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從茫茫山林中露出了頭,如同一個潛伏在黑夜中的武士開始進攻一樣射出金色的利箭,將每一處被射中的地方再次點燃。周遭的氣溫開始越來越高,經過一夜累積起來的涼爽空氣全麵敗退,很快便被殺了一個全軍覆沒,大地再次被熱浪所統治。


    樹葉間潛伏著的知了們仿佛是太陽安插在大地上的奸細一樣,受到援軍到來的鼓舞,紛紛起而響應,用他們的鳴叫為主力部隊搖旗呐喊。


    可惜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了,太陽的猖狂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隻需要一場寒風就能扭轉這一局麵,然後它的力量就會一路下滑,直到大地再次落入寒冷的控製之中。


    所謂的國運也和這四季的交替一樣吧。如今的高麗就如同這夏末的太陽一樣,所欠缺的不過就是一場淩厲的秋風而已。而這秋風便是絹之國的大軍了。蘇成棟坐在馬上望著前方的景色,擦了一把額頭上流下的汗水——經過一夜的行軍,部隊和他一樣開始感到疲憊,等到太陽完全釋放出威力的時候,就不得不搭起帳篷來躲避了。


    自從兩天前渡過鴨綠江以後,遼東軍隻遭遇到了一次高麗軍激c,烈的抵抗,可是那規模僅僅是百人而已,之後便再沒有見過高麗軍的蹤跡。看起來高麗軍南撤的消息屬實,在開進到定州之前都不會再有高麗軍的影子了。


    之所以會選在天氣還如此炎熱的夏末行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避免高麗人趕在絹之國大軍推進到平壤一線之前搶收掉這一季的糧食。為了徹底扼殺高麗軍的抵抗能力,絹之國讓王漢新和高定邊兩員小將率領著精銳騎兵對高麗實行了三年的絕戶計,幾乎徹底毀滅了高麗大同江以北的農業力量,使得這一片廣大的地區陷入了無糧的絕境,從而導致了大量高麗人民向南逃亡。清川江以北幾乎成了無人區,因此在清川江以北高麗軍即使想要堅守也很難布置足夠的防禦力量,因為根本沒有足夠的糧食來供養這些部隊。


    當然,這種做法的副作用也是很明顯的。首先這一片地區的農業發展水平至少倒退了幾十年,被絹之國占領以後的恢複工作任重道遠;其次,這片無人區對於絹之國進軍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沿途根本沒有可以征收的糧食。這對於糧食補給的壓力也大大增加了。好在這一切早在計劃之中,為此絹之國整整準備了三年的時間,這一次出兵的進軍速度也是十分緩慢,步步為營,目的就是一口一口的把高麗的土地吃到肚子裏。這一次絹之國發兵二十萬,東路由猛將蓋言曉領兵七萬五千,鍾合,華猛為副將,出鹹鏡道向南攻略;西路由蘇成棟領兵十二萬五千。高定邊,王漢新為副將,鄭夢龍引水軍為側翼,同時輔助提供糧食供給。兩路軍均不是快速南下,而是穩紮穩打一步步行軍,沿途不斷強化補給點和據點,同時向南推進。


    唯一出人意料之外的是遼東都護何靈大人竟然沒有親自掛帥出征,而是在後方統一調度。這件事不符合何靈的風格。外界都傳說何靈有意培養蘇成棟為遼東都護的繼承人,所以讓他統領西路軍主力。意在讓他攻克平壤以積累功勳和人望。要說起蘇成棟的實績和威望,雖然還夠不上遼東都護的份兒,卻也是遼東軍中的唯一了。這些年來他不但在常邈生前就衝鋒陷陣立下汗馬功勞,在何靈任遼東都護的期間,遼東和幽州兩地的防禦突契進攻策略都是在他安排下進行的,他的威望固然是比不上常邈。卻已經是遼東軍中超越何靈的存在了。其實隻有高級將領們清楚底細,何靈之所以沒有掛帥出征,一來是有他坐鎮遼東,可以震懾突契不敢犯境,二來是因為何靈的身體狀況已經無法再讓他遠征高麗了。


    七十歲的老將何靈在今年年初身體狀況明顯惡化了。盡管在外人麵前他做得十分完美,可是真正在身邊的人都能感覺到,老將的步伐不如從前了。醫生斷言何靈的生命將很難熬到明年夏天,何靈本人倒是有意將這把老骨頭扔在高麗的戰場上,可是考慮到常邈的悲劇對於絹之國軍隊的打擊直接導致了一次唾手可得的勝利最後功敗垂成,眾將還是及時製止了老將的固執。在此時此刻,遼東都護健在的實際價值要遠遠大於讓他冒險遠征的效果。


    正因為如此,絹之國此次進軍格外慎重,因為他們已經經不起再有任何紕漏了,與其出了問題再回來補救,還不如把一切安排妥當,一點點的累積勝利果實,從時間上來看還是來得及的,萬一何靈有什麽不測,絹之國也能做到不用撤退就地轉入固守。


    蘇成棟不禁唏噓起來:如果這一仗能攻陷高麗首都的話,戰事應該就會告一段落吧,那麽自常邈以來長達六年的戰爭也會告一段落了。這是何其漫長的六年啊。在這六年間,多少同袍手足戰死沙場,就連都護大人常邈都被高麗刺殺身亡,這份損失和遺憾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彌補的。可惜,即使與高麗的戰爭告一段落了,與突契的戰爭又會持續到何時呢?身為武將,能有建立功勳的地方固然是好事,可作為一個人,陷入無休止的殺戮漩渦之中就談不上幸福了。


    蘇成棟雖然才三十二歲而已,可在心態上卻已經與那些年長的同僚們一樣,對於這戰場生出一份敬畏退避之意了。恐怕隻有更年輕的一代還對這戰場上的廝殺孜孜不倦吧?


    蘇成棟所說的年輕一代指的當然是他的副將高定邊和王漢新了。這兩人隻差了兩歲,平均年齡正好是二十歲,可卻已經坐到了正六品下和從六品上,實在是不得了的出人頭地。這兩人在血腥戰場上摸爬滾打了這幾年完全沒有絲毫的倦意,看起來這是個屬於他們的年代吧?


    蘇成棟一邊在內心如此想著,一邊指揮部下開始安營紮寨休息,等待太陽下山,天氣涼爽一些再繼續行軍。


    “報!前鋒高定邊大人已經到達定州城,已經與高麗軍展開交鋒!”


    “真快啊,這小子還是這麽有精神啊。”蘇成棟感歎道,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麽似的問道:“高定邊?那王漢新那小子呢?”


    “這個......,王大人已經直撲龜城去了。”


    “這小子還是這麽不消停!”蘇成棟罵了一句,隨後便抽出隨身攜帶的作戰地圖展了開來。王漢新的行動速度超出了作戰計劃預期,為此必須要重新調整進軍部署與之配合呼應才行。於是蘇成棟一邊抱怨一邊投入到了周密的計算之中。(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地烈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口水的老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口水的老雞並收藏天地烈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