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在德古佐爾夫麵前的可以說是史上最艱難的撤軍行動,因為他的對手是拜巴斯巴恩的帕斯軍以及聞名天下的強軍帕爾契軍的兩麵夾擊,要在這副鉗子的縫隙中帶走數十萬弗蘭克軍隊,這無疑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德古佐爾夫的做法簡單明了,那就是丟卒保車。既然帶走全部軍隊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麽就必須麵臨留下一部分軍隊的選擇,而被留下的軍隊幾乎就等同於被判了死刑一樣。這非常的殘酷,卻又是無可奈何的事情,而作為一個軍事統帥,是必然會麵對這種抉擇的。


    而德古佐爾夫做出的這個抉擇讓後世的人們大跌眼鏡,因為他丟掉的卒和他所保存的車都超出了常人的概念。一般來說在撤軍的時候都會留下一支部隊殿後,而這支部隊將麵臨多數敵軍的全麵進攻,最後多半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而這支殿軍換取的正是主力部隊撤退的寶貴時機。可是德古佐爾夫沒有這麽做,他想要保住的這個車並不是弗蘭克軍主力,而是弗蘭克軍的靈魂——大量的騎士階層。相較於普通士兵來說,騎士階層在平時所接受的訓練量是士兵無法比擬的,加上騎士階層相對於平民百姓更優渥的生活條件使得他們在各方麵的素質都優於平民,從而使得他們的整體作戰素質遠超普通士兵。僅僅在入侵帕斯的戰爭中成長起來的聖錘騎士團就是騎士階層中的佼佼者,他們所展現出來的可怕戰鬥能力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古佐爾夫想要保住的正是這支精英部隊。


    德古佐爾夫這麽做的好處有幾點,首先騎士階層的數量比較少,把弗蘭克全軍的騎士階層湊到一起也不過一萬七千人左右,這樣規模的一支部隊即便采取行動也會被敵軍認為是佯動的部隊而不會太過注意,因此他們便有了更為有利的突破敵軍和擺脫敵軍的條件;其次這些騎士都有自己的坐騎,在機動能力上也是弗蘭克軍中最高的;第三這支部隊的突破能力也是軍中最為強悍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條,那就是隻要這支部隊能夠安全回到國內,那麽弗蘭克就能夠很快以這支部隊作為骨幹重新組建起一支龐大的軍隊來。


    相應的,德古佐爾夫把剩下來的二十幾萬大軍當做了殿軍。麵對如此龐大規模的殿軍,敵軍一定會產生對方的主力還在自己的把控之中的錯覺,他們會集結全力來圍剿這支軍隊,甚至還得做好與這樣龐大的一支軍隊正麵決戰的決心才行。而這支大軍內的士兵也不會有自己是殿軍的覺悟,他們會以為自己才是真正的主力,也能更好的維持住士氣。


    而德古佐爾夫的這個大膽且冷酷的計劃之所以能夠成功施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把他自己和眾多的弗拉克國王和領主們都包括在了殿軍的範圍之內。因為隻有主將和國王們都還坐鎮在軍中時,士兵們才會確信自己沒有被遺棄掉。而弗蘭克的諸位國王和領主們則一直以為德古佐爾夫調集幾乎所有的騎士們一起行動是為了尋求戰場上的突破口而組建一支強大的突擊隊。甚至連騎士們自己都是在離開本隊相當長一段時間以後才得知自己行動的真實目的所在的。


    就這樣德古佐爾夫瞞天過海,騙過了所有的對手和自己人,不知不覺地為弗蘭克保留下來一支寶貴的作戰部隊。而他本人則率領著弗蘭克大軍且戰且走,不斷的突破帕斯軍和帕爾契軍的圍追堵截,一步一步的向西撤退。


    當然,被瞞過的帕斯軍和帕爾契軍可不是什麽善男信女,他們看到了龐大而緩慢撤退的弗蘭克軍,就如同看見受傷公牛的狼群一樣緊追不舍,弗蘭克軍的每一步後退都伴隨著人命的損失,多虧了德古佐爾夫的巧妙用兵,才勉強保持住了弗蘭克軍的陣型不至於崩散,弗蘭克軍咬著牙繼續堅持著邁向自己的國土。從倪謝爾村開始通往弗蘭克的道路上幾乎被連綿不絕的弗蘭克軍隊士兵的屍體給鋪滿了,整整六萬多人永遠的留在異國的土地上。然而這還不是弗蘭克軍噩夢的結束,似乎是命運的安排,在帕斯萬騎長阿蘭特蘭戰死的古拉巴爾恰山附近地帶,弗蘭克軍終於遭受到了塞納斯本隊的阻截。


    由弓箭,弩箭和火銃組成的交叉火力網,配合上以逸待勞的帕爾契軍早已構建好的工事,龐大的弗蘭克軍就像是赤身裸體撞向一堵石頭牆壁一樣,勢必會被撞得頭破血流。更悲慘的是所有的弗蘭克人都不曾見識過弩機和火銃的威力,他們依舊用著防禦弓箭用的盾牌試圖突破對方的攻擊,直到被弩箭和火銃的彈丸貫穿身體時才領悟到自己的犯下的錯誤,然而這時候一切都晚了。


    眼看著大量的士兵像切菜一樣被掃倒,弗蘭克的將領們都驚呆了。他們也不知道敵軍這種擁有可怕威力的武器究竟是什麽,更不知道該如何應付這種武器。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把自己的隊伍分散一些以減少被命中的概率,可是那樣一來隊伍的突擊力度就大大的下降了,結果弗蘭克軍非但衝不上去,反而還被對方打得死傷累累,屍橫遍地。


    聽說前方推進不力,一直在後方阻截敵軍追擊的德古佐爾夫不得不趕了過來。可是當他看到眼前的這副景象時,其反應實在比其他將領強不到哪兒去。德古佐爾夫畢竟不是神仙,他無法一眼就搞清楚他從未見過的武器的秘密和弱點,麵對敵軍如此凶狠的武器,德古佐爾夫足足遲疑了一分鍾。


    “不要再讓士兵去送死了,”經過短暫的失神,德古佐爾夫終於恢複了冷靜:“這樣猛烈的火力士兵根本不可能衝上去,就算僥幸成功了,我們的傷亡也無法估量,而對方隻要再組織一道防線就能再次阻截我們了。與其留在這裏死拚,不如繞道而行!”


    “可是那樣要整整多走四百裏路!”有反對的聲音是很正常的,在這種艱難的撤軍過程中,多走一裏路都會付出更多的傷亡,更何況是四百裏。


    “難道讓我們全部死在這裏嗎?那倒是省事兒了,不用再費力走路了!”德古佐爾夫沒好氣地頂了回去。如果他有能夠突破敵軍防線的辦法,那又何必出此下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地烈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口水的老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口水的老雞並收藏天地烈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