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幾位重臣的神色,劉龑這才意識到自己說的話已經被他們聽見了,忙咳嗽了一聲道:“朕身體有些不適,各位愛卿暫且退下,咱們擇日再議吧。”
“臣遵旨。”眾臣紛紛行禮,準備退下。
“獻之,薛愛卿,你們兩位且留一留,朕還有幾句話要說。”
劉獻之和薛伯仁聽劉龑如此說,停下了腳步。
等到其他人都退下去以後,劉龑吩咐侍從隊長季重欣把伍思成宣進來。
沒過多久,早就在外等候的伍思成被季重欣給帶了進來。
劉龑這才開口道:“獻之,薛愛卿,伍思成,還有小季,今天把你們留下來,是因為你們要麽是我朝軍事方麵的專家,要麽是與朕下麵要說的事件有關聯的。朕覺得必須先詢問你們幾位的意見才行。”
劉獻之見狀,便道:“臣弟看陛下的神色有異,不知究竟為了何事?”
劉龑道:“你們相信命運嗎?”
在座的四人互相看了一眼,不知道究竟該如何如何作答。
劉龑繼續說道:“朕從前是不信的。朕以為隻要朕與諸位臣工們一起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便是了,和命運什麽的沒有任何關係。可是今天朕的這種信念第一次產生了動搖。你們中間有些可能不知道,但是伍思成是當事人,他是知道的,在朕還是太子時,曾經偷偷溜出長安,四處遊玩,當時隨侍在側的是小季的老哥季重海。”
伍思成點點頭道:“微臣自然記得,微臣與陛下就是在泉州相遇的。”
“不錯,正是那一次。”劉龑道:“可是你不知道的是,在朕與你相遇之前,朕還遇到了一個相士。朕問這個相士當天的運勢如何,那相士說朕那日主遇貴人,卦判文王夢熊,龍歸大海。又說他的叔父曾經預言過朕那日會與其相遇,而那一天是天地初分,業火遍地。當時朕不明白是什麽意思。後來朕遇到了一個少年,而那個少年揭發了朕的身份,當時的捕快們全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朕的身上,隻有伍思成這小子想到了去追擊那個少年。可惜的是伍思成這小子武功太差,結果被人家綁了起來,眼睜睜地看著對方溜走。”
伍思成臉上一紅,道:“陛下,這都過去多少年了,您怎麽還提這件事兒啊。”
劉龑苦笑了一聲,道:“其實朕早就忘記了。隻是今天聽獻之說的,朕才記起來,那個少年名叫李天昊。”
在座的除了伍思成以外都大吃一驚,齊聲道:“難道是那個李天昊?”
劉龑點點頭道:“朕敢肯定是他。因為當時他就說自己是一家商團的繼承人,而且他還透漏出他在泉州定製了十艘外輪船。”
劉獻之聽了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難怪臣弟說到外輪船的時候陛下神色有變呢。”
“正是如此。當日那個李天昊逃走以後便乘船往海外而去。當日朕心裏琢磨著這個文王夢熊,龍歸大海是什麽意思,難不成是這個叫伍思成的小子就是朕的薑子牙嗎?但那龍歸大海又是說什麽呢?時至今日,朕才想明白了,這伍思成雖然不至於是朕的薑子牙,倒也不算太辱沒了這文王夢熊四字,可這龍歸大海指的原來是李天昊。想不到他離開我國以後,竟然還真是龍歸大海,竟然成了一國之主了。”
薛伯仁喃喃道:“要是真如陛下所言,倒是能與這兩句合得上。”
劉龑道:“朕擔心的不是這兩句,而是那個相士說的另外兩句。天地初分,業火遍地。如果說朕是天,那麽這個李天昊就是地,朕與他在那天分開了,然後李天昊便成了一國之主,那麽業火遍地難不成是指我朝會和這個李天昊的帕爾契開戰,搞得生靈塗炭嗎?”
伍思成低頭沉吟道:“要是說起這個業火遍地,自從陛下回朝之後,先是高麗之戰,後來又與突契作戰,要是按照邱大人的說法,已經是生靈塗炭,業火遍地了。”
劉獻之點頭道:“那要是從李天昊的角度來說,他滅亡了亞基,又打敗了阿魯巴尼亞,這戰火也算是燒遍了西邊了。而且帕斯剛剛經曆了內亂,吐蕃也才完成了統一,辛德拉也出現了一場兄弟鬩牆的內鬥,細數起來這幾年整片大地還真不能算是太平時節呢。”
劉龑點頭道:“正是如此,可如果這一切都隻是開始的話,那麽這場燒遍大地的業火未免也太可怕了。所以朕在擔心一件事,那就是如果我們用國家的艦隊去和李家商團爭奪海上貿易的主導權的話,會不會激化這種衝突,從而使得事態變得更接近預言中所說的那樣?”
劉獻之想了一想,答道:“陛下,臣弟以為即便陛下有此憂慮,也不能坐視李家商團繼續擴張下去。且不說這江湖術士說的預言究竟是真是假,就算是真的,我們也不能毫無作為。理由有三。其一,如果我們不這麽做,我朝的經濟問題要解決起來就會更加困難;其二,李家商團的勢力如果再不加以遏製,那麽今後再要遏製它恐怕會變得更加困難重重;其三,如果那位相士不幸言中,我朝真的有可能和這個李天昊開戰,那麽這場戰爭的規模很有可能是空前絕後的大戰,而要支撐一場大戰的基礎必然是強大的經濟能力和軍事能力。如果戰爭不可避免,那麽我們至少應該努力營造在這場戰爭中獲得勝利的條件才是,因此爭奪海上貿易權,賺取更豐厚的經濟利益更是當務之急了。”
“難道燕王殿下真的打算打這一仗嗎?”薛伯仁狐疑的看著劉獻之問道。
劉獻之回望向薛伯仁,突然破顏一笑:“還是薛大人老謀深算呐。小王當然不想和李天昊打這一場仗了,所以我們才需要先和他展開一場海上貿易的戰爭,讓他知道開戰誰都沒有好果子吃,讓他不要輕舉妄動啊。”
“臣遵旨。”眾臣紛紛行禮,準備退下。
“獻之,薛愛卿,你們兩位且留一留,朕還有幾句話要說。”
劉獻之和薛伯仁聽劉龑如此說,停下了腳步。
等到其他人都退下去以後,劉龑吩咐侍從隊長季重欣把伍思成宣進來。
沒過多久,早就在外等候的伍思成被季重欣給帶了進來。
劉龑這才開口道:“獻之,薛愛卿,伍思成,還有小季,今天把你們留下來,是因為你們要麽是我朝軍事方麵的專家,要麽是與朕下麵要說的事件有關聯的。朕覺得必須先詢問你們幾位的意見才行。”
劉獻之見狀,便道:“臣弟看陛下的神色有異,不知究竟為了何事?”
劉龑道:“你們相信命運嗎?”
在座的四人互相看了一眼,不知道究竟該如何如何作答。
劉龑繼續說道:“朕從前是不信的。朕以為隻要朕與諸位臣工們一起好好治理這個國家便是了,和命運什麽的沒有任何關係。可是今天朕的這種信念第一次產生了動搖。你們中間有些可能不知道,但是伍思成是當事人,他是知道的,在朕還是太子時,曾經偷偷溜出長安,四處遊玩,當時隨侍在側的是小季的老哥季重海。”
伍思成點點頭道:“微臣自然記得,微臣與陛下就是在泉州相遇的。”
“不錯,正是那一次。”劉龑道:“可是你不知道的是,在朕與你相遇之前,朕還遇到了一個相士。朕問這個相士當天的運勢如何,那相士說朕那日主遇貴人,卦判文王夢熊,龍歸大海。又說他的叔父曾經預言過朕那日會與其相遇,而那一天是天地初分,業火遍地。當時朕不明白是什麽意思。後來朕遇到了一個少年,而那個少年揭發了朕的身份,當時的捕快們全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朕的身上,隻有伍思成這小子想到了去追擊那個少年。可惜的是伍思成這小子武功太差,結果被人家綁了起來,眼睜睜地看著對方溜走。”
伍思成臉上一紅,道:“陛下,這都過去多少年了,您怎麽還提這件事兒啊。”
劉龑苦笑了一聲,道:“其實朕早就忘記了。隻是今天聽獻之說的,朕才記起來,那個少年名叫李天昊。”
在座的除了伍思成以外都大吃一驚,齊聲道:“難道是那個李天昊?”
劉龑點點頭道:“朕敢肯定是他。因為當時他就說自己是一家商團的繼承人,而且他還透漏出他在泉州定製了十艘外輪船。”
劉獻之聽了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難怪臣弟說到外輪船的時候陛下神色有變呢。”
“正是如此。當日那個李天昊逃走以後便乘船往海外而去。當日朕心裏琢磨著這個文王夢熊,龍歸大海是什麽意思,難不成是這個叫伍思成的小子就是朕的薑子牙嗎?但那龍歸大海又是說什麽呢?時至今日,朕才想明白了,這伍思成雖然不至於是朕的薑子牙,倒也不算太辱沒了這文王夢熊四字,可這龍歸大海指的原來是李天昊。想不到他離開我國以後,竟然還真是龍歸大海,竟然成了一國之主了。”
薛伯仁喃喃道:“要是真如陛下所言,倒是能與這兩句合得上。”
劉龑道:“朕擔心的不是這兩句,而是那個相士說的另外兩句。天地初分,業火遍地。如果說朕是天,那麽這個李天昊就是地,朕與他在那天分開了,然後李天昊便成了一國之主,那麽業火遍地難不成是指我朝會和這個李天昊的帕爾契開戰,搞得生靈塗炭嗎?”
伍思成低頭沉吟道:“要是說起這個業火遍地,自從陛下回朝之後,先是高麗之戰,後來又與突契作戰,要是按照邱大人的說法,已經是生靈塗炭,業火遍地了。”
劉獻之點頭道:“那要是從李天昊的角度來說,他滅亡了亞基,又打敗了阿魯巴尼亞,這戰火也算是燒遍了西邊了。而且帕斯剛剛經曆了內亂,吐蕃也才完成了統一,辛德拉也出現了一場兄弟鬩牆的內鬥,細數起來這幾年整片大地還真不能算是太平時節呢。”
劉龑點頭道:“正是如此,可如果這一切都隻是開始的話,那麽這場燒遍大地的業火未免也太可怕了。所以朕在擔心一件事,那就是如果我們用國家的艦隊去和李家商團爭奪海上貿易的主導權的話,會不會激化這種衝突,從而使得事態變得更接近預言中所說的那樣?”
劉獻之想了一想,答道:“陛下,臣弟以為即便陛下有此憂慮,也不能坐視李家商團繼續擴張下去。且不說這江湖術士說的預言究竟是真是假,就算是真的,我們也不能毫無作為。理由有三。其一,如果我們不這麽做,我朝的經濟問題要解決起來就會更加困難;其二,李家商團的勢力如果再不加以遏製,那麽今後再要遏製它恐怕會變得更加困難重重;其三,如果那位相士不幸言中,我朝真的有可能和這個李天昊開戰,那麽這場戰爭的規模很有可能是空前絕後的大戰,而要支撐一場大戰的基礎必然是強大的經濟能力和軍事能力。如果戰爭不可避免,那麽我們至少應該努力營造在這場戰爭中獲得勝利的條件才是,因此爭奪海上貿易權,賺取更豐厚的經濟利益更是當務之急了。”
“難道燕王殿下真的打算打這一仗嗎?”薛伯仁狐疑的看著劉獻之問道。
劉獻之回望向薛伯仁,突然破顏一笑:“還是薛大人老謀深算呐。小王當然不想和李天昊打這一場仗了,所以我們才需要先和他展開一場海上貿易的戰爭,讓他知道開戰誰都沒有好果子吃,讓他不要輕舉妄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