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比小道的這場戰鬥規模並不大,產生的作用卻不小。
首先阿魯巴尼亞不但失去了偷襲圖爾要塞的機會,還折損了四千騎兵,更關鍵的是主將舒爾亞失去了一隻左手,好不容易回到營地後由於傷口化膿不得不到後方去治療,而受傷未愈的阿布拉赫也難以親臨前線指揮,由此就連北線的指揮也幾乎陷於停頓。
其次馬哈比小道伏擊戰是火銃這種武器第一次在絹之國以外的軍隊中得到運用,而且它巨大的威力以及作戰效果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由此它開始大規模的裝備到帕爾契軍隊中,從而使得帕爾契軍隊的戰鬥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李天昊在前線得到馬哈比小道之戰大捷的消息後立即開始了他的下一步行動,那就是全力進攻阿哥巴城。
李天昊之前對於阿哥巴和庫提拉兩城采取的一樣是圍而不攻的策略,但是卻並非是毫無作為的單純消耗糧食,在出兵之前他早就悄悄下令讓帕爾契第二第三艦隊將攻城必要的物資運送到前線來。按照之前所製定的計劃,帕爾契軍的第一個戰略目標就是阿哥巴城,隻不過由於被阿魯巴尼亞搶先進攻而使得計劃發生了改變,現在李天昊隻不過把原定計劃加以修正後繼續執行罷了。
李天昊的這個計劃堪稱大手筆,因為他的計劃是在阿哥巴城南的海岸邊修建一個小型港口,從這裏就可以把第二第三艦隊運送來的物資源源不斷的提供給部隊。而這個港口的建設速度更是令阿魯巴尼亞方麵瞠目結舌,因為它僅僅用了二十天就基本建成,具備了相當的貨物吞吐能力。
關於這一點,就算是阿德勒姆這樣的大將也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他不知道帕爾契軍有著魏鬆發明的將建築構件先完成後再運送到施工地點即時組裝的技術,普通士兵更是把這種行為稱之為神明的奇跡,由此阿魯巴尼亞軍中產生了一股莫名的恐懼。
不過更讓他們恐懼的是港口建成後的事情,李天昊從後方運來了大量的投石器等攻城設備,這些武器也在現場組裝後立即投入了戰鬥中。隨著漫天飛舞的石頭砸向城內,阿哥巴城頓時成了一片人間地獄。
麵對飛舞的石塊,阿德勒姆知道如果沒有援軍的話,那麽阿哥巴城的陷落隻是時間問題,而目前自己手裏的確是調集不到更多的軍隊了,除非北線的部隊能夠趕來才能解了這次的危機。因此他當即修書一封,派得力副將拚死衝出包圍去向舒爾亞求援。
比阿德勒姆想象的要幸運,這封信在半路就被在後方養病的舒爾亞看到了。仔細分析以後舒爾亞決定遵照阿德勒姆的命令行事,因為阿哥巴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這裏失守的話,那麽不但收複威利合和舍爾兩城的陸上捷徑被切斷了,還有可能威脅到庫提拉城的側麵,作為戰略後方的奈格也會受到直接威脅。
頓兵在梅奧蘭要塞下的十萬阿魯巴尼亞軍匆匆撤除了包圍,趕奔南線。失去舒爾亞直接指揮的大軍在阿布拉赫的帶領下在庫提拉與圍城的海克托爾遭遇,兵力不足的海克托爾在與其前鋒部隊大戰了一場以後及時撤走,卻始終沒有走遠,沿途不斷騷擾和阻擊阿魯巴尼亞軍,最後沒有辦法的阿布拉赫隻能命阿魯法率領三萬騎兵日夜兼程趕去救應阿哥巴城。
此時阿哥巴城已經被帕爾契軍的連續攻擊打得支離破碎,岌岌可危了。阿德勒姆親自上陣指揮防禦,無奈帕爾契軍在攻城設備的掩護下攻擊有序,進退得當,阿魯巴尼亞軍很難對其造成有效的殺傷,反倒是暴露在對方投石器和弓箭之下的士兵們傷亡慘重。
堅持不了多久了。就連阿德勒姆心裏也不禁如此想道。眼下他必須要考慮如何組織部隊突圍了,可是敵軍的數量是自己的三倍多,而且還有騎兵,要突出去的話必然會遭到持續不斷的截擊,損失一定會相當的慘重。
此時阿德勒姆突然注意到北方有一股煙塵揚起,那是大規模的騎兵行進時揚起的沙土,在這片地域之內除了帕爾契的騎兵以外那就隻能是舒爾亞率領的騎兵大軍了!見到這一幕的阿德勒姆心頭一喜,看來還有希望保住阿哥巴城。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他覺得腳下一震劇烈的抖動。
城塌了。
在阿哥巴城的西南角,帕爾契軍終於挖塌了一段城牆。漫天的煙塵散開後阿德勒姆才看見這段豁口足可以容納四十人並排通過!
阿德勒姆一見這一幕不由得一閉眼:上天真的舍棄阿魯巴尼亞了嗎?就在出現希望的那一刻卻讓城牆塌陷!
此時大量的帕爾契士兵們開始朝著這個缺口湧了進來,而阿魯巴尼亞士兵則全力堵截敵軍,雙方在這段豁口上展開了殊死搏鬥,瞬間便有上百人死於非命。
這個時候李天昊也接到了敵騎兵來襲的消息,他當即命令布魯克斯帶著阿戈巴爾率領一萬人前往阻止對方,自己則開始全力朝城內衝鋒。
這是一場與時間的競賽,雙方都在為此做出最後的努力,然而每一分每一秒都需要無數普通士兵的鮮血和生命作為交換。尤其是在那個豁口上情況更是慘烈非常,帕爾契軍在努比亞勇將渥德和祖卡爾的帶領下一點一點的向前推進,漸漸的在城牆內建立起一個立足點,與此同時李天昊的本陣也開始快速向前推進,甚至已經到了阿魯巴尼亞軍弓箭的射程範圍之內。
李天昊的用意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利用本陣的二百名弓弩手向城牆上的阿魯巴尼亞士兵射擊,為進入城中的友軍提供掩護。而他本人也張弓搭箭,讓所有人見識到了他箭無虛發的神技。
由於李天昊的支援,解除兩側威脅的帕爾契軍開始有序的進入缺口,城內的帕爾契軍陣型越來越厚實,阿魯巴尼亞軍已經不可能將其再次趕出城去了。
時間漸漸過去,夜色已經開始籠罩這片大地了。
阿德勒姆明白再打下去也是枉然,因為此時城內的帕爾契軍數量已經超過四千,並且還在不斷增加,即便援軍此時趕到戰場也不可能立即擊敗敵軍,而自己在城內的這一萬多人已經傷亡近半了。阿德勒姆親眼見到了一萬帕爾契軍開往援軍到來的方向,可以想見他們會竭盡全力阻止援軍的到來,所以不用等到援軍趕到自己就會被敵軍給吃掉,與其如此倒不如趁著帕爾契軍分兵後兵力不足,且大部分力量都在西南麵的機會立即組織突圍倒是可以更加容易些。於是阿德勒姆親帥兩千士兵打開了北門突圍,後續部隊一邊抵禦帕爾契軍的進攻,一邊開始了撤出城池的行動。
突圍行動進行的相當順利,那當然是因為李天昊故意為之——既然敵軍已經開始撤出,他也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尋求什麽全殲敵軍的戰果。相比之下,如何應付趕來的敵人援軍才是更重要的事情。於是阿德勒姆幾乎在沒有什麽傷亡的情況下突圍成功,並且在一夜的行軍後與阿魯法的部隊匯合。而這個時候,得知阿哥巴城已經攻陷的布魯克斯也撤了回去。
至此阿哥巴城落入了帕爾契的手中,而雙方的主力又在阿哥巴城下整整對峙了兩個月之久。當阿德勒姆發現敵軍通過海路運來源源不絕的糧草,並且開始整修阿哥巴城以後,隻得選擇撤兵。而這一次阿魯巴尼亞的軍事行動的結果也以阿哥巴城的丟失告終。(未完待續。)
首先阿魯巴尼亞不但失去了偷襲圖爾要塞的機會,還折損了四千騎兵,更關鍵的是主將舒爾亞失去了一隻左手,好不容易回到營地後由於傷口化膿不得不到後方去治療,而受傷未愈的阿布拉赫也難以親臨前線指揮,由此就連北線的指揮也幾乎陷於停頓。
其次馬哈比小道伏擊戰是火銃這種武器第一次在絹之國以外的軍隊中得到運用,而且它巨大的威力以及作戰效果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由此它開始大規模的裝備到帕爾契軍隊中,從而使得帕爾契軍隊的戰鬥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李天昊在前線得到馬哈比小道之戰大捷的消息後立即開始了他的下一步行動,那就是全力進攻阿哥巴城。
李天昊之前對於阿哥巴和庫提拉兩城采取的一樣是圍而不攻的策略,但是卻並非是毫無作為的單純消耗糧食,在出兵之前他早就悄悄下令讓帕爾契第二第三艦隊將攻城必要的物資運送到前線來。按照之前所製定的計劃,帕爾契軍的第一個戰略目標就是阿哥巴城,隻不過由於被阿魯巴尼亞搶先進攻而使得計劃發生了改變,現在李天昊隻不過把原定計劃加以修正後繼續執行罷了。
李天昊的這個計劃堪稱大手筆,因為他的計劃是在阿哥巴城南的海岸邊修建一個小型港口,從這裏就可以把第二第三艦隊運送來的物資源源不斷的提供給部隊。而這個港口的建設速度更是令阿魯巴尼亞方麵瞠目結舌,因為它僅僅用了二十天就基本建成,具備了相當的貨物吞吐能力。
關於這一點,就算是阿德勒姆這樣的大將也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他不知道帕爾契軍有著魏鬆發明的將建築構件先完成後再運送到施工地點即時組裝的技術,普通士兵更是把這種行為稱之為神明的奇跡,由此阿魯巴尼亞軍中產生了一股莫名的恐懼。
不過更讓他們恐懼的是港口建成後的事情,李天昊從後方運來了大量的投石器等攻城設備,這些武器也在現場組裝後立即投入了戰鬥中。隨著漫天飛舞的石頭砸向城內,阿哥巴城頓時成了一片人間地獄。
麵對飛舞的石塊,阿德勒姆知道如果沒有援軍的話,那麽阿哥巴城的陷落隻是時間問題,而目前自己手裏的確是調集不到更多的軍隊了,除非北線的部隊能夠趕來才能解了這次的危機。因此他當即修書一封,派得力副將拚死衝出包圍去向舒爾亞求援。
比阿德勒姆想象的要幸運,這封信在半路就被在後方養病的舒爾亞看到了。仔細分析以後舒爾亞決定遵照阿德勒姆的命令行事,因為阿哥巴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這裏失守的話,那麽不但收複威利合和舍爾兩城的陸上捷徑被切斷了,還有可能威脅到庫提拉城的側麵,作為戰略後方的奈格也會受到直接威脅。
頓兵在梅奧蘭要塞下的十萬阿魯巴尼亞軍匆匆撤除了包圍,趕奔南線。失去舒爾亞直接指揮的大軍在阿布拉赫的帶領下在庫提拉與圍城的海克托爾遭遇,兵力不足的海克托爾在與其前鋒部隊大戰了一場以後及時撤走,卻始終沒有走遠,沿途不斷騷擾和阻擊阿魯巴尼亞軍,最後沒有辦法的阿布拉赫隻能命阿魯法率領三萬騎兵日夜兼程趕去救應阿哥巴城。
此時阿哥巴城已經被帕爾契軍的連續攻擊打得支離破碎,岌岌可危了。阿德勒姆親自上陣指揮防禦,無奈帕爾契軍在攻城設備的掩護下攻擊有序,進退得當,阿魯巴尼亞軍很難對其造成有效的殺傷,反倒是暴露在對方投石器和弓箭之下的士兵們傷亡慘重。
堅持不了多久了。就連阿德勒姆心裏也不禁如此想道。眼下他必須要考慮如何組織部隊突圍了,可是敵軍的數量是自己的三倍多,而且還有騎兵,要突出去的話必然會遭到持續不斷的截擊,損失一定會相當的慘重。
此時阿德勒姆突然注意到北方有一股煙塵揚起,那是大規模的騎兵行進時揚起的沙土,在這片地域之內除了帕爾契的騎兵以外那就隻能是舒爾亞率領的騎兵大軍了!見到這一幕的阿德勒姆心頭一喜,看來還有希望保住阿哥巴城。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他覺得腳下一震劇烈的抖動。
城塌了。
在阿哥巴城的西南角,帕爾契軍終於挖塌了一段城牆。漫天的煙塵散開後阿德勒姆才看見這段豁口足可以容納四十人並排通過!
阿德勒姆一見這一幕不由得一閉眼:上天真的舍棄阿魯巴尼亞了嗎?就在出現希望的那一刻卻讓城牆塌陷!
此時大量的帕爾契士兵們開始朝著這個缺口湧了進來,而阿魯巴尼亞士兵則全力堵截敵軍,雙方在這段豁口上展開了殊死搏鬥,瞬間便有上百人死於非命。
這個時候李天昊也接到了敵騎兵來襲的消息,他當即命令布魯克斯帶著阿戈巴爾率領一萬人前往阻止對方,自己則開始全力朝城內衝鋒。
這是一場與時間的競賽,雙方都在為此做出最後的努力,然而每一分每一秒都需要無數普通士兵的鮮血和生命作為交換。尤其是在那個豁口上情況更是慘烈非常,帕爾契軍在努比亞勇將渥德和祖卡爾的帶領下一點一點的向前推進,漸漸的在城牆內建立起一個立足點,與此同時李天昊的本陣也開始快速向前推進,甚至已經到了阿魯巴尼亞軍弓箭的射程範圍之內。
李天昊的用意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利用本陣的二百名弓弩手向城牆上的阿魯巴尼亞士兵射擊,為進入城中的友軍提供掩護。而他本人也張弓搭箭,讓所有人見識到了他箭無虛發的神技。
由於李天昊的支援,解除兩側威脅的帕爾契軍開始有序的進入缺口,城內的帕爾契軍陣型越來越厚實,阿魯巴尼亞軍已經不可能將其再次趕出城去了。
時間漸漸過去,夜色已經開始籠罩這片大地了。
阿德勒姆明白再打下去也是枉然,因為此時城內的帕爾契軍數量已經超過四千,並且還在不斷增加,即便援軍此時趕到戰場也不可能立即擊敗敵軍,而自己在城內的這一萬多人已經傷亡近半了。阿德勒姆親眼見到了一萬帕爾契軍開往援軍到來的方向,可以想見他們會竭盡全力阻止援軍的到來,所以不用等到援軍趕到自己就會被敵軍給吃掉,與其如此倒不如趁著帕爾契軍分兵後兵力不足,且大部分力量都在西南麵的機會立即組織突圍倒是可以更加容易些。於是阿德勒姆親帥兩千士兵打開了北門突圍,後續部隊一邊抵禦帕爾契軍的進攻,一邊開始了撤出城池的行動。
突圍行動進行的相當順利,那當然是因為李天昊故意為之——既然敵軍已經開始撤出,他也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尋求什麽全殲敵軍的戰果。相比之下,如何應付趕來的敵人援軍才是更重要的事情。於是阿德勒姆幾乎在沒有什麽傷亡的情況下突圍成功,並且在一夜的行軍後與阿魯法的部隊匯合。而這個時候,得知阿哥巴城已經攻陷的布魯克斯也撤了回去。
至此阿哥巴城落入了帕爾契的手中,而雙方的主力又在阿哥巴城下整整對峙了兩個月之久。當阿德勒姆發現敵軍通過海路運來源源不絕的糧草,並且開始整修阿哥巴城以後,隻得選擇撤兵。而這一次阿魯巴尼亞的軍事行動的結果也以阿哥巴城的丟失告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