲備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而那些沒來得及逃走的百姓則幾乎無一例外的被燒光了作物和家園,他們自己也成了沒有拇指的殘疾。失去了勞動能力的百姓更是孤苦無依,人滿為患的城池已經無力再接受這麽多張嘴來啃食他們為數不多的存糧了,為此這些難民不得不向南遷徙。其結果就造成了清川江以北幾乎成了無人區,而江南地區也開始缺糧,這種情況要到大同江南岸才稍微好轉。
在這種情況下,高定邊和王漢新如果還在原來的地帶活『3,動的話,那麽他們的糧食供應就會出現危機,如果渡過清川江向南,一則過於深入敵境危險更大,二則清川江以南地區也已經加強了防備,行動的效率將會變低,三則是清川江這道天然屏障的存在。一旦高麗軍隊切斷這條江上的所有渡口,那麽騎兵要撤退就變得十分艱難。因此高定邊和王漢新決定將矛頭指向鹹鏡道,盡管那裏地廣人稀。也有了較強的防範,卻更適合騎兵的機動性發揮。
在這種局麵下做出這樣的選擇其實也是理所當然的,可是戰術上選擇的減少就給了高麗軍隊一個機會,一個發現他們行動規律的機會。
經過了整整一年的隱忍,由高麗宿將李成會所訓練的騎兵已經完成了訓練。雖然這一次組建的騎兵部隊幾乎耗盡了高麗國內所有可堪使用的馬匹,不過能在原先的騎兵部隊全滅之後再次組建一支超過一萬人的騎兵部隊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
為此耗盡心力的高麗統帥盧炫和他曾經的老上司李成會仔細分析了高定邊和王漢新的作戰行動規律,終於掌握了他們的動向。
盡管絹之國的部隊動向已經暴露。可這支精銳的騎兵來如閃電去如風,步兵隻能望洋興歎;且王漢新詭計多端,要想打伏擊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能夠根據他們的行動及時調整部署的隻有李成會的騎兵部隊,盧炫和李成會商議之後,決定進行一次騎兵決戰,利用己方騎兵在數量上的優勢來壓倒對方的機動優勢。以求一戰解決這支敵軍。免除後患。
麵對出擊任務,高麗騎兵的士氣激昂,所有人都盼著將這支殺戮自己袍澤,殘害百姓的敵軍送進墳墓。李成會為此將自己的兒子李猛調來帳前聽用,作戰地點則定在了鹹興府東北二百裏左右的野熊嶺一帶。
反觀遼東軍這邊,高定邊和王漢新犯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錯誤:他們分兵了。由於野熊嶺一帶地形崎嶇複雜,要徹底劫掠這一帶的村落單憑一支部隊會浪費太多時間,因此由高定邊率領著虎衛營本部的人馬走東路。王漢新率領主力騎兵部隊走西路,然後將這些部隊再細分成幾支分隊。分別出擊各個村落。這就給了李成會一個絕好的機會,他命令李猛集中一萬一千名高麗騎兵對王漢新率領的四千騎兵發起猛攻,自己則率領剩下的兩千四百名騎兵埋伏在要道,準備截擊高定邊的救援。
嗅覺異常靈敏的王漢新感覺到了危險,在最後關頭下達了集結的命令。在李猛後悔不迭的咒罵聲中王漢新的騎兵部隊憑借超高的機動能力完成了集結,避免了被高麗軍隊各個擊破的下場。
可是即便如此,高麗騎兵還是達到了近乎三比一的兵力優勢,陷入敵軍包圍的王漢新部盡管在馬匹數量上與高麗不相上下,可這些馬兒有三分之二是沒有主人騎乘的。用來迷惑敵軍還行,卻無法成為戰力。經過艱苦訓練的高麗騎兵絲毫不遜於久經戰陣的絹之國精銳騎兵,雙方的廝殺從一開始就慘烈異常,所不同的是王漢新部每傷亡一人,高麗軍對於他的優勢就增加了一分。王漢新知道不妙,便尋機突圍,可李猛占據了主動和地形的優勢,王漢新組織了幾次突圍行動都未獲成功,眼看著部下的傷亡越來越大,王漢新隻得暫時退往一座不知名的山頭堅守,同時升起了狼煙通知高定邊。
其實不用王漢新通知,高定邊早已得到了消息。當然,這是李成會故意透露出來的,為的就是讓高定邊率部趕來。
高定邊率領的三千騎兵一路疾行,當天夜間來到了一處名叫老鷹口的地方。高定邊觀察了一下周圍的形勢後大驚失色:老鷹口的地形險要,如果敵軍在這裏設伏的話,自己貿然進入必定全軍覆沒!
當下高定邊命令部隊停止前進,派出五百人抄小路巡視前進,大部隊則停留在了原地。正是因為高定邊的這一舉動拯救了虎衛營。沒過多久,派出去哨探的五百騎兵就和埋伏的高麗騎兵交上了手,高定邊聞訊立即展開部隊營救,而李成會則不得不放棄伏擊的方案,開始與虎衛營正麵對抗。
戰鬥從一開始就陷入白熱化,虎衛營的士兵個個身經百戰,其戰鬥力之高是遼東軍中首屈一指的,而高麗軍則勝在士氣高昂,對於虎衛營滿腔的仇恨激發了他們的潛力。高麗軍士兵就算被虎衛營傷到,隻要沒死就會如同瘋子一樣繼續戰鬥下去,因此虎衛營麵對這樣的對手也感覺到十分的棘手。
高定邊很快了解到對方的兵力與自己接近,對方的作戰意誌如此高昂,要突破他們的話己方必然是損失慘重,那樣就算趕到戰場恐怕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又如何能解救王漢新的部隊呢?眼見戰事陷入僵局,高定邊決定親自上陣,憑借自身的武勇硬闖出一條路來,然後憑借己方的機動優勢擺脫對手。
下令部隊跟緊自己的步伐和專殺對方的馬匹的指令以後,高定邊舞動長槍殺入了敵陣之中。高定邊的這條槍就如同一條黑龍,在高麗士兵的要害處閃動著死亡的爪痕,每一槍看似蜻蜓點水一般輕柔,卻都紮中了人體的要害部位,高麗士兵在這位如同具體化的死神麵前就像嬰兒一樣脆弱不堪,隻能任由他不斷的收割著人命,用鮮血為虎衛營指引一條通道。
就在這個時候,高定邊的麵前出現了一道身影,黑夜中蒼白的須髯格外引人注目,高定邊一眼便認出了來者正是那個自己無法戰勝的敵將李成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