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輸名字煩”大大投出的寶貴月票,謝謝你的鼓勵和支持!!
*******
馮檢暗暗歎服陳蘺瀾蘭質蕙心,拿出信物便不用自己費口舌向對麵之人解釋。
馮檢向潘兆英微微點頭,接過陳蘺瀾的信物,拿到手裏發現是一支淺綠色的發簪,發簪尾部雕刻著一支展翅欲飛的鳳凰。
馮檢來不及細看,隨即拿著陳蘺瀾的信物走到那中年管家跟前,將手中發簪交到他手裏,隨手一指馬車道:“這是車裏的貴人持有的信物,請這位管家驗看!”
那位中年管家有些疑惑,低頭看著手裏的東西,隨即臉色激動起來,趕緊後退一步,將角門完全打開,躬身道::“幾位請稍待,我這就前去稟報老爺。”
隨即一個箭步衝入官署後宅門內,速度比年輕人也不遑多讓。
馮檢與程友生、潘兆英三人心中疑惑,不由麵麵相覷。這位管家見到信物之後,不但不上前給陳蘺瀾見禮反而快速返回府內,這是為何?
馮檢不由將目光轉向馬車車廂內的陳蘺瀾,見佳人雙目注視著中年管家消失的方向,見到馮檢詢問的目光,輕輕抬起手稍微搖了幾下示意不必擔心。
不一會兒,從官署後宅內傳出一陣嘈雜聲,呼啦來湧出十多個人,為首的是一位頭戴忠靜冠,身著藍青色官服,胸前補子繡著兩隻展翅欲飛的白鷳的中年官員。
馮檢當然分辨不清這位中年男人身著的是五品官服,但卻不妨礙他的判斷,這位一定是平度知州陳所聞。
馮檢趕忙跨前幾步,走到陳所聞跟前叩首請安,道:“拜見知州老爺,小人馮檢乃是護送令千金蘺瀾小姐回歸之人,陳小姐就在後麵馬車之上!”
陳所聞心情激動,目光早就掃過對麵馬車,與坐在馬車中陳蘺瀾的目光對視。
看著馬車中雙目淚水泫然欲滴的女兒,陳所聞忽然覺得很是內疚。女兒不遠千裏前來探望自己,卻是差點父女不能相見,現在看來女兒安然無恙,這真是天幸!
陳所聞半輩子隻生養了一兒一女,都寄養在北直隸老家。前段時間老家來信說,女兒陳蘺瀾從原籍北直隸來平度自己任上探望,便一直盼望女兒早日到來團聚。
算時間女兒一行最遲十幾天之前就該到了,可是一直杳無音信。
現在世道不太平,官道上經常出現劫道賊人的身影,不用問。女兒在路上出事了!
焦急的陳所聞派人沿著官道四處打聽。可是從北直隸到平度將近一千裏路。又怎麽能隨便打聽到女兒的消息!
近一段時日,擔心因為思念女兒的安危,陳所聞茶飯不香備受煎熬。
今日正在書房悶坐,忽然管家陳福一陣風兒似的跑進書房。不顧陳所聞的慍怒,放聲叫道:“老爺大喜!大喜!小姐、小姐她回來了。”
作為陳家的管家,陳福當然清楚自己老爺憂心煩悶的是什麽事情,因而一得到消息便不顧禮數撇下馮檢等人,直接闖入陳所聞書房稟報。
陳所聞渾身一震,目光轉而銳利,連聲問:“小姐回來了!你說的是真的?在那裏?”
陳福一指外麵:“就在官署右角門外的馬車裏,還有幾個人護送。”
陳所聞“忽”的站起來,一陣風似的外書房外跑。一門心思見到女兒,此時什麽氣度官威統統丟進爪哇國。
陳所聞著急往外走,大聲吩咐陳福:“你個蠢材,趕快召集宅院眾人隨本老爺出門迎接蘺瀾小姐。”
“是,老爺。”陳福麻利的轉身。先陳所聞一步跑出書房,很快整個官署後宅熱鬧起來。
陳所聞身邊有兩房小妾伺候起居,宅院內還有丫鬟仆人十幾人伺候。
陳福首先通過丫鬟將陳蘺瀾回歸的消息通報給陳所聞兩房小妾,然後吆喝著院中仆役丫鬟匯集到一起,跟隨老爺陳所聞出門迎接大小姐的到來。
見到女兒無恙,陳所聞頓時放心大半,他雙手扶起馮檢,正想開口說話,忽然馬車廂門簾掀開,露出小簪微微羞澀發紅的小臉,她和蘇素一前一後走下馬車,雙手扶著陳蘺瀾從馬車走出來。
此時陳蘺瀾清麗的眸子裏已是淚水漣漣,她緊走幾步來到陳所聞跟前,直接雙膝跪地給陳所聞叩首,小簪跟在身後同樣跪地叩首,蘇素轉眼看到馮檢跪在地上,便學著陳蘺瀾的樣子跪地叩首。
陳所聞先扶了馮檢一把道:“這位壯士起來說話。”
不等馮檢站起,便疾步走到陳蘺瀾麵前,顫聲道:“瀾兒,你這一路受苦了,快快起身讓為父看看!”
說著雙手將女兒攙扶起來,滿麵慈祥的端詳著女兒,發現陳蘺瀾雙目淚水漣漣,頓時也感到陣陣心酸。
陳蘺瀾雙目淚水終於忍不住落下來,哽咽道:“女兒不孝,害父親擔憂!女兒及護衛家丁被大澤山內山賊磨錐虎劫持,隻有女兒和小簪得以生存,前段時日女兒被葫蘆岩馮檢率領手下護衛救下,如果沒有他,女兒與小簪怕是再難與父親相見!”說著清麗的目光瞥了一眼馮檢,淚水斷線珍珠一般落了下來。
陳所聞官場打滾十幾年,早就練出一雙火眼金睛,女兒下意識的舉動讓他聯想到很多東西。
看來這位馮檢也脫不了山賊身份,唯獨令他奇怪的是一項眼光很高的女兒似乎對這馮檢有另眼相看的意思。霎時陳所聞對馮檢充滿了警惕之意。
陳所聞仔細打量馮檢一眼,說道:“哦,這位壯士喚作馮檢對吧!”
馮檢道:“正是小人。”
“多謝你相救小女。此恩此德本官絕不會忘懷!”
轉頭又對陳蘺瀾道:“瀾兒過去見見你的兩位姨娘,以後也好有個照應。”
說著將自己身後兩位小妾介紹給陳蘺瀾,陳蘺瀾自是一一見禮。
彼此稍微認識之後,陳所聞道:“走吧,這外邊天寒地凍也不是說話之處,都隨本官進官署說話。”
說完牽著陳蘺瀾之手率先朝邁步走進角門,期間再也沒有與馮檢搭話,似乎有些故意冷落。馮檢有些憋悶,向程友生潘兆英示意一下,便跟隨其後進入平度官署。
馮檢、程友生所乘戰馬以及潘兆英駕駛的馬車自然都有陳府下人妥善安排。
一行人走進官署後宅附近。陳所聞轉身對馮檢道:“馮小友先去後堂喝茶歇息片刻,本官將蘺瀾送回後宅稍微安頓,再來敘話!”
馮檢作揖道:“知州大人盡管自便,小人們無妨。”
陳所聞目視馮檢點點頭,對伺候在一旁的那位中年管家陳福道:“陳福引領三位壯士前去後堂奉茶,好好招待三位壯士。”
陳福急忙躬身道:“不需老爺叮囑,小人理會的。”
陳所聞轉身攜著陳蘺瀾,招呼蘇素小簪一聲,便邁步向後宅方向走去,蘇素目光有些不安的看向馮檢。她不知道該跟著馮檢還是跟著陳蘺瀾。見馮檢微笑的示意她跟著陳蘺瀾走。無奈稍微拘謹的跟隨小簪進入官署後宅。
陳福早候在一旁。見狀忙道:“請三位壯士隨我來。”語態神情都比剛見麵之時高高在上的模樣。
馮檢三人跟隨陳福朝州衙後堂走去,馮檢一路仔細打量著這時代官署內建築結構。
陳福見到馮檢三人好奇,便主動為三人介紹官署之內的建築及其功用。什麽牌坊、榜廊、鼓樓、醫學、總鋪(急遞鋪)、典吏廳,六科主事房等建築娓娓道來。讓馮檢三人大開眼界。
很快陳福引著三人進入官署後堂,馮檢等人不知道這後堂是知州接待上級官員、商議政事和辦公起居之所,陳所聞將馮檢三人請到此處,對三人可算是非常禮遇。
三人坐下,很快就有家仆為三人送上茶水,陳福告訴馮檢三人有事情直接吩咐,他在堂外隨時恭候。
馮檢知道陳福一定還有別的事情,謝過一路熱心介紹隨手將一片金葉子塞進陳福手中,送陳福離開後堂。
陳福走出州衙後堂。走到光亮之處一看馮檢塞給自己的竟然是一片金葉子,不禁對馮檢好感大增。
後堂中馮檢轉眼看程友生和潘兆英兩人正在四下走動,打量著州衙富麗堂皇的後堂,嘴裏嘖嘖有聲。
程友生嘴巴閑不住:“本來覺得咱們葫蘆岩議事堂夠大了,沒想到這官衙內一間堂屋竟然有我們議事堂兩個大。看那些桌椅板凳雕刻著複雜的花紋,還有桌案上鎮紙竟然是用玉石雕刻而成。嘖嘖,這官老爺真是奢侈!”
潘兆英則是有些縮手縮腳的樣子,他轉著眼珠不住的四下張望,不時小聲提醒程友生說話聲音小點,以免惹被官署之人聽到,惹得別人不快。
潘兆英的舉動算是人之常情,麵對地位權勢比自己高的人,一般人都會變的有些壓抑。可是程友生這小子卻不怯場,神態話語與平時相同,這點馮檢頗為讚賞。
負責端茶倒水的仆人倒很勤快,不時的為三人茶杯續上熱水,將炭盆內加上炭火。在這大堂內各處點上紗燈。
程友生撫著肚子對那位伺候的仆人道:“我們都一天沒有進餐,能不能讓我們墊墊肚子。”
正在此時忽聽堂外傳來陳所聞的聲音:“陳福,堂內三位壯士可曾好好伺候?”緊接著門被推開,陳所聞滿麵喜色走了進來,後麵跟著管家陳福。
馮檢三人聽到陳所聞聲音,早就站立起來迎接。
陳所聞向三人微微頷首道:“讓馮小友三位久等了,剛才聽小女描述了她一路上的經過,一再讓本官好好答謝馮小友,今晚本官就在這後堂專門設宴感謝馮小友,算是稍微報答馮小友對小女的搭救之情,咱們席間再詳談如何。”
馮檢趕忙作揖道:“一切聽知州大人吩咐!”
陳所聞轉頭對一旁伺候的陳福道:“吩咐廚房,迅速辦一桌宴席送到後堂來。”
陳福羨慕的看了馮檢三人一眼,這三位區區平民之身竟然能夠讓知州大人親自作陪飲酒吃飯,知州大人給的麵子真大!思索著轉身吩咐廚房去了。
*******
馮檢暗暗歎服陳蘺瀾蘭質蕙心,拿出信物便不用自己費口舌向對麵之人解釋。
馮檢向潘兆英微微點頭,接過陳蘺瀾的信物,拿到手裏發現是一支淺綠色的發簪,發簪尾部雕刻著一支展翅欲飛的鳳凰。
馮檢來不及細看,隨即拿著陳蘺瀾的信物走到那中年管家跟前,將手中發簪交到他手裏,隨手一指馬車道:“這是車裏的貴人持有的信物,請這位管家驗看!”
那位中年管家有些疑惑,低頭看著手裏的東西,隨即臉色激動起來,趕緊後退一步,將角門完全打開,躬身道::“幾位請稍待,我這就前去稟報老爺。”
隨即一個箭步衝入官署後宅門內,速度比年輕人也不遑多讓。
馮檢與程友生、潘兆英三人心中疑惑,不由麵麵相覷。這位管家見到信物之後,不但不上前給陳蘺瀾見禮反而快速返回府內,這是為何?
馮檢不由將目光轉向馬車車廂內的陳蘺瀾,見佳人雙目注視著中年管家消失的方向,見到馮檢詢問的目光,輕輕抬起手稍微搖了幾下示意不必擔心。
不一會兒,從官署後宅內傳出一陣嘈雜聲,呼啦來湧出十多個人,為首的是一位頭戴忠靜冠,身著藍青色官服,胸前補子繡著兩隻展翅欲飛的白鷳的中年官員。
馮檢當然分辨不清這位中年男人身著的是五品官服,但卻不妨礙他的判斷,這位一定是平度知州陳所聞。
馮檢趕忙跨前幾步,走到陳所聞跟前叩首請安,道:“拜見知州老爺,小人馮檢乃是護送令千金蘺瀾小姐回歸之人,陳小姐就在後麵馬車之上!”
陳所聞心情激動,目光早就掃過對麵馬車,與坐在馬車中陳蘺瀾的目光對視。
看著馬車中雙目淚水泫然欲滴的女兒,陳所聞忽然覺得很是內疚。女兒不遠千裏前來探望自己,卻是差點父女不能相見,現在看來女兒安然無恙,這真是天幸!
陳所聞半輩子隻生養了一兒一女,都寄養在北直隸老家。前段時間老家來信說,女兒陳蘺瀾從原籍北直隸來平度自己任上探望,便一直盼望女兒早日到來團聚。
算時間女兒一行最遲十幾天之前就該到了,可是一直杳無音信。
現在世道不太平,官道上經常出現劫道賊人的身影,不用問。女兒在路上出事了!
焦急的陳所聞派人沿著官道四處打聽。可是從北直隸到平度將近一千裏路。又怎麽能隨便打聽到女兒的消息!
近一段時日,擔心因為思念女兒的安危,陳所聞茶飯不香備受煎熬。
今日正在書房悶坐,忽然管家陳福一陣風兒似的跑進書房。不顧陳所聞的慍怒,放聲叫道:“老爺大喜!大喜!小姐、小姐她回來了。”
作為陳家的管家,陳福當然清楚自己老爺憂心煩悶的是什麽事情,因而一得到消息便不顧禮數撇下馮檢等人,直接闖入陳所聞書房稟報。
陳所聞渾身一震,目光轉而銳利,連聲問:“小姐回來了!你說的是真的?在那裏?”
陳福一指外麵:“就在官署右角門外的馬車裏,還有幾個人護送。”
陳所聞“忽”的站起來,一陣風似的外書房外跑。一門心思見到女兒,此時什麽氣度官威統統丟進爪哇國。
陳所聞著急往外走,大聲吩咐陳福:“你個蠢材,趕快召集宅院眾人隨本老爺出門迎接蘺瀾小姐。”
“是,老爺。”陳福麻利的轉身。先陳所聞一步跑出書房,很快整個官署後宅熱鬧起來。
陳所聞身邊有兩房小妾伺候起居,宅院內還有丫鬟仆人十幾人伺候。
陳福首先通過丫鬟將陳蘺瀾回歸的消息通報給陳所聞兩房小妾,然後吆喝著院中仆役丫鬟匯集到一起,跟隨老爺陳所聞出門迎接大小姐的到來。
見到女兒無恙,陳所聞頓時放心大半,他雙手扶起馮檢,正想開口說話,忽然馬車廂門簾掀開,露出小簪微微羞澀發紅的小臉,她和蘇素一前一後走下馬車,雙手扶著陳蘺瀾從馬車走出來。
此時陳蘺瀾清麗的眸子裏已是淚水漣漣,她緊走幾步來到陳所聞跟前,直接雙膝跪地給陳所聞叩首,小簪跟在身後同樣跪地叩首,蘇素轉眼看到馮檢跪在地上,便學著陳蘺瀾的樣子跪地叩首。
陳所聞先扶了馮檢一把道:“這位壯士起來說話。”
不等馮檢站起,便疾步走到陳蘺瀾麵前,顫聲道:“瀾兒,你這一路受苦了,快快起身讓為父看看!”
說著雙手將女兒攙扶起來,滿麵慈祥的端詳著女兒,發現陳蘺瀾雙目淚水漣漣,頓時也感到陣陣心酸。
陳蘺瀾雙目淚水終於忍不住落下來,哽咽道:“女兒不孝,害父親擔憂!女兒及護衛家丁被大澤山內山賊磨錐虎劫持,隻有女兒和小簪得以生存,前段時日女兒被葫蘆岩馮檢率領手下護衛救下,如果沒有他,女兒與小簪怕是再難與父親相見!”說著清麗的目光瞥了一眼馮檢,淚水斷線珍珠一般落了下來。
陳所聞官場打滾十幾年,早就練出一雙火眼金睛,女兒下意識的舉動讓他聯想到很多東西。
看來這位馮檢也脫不了山賊身份,唯獨令他奇怪的是一項眼光很高的女兒似乎對這馮檢有另眼相看的意思。霎時陳所聞對馮檢充滿了警惕之意。
陳所聞仔細打量馮檢一眼,說道:“哦,這位壯士喚作馮檢對吧!”
馮檢道:“正是小人。”
“多謝你相救小女。此恩此德本官絕不會忘懷!”
轉頭又對陳蘺瀾道:“瀾兒過去見見你的兩位姨娘,以後也好有個照應。”
說著將自己身後兩位小妾介紹給陳蘺瀾,陳蘺瀾自是一一見禮。
彼此稍微認識之後,陳所聞道:“走吧,這外邊天寒地凍也不是說話之處,都隨本官進官署說話。”
說完牽著陳蘺瀾之手率先朝邁步走進角門,期間再也沒有與馮檢搭話,似乎有些故意冷落。馮檢有些憋悶,向程友生潘兆英示意一下,便跟隨其後進入平度官署。
馮檢、程友生所乘戰馬以及潘兆英駕駛的馬車自然都有陳府下人妥善安排。
一行人走進官署後宅附近。陳所聞轉身對馮檢道:“馮小友先去後堂喝茶歇息片刻,本官將蘺瀾送回後宅稍微安頓,再來敘話!”
馮檢作揖道:“知州大人盡管自便,小人們無妨。”
陳所聞目視馮檢點點頭,對伺候在一旁的那位中年管家陳福道:“陳福引領三位壯士前去後堂奉茶,好好招待三位壯士。”
陳福急忙躬身道:“不需老爺叮囑,小人理會的。”
陳所聞轉身攜著陳蘺瀾,招呼蘇素小簪一聲,便邁步向後宅方向走去,蘇素目光有些不安的看向馮檢。她不知道該跟著馮檢還是跟著陳蘺瀾。見馮檢微笑的示意她跟著陳蘺瀾走。無奈稍微拘謹的跟隨小簪進入官署後宅。
陳福早候在一旁。見狀忙道:“請三位壯士隨我來。”語態神情都比剛見麵之時高高在上的模樣。
馮檢三人跟隨陳福朝州衙後堂走去,馮檢一路仔細打量著這時代官署內建築結構。
陳福見到馮檢三人好奇,便主動為三人介紹官署之內的建築及其功用。什麽牌坊、榜廊、鼓樓、醫學、總鋪(急遞鋪)、典吏廳,六科主事房等建築娓娓道來。讓馮檢三人大開眼界。
很快陳福引著三人進入官署後堂,馮檢等人不知道這後堂是知州接待上級官員、商議政事和辦公起居之所,陳所聞將馮檢三人請到此處,對三人可算是非常禮遇。
三人坐下,很快就有家仆為三人送上茶水,陳福告訴馮檢三人有事情直接吩咐,他在堂外隨時恭候。
馮檢知道陳福一定還有別的事情,謝過一路熱心介紹隨手將一片金葉子塞進陳福手中,送陳福離開後堂。
陳福走出州衙後堂。走到光亮之處一看馮檢塞給自己的竟然是一片金葉子,不禁對馮檢好感大增。
後堂中馮檢轉眼看程友生和潘兆英兩人正在四下走動,打量著州衙富麗堂皇的後堂,嘴裏嘖嘖有聲。
程友生嘴巴閑不住:“本來覺得咱們葫蘆岩議事堂夠大了,沒想到這官衙內一間堂屋竟然有我們議事堂兩個大。看那些桌椅板凳雕刻著複雜的花紋,還有桌案上鎮紙竟然是用玉石雕刻而成。嘖嘖,這官老爺真是奢侈!”
潘兆英則是有些縮手縮腳的樣子,他轉著眼珠不住的四下張望,不時小聲提醒程友生說話聲音小點,以免惹被官署之人聽到,惹得別人不快。
潘兆英的舉動算是人之常情,麵對地位權勢比自己高的人,一般人都會變的有些壓抑。可是程友生這小子卻不怯場,神態話語與平時相同,這點馮檢頗為讚賞。
負責端茶倒水的仆人倒很勤快,不時的為三人茶杯續上熱水,將炭盆內加上炭火。在這大堂內各處點上紗燈。
程友生撫著肚子對那位伺候的仆人道:“我們都一天沒有進餐,能不能讓我們墊墊肚子。”
正在此時忽聽堂外傳來陳所聞的聲音:“陳福,堂內三位壯士可曾好好伺候?”緊接著門被推開,陳所聞滿麵喜色走了進來,後麵跟著管家陳福。
馮檢三人聽到陳所聞聲音,早就站立起來迎接。
陳所聞向三人微微頷首道:“讓馮小友三位久等了,剛才聽小女描述了她一路上的經過,一再讓本官好好答謝馮小友,今晚本官就在這後堂專門設宴感謝馮小友,算是稍微報答馮小友對小女的搭救之情,咱們席間再詳談如何。”
馮檢趕忙作揖道:“一切聽知州大人吩咐!”
陳所聞轉頭對一旁伺候的陳福道:“吩咐廚房,迅速辦一桌宴席送到後堂來。”
陳福羨慕的看了馮檢三人一眼,這三位區區平民之身竟然能夠讓知州大人親自作陪飲酒吃飯,知州大人給的麵子真大!思索著轉身吩咐廚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