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賀建義這麽一說,崔健江才明白過來自己中了對方的計,白白殺掉了成雲這個有能力的武將。當下悔恨交加,大聲命令手下的侍衛們除掉這個敵人的間諜。
賀建義雖然武功不弱,可是一下子要對付十幾個湧上來的侍衛也抵擋不住,再說他最初的目標也不是崔健江本人。他在成功引發了高麗軍的恐慌以後可以說是超額完成了這次的任務,大可以趁亂脫離高麗軍回到平壤城的,但是他想得更多,他準備趁著自己身份沒有暴露的當口盡可能的把高麗軍隊引向四處,以便己方軍隊逐一擊破,偏偏遇到的第一支部隊竟然是國王崔健江,這才故意現身氣上他一氣。現在目的達到,他也不再執拗於此,當下拍馬而退。
崔健江此時逃命要緊,也不肯深追,匆匆帶著侍衛朝南一路下去了。
崔健江的這一舉動犯下了一個重大失誤,那就是除了他之外並沒有一支高麗軍隊知道賀建義的身份。賀建義退走以後不斷和他所遇到的高麗敗兵散布國王需要保護的謠言,將這些高麗軍隊引向各種錯誤的方向,這為之後絹之國軍隊的追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許多高麗部隊都是在尋找國王行蹤未果的情況下被絹之國軍隊包圍殲滅的。
在這場近乎潰退的撤退之中,最為艱苦的人就是明義和他的部下。原本他們就在攻堅的最前線,想要擺脫敵軍的糾纏就十分困難,加上王漢新那種如同水蛭一樣死纏爛打,敲骨吸髓的戰法,明義在第二天天亮時分才得以擺脫敵軍的糾纏,而這個時候他的部下已經隻剩下了三成。
王漢新之所以舍棄了對明義的追擊。那是因為他明白此時比起明義這個人來說,有效的殲滅高麗軍的有生力量更有價值,因此他指揮所部對其餘疲於奔命的高麗軍隊展開了堪稱慘絕人寰的追擊行動。整整四天的追擊之中。不知道有多少高麗軍士兵被王漢新所部斬殺,更不知道有多少高麗士兵因為饑餓。疲勞,傷病而倒在了荒郊野外,在不甘心的呼號之中斷了氣。
高麗軍從西甌城出發時有四萬之眾,能夠回到西甌城的人則連一千都不到,開平之戰至此算是告一段落。那是開平之戰之所以能夠在曆史上留下一筆,並不是因為這一戰中雙方有什麽突出的表現,而是因為在戰役的最後階段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事件——開城戰俘事件。
當王漢新率部追擊到開城的時候,當初因為開城爆炸而受傷的士兵們中的大部分人還留在了原地——能跑得動的傷兵早已經腳底抹油。剩下的都是動彈不得的重傷員,他們除了接受投降的命運外已經沒有選擇。可是王漢新下達的命令卻是將這些投降的傷兵全部斬殺!
的確,在追擊高麗敗兵的時候分出僅有的兵力和糧食給這些傷員是有困難,但是王漢新的做法還是引來了士兵們的強烈不滿,這些士兵不是當初的虎衛營,他們固然對在平壤城指揮他們擋住高麗軍隊的王漢新很敬重,卻不能不向楊蓮告發了王漢新的所作所為。這也為後來安東都護府內發生人事變動埋下了伏筆。
回過頭來再說崔健江,當他帶著侍衛第一個逃回西甌城的時候,情況至為淒慘:他的侍衛活下來的僅有七人,剩下的都在高定邊和虎衛營的截殺之中丟了性命。如果不是西甌城及時發現並派兵援護的話,那麽崔健江很有可能死在亂軍之中。而且進入西甌城也不是一件可以寬心的事情,因為此時蓋言曉已經帶著絹之國主力逼近了西甌城。
崔健江還沒來得及停下來喘口氣。不幸的事情就再次發生——僅僅兩天之後,西甌城的城門就人被打開了,虎衛營殺入了城中!
那些在崔健江之後敗退回來的高麗軍隊同樣遭遇到了高定邊的截擊,可是能夠幸運的逃回西甌城的部隊中卻並非全部都是高麗人,高定邊早就選了一批精通高麗語言的士兵化裝成了高麗士兵混在敗兵之中進入了西甌城,這些人聚集以後趁著夜色打開了西甌城的城門,在睡夢之中得知這一消息的崔健江想要召集士兵們將敵人趕出城去,可是黑夜之中無法判斷敵軍的數量,高定邊又故意大造聲勢擴大了高麗士兵們的恐慌情緒。進城之後更是到處放火製造混亂,因此當崔健江整裝完畢後。城內已經是一團糟,他幾乎完全控製不住軍隊。最後崔健江隻得忍痛放棄了繼續抵抗的念頭。帶著家眷逃出了城。
即使逃出了城,危險依然如影隨形,因為蓋言曉的部隊已經接近西甌城,在得知西甌城已經被拿下以後更是撒開了天羅地網來圍捕崔健江,在一天之內崔健江就經曆了六次截擊,其中有兩次更是達到了與敵軍短兵相接的程度,幸好此時巧遇敗退下來的明義救駕才暫時轉危為安。
明義保著崔健江和他的家眷一路朝南逃去沿途的景象讓崔健江觸目驚心:他看不到一座完整的城池,城內除了高麗士兵的屍體以外鮮有人煙,百姓們早就四散逃入山間荒野之中,以至於他想吃頓飯都變得十分困難。
當他穿過忠清道後不得不避開全羅道直奔慶尚道,因為鄭夢龍和他的水軍正在全羅道攻城略地。在幾天的山地行軍之中,全員絕糧,即使身為國王的他也不得不用野菜充饑。好在周嗣義的部隊數量不多,因此慶尚道的城池還有泰半得以保存,進入慶尚道以後崔健江總算能喘口氣了,可是當初隨他離開西甌城的部下已經隻剩下了不到兩百,情況至為淒慘。
戰爭進行到此,王漢新當初所製定的作戰計劃基本完成了目標,高麗全境除了慶尚道還有一半在高麗的控製下,全羅道還沒有完全拿下之外,其餘地區都落入了絹之國的手中。盡管絹之國並沒有足夠的兵力駐守這麽廣大的地區,但是高麗的武裝力量也被消滅殆盡。高麗民間自發組織的義勇兵還在各地抗擊著絹之國的軍隊,可惜一來他們很難找到絹之國的軍隊,即使找到了絹之國軍隊的駐地,其規模也不是這些缺乏武器裝備的義勇軍能對付得了的,他們的行動除了毀壞了更多高麗的農田,剝奪了更多高麗勞動力進行耕作以外,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戰果,卻為日後高麗發生的******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身為安東都護的楊蓮控製的地區麵積陡然間增加了將近一倍,可是軍隊數量還是那麽些,因此他不斷向朝廷上書,除了報捷邀功之外,更重要的一條就是懇請皇帝劉龑調集更多士兵前來戍守新領地維持治安。
與此同時楊蓮還幹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剝奪了王漢新的兵權,並把他軟禁了起來。(未完待續。)
賀建義雖然武功不弱,可是一下子要對付十幾個湧上來的侍衛也抵擋不住,再說他最初的目標也不是崔健江本人。他在成功引發了高麗軍的恐慌以後可以說是超額完成了這次的任務,大可以趁亂脫離高麗軍回到平壤城的,但是他想得更多,他準備趁著自己身份沒有暴露的當口盡可能的把高麗軍隊引向四處,以便己方軍隊逐一擊破,偏偏遇到的第一支部隊竟然是國王崔健江,這才故意現身氣上他一氣。現在目的達到,他也不再執拗於此,當下拍馬而退。
崔健江此時逃命要緊,也不肯深追,匆匆帶著侍衛朝南一路下去了。
崔健江的這一舉動犯下了一個重大失誤,那就是除了他之外並沒有一支高麗軍隊知道賀建義的身份。賀建義退走以後不斷和他所遇到的高麗敗兵散布國王需要保護的謠言,將這些高麗軍隊引向各種錯誤的方向,這為之後絹之國軍隊的追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許多高麗部隊都是在尋找國王行蹤未果的情況下被絹之國軍隊包圍殲滅的。
在這場近乎潰退的撤退之中,最為艱苦的人就是明義和他的部下。原本他們就在攻堅的最前線,想要擺脫敵軍的糾纏就十分困難,加上王漢新那種如同水蛭一樣死纏爛打,敲骨吸髓的戰法,明義在第二天天亮時分才得以擺脫敵軍的糾纏,而這個時候他的部下已經隻剩下了三成。
王漢新之所以舍棄了對明義的追擊。那是因為他明白此時比起明義這個人來說,有效的殲滅高麗軍的有生力量更有價值,因此他指揮所部對其餘疲於奔命的高麗軍隊展開了堪稱慘絕人寰的追擊行動。整整四天的追擊之中。不知道有多少高麗軍士兵被王漢新所部斬殺,更不知道有多少高麗士兵因為饑餓。疲勞,傷病而倒在了荒郊野外,在不甘心的呼號之中斷了氣。
高麗軍從西甌城出發時有四萬之眾,能夠回到西甌城的人則連一千都不到,開平之戰至此算是告一段落。那是開平之戰之所以能夠在曆史上留下一筆,並不是因為這一戰中雙方有什麽突出的表現,而是因為在戰役的最後階段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事件——開城戰俘事件。
當王漢新率部追擊到開城的時候,當初因為開城爆炸而受傷的士兵們中的大部分人還留在了原地——能跑得動的傷兵早已經腳底抹油。剩下的都是動彈不得的重傷員,他們除了接受投降的命運外已經沒有選擇。可是王漢新下達的命令卻是將這些投降的傷兵全部斬殺!
的確,在追擊高麗敗兵的時候分出僅有的兵力和糧食給這些傷員是有困難,但是王漢新的做法還是引來了士兵們的強烈不滿,這些士兵不是當初的虎衛營,他們固然對在平壤城指揮他們擋住高麗軍隊的王漢新很敬重,卻不能不向楊蓮告發了王漢新的所作所為。這也為後來安東都護府內發生人事變動埋下了伏筆。
回過頭來再說崔健江,當他帶著侍衛第一個逃回西甌城的時候,情況至為淒慘:他的侍衛活下來的僅有七人,剩下的都在高定邊和虎衛營的截殺之中丟了性命。如果不是西甌城及時發現並派兵援護的話,那麽崔健江很有可能死在亂軍之中。而且進入西甌城也不是一件可以寬心的事情,因為此時蓋言曉已經帶著絹之國主力逼近了西甌城。
崔健江還沒來得及停下來喘口氣。不幸的事情就再次發生——僅僅兩天之後,西甌城的城門就人被打開了,虎衛營殺入了城中!
那些在崔健江之後敗退回來的高麗軍隊同樣遭遇到了高定邊的截擊,可是能夠幸運的逃回西甌城的部隊中卻並非全部都是高麗人,高定邊早就選了一批精通高麗語言的士兵化裝成了高麗士兵混在敗兵之中進入了西甌城,這些人聚集以後趁著夜色打開了西甌城的城門,在睡夢之中得知這一消息的崔健江想要召集士兵們將敵人趕出城去,可是黑夜之中無法判斷敵軍的數量,高定邊又故意大造聲勢擴大了高麗士兵們的恐慌情緒。進城之後更是到處放火製造混亂,因此當崔健江整裝完畢後。城內已經是一團糟,他幾乎完全控製不住軍隊。最後崔健江隻得忍痛放棄了繼續抵抗的念頭。帶著家眷逃出了城。
即使逃出了城,危險依然如影隨形,因為蓋言曉的部隊已經接近西甌城,在得知西甌城已經被拿下以後更是撒開了天羅地網來圍捕崔健江,在一天之內崔健江就經曆了六次截擊,其中有兩次更是達到了與敵軍短兵相接的程度,幸好此時巧遇敗退下來的明義救駕才暫時轉危為安。
明義保著崔健江和他的家眷一路朝南逃去沿途的景象讓崔健江觸目驚心:他看不到一座完整的城池,城內除了高麗士兵的屍體以外鮮有人煙,百姓們早就四散逃入山間荒野之中,以至於他想吃頓飯都變得十分困難。
當他穿過忠清道後不得不避開全羅道直奔慶尚道,因為鄭夢龍和他的水軍正在全羅道攻城略地。在幾天的山地行軍之中,全員絕糧,即使身為國王的他也不得不用野菜充饑。好在周嗣義的部隊數量不多,因此慶尚道的城池還有泰半得以保存,進入慶尚道以後崔健江總算能喘口氣了,可是當初隨他離開西甌城的部下已經隻剩下了不到兩百,情況至為淒慘。
戰爭進行到此,王漢新當初所製定的作戰計劃基本完成了目標,高麗全境除了慶尚道還有一半在高麗的控製下,全羅道還沒有完全拿下之外,其餘地區都落入了絹之國的手中。盡管絹之國並沒有足夠的兵力駐守這麽廣大的地區,但是高麗的武裝力量也被消滅殆盡。高麗民間自發組織的義勇兵還在各地抗擊著絹之國的軍隊,可惜一來他們很難找到絹之國的軍隊,即使找到了絹之國軍隊的駐地,其規模也不是這些缺乏武器裝備的義勇軍能對付得了的,他們的行動除了毀壞了更多高麗的農田,剝奪了更多高麗勞動力進行耕作以外,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戰果,卻為日後高麗發生的******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身為安東都護的楊蓮控製的地區麵積陡然間增加了將近一倍,可是軍隊數量還是那麽些,因此他不斷向朝廷上書,除了報捷邀功之外,更重要的一條就是懇請皇帝劉龑調集更多士兵前來戍守新領地維持治安。
與此同時楊蓮還幹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剝奪了王漢新的兵權,並把他軟禁了起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