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不知不覺也寫了一年多了,期間由於節假日,外出等原因拉下了不少進度,以至於存稿日見減少,為免斷更危險,自此第二部開始之際,改為兩日一更,為表歉意,兩日一更期間全部免費,特此聲明
公曆九九年,位於後來的阿魯巴尼亞國境內西北部的一座無名的小山上,落日的餘暉還在山頂做著它無力的掙紮。然而這短暫光輝不會再持續太久,下一瞬間它就可能墜入黑暗之中,太陽是不會理會凡人們對它的留戀的。轉眼間,太陽徹底消失與地平線下,那山頂的餘暉也隨之終結。
隨著太陽的消失,黑夜張開雙臂將大地融入懷抱,仿佛是惡魔舞動起他的雙翼籠罩住了人間。在這座山上的半山腰處有一個不算太大洞穴,洞內閃爍著微弱的火光。借著火光可以看到,有一群衣衫襤褸的人圍著一位垂死的老人跪倒在地。老人的胡子雜亂而蒼白,以至於和他幾乎禿盡的白發相比更像是頭發,使人第一眼看時有一種強烈的錯位感。他那僵直的身體微微顫動,枯黃色的眼睛快速顫抖,喉頭發出輕微的震動,在他而言是用盡生命最後的力量在嘶喊,可在周圍的人耳中卻僅…5,僅是依稀能辨認罷了。
周圍的這群人都是這位老者的弟子,此刻他們的心情有悲有喜,悲的是如慈父般導師,先知,偉大的賢者即將離他們而去;喜的是他們的神並沒有舍棄他們,在導師的生命盡頭似乎看到了神的諭旨,眼下他正竭盡全力將未來展現在他們麵前。當然,處於最前麵的三位大弟子是聽得最清晰的,他們正努力在莎草紙上記錄下導師最後的言語。
隻聽老者繼續說道:“啊......那黑夜漫天而來......知道偉大的王將其驅散......神啊,請容我再停留片刻......之後。神的子民將建立一個國度,居於大陸的西北之地......嘔,不......天......天裂成了兩半......啊......末日......末日......”
老者的嘴繼續蠕動,可是卻再沒人能聽懂隻言片語了,幾分鍾後,嘴唇停止了蠕動。一切都歸於平靜。
馬格拉恩合上了卷軸,看著眼前的幾位神官們。作為弗蘭克國次席大神官的他,實質上已經是這神之國弗蘭克最高的神職人員了——首席大神官已經成了一種精神象征,而擺脫了世俗的事情專修於宗教文獻了。馬格拉恩知道能接觸到這份原始抄本是作為一個神職人員無上的光榮。從在座的幾十位來自各地的神官們那陶醉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們和自己懷著同樣的感情。馬格拉恩小心翼翼的把這份已經脆弱不堪的抄本卷好,輕輕放進一個用絹之國絲綢做的袋子中,然後又裝進一個純金打造,鑲滿各類寶石的盒子中,上了鎖。
等到這虔誠的動作告一段落的時候,馬格拉恩才開口道:“之後的三百年間。這三位大弟子演變成了三個教派,而其中之一果然如神諭中預言的,在大陸的西北端建立了這個神之國弗蘭克,由此也被譽為神選中的子民,而這個教派也就被奉為正教。其他兩個教派雖然不甘心,但是對於這份神啟書卻是沒有異議的,當初三大弟子所記錄的文字幾乎一樣,隻有少數讀音接近的字有差異而已。
而我要說的是。各位,根據這本神啟書上所提到的。總共有十七個預言,其中有十六個已經應驗,最近的一件就是弗蘭克國的建立。但是那也已經是四百多年前的事情了,而這最後一件末日的預言至今還沒有到來。雖然之前的預言應驗的時間從跨度上有越來越長的趨勢,可這一次的跨度超過了其餘十六個的總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越來越感到害怕。這就如同懸在人們頭上的一把利劍。隨時隨地會落下來。這種莫名的恐懼逐漸占據了大部分人的心,以至於許多別有用心的人借機鼓吹末日臨近,進而大肆斂財行騙,曲解我們的教義,嚴重損害了我教的聲譽。對此我教無法予以澄清。因為神啟書上確實沒有說出末日臨近的日期,根本無法進行反駁。對此各位有何看法?”
這話說完四周一片寂靜。要消滅幾股騙子集團是很容易的,可是要消除人心中的陰霾那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在沒有足夠證據來安撫人心之前,教會就像空著手與惡魔搏鬥一樣完全不之所措。就算暫時壓製住了人們的恐慌行為,隻要稍有一點鬆懈這股邪火就會死灰複燃。因此要說看法談何容易?
馬格拉恩環顧四下,見大家都不做聲。然後才開口道:“各位,既然各位都沒有提議,不如來聽聽我的。神啟必定會實現,而我們對於神啟的時間,地點都一無所知。那就隻剩下如何去解讀這最後的神啟,來把事情往好的方麵引導了。首先我們要讓我們的子民相信,隻有相信我們的教義,才能在末日獲得神的慈悲從而躲過末日的災難;其次我們要讓其他教派明白,隻有皈依於我正教之下才能獲得救贖;最後,我們應該盡可能讓異教徒們也相信隻有相信我們的神才能獲得神的寬恕。”
“異教徒?那些萬惡的異教徒如何會相信神的偉大?”有人如此提問。
“對!異教徒是不可能明白神的偉大的,要讓他們相信我們的神,那就隻有一條路,那便是戰爭。用征服來強迫他們接受我們的神,這就是最大的慈悲!最大的拯救!”
“請等一下,這種說法是否可以直接理解為我們要發動一場針對整個異教徒世界的戰爭?”一個神官發言道。
“我們的周邊都是其他教派的國家和異教徒的國家啊,我們要犧牲多少信徒的生命才能達成這一目標啊?”另一個神官問道。
“是否可以這麽估計,一旦我們的力量不足以結束戰爭,那便會完全陷入戰爭之中無法自拔。那請問我們這樣做是在製造末日還是在消滅末日呢?”
隨著質疑聲越來越大,其他神官們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異議,這裏麵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最後變成了一場宏大的,毫無秩序的爭吵。
馬格拉恩看著眼前的亂象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這些神官來自全國各地,他們之間的利益關係本來就複雜無比,矛盾重重,要讓這群人意見一致實在是件難事。可是沒有這群神職人員的首肯,地方行政官員是不會聽從自己的調令來統一行動的,在那之前,各個城邦就會懷疑對方的軍事行動是針對自己城邦的而互相打個頭破血流。自己應允了亞基國特使的請求,答應他出兵協助亞基平定叛亂。這是一個天賜良機,可以名正言順的滲透進亞基的內務之中,亞基這個高貴的異教大國終於朝弗蘭克低下了頭。可是要做到這一步卻必須有足夠的耐心才行。趁著這群人吵得熱火朝天,馬格拉恩幹脆平靜下來陷入了沉思。
等到有人注意到馬格拉恩的神情莊重,繼而紛紛停止爭吵安靜下來時,已經過去了三個多小時。此時馬格拉恩這才睜開眼睛,緩緩的說道:“各位,對外的戰爭不但可以擴散神的教義,而且還可以讓我們製造出一個共同敵人,由此人民就會忘卻末日的恐懼,轉而將自身獻給神的偉大戰爭之中。不但可以解除目前的困局,更有可能贏得更多。”
這一次,沒有人提出反駁,一方麵是馬格拉恩的說法擊中了他們真正的軟肋,他們被人民日益增加的恐懼心態搞得身心俱疲,如果能有一個令人民分心的東西,那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了,況且這件事還有獲利的可能——戰爭會帶來相應的大量需求,物資的短缺也就可以借機囤積居奇,不論戰爭勝負都是個穩賺不賠的買賣;另一方麵則是因為之前的爭吵令他們疲憊不堪的緣故。
“可是我們究竟能不能獲得勝利呢?”不知是誰冒出了這麽一句,這也確實是大家最為擔心的事情。
馬格拉恩點點頭道:“確實如此。不過我堅信有著神聖信仰的子民一定會得到神的庇佑,讓他們戰勝異教徒的。不過為了慎重起見,我們最好印證一下這件事,因此發動一次小規模的戰鬥是比較穩妥的辦法。眼下就有一個機會,亞基國派來了特使,請求我國派出援兵。”
場內一片寂靜,馬格拉恩環視室內所有的眼光,一雙雙不同顏色的眼睛裏浮現出了不同的心思,但卻沒有一個出言表示反對的。
很好,這是一個好開端。馬格拉恩心裏想道。隻要不公開反對,他自信能將他們的意見統一起來。(未完待續。。)
公曆九九年,位於後來的阿魯巴尼亞國境內西北部的一座無名的小山上,落日的餘暉還在山頂做著它無力的掙紮。然而這短暫光輝不會再持續太久,下一瞬間它就可能墜入黑暗之中,太陽是不會理會凡人們對它的留戀的。轉眼間,太陽徹底消失與地平線下,那山頂的餘暉也隨之終結。
隨著太陽的消失,黑夜張開雙臂將大地融入懷抱,仿佛是惡魔舞動起他的雙翼籠罩住了人間。在這座山上的半山腰處有一個不算太大洞穴,洞內閃爍著微弱的火光。借著火光可以看到,有一群衣衫襤褸的人圍著一位垂死的老人跪倒在地。老人的胡子雜亂而蒼白,以至於和他幾乎禿盡的白發相比更像是頭發,使人第一眼看時有一種強烈的錯位感。他那僵直的身體微微顫動,枯黃色的眼睛快速顫抖,喉頭發出輕微的震動,在他而言是用盡生命最後的力量在嘶喊,可在周圍的人耳中卻僅…5,僅是依稀能辨認罷了。
周圍的這群人都是這位老者的弟子,此刻他們的心情有悲有喜,悲的是如慈父般導師,先知,偉大的賢者即將離他們而去;喜的是他們的神並沒有舍棄他們,在導師的生命盡頭似乎看到了神的諭旨,眼下他正竭盡全力將未來展現在他們麵前。當然,處於最前麵的三位大弟子是聽得最清晰的,他們正努力在莎草紙上記錄下導師最後的言語。
隻聽老者繼續說道:“啊......那黑夜漫天而來......知道偉大的王將其驅散......神啊,請容我再停留片刻......之後。神的子民將建立一個國度,居於大陸的西北之地......嘔,不......天......天裂成了兩半......啊......末日......末日......”
老者的嘴繼續蠕動,可是卻再沒人能聽懂隻言片語了,幾分鍾後,嘴唇停止了蠕動。一切都歸於平靜。
馬格拉恩合上了卷軸,看著眼前的幾位神官們。作為弗蘭克國次席大神官的他,實質上已經是這神之國弗蘭克最高的神職人員了——首席大神官已經成了一種精神象征,而擺脫了世俗的事情專修於宗教文獻了。馬格拉恩知道能接觸到這份原始抄本是作為一個神職人員無上的光榮。從在座的幾十位來自各地的神官們那陶醉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們和自己懷著同樣的感情。馬格拉恩小心翼翼的把這份已經脆弱不堪的抄本卷好,輕輕放進一個用絹之國絲綢做的袋子中,然後又裝進一個純金打造,鑲滿各類寶石的盒子中,上了鎖。
等到這虔誠的動作告一段落的時候,馬格拉恩才開口道:“之後的三百年間。這三位大弟子演變成了三個教派,而其中之一果然如神諭中預言的,在大陸的西北端建立了這個神之國弗蘭克,由此也被譽為神選中的子民,而這個教派也就被奉為正教。其他兩個教派雖然不甘心,但是對於這份神啟書卻是沒有異議的,當初三大弟子所記錄的文字幾乎一樣,隻有少數讀音接近的字有差異而已。
而我要說的是。各位,根據這本神啟書上所提到的。總共有十七個預言,其中有十六個已經應驗,最近的一件就是弗蘭克國的建立。但是那也已經是四百多年前的事情了,而這最後一件末日的預言至今還沒有到來。雖然之前的預言應驗的時間從跨度上有越來越長的趨勢,可這一次的跨度超過了其餘十六個的總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越來越感到害怕。這就如同懸在人們頭上的一把利劍。隨時隨地會落下來。這種莫名的恐懼逐漸占據了大部分人的心,以至於許多別有用心的人借機鼓吹末日臨近,進而大肆斂財行騙,曲解我們的教義,嚴重損害了我教的聲譽。對此我教無法予以澄清。因為神啟書上確實沒有說出末日臨近的日期,根本無法進行反駁。對此各位有何看法?”
這話說完四周一片寂靜。要消滅幾股騙子集團是很容易的,可是要消除人心中的陰霾那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在沒有足夠證據來安撫人心之前,教會就像空著手與惡魔搏鬥一樣完全不之所措。就算暫時壓製住了人們的恐慌行為,隻要稍有一點鬆懈這股邪火就會死灰複燃。因此要說看法談何容易?
馬格拉恩環顧四下,見大家都不做聲。然後才開口道:“各位,既然各位都沒有提議,不如來聽聽我的。神啟必定會實現,而我們對於神啟的時間,地點都一無所知。那就隻剩下如何去解讀這最後的神啟,來把事情往好的方麵引導了。首先我們要讓我們的子民相信,隻有相信我們的教義,才能在末日獲得神的慈悲從而躲過末日的災難;其次我們要讓其他教派明白,隻有皈依於我正教之下才能獲得救贖;最後,我們應該盡可能讓異教徒們也相信隻有相信我們的神才能獲得神的寬恕。”
“異教徒?那些萬惡的異教徒如何會相信神的偉大?”有人如此提問。
“對!異教徒是不可能明白神的偉大的,要讓他們相信我們的神,那就隻有一條路,那便是戰爭。用征服來強迫他們接受我們的神,這就是最大的慈悲!最大的拯救!”
“請等一下,這種說法是否可以直接理解為我們要發動一場針對整個異教徒世界的戰爭?”一個神官發言道。
“我們的周邊都是其他教派的國家和異教徒的國家啊,我們要犧牲多少信徒的生命才能達成這一目標啊?”另一個神官問道。
“是否可以這麽估計,一旦我們的力量不足以結束戰爭,那便會完全陷入戰爭之中無法自拔。那請問我們這樣做是在製造末日還是在消滅末日呢?”
隨著質疑聲越來越大,其他神官們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異議,這裏麵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最後變成了一場宏大的,毫無秩序的爭吵。
馬格拉恩看著眼前的亂象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這些神官來自全國各地,他們之間的利益關係本來就複雜無比,矛盾重重,要讓這群人意見一致實在是件難事。可是沒有這群神職人員的首肯,地方行政官員是不會聽從自己的調令來統一行動的,在那之前,各個城邦就會懷疑對方的軍事行動是針對自己城邦的而互相打個頭破血流。自己應允了亞基國特使的請求,答應他出兵協助亞基平定叛亂。這是一個天賜良機,可以名正言順的滲透進亞基的內務之中,亞基這個高貴的異教大國終於朝弗蘭克低下了頭。可是要做到這一步卻必須有足夠的耐心才行。趁著這群人吵得熱火朝天,馬格拉恩幹脆平靜下來陷入了沉思。
等到有人注意到馬格拉恩的神情莊重,繼而紛紛停止爭吵安靜下來時,已經過去了三個多小時。此時馬格拉恩這才睜開眼睛,緩緩的說道:“各位,對外的戰爭不但可以擴散神的教義,而且還可以讓我們製造出一個共同敵人,由此人民就會忘卻末日的恐懼,轉而將自身獻給神的偉大戰爭之中。不但可以解除目前的困局,更有可能贏得更多。”
這一次,沒有人提出反駁,一方麵是馬格拉恩的說法擊中了他們真正的軟肋,他們被人民日益增加的恐懼心態搞得身心俱疲,如果能有一個令人民分心的東西,那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了,況且這件事還有獲利的可能——戰爭會帶來相應的大量需求,物資的短缺也就可以借機囤積居奇,不論戰爭勝負都是個穩賺不賠的買賣;另一方麵則是因為之前的爭吵令他們疲憊不堪的緣故。
“可是我們究竟能不能獲得勝利呢?”不知是誰冒出了這麽一句,這也確實是大家最為擔心的事情。
馬格拉恩點點頭道:“確實如此。不過我堅信有著神聖信仰的子民一定會得到神的庇佑,讓他們戰勝異教徒的。不過為了慎重起見,我們最好印證一下這件事,因此發動一次小規模的戰鬥是比較穩妥的辦法。眼下就有一個機會,亞基國派來了特使,請求我國派出援兵。”
場內一片寂靜,馬格拉恩環視室內所有的眼光,一雙雙不同顏色的眼睛裏浮現出了不同的心思,但卻沒有一個出言表示反對的。
很好,這是一個好開端。馬格拉恩心裏想道。隻要不公開反對,他自信能將他們的意見統一起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