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獻之每次出征的時候都不會選擇騎馬,而是選擇坐輦。這當然不是為了講究一個王爺的排場,而是因為他本身的身體狀況並不適合長時間的騎馬。


    劉獻之作為一個軍事統帥,最欠缺的部分其實就是他的身體素質。別說沒有單槍匹馬在敵陣中來回拚殺的本事,就連普通的士兵劉獻之也未必打得贏。倒不是因為他缺乏習武的領悟能力,實在是因為他的身體天生就太過羸弱,事實上他能夠活到二十五歲,已經算是老天對他格外眷顧了,在他小時候有醫生斷言他活不過二十歲。顯然,這個醫生錯了,在遍請各地名醫治療調養以後,劉獻之的身體曾一度恢複到了正常人的水平,甚至可以騎馬出行。但是很不幸的,前年冬天劉獻之掉進了冰河之中,使得舊疾複發,調養了許久才算是恢複了健康,但是其身體狀況已經退回了好幾年前。也因此,這次的遠征他依舊坐輦,以避免不必要的身體消耗。


    不過,劉獻之的羸弱並不影響他在軍隊中的威望。在與突契的多年戰爭中,絹之國幾乎都處於守勢,而且麵對勇猛彪悍的突契騎兵,絹之國軍隊始終沒有占到什麽便宜。隻有薛伯仁和劉獻之這兩任太原經略使曾經對突契采取反擊行動並且獲得了成功,而劉獻之在擔任太原經略使的時期內突契完全找不到機會下手,除了去年的那一次偷襲以外。


    劉獻之自己也承認去年的那一次行動是一次失敗,身為一個統帥的劉獻之不能容忍突契軍竟然如此囂張,這是他這次提出報複性攻擊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則是王漢新攻陷西域的消息所致。


    劉獻之此次成了絹之國三十幾萬大軍的最高統帥,但是他可沒有像皮隆憲描述的那樣把三十萬大軍都給帶到戰略目標那裏去。從一開始他就沒有打算這麽做。


    劉獻之的確想要逼突契與自己決戰,可是卻沒有傻到讓突契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戰略意圖的地步。他想要迷惑突契人,讓他們摸不到絹之國的真實目的,因此他下令讓在幽州的高定邊率領七萬大軍從幽州出發,沿著桑幹河向西北進擊,造成一種大舉北伐的假象,然後再折向西部作為大軍的右翼掩護,如果遇到突契的大軍來襲則原地固守,為主軍爭取時間。命駐守在豐州的周嗣義,陳世化部以小股兵力向西北進擊,試探突契軍有何種反應。自己則率領主力軍團二十萬人先向北行,在進入大漠之前折向西北。


    劉獻之的行軍路線有一定的迷惑性,他其實是讓高定邊的七萬人頂替了自己的二十萬主力,突契一時之間會搞不清楚絹之國軍隊的真實動向,等他們察覺到高定邊的七萬人不是主力而是從幽州城出發的那支軍隊時,就能為劉獻之獲得寶貴的幾天時間。


    要統禦這樣巨大的一直軍隊行動可不像想象的那麽容易,尤其是在行軍過程中尋找水源的困難遠比糧食的問題更加艱苦。軍隊沒有糧食至少還能頂上個十來天,可是沒有水一天就會大亂。憑借著劉獻之的周密安排以及麾下將領們的有效執行,大軍按部就班的在野外行進了整整四十天,沒有遭遇到突契軍的主力,離預定目標也已經隻剩下十天的路程了。


    然而紙終歸是包不住火的,在第四十一天的行軍途中右衛部隊遭遇到了一支突契騎兵,數量大約在二百騎左右。突契方並不戀戰,迅速撤了回去。


    次日,前鋒遭到了一支突契千人隊的急襲,有一百四十人在這次急襲中喪命,對方也付出了八十餘人的代價。但是劉獻之明白對方已經從這次攻擊中探知了自己這支主力部隊的大致方位和行進路線。劉獻之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加快腳步,而是命令後方運送糧草的部隊嚴加防範。


    果不出所料,兩天後便傳來了後方糧草部隊遇襲的消息,好在早有防範,損失十分輕微,但是自己這支部隊的行蹤已經暴露無疑,劉獻之判斷對方應該還沒有判斷出自己的真實目的為何,正在尋機殲滅自己。為此他下令部隊結陣而行,由此部隊每天行進的距離下降到了二十裏,原本六天的行程延長到了九天,但是劉獻之不想冒險。


    事情在三天後發生了變化,不是突契的大軍趕到了,而是劉獻之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之前他所預定的築城地點上的一條暗河改道了,而且正好改道到了自己駐紮的部隊腳下——原本準備駐軍的一個小湖的麵積比先前大了整整四倍,讓士兵探掘以後發現了暗河的存在。由此劉獻之決定改變築城地點,就在此地築城!


    要築城,沒有水源的話是不可能固守的,而劉獻之之所以會選擇原來的築城地點就是因為那裏有一條暗河經過,能夠用人工挖井的方式獲得水源。現在既然這裏也有暗河,並且還有一個麵積可觀的湖,那麽沿著湖邊築城顯然比原先定下的地點更合適,在這裏至少不會是四麵受敵的狀態。


    二十萬大軍把這個小湖給整個包圍了起來,在湖周圍列起了層層營壘。


    一天以後,突契的大軍出現了。顯然原本他們是尾隨著絹之國的軍隊準備伺機而動的,對於現在絹之國軍隊突然停下來安營紮寨十分不理解。從哨探回報來看這支突契軍隊約有三萬之眾,劉獻之知道這還不是阿比契力爾的全部兵力,剩下的部隊還在其他地方沒有趕來。單憑這三萬騎兵是不足以吃掉劉獻之的部隊的,劉獻之發明的龜陣足以令突契騎兵的狼牙崩裂,那麽也就表明在今後的幾天之內絹之國軍隊是處於一種相對安全的環境之下,這正是劉獻之求之不得的,正好用這幾天的時間來抓緊築城。


    於是,對於許多絹之國士兵而言讓他們迷惑了一路的一個問題終於得以解開:在這一路上,他們帶著大量的輜重車輛,可是這車輛上運載的卻不知道是什麽東西。如今當主帥一聲令下把覆蓋在上麵的布掀開以後,他們才得知自己累死累活千裏運送來的,竟然是數不盡的各種麻質的草質的口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地烈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口水的老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口水的老雞並收藏天地烈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