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薛伯仁的這番辯護,劉龑當然要善加利用了,他立即下旨嚴厲責問王漢新關於擅自受降的事情。這麽一來,從長安到茂州城打個來回,最快也得十天半個月的,劉龑也就有了充分的應對的時間。
伍思成給他的建議是,關於這件事的曲直,現在暫時還難以判明,不過有一點卻是明確的,那就是不管怎麽樣,王漢新的行為都必須受到國法的嚴厲懲處。因此目前所做的一切努力無非就是為減輕這個懲處收集對王漢新有利的證據。那麽除了薛伯仁和王漢新本人的證詞以外,劉龑還必須盡可能多的尋找替王漢新說話的同盟軍。
關於這個同盟軍,在長安城內恐怕是很難再擴展隊伍了,因此劉龑首先想到的就是現任的北地都護劉獻之。
這個劉獻之與王漢新雖然是同僚,可是他們之間的交集卻非常少。按理來說遼東都護蘇成棟和西域都護府的周嗣義、米益國更加容易站到王漢新這邊來,可惜他們離得太遠,在時間上來不及。劉龑看中劉獻之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劉獻之具有絹之國數一數二的戰略構想能力,對於王漢新的意圖最為了解,另一個則是王漢新的義兄高定邊如今正在北地都護府效力,他絕對不可能對王漢新的事情不管不顧。
劉龑派出的使者星夜兼程,僅僅用了十天就趕到了沙湖城。此時劉獻之正忙著準備出兵資助合撒與徹尓列的戰爭。
憑心而論,劉獻之對於委任自己為北地都護的任命是很不情願的,倒不是他不知道這個職位對於絹之國的戰略有多麽重要,而是因為他很清楚劉龑這麽做背後的用心,更關鍵的一點是他的身體狀況其實很不適宜長期居住在沙湖城這麽偏僻寒冷的地方。
為了改善自己的居住環境,劉獻之動用了大量的人力在沙湖城建了一個縮小版的太原經略府,即便如此劉獻之還是十分不滿這裏的生活條件,尤其是沙湖城的水源品質太差,讓他叫苦不迭。
劉龑的這道密旨倒是把劉獻之逗樂了,不為別的,隻為了在這偏遠的沙湖城裏實在是非常無聊無趣,王漢新的胡作非為倒是給他找了點樂趣出來。
劉獻之立即把高定邊給找了來,然後把書信給高定邊過目。高定邊還沒等看完就跳了起來:“都護大人,邱逸儒這幫子文官到底想幹什麽?!他們難道看不出飛鷹堡的戰略價值嗎?”
“看得出看不出我是不知道,但是即便看得出,他們也會裝成看不出的樣子來。”劉獻之答道。
“這是為何?”
“很簡單,現在邱逸儒所率領的儒生一黨最大的敵人就是太子黨,太子這邊不僅有舊後黨的勢力,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還擁有了掌握兵權的人。”
“您是說王漢新?”高定邊驚道。
“不光是王漢新,還有那個米益國。如今米貴妃掌管著整個後宮,他弟弟雖然不是西域都護,也是個領兵的將領了,再加上曾擔任太子太保的王漢新,帝國裏掌握兵權的將領已經不是陛下獨占的了,而儒生一黨卻沒有這張牌,所以他們迫切需要的就是剪除太子手裏的這兩張牌。你的這位義弟又在這個時候恰好給了他們這個把柄,因此王漢新的初衷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能扳倒他才是重要的。”
高定邊聽了咬著牙道:“他們難道不知道王漢新是我朝重要的軍事人才嗎?把他扳倒了,處罰了,對我朝而言是多大的損失嗎?”
劉獻之搖搖頭道:“這是政治,不單單是軍事啊。王漢新很不幸,一旦卷入了政治的漩渦,就很難脫身了。倒是像我們這樣在外的武將反而能遠離政治的泥潭。”
高定邊恨恨道:“王漢新為我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在士兵中的影響也非常大,處罰了他,難道不怕士兵們嘩變嗎?”
劉獻之一瞪眼,道:“誰敢?這軍隊是皇上的軍隊,不是他王漢新的私人傭兵!”
“是,下官一時情急,失言了,請都護大人恕罪。”高定邊忙拱手道:“隻是如今的朝堂幾乎成了一言堂,人人都要把王漢新除之而後快,我這個做兄長的實在不能坐視不理。請都護大人務必想想辦法,保得我義弟周全。不然,下官隻能,隻能獨自回京到陛下麵前去理論了。”
劉獻之冷笑了一聲道:“你要是真去了,那才是害了你兄弟了呢。我來問你,皇上為什麽千裏迢迢派人給我們送來這麽一封信?難道是讓你回京去和他理論的嗎?”
高定邊想了想,搖了搖頭,張口想說什麽,卻最終沒有發出聲音來。
劉獻之苦笑了一下,道:“陛下這是向我們求援來了。既然朝堂之上找不到盟友,陛下就希望我們這些戍邊的將領能替王漢新說上幾句好話。”
“正是如此,所以我們應該向皇上據理力爭才是。”
“錯!據理力爭要是有用的話,皇上就不需要這麽大費周章來找我們幫忙了。你以為滿朝文武都不明白王漢新這麽做的用意嗎?你錯了,他們隻是礙於這件事於情於理王漢新都是過錯的一方,而邱逸儒又占據道德高地全力開火,他們又怎麽會甘願替王漢新出頭,站在低處接受邱逸儒的攻擊呢?所以我們要是照你說的這麽做,根本就是無濟於事的。我們要幫王漢新,卻要講究幫的方法。”
“下官愚鈍,未知都護大人有何良策?”高定邊道。
劉獻之坐在座位上舒展了一下身體,然後才慢悠悠的說道:“這個麽,要分兩步走。首先我們要拿出點像樣的證據來證明吐蕃對我朝的威脅是確實存在的,這樣王漢新的做法就不是擅自挑撥與同盟國家之間友好關係,而是一種防患於未然的預防措施了。雖然不能替他免罪,可是卻可以替他開脫掉一些責罰。”
“可是我們哪來的證據呢?”
“這個你不用擔心,本都曆年來對吐蕃的情況多少有些了解,有些可能皇上都不知道,我會把這些證據列舉給皇上的,”劉獻之用手撐住桌案站了起來:“這第二麽,據我所見,這合撒與徹尓列的戰事一時半會兒還分不出個勝負來,我們資助的物資還不足以改變兩者之間的差距,那麽就讓他們慢慢打就是了。這樣簡單的事情,我相信你也一樣可以勝任。目前來說我北地都護府的兵員都處於閑置狀態也是挺浪費的,不如挑出一部分來借給王漢新使用一段時間,這樣我們就可以奏請皇上調動這批兵力南下。這樣一來有三個好處,第一,我們可以借此敲打敲打那些儒生們,第二,我離開京城也有年頭了,正好去那裏休養幾天,第三,王漢新現在是砧板上的肉,他沒理由拒絕我的好意,而我正好可以借此好好敲詐他一筆,我們也撈點好處,不是麽?”
高定邊聽到這裏才轉憂為喜,道:“下官替王漢新多謝都護大人。”
伍思成給他的建議是,關於這件事的曲直,現在暫時還難以判明,不過有一點卻是明確的,那就是不管怎麽樣,王漢新的行為都必須受到國法的嚴厲懲處。因此目前所做的一切努力無非就是為減輕這個懲處收集對王漢新有利的證據。那麽除了薛伯仁和王漢新本人的證詞以外,劉龑還必須盡可能多的尋找替王漢新說話的同盟軍。
關於這個同盟軍,在長安城內恐怕是很難再擴展隊伍了,因此劉龑首先想到的就是現任的北地都護劉獻之。
這個劉獻之與王漢新雖然是同僚,可是他們之間的交集卻非常少。按理來說遼東都護蘇成棟和西域都護府的周嗣義、米益國更加容易站到王漢新這邊來,可惜他們離得太遠,在時間上來不及。劉龑看中劉獻之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劉獻之具有絹之國數一數二的戰略構想能力,對於王漢新的意圖最為了解,另一個則是王漢新的義兄高定邊如今正在北地都護府效力,他絕對不可能對王漢新的事情不管不顧。
劉龑派出的使者星夜兼程,僅僅用了十天就趕到了沙湖城。此時劉獻之正忙著準備出兵資助合撒與徹尓列的戰爭。
憑心而論,劉獻之對於委任自己為北地都護的任命是很不情願的,倒不是他不知道這個職位對於絹之國的戰略有多麽重要,而是因為他很清楚劉龑這麽做背後的用心,更關鍵的一點是他的身體狀況其實很不適宜長期居住在沙湖城這麽偏僻寒冷的地方。
為了改善自己的居住環境,劉獻之動用了大量的人力在沙湖城建了一個縮小版的太原經略府,即便如此劉獻之還是十分不滿這裏的生活條件,尤其是沙湖城的水源品質太差,讓他叫苦不迭。
劉龑的這道密旨倒是把劉獻之逗樂了,不為別的,隻為了在這偏遠的沙湖城裏實在是非常無聊無趣,王漢新的胡作非為倒是給他找了點樂趣出來。
劉獻之立即把高定邊給找了來,然後把書信給高定邊過目。高定邊還沒等看完就跳了起來:“都護大人,邱逸儒這幫子文官到底想幹什麽?!他們難道看不出飛鷹堡的戰略價值嗎?”
“看得出看不出我是不知道,但是即便看得出,他們也會裝成看不出的樣子來。”劉獻之答道。
“這是為何?”
“很簡單,現在邱逸儒所率領的儒生一黨最大的敵人就是太子黨,太子這邊不僅有舊後黨的勢力,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還擁有了掌握兵權的人。”
“您是說王漢新?”高定邊驚道。
“不光是王漢新,還有那個米益國。如今米貴妃掌管著整個後宮,他弟弟雖然不是西域都護,也是個領兵的將領了,再加上曾擔任太子太保的王漢新,帝國裏掌握兵權的將領已經不是陛下獨占的了,而儒生一黨卻沒有這張牌,所以他們迫切需要的就是剪除太子手裏的這兩張牌。你的這位義弟又在這個時候恰好給了他們這個把柄,因此王漢新的初衷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能扳倒他才是重要的。”
高定邊聽了咬著牙道:“他們難道不知道王漢新是我朝重要的軍事人才嗎?把他扳倒了,處罰了,對我朝而言是多大的損失嗎?”
劉獻之搖搖頭道:“這是政治,不單單是軍事啊。王漢新很不幸,一旦卷入了政治的漩渦,就很難脫身了。倒是像我們這樣在外的武將反而能遠離政治的泥潭。”
高定邊恨恨道:“王漢新為我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在士兵中的影響也非常大,處罰了他,難道不怕士兵們嘩變嗎?”
劉獻之一瞪眼,道:“誰敢?這軍隊是皇上的軍隊,不是他王漢新的私人傭兵!”
“是,下官一時情急,失言了,請都護大人恕罪。”高定邊忙拱手道:“隻是如今的朝堂幾乎成了一言堂,人人都要把王漢新除之而後快,我這個做兄長的實在不能坐視不理。請都護大人務必想想辦法,保得我義弟周全。不然,下官隻能,隻能獨自回京到陛下麵前去理論了。”
劉獻之冷笑了一聲道:“你要是真去了,那才是害了你兄弟了呢。我來問你,皇上為什麽千裏迢迢派人給我們送來這麽一封信?難道是讓你回京去和他理論的嗎?”
高定邊想了想,搖了搖頭,張口想說什麽,卻最終沒有發出聲音來。
劉獻之苦笑了一下,道:“陛下這是向我們求援來了。既然朝堂之上找不到盟友,陛下就希望我們這些戍邊的將領能替王漢新說上幾句好話。”
“正是如此,所以我們應該向皇上據理力爭才是。”
“錯!據理力爭要是有用的話,皇上就不需要這麽大費周章來找我們幫忙了。你以為滿朝文武都不明白王漢新這麽做的用意嗎?你錯了,他們隻是礙於這件事於情於理王漢新都是過錯的一方,而邱逸儒又占據道德高地全力開火,他們又怎麽會甘願替王漢新出頭,站在低處接受邱逸儒的攻擊呢?所以我們要是照你說的這麽做,根本就是無濟於事的。我們要幫王漢新,卻要講究幫的方法。”
“下官愚鈍,未知都護大人有何良策?”高定邊道。
劉獻之坐在座位上舒展了一下身體,然後才慢悠悠的說道:“這個麽,要分兩步走。首先我們要拿出點像樣的證據來證明吐蕃對我朝的威脅是確實存在的,這樣王漢新的做法就不是擅自挑撥與同盟國家之間友好關係,而是一種防患於未然的預防措施了。雖然不能替他免罪,可是卻可以替他開脫掉一些責罰。”
“可是我們哪來的證據呢?”
“這個你不用擔心,本都曆年來對吐蕃的情況多少有些了解,有些可能皇上都不知道,我會把這些證據列舉給皇上的,”劉獻之用手撐住桌案站了起來:“這第二麽,據我所見,這合撒與徹尓列的戰事一時半會兒還分不出個勝負來,我們資助的物資還不足以改變兩者之間的差距,那麽就讓他們慢慢打就是了。這樣簡單的事情,我相信你也一樣可以勝任。目前來說我北地都護府的兵員都處於閑置狀態也是挺浪費的,不如挑出一部分來借給王漢新使用一段時間,這樣我們就可以奏請皇上調動這批兵力南下。這樣一來有三個好處,第一,我們可以借此敲打敲打那些儒生們,第二,我離開京城也有年頭了,正好去那裏休養幾天,第三,王漢新現在是砧板上的肉,他沒理由拒絕我的好意,而我正好可以借此好好敲詐他一筆,我們也撈點好處,不是麽?”
高定邊聽到這裏才轉憂為喜,道:“下官替王漢新多謝都護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