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劉龑立即加封高定邊為正四品上安東將軍,領幽州馬軍都指揮使,持節,專職伺機對突契用兵;王漢新為從四品下定西將軍;周嗣義為從六品破虜將軍;陳世傑,陳世化兄弟各為正七品校尉;已故的蓋言曉追封正三品鎮東將軍,武安伯;其餘征伐高麗的將士有功者各有封賞,士兵們各進爵一級,戰死者進爵兩級並厚加撫恤。
“謝皇上隆恩!”王漢新聽完封賞後倒地便拜。
高定邊和周嗣義也一起出班謝恩。
劉龑沉著臉對高定邊道:“今日王漢新酒後胡為,朕不與他計較,明日待他酒醒後你告訴他,讓他自己綁了到朕這裏來向百官謝罪!另責其在家閉門思過半年,不得邁出府邸半步!”
“是,微臣遵旨。微臣這就帶他回去。”高定邊和周嗣義說完便架起王漢新退了下去。
劉龑這才轉過身來向羅得薩恩賠罪道:“不意此子竟擾了貴使雅興,望勿見怪。”
羅得薩恩忙笑道:“陛下言重了,多虧了這一出戲才使得這宴會有趣了不少。請。”
在兩人的寒暄之中宴會重新開始,但是這宴會的氣氛早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眼前的美酒珍饈依舊,可太後文臣一黨的心裏都像堵著一塊石頭似的難以下咽,被王漢新這麽一鬧,劉龑順水推舟把該賞的都給賞了,一點事兒也沒耽誤。現在聖旨已下,他們卻提不出反論來,因為剛才他們被王漢新的殺氣所嚇阻,誰也沒站出來提出異議。現在他們都看出來王漢新和皇帝劉龑演了一出雙簧,趁著國宴的時機將任命的事情都辦了。雖然王漢新並沒有被派遣實際職務,可是高定邊的事情已經底定,而大鬧宴會的王漢新非但沒有任何實際處罰,反而升了官,禁足半年實在是撿了一個大便宜。
這其中最為惱怒的就數兵部尚書安靖邊了,他一臉憤懣的看著剛才阻止他的薛伯仁,此時薛伯仁卻若無其事的坐在位子裏飲酒,似乎剛才那一幕根本沒有發生過一樣,氣得安靖邊差點把桌子掀了。
宴會結束以後劉龑滿心歡喜的回到了皇後的月謁宮中。看到太後文成一黨鬱悶的麵色劉龑有一種久違的舒暢感覺,他心裏很清楚此刻皇後必定已經得知了此事,他正好觀察一下皇後對此事的態度。
進了月謁宮,華皇後早已經等候多時。夫妻進屋落座以後劉龑便道:“皇後可知今日宴會上的事情?”
“臣妾已略有耳聞,看起來陛下似乎對此事頗為高興麽。”
劉龑這才意識到自己嘴角抑製不住的上揚,忙正了正臉色,道:“此事倒不值得高興,隻是朕想到王漢新胡鬧的時候,百官們的表情,確實是前所未有的。”
華皇後搖頭歎息道:“陛下已經過了而立之年,怎的還如此心性?王漢新這等胡攪蠻纏,實在有損陛下與百官的威嚴,陛下對他又多有寬宥,百官豈能心服?臣妾敢斷言,明日起陛下就會接到百官各種各樣彈劾王漢新的奏章,陛下逞了一時之快,卻換回了朝堂之上一派討伐之聲,陛下若真是愛護此人,就該好好考慮如何平息百官的不滿才是。”
劉龑點頭笑道:“皇後說得很是。隻是朕覺得一來借著王漢新這麽一鬧,可以挫敗太後那一黨的企圖也未嚐不可;二來王漢新這小子的確是個不折不扣的愣頭青,他是真能豁出命來幹些出格的事情的人,而且就算撤了他的官職,他也仍然會對朕效忠;三來自朕即位以來,這朝堂之上的事情有幾件是能讓朕真正隨心所欲去做的?偏就是這個愣小子辦的事,每次都讓人火冒三丈,恨不得將他斬首才好,可是說來也怪,就數他辦的事情最讓朕覺得心情舒暢,他辦了朕想辦卻不能這麽去辦的事情,而且辦完以後還能讓朕置身事外不落人埋怨,對於這麽一個人物,你叫朕怎麽忍心真的將他法辦了呢?”
皇後聽了連連搖頭,歎道:“陛下這偏心也偏得太明顯了,那個王漢新的所作所為簡直與地痞無賴無異,陛下還那麽讚同他。不過話說回來,陛下好像還真拿他沒有辦法呢。要說殺了他,他也不怕,況且陛下您也舍不得;要說罷官免職流放就更嚇不倒他了;罰俸的話他真能把府邸賣給當鋪;就連臣妾也想不出該怎麽懲罰他,也罷,就隨陛下的意思辦好了。陛下您也別硬撐了,想笑就笑出來吧。”
劉龑被她這麽一說,頓時嗤嗤的笑了起來,慢慢的變成了開懷大笑,到後來就連華皇後也撐不住一起笑了起來。
事情果然不出華皇後所料,第二天開始劉龑的龍書案上便堆積了山一般高的彈劾王漢新的奏章,王漢新這一下的確是把百官都得罪了。可是劉龑對這些奏章連看都懶得看,除了命王漢新在自己正殿前跪了整整一天以外,其餘隻是按照他在宴會上說的處理而已。
打這兒起,王漢新便從朝廷上消失了,安心在家裏閉門思過。百官對於劉龑拒不嚴懲王漢新發起了聯名上書,最後把劉龑惹火了,扔下一句“你們要朕嚴懲,你們有誰願意去王漢新的府上去宣讀聖旨,朕就下旨!”結果讓百官都閉了口。要嚴懲王漢新是大家的願望,可是去他府上宣讀這聖旨和直接去死是沒有區別的,因為誰都不懷疑王漢新能幹出把聖旨撕了然後宰了使者的事情來。於是事情最後就這麽不了了之了。
王漢新在麵壁思過的這段時間可是一點也不輕鬆,因為劉龑命人將長安西北的麟州,豐州,鹽州,靈州一帶的軍事部署,人員,資源的資料全都交給了他,讓他好好研究該如何以此為基礎去對付突契的方法。王漢新得到這些資料以後每天都和尚未赴任的高定邊一起研究分析,周嗣義和陳氏兄弟也在一旁陪同研究,因此禁足思過的這段時間內王漢新一躍成為對絹之國西北地區最為了解的將領,這也為他日後的軍事生涯奠定了基礎。(未完待續。)
“謝皇上隆恩!”王漢新聽完封賞後倒地便拜。
高定邊和周嗣義也一起出班謝恩。
劉龑沉著臉對高定邊道:“今日王漢新酒後胡為,朕不與他計較,明日待他酒醒後你告訴他,讓他自己綁了到朕這裏來向百官謝罪!另責其在家閉門思過半年,不得邁出府邸半步!”
“是,微臣遵旨。微臣這就帶他回去。”高定邊和周嗣義說完便架起王漢新退了下去。
劉龑這才轉過身來向羅得薩恩賠罪道:“不意此子竟擾了貴使雅興,望勿見怪。”
羅得薩恩忙笑道:“陛下言重了,多虧了這一出戲才使得這宴會有趣了不少。請。”
在兩人的寒暄之中宴會重新開始,但是這宴會的氣氛早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眼前的美酒珍饈依舊,可太後文臣一黨的心裏都像堵著一塊石頭似的難以下咽,被王漢新這麽一鬧,劉龑順水推舟把該賞的都給賞了,一點事兒也沒耽誤。現在聖旨已下,他們卻提不出反論來,因為剛才他們被王漢新的殺氣所嚇阻,誰也沒站出來提出異議。現在他們都看出來王漢新和皇帝劉龑演了一出雙簧,趁著國宴的時機將任命的事情都辦了。雖然王漢新並沒有被派遣實際職務,可是高定邊的事情已經底定,而大鬧宴會的王漢新非但沒有任何實際處罰,反而升了官,禁足半年實在是撿了一個大便宜。
這其中最為惱怒的就數兵部尚書安靖邊了,他一臉憤懣的看著剛才阻止他的薛伯仁,此時薛伯仁卻若無其事的坐在位子裏飲酒,似乎剛才那一幕根本沒有發生過一樣,氣得安靖邊差點把桌子掀了。
宴會結束以後劉龑滿心歡喜的回到了皇後的月謁宮中。看到太後文成一黨鬱悶的麵色劉龑有一種久違的舒暢感覺,他心裏很清楚此刻皇後必定已經得知了此事,他正好觀察一下皇後對此事的態度。
進了月謁宮,華皇後早已經等候多時。夫妻進屋落座以後劉龑便道:“皇後可知今日宴會上的事情?”
“臣妾已略有耳聞,看起來陛下似乎對此事頗為高興麽。”
劉龑這才意識到自己嘴角抑製不住的上揚,忙正了正臉色,道:“此事倒不值得高興,隻是朕想到王漢新胡鬧的時候,百官們的表情,確實是前所未有的。”
華皇後搖頭歎息道:“陛下已經過了而立之年,怎的還如此心性?王漢新這等胡攪蠻纏,實在有損陛下與百官的威嚴,陛下對他又多有寬宥,百官豈能心服?臣妾敢斷言,明日起陛下就會接到百官各種各樣彈劾王漢新的奏章,陛下逞了一時之快,卻換回了朝堂之上一派討伐之聲,陛下若真是愛護此人,就該好好考慮如何平息百官的不滿才是。”
劉龑點頭笑道:“皇後說得很是。隻是朕覺得一來借著王漢新這麽一鬧,可以挫敗太後那一黨的企圖也未嚐不可;二來王漢新這小子的確是個不折不扣的愣頭青,他是真能豁出命來幹些出格的事情的人,而且就算撤了他的官職,他也仍然會對朕效忠;三來自朕即位以來,這朝堂之上的事情有幾件是能讓朕真正隨心所欲去做的?偏就是這個愣小子辦的事,每次都讓人火冒三丈,恨不得將他斬首才好,可是說來也怪,就數他辦的事情最讓朕覺得心情舒暢,他辦了朕想辦卻不能這麽去辦的事情,而且辦完以後還能讓朕置身事外不落人埋怨,對於這麽一個人物,你叫朕怎麽忍心真的將他法辦了呢?”
皇後聽了連連搖頭,歎道:“陛下這偏心也偏得太明顯了,那個王漢新的所作所為簡直與地痞無賴無異,陛下還那麽讚同他。不過話說回來,陛下好像還真拿他沒有辦法呢。要說殺了他,他也不怕,況且陛下您也舍不得;要說罷官免職流放就更嚇不倒他了;罰俸的話他真能把府邸賣給當鋪;就連臣妾也想不出該怎麽懲罰他,也罷,就隨陛下的意思辦好了。陛下您也別硬撐了,想笑就笑出來吧。”
劉龑被她這麽一說,頓時嗤嗤的笑了起來,慢慢的變成了開懷大笑,到後來就連華皇後也撐不住一起笑了起來。
事情果然不出華皇後所料,第二天開始劉龑的龍書案上便堆積了山一般高的彈劾王漢新的奏章,王漢新這一下的確是把百官都得罪了。可是劉龑對這些奏章連看都懶得看,除了命王漢新在自己正殿前跪了整整一天以外,其餘隻是按照他在宴會上說的處理而已。
打這兒起,王漢新便從朝廷上消失了,安心在家裏閉門思過。百官對於劉龑拒不嚴懲王漢新發起了聯名上書,最後把劉龑惹火了,扔下一句“你們要朕嚴懲,你們有誰願意去王漢新的府上去宣讀聖旨,朕就下旨!”結果讓百官都閉了口。要嚴懲王漢新是大家的願望,可是去他府上宣讀這聖旨和直接去死是沒有區別的,因為誰都不懷疑王漢新能幹出把聖旨撕了然後宰了使者的事情來。於是事情最後就這麽不了了之了。
王漢新在麵壁思過的這段時間可是一點也不輕鬆,因為劉龑命人將長安西北的麟州,豐州,鹽州,靈州一帶的軍事部署,人員,資源的資料全都交給了他,讓他好好研究該如何以此為基礎去對付突契的方法。王漢新得到這些資料以後每天都和尚未赴任的高定邊一起研究分析,周嗣義和陳氏兄弟也在一旁陪同研究,因此禁足思過的這段時間內王漢新一躍成為對絹之國西北地區最為了解的將領,這也為他日後的軍事生涯奠定了基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