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達蘭再次從睡夢中驚醒。
自從殺掉米福拉公爵全家報了自己的血海深仇以後,達達蘭就經常被噩夢困擾,而且他做的都是同一個夢。夢裏他成了米福拉最小的兒子,在密道裏被乳母帶著拚命逃跑,可是自己從後麵追了上來,殺死了乳母,又揮刀砍向了自己。
好不容易喘勻了呼吸,但是睡意卻也因此而消失了。達達蘭站起身來摸到了睡前喝了一半的酒壺,大口的灌了幾口酒以後他把幾乎空了的酒壺扔在了一邊,邁步走出了營帳。
星星綴滿了夜空,發散出不同顏色的光芒。遠處吹來的海風將這寒冷的夜變得越發徹骨。
這是久違了的寒意,相信每一個帕斯士兵都會從中體會到家的味道,但是出身於辛德拉的達達蘭卻不怎麽喜歡,當然他也同樣不喜歡家鄉那炎熱的夜晚。
家這個東西對於達達蘭而言已經很陌生了,家鄉在哪兒,家人長什麽樣都已經模糊不清,這麽多年唯一縈繞在他心頭的隻有必須要報的仇恨而已,而他已經幸運的完成了複仇。
可是今後自己該幹些什麽呢?這些天裏達達蘭無數次的這麽問自己。可是沒有答案。在他過去的生命中仇恨填滿了全部,而這個仇人又是如此的強大,以至於從來不曾奢望自己報完仇以後還能活著。如今人生最大的事情已經完成,卻看不到下一個彼岸在哪裏。
為拜巴斯巴恩大人效力吧。達達蘭一開始試圖這樣說服自己,可是那並不是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標,而隻是一種義務和報答而已。或許可以像那個女巫尼西妮斯說的當一個國王?可惜最好的時機已經錯過。當然達達蘭也不認為憑自己手頭的這四萬人能夠征服整個辛德拉,殺死特拉格國王然後坐上國王的寶座。像自己這種奴隸出身的人在辛德拉是不可能獲得認同的,除非能證明自己的王族身份。可惜拜米福拉公爵所賜,所有能證明自己身份的人都已經成了死人,剩下的知情者並不能提供足夠的證據。除非有強大的外援支持,不過達達蘭唯一的外援就是拜巴斯巴恩,但是消滅特拉格,攻擊辛德拉隻會讓帕斯卷入連綿的戰火之中,這一點顯然與拜巴斯巴恩的利益相悖,也正是因為這個達達蘭才覺得尼西妮斯的預言是胡說八道。
邊想邊走的達達蘭突然發出一個冷笑,原來自己連自己想要做什麽樣的人都不知道。回想自己二十五年的人生竟然從來沒有考慮過這類問題,恐怕今後的人生中會成為巨大的困擾吧。
不管了,先作為一個名將流傳於後世吧。至少這個目標看起來不太遙遠。達達蘭這麽對自己說。
可是有拜巴斯巴恩這樣的主子存在,似乎成為名將也不太容易。就像在月亮的照耀下是不會有人注意一顆星星的特別之處的一樣,要在像拜巴斯巴恩這樣不世出的名將身邊閃耀自己的光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到這達達蘭回過神來掃視了一下自己的營地——這四萬大軍組成的營地裏營火點點,雖然不如繁星眾多,卻也已經構成了黑暗大地上的壯麗景觀了。回想起自己啟程返回帕斯時前來送行的特拉格國王臉上那種幾乎要喜極而泣的表情,達達蘭就想笑。辛德拉經過這次的內亂以後,不但損失了大量的兵員,物資,糧食,國力也倒退了十年以上,加上自己向特拉格索要了大量的糧食,軍餉以及財寶作為報酬,想必特拉格是連一秒鍾都不願意讓自己繼續留在辛德拉境內了。
這一次返程的路線和當初前往辛德拉的路線完全不同,達達蘭選擇了沿著帕斯的海岸線走,這裏麵有兩層原因。
第一層是因為公事,拜巴斯巴恩已經招降了相當部分的帕斯貴族,剩下的那些不是搖擺不定就是冥頑不靈的,對於他們拜巴斯巴恩已經沒有什麽耐心了。因此在得知達達蘭已經完成了幫助盟友的任務以後,便命令達達蘭率軍回程時順道前往討伐帕斯南方的克巴爾多和鬆格瑞斯的貴族集團,用武力迫使他們做出最後的決定。
至於第二層麽則是私人原因,達達蘭和他的部下在討伐米福拉公爵的過程中劫掠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尤其是最後古黛兒一戰中更是奪到了難以計數的寶物,這些寶物如果用車拉就太費事了,所以達達蘭幹脆把東西全部裝上了船運回帕斯,如果自己的部隊離開海岸太遠的話,那麽就很難保護自己的這筆財富了。
還有十五天的路程就能趕到阿巴斯港,在那裏可以把貨物裝車運往首都耶克巴達城,不過在那之前先要攻占這座港口,因為目前它還是鬆格瑞斯的領地。
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阿巴斯港的駐軍數量雖然不多(鬆格瑞斯把主力都調去保護自己了),但是阿巴斯港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是扼守帕斯灣的要衝,所以它的防禦是異常的堅固,就算自己有四萬大軍想要攻下它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根據情報顯示,再往前四天的路程就開始進入鬆格瑞斯控製的地區了,雖然一路上不見得會遭遇到什麽有效的抵抗,但是阿巴斯港這一戰將會是自己回到帕斯境內的第一個硬仗,如果失敗了,那麽必然會令拜巴斯巴恩失望,而且也無法繼續攻擊鬆格瑞斯的老巢;可是如果成功了,則不但可以獲得大量的財富,也可以徹底斷絕鬆格瑞斯的經濟來源,那麽後麵的仗打起來就輕鬆多了。
戰鬥必須盡快結束,否則如果鬆格瑞斯聽了別人的諫言派兵來支援阿巴斯港那可就更加難辦了。雖然達達蘭認為以鬆格瑞斯的個性和眼光來看這種可能性很小,但卻不能說完全沒有。作為統帥是不能把不確定因素當做確定因素來判斷的。自己率軍突襲成功的可能性很低,因為自己的大軍騎兵數量有限,使得部隊行進速度不夠快,而且這麽大規模部隊的行進,對方恐怕早已經得到了消息了。
這一仗該怎麽打呢?達達蘭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天色漸漸亮了起來。(未完待續。)
自從殺掉米福拉公爵全家報了自己的血海深仇以後,達達蘭就經常被噩夢困擾,而且他做的都是同一個夢。夢裏他成了米福拉最小的兒子,在密道裏被乳母帶著拚命逃跑,可是自己從後麵追了上來,殺死了乳母,又揮刀砍向了自己。
好不容易喘勻了呼吸,但是睡意卻也因此而消失了。達達蘭站起身來摸到了睡前喝了一半的酒壺,大口的灌了幾口酒以後他把幾乎空了的酒壺扔在了一邊,邁步走出了營帳。
星星綴滿了夜空,發散出不同顏色的光芒。遠處吹來的海風將這寒冷的夜變得越發徹骨。
這是久違了的寒意,相信每一個帕斯士兵都會從中體會到家的味道,但是出身於辛德拉的達達蘭卻不怎麽喜歡,當然他也同樣不喜歡家鄉那炎熱的夜晚。
家這個東西對於達達蘭而言已經很陌生了,家鄉在哪兒,家人長什麽樣都已經模糊不清,這麽多年唯一縈繞在他心頭的隻有必須要報的仇恨而已,而他已經幸運的完成了複仇。
可是今後自己該幹些什麽呢?這些天裏達達蘭無數次的這麽問自己。可是沒有答案。在他過去的生命中仇恨填滿了全部,而這個仇人又是如此的強大,以至於從來不曾奢望自己報完仇以後還能活著。如今人生最大的事情已經完成,卻看不到下一個彼岸在哪裏。
為拜巴斯巴恩大人效力吧。達達蘭一開始試圖這樣說服自己,可是那並不是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標,而隻是一種義務和報答而已。或許可以像那個女巫尼西妮斯說的當一個國王?可惜最好的時機已經錯過。當然達達蘭也不認為憑自己手頭的這四萬人能夠征服整個辛德拉,殺死特拉格國王然後坐上國王的寶座。像自己這種奴隸出身的人在辛德拉是不可能獲得認同的,除非能證明自己的王族身份。可惜拜米福拉公爵所賜,所有能證明自己身份的人都已經成了死人,剩下的知情者並不能提供足夠的證據。除非有強大的外援支持,不過達達蘭唯一的外援就是拜巴斯巴恩,但是消滅特拉格,攻擊辛德拉隻會讓帕斯卷入連綿的戰火之中,這一點顯然與拜巴斯巴恩的利益相悖,也正是因為這個達達蘭才覺得尼西妮斯的預言是胡說八道。
邊想邊走的達達蘭突然發出一個冷笑,原來自己連自己想要做什麽樣的人都不知道。回想自己二十五年的人生竟然從來沒有考慮過這類問題,恐怕今後的人生中會成為巨大的困擾吧。
不管了,先作為一個名將流傳於後世吧。至少這個目標看起來不太遙遠。達達蘭這麽對自己說。
可是有拜巴斯巴恩這樣的主子存在,似乎成為名將也不太容易。就像在月亮的照耀下是不會有人注意一顆星星的特別之處的一樣,要在像拜巴斯巴恩這樣不世出的名將身邊閃耀自己的光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到這達達蘭回過神來掃視了一下自己的營地——這四萬大軍組成的營地裏營火點點,雖然不如繁星眾多,卻也已經構成了黑暗大地上的壯麗景觀了。回想起自己啟程返回帕斯時前來送行的特拉格國王臉上那種幾乎要喜極而泣的表情,達達蘭就想笑。辛德拉經過這次的內亂以後,不但損失了大量的兵員,物資,糧食,國力也倒退了十年以上,加上自己向特拉格索要了大量的糧食,軍餉以及財寶作為報酬,想必特拉格是連一秒鍾都不願意讓自己繼續留在辛德拉境內了。
這一次返程的路線和當初前往辛德拉的路線完全不同,達達蘭選擇了沿著帕斯的海岸線走,這裏麵有兩層原因。
第一層是因為公事,拜巴斯巴恩已經招降了相當部分的帕斯貴族,剩下的那些不是搖擺不定就是冥頑不靈的,對於他們拜巴斯巴恩已經沒有什麽耐心了。因此在得知達達蘭已經完成了幫助盟友的任務以後,便命令達達蘭率軍回程時順道前往討伐帕斯南方的克巴爾多和鬆格瑞斯的貴族集團,用武力迫使他們做出最後的決定。
至於第二層麽則是私人原因,達達蘭和他的部下在討伐米福拉公爵的過程中劫掠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尤其是最後古黛兒一戰中更是奪到了難以計數的寶物,這些寶物如果用車拉就太費事了,所以達達蘭幹脆把東西全部裝上了船運回帕斯,如果自己的部隊離開海岸太遠的話,那麽就很難保護自己的這筆財富了。
還有十五天的路程就能趕到阿巴斯港,在那裏可以把貨物裝車運往首都耶克巴達城,不過在那之前先要攻占這座港口,因為目前它還是鬆格瑞斯的領地。
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阿巴斯港的駐軍數量雖然不多(鬆格瑞斯把主力都調去保護自己了),但是阿巴斯港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是扼守帕斯灣的要衝,所以它的防禦是異常的堅固,就算自己有四萬大軍想要攻下它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根據情報顯示,再往前四天的路程就開始進入鬆格瑞斯控製的地區了,雖然一路上不見得會遭遇到什麽有效的抵抗,但是阿巴斯港這一戰將會是自己回到帕斯境內的第一個硬仗,如果失敗了,那麽必然會令拜巴斯巴恩失望,而且也無法繼續攻擊鬆格瑞斯的老巢;可是如果成功了,則不但可以獲得大量的財富,也可以徹底斷絕鬆格瑞斯的經濟來源,那麽後麵的仗打起來就輕鬆多了。
戰鬥必須盡快結束,否則如果鬆格瑞斯聽了別人的諫言派兵來支援阿巴斯港那可就更加難辦了。雖然達達蘭認為以鬆格瑞斯的個性和眼光來看這種可能性很小,但卻不能說完全沒有。作為統帥是不能把不確定因素當做確定因素來判斷的。自己率軍突襲成功的可能性很低,因為自己的大軍騎兵數量有限,使得部隊行進速度不夠快,而且這麽大規模部隊的行進,對方恐怕早已經得到了消息了。
這一仗該怎麽打呢?達達蘭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天色漸漸亮了起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