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農卡爾自嘲為自英雄王安德拉帕修斯開國以來帕斯帝國曆史上唯一的傀儡國王。盡管帕斯國王權力旁落是早已有之的事情,嚴格意義上說珀農卡爾的父親比喀留斯四世就是個傀儡國王,但是像珀農卡爾這樣明公正道的失去權力恐怕的確是帕斯曆史上絕無僅有的。
在平定了魯達內爾的叛亂之後,珀農卡爾授予拜巴斯巴恩帝國宰相,大將軍的職位還嫌不夠,另外還冊封了拜巴斯巴恩的眾位將領高官厚祿,而拜巴斯巴恩對於國王也愈發恭敬謙和,國家大事一律要請示國王定奪。表麵上是一副君臣和睦其樂融融的景象,但是實際上珀農卡爾是沒有權力說不的,因為一但珀農卡爾拒絕了拜巴斯巴恩的提案,那麽君臣和睦的表麵就會被撕破,珀農卡爾不敢想象這層紙糊的平衡被捅破了以後,事情會朝哪個方向演變。
從治理國家的層麵上來說,拜巴斯巴恩的確是個了不起的人才,他向珀農卡爾提出的眾多改革措施也確實具有相當的見地,去舊除弊的帕斯帝國應該也能夠逐漸恢複生機再現繁榮的景象,可是珀農卡爾就是感覺渾身不舒服,因為到了那個時候整個帕斯帝國上下都會銘記的人不是自己,而是拜巴斯巴恩。如果珀農卡爾是個清心寡欲的人,或者像他父親比喀留斯四世那樣懂得權衡利弊,韜光養晦的人,那麽或許至少還會稍微欣慰些,可偏偏珀農卡爾也是一個擁有野心的人。二十七歲的年輕國王在多年壓抑的王子生涯以後,是多麽希望能夠一展宏圖實現自己偉大的理想和抱負。可惜他操之過急,沒有聽從父親臨終前的話,結果招來權貴們的強烈反彈把他趕下了王位,又在平定叛亂的過程中被拜巴斯巴恩掌握了權力從而徹底喪失了權力成了傀儡國王。
此外,魯達內爾的死也是對他的一次強烈刺激。拜巴斯巴恩竟然在沒有國王首肯的情況下擅自處死了帕斯王室成員,自己的弟弟魯達內爾。無論怎樣偽裝其過程也不能掩飾背後的真相,珀農卡爾心知肚明卻不能說,由此他經常在夢中夢見那個代替拜巴斯巴恩受過的萬騎長達達蘭的模樣,那副可怕的麵容就仿佛地獄的惡鬼一樣一步步朝自己逼來,背後則是拜巴斯巴恩的身影如同幽靈一樣飄來飄去。珀農卡爾漸漸覺得自己有可能是最後一位帕斯國王了,再往後帕斯帝國將會變成巴丹那帝國,人民會逐漸忘了他這個國王,這個王朝,轉而向那個給帕斯帶來繁榮輝煌的人低頭屈膝。珀農卡爾甚至覺得每天照例會見拜巴斯巴恩商討國事的時候是自己必須經曆的惡夢。
當拜巴斯巴恩提出讓自己會見帕爾契國派來的使者的時候,珀農卡爾猶豫了半晌,才道:“帕爾契國派來使者,到底想做什麽?”
“我的陛下,帕爾契此次是來尋求與我國結為盟友的。”
“盟友?”珀農卡爾腦子一轉,道:“難不成帕爾契想讓我國和它一起夾攻阿魯巴尼亞嗎?”
拜巴斯巴恩行了一禮道:“我主聖明!對方確實有這樣的意圖,但是如果我國答應這樣做的話,顯然是不明智的,因為我國剛剛經曆了內亂,國民還沒有從戰爭的傷害中恢複過來,此時再卷入戰爭為時尚早。因此微臣提出了異議,對方也答應退而求其次,隻要我國保持中立,不向阿魯巴尼亞提供任何形式的援助,同時開放阿巴斯港和布謝港作為其艦隊的補給港口就行了。”
“開放這兩個港口?難道要把他們的艦隊放進帕斯灣內?”珀農卡爾睜大了眼睛。他無法相信拜巴斯巴恩會答應這樣的要求。為了爭奪帕斯灣的主導權,帕斯曾和阿魯巴尼亞展開過多年的戰爭,最後還是無法如願,最終兩國還是默認了對帕斯灣的勢力範圍進行劃分,以雙方都能夠接受的航行路線並且互不幹擾為代價保持和平。這意味著帕斯灣不能有第三方勢力介入,一旦有第三方勢力介入的話,這個脆弱的平衡就會被打破,整個帕斯灣將再次淪為戰場。
“陛下,微臣知道陛下的憂慮所在,”拜巴斯巴恩恭敬的回答道:“請陛下相信微臣這麽做並非是無的放矢,微臣已經查明,阿魯巴尼亞位於狹海的艦隊已經瀕臨覆滅,而其在帕斯灣內的艦隊也無力加以援助。相反的,帕爾契的艦隊實力卻相當強盛,足以將阿魯巴尼亞的帕斯灣艦隊一舉消滅。反觀我國的艦隊,由於曆來帕斯都更重視陸地兵種而忽略海上艦隊的建設,我國的艦隊無論數量還是質量擬或戰鬥能力,都隻能與阿魯巴尼亞艦隊持平而已,在內亂之後國力空虛的當口,更是無法在短期內使其崛起。再說帕爾契的那位第爾斯親王,傳聞是個非常剛強的男人,因此我國如果拒絕帕爾契的要求的話,他恐怕也不會就此打消進入帕斯灣的念頭。到時候我軍的艦隊戰則未必能勝,不戰也不過是和如今答應其要求一樣的結果,卻又大大的得罪了帕爾契這個國家,倒不如送個順水人情給帕爾契,讓他們盡力去和阿魯巴尼亞周旋,就算他們能打贏了阿魯巴尼亞,也必定是損失慘重,無力再騷擾我國了,因此這個結盟的關係可以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陛下以為如何?”
“好好,既然大人您已經思考得如此周詳,那寡人也就沒有什麽好說的了。擇日寡人會親自接見帕爾契使者,與其簽署合約的。”珀農卡爾嘴上這麽應付著,心裏卻說:你這不過是為了避免與阿魯巴尼亞和帕爾契任何一方發生衝突的做法而已,聽說巴丹那領東邊的突契領地遭受到了絹之國的突襲而全境淪陷,你會這麽做隻不過是害怕老窩有失,想把帕斯國的力量調集到東邊去而已。
珀農卡爾的眼珠一轉,開口道:“妹夫,國事談完了,咱們說說家事吧。寡人和米迪爾也有好幾年沒見過麵了,你這邊為寡人操勞奔波,卻把寡人的妹妹留在巴丹那獨守空房,這樣下去,巴丹那領的繼承人要到何時才能出生呢?不如把米迪爾接到耶克巴達城來居住,一來可以免去寡人的思慕之苦,二來也好讓你們夫妻團聚,三來麽你們正好給寡人生個外甥,讓巴丹那領後繼有人,這樣不是三全其美嗎?”
“有勞陛下掛心,微臣感激不盡。”拜巴斯巴恩道。(未完待續。)
在平定了魯達內爾的叛亂之後,珀農卡爾授予拜巴斯巴恩帝國宰相,大將軍的職位還嫌不夠,另外還冊封了拜巴斯巴恩的眾位將領高官厚祿,而拜巴斯巴恩對於國王也愈發恭敬謙和,國家大事一律要請示國王定奪。表麵上是一副君臣和睦其樂融融的景象,但是實際上珀農卡爾是沒有權力說不的,因為一但珀農卡爾拒絕了拜巴斯巴恩的提案,那麽君臣和睦的表麵就會被撕破,珀農卡爾不敢想象這層紙糊的平衡被捅破了以後,事情會朝哪個方向演變。
從治理國家的層麵上來說,拜巴斯巴恩的確是個了不起的人才,他向珀農卡爾提出的眾多改革措施也確實具有相當的見地,去舊除弊的帕斯帝國應該也能夠逐漸恢複生機再現繁榮的景象,可是珀農卡爾就是感覺渾身不舒服,因為到了那個時候整個帕斯帝國上下都會銘記的人不是自己,而是拜巴斯巴恩。如果珀農卡爾是個清心寡欲的人,或者像他父親比喀留斯四世那樣懂得權衡利弊,韜光養晦的人,那麽或許至少還會稍微欣慰些,可偏偏珀農卡爾也是一個擁有野心的人。二十七歲的年輕國王在多年壓抑的王子生涯以後,是多麽希望能夠一展宏圖實現自己偉大的理想和抱負。可惜他操之過急,沒有聽從父親臨終前的話,結果招來權貴們的強烈反彈把他趕下了王位,又在平定叛亂的過程中被拜巴斯巴恩掌握了權力從而徹底喪失了權力成了傀儡國王。
此外,魯達內爾的死也是對他的一次強烈刺激。拜巴斯巴恩竟然在沒有國王首肯的情況下擅自處死了帕斯王室成員,自己的弟弟魯達內爾。無論怎樣偽裝其過程也不能掩飾背後的真相,珀農卡爾心知肚明卻不能說,由此他經常在夢中夢見那個代替拜巴斯巴恩受過的萬騎長達達蘭的模樣,那副可怕的麵容就仿佛地獄的惡鬼一樣一步步朝自己逼來,背後則是拜巴斯巴恩的身影如同幽靈一樣飄來飄去。珀農卡爾漸漸覺得自己有可能是最後一位帕斯國王了,再往後帕斯帝國將會變成巴丹那帝國,人民會逐漸忘了他這個國王,這個王朝,轉而向那個給帕斯帶來繁榮輝煌的人低頭屈膝。珀農卡爾甚至覺得每天照例會見拜巴斯巴恩商討國事的時候是自己必須經曆的惡夢。
當拜巴斯巴恩提出讓自己會見帕爾契國派來的使者的時候,珀農卡爾猶豫了半晌,才道:“帕爾契國派來使者,到底想做什麽?”
“我的陛下,帕爾契此次是來尋求與我國結為盟友的。”
“盟友?”珀農卡爾腦子一轉,道:“難不成帕爾契想讓我國和它一起夾攻阿魯巴尼亞嗎?”
拜巴斯巴恩行了一禮道:“我主聖明!對方確實有這樣的意圖,但是如果我國答應這樣做的話,顯然是不明智的,因為我國剛剛經曆了內亂,國民還沒有從戰爭的傷害中恢複過來,此時再卷入戰爭為時尚早。因此微臣提出了異議,對方也答應退而求其次,隻要我國保持中立,不向阿魯巴尼亞提供任何形式的援助,同時開放阿巴斯港和布謝港作為其艦隊的補給港口就行了。”
“開放這兩個港口?難道要把他們的艦隊放進帕斯灣內?”珀農卡爾睜大了眼睛。他無法相信拜巴斯巴恩會答應這樣的要求。為了爭奪帕斯灣的主導權,帕斯曾和阿魯巴尼亞展開過多年的戰爭,最後還是無法如願,最終兩國還是默認了對帕斯灣的勢力範圍進行劃分,以雙方都能夠接受的航行路線並且互不幹擾為代價保持和平。這意味著帕斯灣不能有第三方勢力介入,一旦有第三方勢力介入的話,這個脆弱的平衡就會被打破,整個帕斯灣將再次淪為戰場。
“陛下,微臣知道陛下的憂慮所在,”拜巴斯巴恩恭敬的回答道:“請陛下相信微臣這麽做並非是無的放矢,微臣已經查明,阿魯巴尼亞位於狹海的艦隊已經瀕臨覆滅,而其在帕斯灣內的艦隊也無力加以援助。相反的,帕爾契的艦隊實力卻相當強盛,足以將阿魯巴尼亞的帕斯灣艦隊一舉消滅。反觀我國的艦隊,由於曆來帕斯都更重視陸地兵種而忽略海上艦隊的建設,我國的艦隊無論數量還是質量擬或戰鬥能力,都隻能與阿魯巴尼亞艦隊持平而已,在內亂之後國力空虛的當口,更是無法在短期內使其崛起。再說帕爾契的那位第爾斯親王,傳聞是個非常剛強的男人,因此我國如果拒絕帕爾契的要求的話,他恐怕也不會就此打消進入帕斯灣的念頭。到時候我軍的艦隊戰則未必能勝,不戰也不過是和如今答應其要求一樣的結果,卻又大大的得罪了帕爾契這個國家,倒不如送個順水人情給帕爾契,讓他們盡力去和阿魯巴尼亞周旋,就算他們能打贏了阿魯巴尼亞,也必定是損失慘重,無力再騷擾我國了,因此這個結盟的關係可以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陛下以為如何?”
“好好,既然大人您已經思考得如此周詳,那寡人也就沒有什麽好說的了。擇日寡人會親自接見帕爾契使者,與其簽署合約的。”珀農卡爾嘴上這麽應付著,心裏卻說:你這不過是為了避免與阿魯巴尼亞和帕爾契任何一方發生衝突的做法而已,聽說巴丹那領東邊的突契領地遭受到了絹之國的突襲而全境淪陷,你會這麽做隻不過是害怕老窩有失,想把帕斯國的力量調集到東邊去而已。
珀農卡爾的眼珠一轉,開口道:“妹夫,國事談完了,咱們說說家事吧。寡人和米迪爾也有好幾年沒見過麵了,你這邊為寡人操勞奔波,卻把寡人的妹妹留在巴丹那獨守空房,這樣下去,巴丹那領的繼承人要到何時才能出生呢?不如把米迪爾接到耶克巴達城來居住,一來可以免去寡人的思慕之苦,二來也好讓你們夫妻團聚,三來麽你們正好給寡人生個外甥,讓巴丹那領後繼有人,這樣不是三全其美嗎?”
“有勞陛下掛心,微臣感激不盡。”拜巴斯巴恩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