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變化的根源在於成雲。就在他決定撤退的同時,成雲做了一個大膽的推測,並且將其付諸實施,由此造就了之後的變局。
成雲成功的推斷到了高定邊的追擊行動,並且預估會在漁波附近被追上,因此他專門派出了四千精銳之士不惜以全軍戰死的代價來拖延敵軍的步伐,最後成功的完成了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那就是成雲在逃亡時緊急轉向,成功的折向了西邊!
這件事做起來是冒了巨大風險的,因為成雲判斷高定邊在兩翼張開的部隊會一邊追擊一邊開始收攏,這樣的話他的撤退速度再快,也會有一部分部隊陷入被三麵夾擊的窘境,要避免這一情況,就必須犧牲掉一小股力量來遲滯敵軍的步伐。可是他覺得與其如此一味挨打,不如采取更加積極的行動,那就是從高定邊那猶如收攏的雙臂的陣型的一側逃逸。既然高定邊會收攏“雙臂”,那麽何不放棄一路南下,從其中一側突破呢?絹之國軍隊急速追擊和收攏時肯定料想不到高麗軍居然會發起反擊,而且成雲對這一條手臂上的兵力擁有絕對的數量優勢,如果突襲成功,必定能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成功突出包▽,圍後,形勢就會為止一轉。因為高定邊如果沒有及時調整追擊方向的話,就會一頭撞上前來接應自己的盧炫,而此時他的側翼就暴露給了自己——成雲在撤退時想到的居然是反擊,這也算是無愧於他戎馬一生了。
麵對戰場上出現的新情況,高定邊的確陷入了一時的迷茫之中。右翼部隊遭遇敵軍主力的消息讓他以為是高麗接應的部隊已經趕到,因此他的第一反應是放慢了腳步。收攏兵力。從這點上來說,高定邊的舉動比起那些隻知道一味追擊的武將要好得多。至少他沒有冒冒失失的衝到敵軍的夾擊之中;但是他依然犯了一個錯誤,他把在自己正麵出現的盧炫軍當做了成雲,而把成雲部當做了盧炫部。因此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決定集中優勢力量先對付已經連續作戰多日疲憊不堪的成雲部,分出少量的部隊拖住盧炫的步伐,憑借絹之國騎兵在野戰中的優勢,應該能很容易的令這支部隊後退,然後他利用這個時間差再回過頭來對付盧炫的部隊,就算不能取勝。也能比較輕鬆的擺脫這個不利局麵。
如果高定邊的戰術成功的話,大概也足以在戰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場經典戰役吧,可惜他對於敵軍的錯誤判斷讓他的行動一開始就陷入了不利局麵,他全力進攻的正是盧炫率領的三萬生力軍,等到高定邊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成雲部已經緊緊壓住了他的側翼部隊,局麵開始倒向高麗軍一邊。
高定邊的部隊就像一頭雄獅被兩頭猛虎同時攻擊一樣,盧炫和成雲這兩頭猛虎的任何一邊都具備與高定邊部旗鼓相當的兵力,而且兩個人的指揮能力也在伯仲之間。論起作戰經驗更是比高定邊豐富得多,兩人互相配合不斷加大高定邊部的傷亡,同時一點點的向其側麵後後路包抄上來,隻要情況繼續下去。高定邊部不是被包圍就是陷入潰散之中。
此時戰場上出現了一股新的力量,那就是王漢新率領的一千虎衛營。
在成功擊破了幾乎所有的農民軍之後,王漢新本打算休整一下部隊。然後回肅州的。可是就在此時他得到了情報說成雲退兵,高定邊已經展開追擊。王漢新大致了解了一下局勢後認為高定邊的追擊並不妥當。因為成雲是主動撤退,並不知道他會設下什麽圈套。而且成雲在兵力上並沒有居於弱勢,一旦他反戈一擊,或許會出現變數。因此他立即取消了休整命令,率部急速南下,終於在高定邊最危急的時候趕到了戰場。
可是王漢新手頭的兵力僅僅隻有一千人,而且就這個數字都是含有水分的,在與農民軍作戰的過程中雖然十分順利,也不可能完全沒有傷亡,再加上連續行軍掉隊的,實際趕到戰場的隻有六百騎出頭一點。然而王漢新還是毅然決然的立即投入了戰鬥,因為他敏銳的感覺到高麗軍是不可能立即察覺自己的虛實的,此時這六百騎能起到的心理震懾作用遠遠大於它的實際作戰價值。
王漢新一馬當先,衝在隊伍的最前端,用盾牌擋住了高麗軍射來的零星箭支。從對方的弓箭密度中他已經看清了高麗軍配置上的弱點,隨即催馬稍稍調整了切入高麗陣型的位置,然後甩掉盾牌,擺開手中的長槍殺進了高麗軍中。長槍所到之處就如同一根銀針在布帛中穿梭一樣,隻不過這根銀針並不是穿針引線將兩塊布縫合在一起,反而是用鮮血鋪路,把完整的布帛撕成了碎片。
為了不被高麗軍察覺自己的兵力單薄,突入高麗軍陣之後,王漢新並沒有繼續突擊,而是向橫向展開,著力於擴大高麗軍後背的混亂局麵。據史料記載,當天的風是從東方吹來,而且風力很小,可就在此時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似的,突然刮起了一陣西北風,直吹得麵對王漢新的高麗軍睜不開眼睛來。
王漢新見狀連聲高呼“天助我也”,隨即便命部下順風放起火來。盡管引火之物並不多,可是借助著風勢,這股火還是很快開始蔓延開來,滾滾濃煙更是擴大了高麗軍的混亂,王漢新一邊乘勢搗亂,一邊縱火,沒想到居然成功的點燃了一大片地區,著了火的旗幟和車輛燒到了周圍的士兵,更嚇壞了拉車的牛馬,它們渾身冒火的四處亂竄將更多士兵點燃,最後被燒死倒地,身上著火的士兵仿佛被它們傳染似的一樣哀嚎著打滾,然後被混亂的同伴們踩死,同時也把火苗帶給了那些同伴。等到這陣奇怪的西北風小下來的時候,成雲部的後隊已經有一半左右被這場火攪得亂成了一鍋粥。
漫天的濃煙就算是盧炫部的士兵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更別說高定邊了。成雲部的這場混亂對高定邊而言無疑是天賜良機,他當即組織力量向這個方向猛攻,終於成雲的部署被徹底打亂了,成雲完全失去了對這一部分軍隊的控製,而高定邊則乘勢掩殺,成功的驅散了這部分高麗軍,由此為契機一步步將部隊帶到了漁波北部穩住了陣腳。
這一戰中高定邊失去了近一萬名部下,高麗軍如果不算最後這場混亂中的傷亡,隻有不到兩千人。原本是一場完全的勝利,卻被王漢新的攪局給破壞了。
等到盧炫和成雲匯合起來再想進攻時,絹之國的後續部隊也在源源不斷的開進過來,最後盧炫還是放棄了進攻南撤了。
從成雲部進攻肅州開始,到漁波會戰結束,成為此次征討高麗之戰的第一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居功至偉的人非王漢新莫屬,是他快速討平了高麗農民軍,解除了先鋒部隊被合圍的危機,也是他不顧疲勞連續作戰,成功解救了高定邊的先鋒部隊的危機,才保住了兩萬多名士兵的性命,在這場戰鬥之後,王漢新回到營地中整整睡了兩天兩夜,他率領的一千虎衛營戰士也和他一樣,由此可見在這段時間內他們是何等的奮戰不休的。可是當他睡醒以後,等待他的卻不是熱情的讚譽,而是冷峻的軍法。(未完待續。。)
成雲成功的推斷到了高定邊的追擊行動,並且預估會在漁波附近被追上,因此他專門派出了四千精銳之士不惜以全軍戰死的代價來拖延敵軍的步伐,最後成功的完成了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那就是成雲在逃亡時緊急轉向,成功的折向了西邊!
這件事做起來是冒了巨大風險的,因為成雲判斷高定邊在兩翼張開的部隊會一邊追擊一邊開始收攏,這樣的話他的撤退速度再快,也會有一部分部隊陷入被三麵夾擊的窘境,要避免這一情況,就必須犧牲掉一小股力量來遲滯敵軍的步伐。可是他覺得與其如此一味挨打,不如采取更加積極的行動,那就是從高定邊那猶如收攏的雙臂的陣型的一側逃逸。既然高定邊會收攏“雙臂”,那麽何不放棄一路南下,從其中一側突破呢?絹之國軍隊急速追擊和收攏時肯定料想不到高麗軍居然會發起反擊,而且成雲對這一條手臂上的兵力擁有絕對的數量優勢,如果突襲成功,必定能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成功突出包▽,圍後,形勢就會為止一轉。因為高定邊如果沒有及時調整追擊方向的話,就會一頭撞上前來接應自己的盧炫,而此時他的側翼就暴露給了自己——成雲在撤退時想到的居然是反擊,這也算是無愧於他戎馬一生了。
麵對戰場上出現的新情況,高定邊的確陷入了一時的迷茫之中。右翼部隊遭遇敵軍主力的消息讓他以為是高麗接應的部隊已經趕到,因此他的第一反應是放慢了腳步。收攏兵力。從這點上來說,高定邊的舉動比起那些隻知道一味追擊的武將要好得多。至少他沒有冒冒失失的衝到敵軍的夾擊之中;但是他依然犯了一個錯誤,他把在自己正麵出現的盧炫軍當做了成雲,而把成雲部當做了盧炫部。因此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決定集中優勢力量先對付已經連續作戰多日疲憊不堪的成雲部,分出少量的部隊拖住盧炫的步伐,憑借絹之國騎兵在野戰中的優勢,應該能很容易的令這支部隊後退,然後他利用這個時間差再回過頭來對付盧炫的部隊,就算不能取勝。也能比較輕鬆的擺脫這個不利局麵。
如果高定邊的戰術成功的話,大概也足以在戰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場經典戰役吧,可惜他對於敵軍的錯誤判斷讓他的行動一開始就陷入了不利局麵,他全力進攻的正是盧炫率領的三萬生力軍,等到高定邊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成雲部已經緊緊壓住了他的側翼部隊,局麵開始倒向高麗軍一邊。
高定邊的部隊就像一頭雄獅被兩頭猛虎同時攻擊一樣,盧炫和成雲這兩頭猛虎的任何一邊都具備與高定邊部旗鼓相當的兵力,而且兩個人的指揮能力也在伯仲之間。論起作戰經驗更是比高定邊豐富得多,兩人互相配合不斷加大高定邊部的傷亡,同時一點點的向其側麵後後路包抄上來,隻要情況繼續下去。高定邊部不是被包圍就是陷入潰散之中。
此時戰場上出現了一股新的力量,那就是王漢新率領的一千虎衛營。
在成功擊破了幾乎所有的農民軍之後,王漢新本打算休整一下部隊。然後回肅州的。可是就在此時他得到了情報說成雲退兵,高定邊已經展開追擊。王漢新大致了解了一下局勢後認為高定邊的追擊並不妥當。因為成雲是主動撤退,並不知道他會設下什麽圈套。而且成雲在兵力上並沒有居於弱勢,一旦他反戈一擊,或許會出現變數。因此他立即取消了休整命令,率部急速南下,終於在高定邊最危急的時候趕到了戰場。
可是王漢新手頭的兵力僅僅隻有一千人,而且就這個數字都是含有水分的,在與農民軍作戰的過程中雖然十分順利,也不可能完全沒有傷亡,再加上連續行軍掉隊的,實際趕到戰場的隻有六百騎出頭一點。然而王漢新還是毅然決然的立即投入了戰鬥,因為他敏銳的感覺到高麗軍是不可能立即察覺自己的虛實的,此時這六百騎能起到的心理震懾作用遠遠大於它的實際作戰價值。
王漢新一馬當先,衝在隊伍的最前端,用盾牌擋住了高麗軍射來的零星箭支。從對方的弓箭密度中他已經看清了高麗軍配置上的弱點,隨即催馬稍稍調整了切入高麗陣型的位置,然後甩掉盾牌,擺開手中的長槍殺進了高麗軍中。長槍所到之處就如同一根銀針在布帛中穿梭一樣,隻不過這根銀針並不是穿針引線將兩塊布縫合在一起,反而是用鮮血鋪路,把完整的布帛撕成了碎片。
為了不被高麗軍察覺自己的兵力單薄,突入高麗軍陣之後,王漢新並沒有繼續突擊,而是向橫向展開,著力於擴大高麗軍後背的混亂局麵。據史料記載,當天的風是從東方吹來,而且風力很小,可就在此時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似的,突然刮起了一陣西北風,直吹得麵對王漢新的高麗軍睜不開眼睛來。
王漢新見狀連聲高呼“天助我也”,隨即便命部下順風放起火來。盡管引火之物並不多,可是借助著風勢,這股火還是很快開始蔓延開來,滾滾濃煙更是擴大了高麗軍的混亂,王漢新一邊乘勢搗亂,一邊縱火,沒想到居然成功的點燃了一大片地區,著了火的旗幟和車輛燒到了周圍的士兵,更嚇壞了拉車的牛馬,它們渾身冒火的四處亂竄將更多士兵點燃,最後被燒死倒地,身上著火的士兵仿佛被它們傳染似的一樣哀嚎著打滾,然後被混亂的同伴們踩死,同時也把火苗帶給了那些同伴。等到這陣奇怪的西北風小下來的時候,成雲部的後隊已經有一半左右被這場火攪得亂成了一鍋粥。
漫天的濃煙就算是盧炫部的士兵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更別說高定邊了。成雲部的這場混亂對高定邊而言無疑是天賜良機,他當即組織力量向這個方向猛攻,終於成雲的部署被徹底打亂了,成雲完全失去了對這一部分軍隊的控製,而高定邊則乘勢掩殺,成功的驅散了這部分高麗軍,由此為契機一步步將部隊帶到了漁波北部穩住了陣腳。
這一戰中高定邊失去了近一萬名部下,高麗軍如果不算最後這場混亂中的傷亡,隻有不到兩千人。原本是一場完全的勝利,卻被王漢新的攪局給破壞了。
等到盧炫和成雲匯合起來再想進攻時,絹之國的後續部隊也在源源不斷的開進過來,最後盧炫還是放棄了進攻南撤了。
從成雲部進攻肅州開始,到漁波會戰結束,成為此次征討高麗之戰的第一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居功至偉的人非王漢新莫屬,是他快速討平了高麗農民軍,解除了先鋒部隊被合圍的危機,也是他不顧疲勞連續作戰,成功解救了高定邊的先鋒部隊的危機,才保住了兩萬多名士兵的性命,在這場戰鬥之後,王漢新回到營地中整整睡了兩天兩夜,他率領的一千虎衛營戰士也和他一樣,由此可見在這段時間內他們是何等的奮戰不休的。可是當他睡醒以後,等待他的卻不是熱情的讚譽,而是冷峻的軍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