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山營訓練場上,兩萬五千多士兵按各自歸屬列陣。


    從點將台上往下看,各個營頭旗幟在山風吹動下,呼啦啦迎麵飄揚,旗幟下麵是一片陣容整齊森嚴紅色海洋,刀槍林立的陣列中展現出一股非同一般的威勢。


    點將台上,葫蘆岩八營一局九位軍事長官依次排列在中間位置,等候指揮長馮檢發布任命。


    馮檢為每個人頒發印信腰牌以及各營的軍旗,接受八營一局長官效忠誓言,之後各營營官會當眾展示指揮長授予的軍旗,引來台下戰兵一陣陣山呼海嘯的歡呼。


    崇禎五年八月十三日,根據葫蘆岩總參營建議,馮檢下令對新近成立的葫蘆岩軍隊進行重新部署。


    將全軍分成兩支軍事力量,其中一支以震山營全部、神機營兩部,飛騎營一部依舊駐守平度,訓練磨合各支新組建的戰兵營,爭取盡快形成戰鬥力。


    另一支以教導營全部、神機營一部、飛騎營一部、戰車營一部、炮營一部組成葫蘆岩遼南軍團移防旅順,該軍團為臨時性編製,軍團長由教導營營官範力擔任,督導官由原震山營第一千總部督導官陳老六擔任,即日起通過南膠萊河乘浮山艦隊運兵船陸續前往旅順口布防。


    旅順現在湧入將近十萬難民,他們要在那裏開荒種田,所以此處將是葫蘆岩軍事力量防禦的另一個重點。


    另外馮檢下令,軍情局立即逐步展開朝鮮江華島到平山、江都一線的情報收集、繪製地形圖工作,為以後軍事行動做好先期準備。


    根據馮檢的指令。趙守剛率領新組建的總參營各部門,經過半個月推演。最終做出一份詳盡的遼東作戰規劃。


    這份作戰計劃很快得到馮檢批準,緊接著葫蘆岩軍隊對外戰爭的車輪隆隆轉動!


    過完中秋節之後。馮檢率領親衛營二百親兵乘船前往旅順,首批隨行的是飛騎營八百騎兵,而遼南兵團主力戰兵則要隨下一批水師戰船前往旅順。


    要想在遼南站穩腳跟,旅順可是關鍵所在,小小的旅順口,短短的兩三個月內集中了將近六萬人口,想不引起駐守金州、複州的八旗兵注意都難。


    此時葫蘆岩突然向旅順口增兵,隻會讓駐守遼南四衛的建奴八旗兵更加警惕,葫蘆岩先鋒部隊抵達旅順。雙方互相挑釁試探,小規模對戰都不可避免,首批跟隨馮檢北上旅順的飛騎營八百騎兵,就肩負著與建奴小規模作戰的任務。


    現在旅順隻有陳有時一千守軍加上劉宗喜五百震山營士兵,這些兵力鎮守城池可保無虞,但是要保護六萬百姓墾荒種地,不受建奴八旗兵騷擾卻有些力不從心。


    往旅順增兵,整體策略是準備用兩到三年時間經營鞏固旅順及周邊,將建奴八旗兵趕出遼南地區。進而將旅順、金州、複州、蓋州一線重新後歸大明版圖。


    利用此處大片無主的田地建立互助會,組織大批逃難來的百姓墾荒種地,最終將此地經營成為葫蘆岩第二個大糧倉,為此馮檢已經開始籌劃準備在遼南地區與建奴進行一場大會戰。


    葫蘆岩遼南軍團是一支各兵種混合的部隊。計有戰兵八千五百人,匯合旅順陳有時和劉宗喜的軍隊,兵力將達到一萬餘人。(.好看的小說)加上城內將近十萬嗷嗷待哺的百姓,旅順城內每日所需糧食驚人。


    葫蘆岩雖然存儲的糧食充足。但是後勤運輸卻是大問題!怎麽樣及時充足的將糧食轉運到旅順的確是一個大問題。


    馮檢手下雖然有浮山艦隊數量眾多的戰艦,但是浮山艦隊戰艦一部分還擔負著巡查檢視登州孔有德叛軍的任務。其餘戰船擔負著運送遼南軍團戰兵的任務,隻能留出少數幾艘戰船運送糧食物資。


    為了保證旅順充足的糧食供應,幾經協商之後,馮檢下令租借膠萊河上往來運輸貨物的民船來往平度與旅順運送糧草,幾百艘貨物貿易船隻加入,總算將旅順糧食危機解決。


    按照總參營預計,旅順小小的彈丸之地肯定駐紮不下遼南軍團一萬戰兵,遼南軍團戰兵登陸旅順,很快便會被建奴哨探偵知,因此登陸戰兵必須向遼南建奴發動奇襲,以建立新的落腳點。


    根據參謀營做出的作戰計劃,遼南軍團抵達後,迅速向旅順北麵一百二十裏外的金州發起奇襲,快速奪下金州,並且重新修建金州城,依此地作為遼南軍團駐地逐漸向北麵複州、蓋州一線蠶食。


    如果金州一時難以攻克,而複州、蓋州建奴前來增援,則遼南軍團就地反擊,另外浮山艦隊官兵沿海路在複州東南沿海的三棱山登陸,攻擊複州城,迫使複州、蓋州的建奴援軍撤離。


    因為建奴大部分兵力都被皇太極抽調圍困大棱河城,此時駐守南四衛的建奴兵力並不多,失去複州、蓋州援軍,鎮守金州的少量建奴八旗兵很難抵擋遼南軍團的攻擊,攻克金州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崇禎五年八月二十日,旅順口簡陋的港口碼頭上迎來了浮山艦隊一個分隊十艘戰船。


    馮檢站在一號大福船船首凝望著旅順這座山石建成的小城池,旅順城建成於永樂十年,有徐剛率領駐守遼南衛所官兵建造,根據當時情形將旅順城分建成南城和北。


    兩城之間相距兩裏,互為依托,又可以獨立防守,天啟五年,旅順北城被建奴三貝勒莽古爾泰率領八旗兵徹底摧毀。


    後來東江鎮總兵毛文龍派兵重新占據旅順,隻是將其當作朝廷戰船往來運送糧食物資的補給點,旅順北城便一直沒有重修,曆史上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間,旅順城才得以用磚石重建。


    而展現在馮檢麵前的正是經過重新休整的旅順南城,城池周長有一裏半,城牆高度一丈五尺,完全由一裏外西關山采集的山石壘建而成,城牆外是一道寬三丈,深一丈的壕溝,壕溝注滿海水城內隻有南北兩座城門以供進出,城外兩百步便是港口碼頭。


    此時旅順碼頭上眾多百姓來來往往搬運碼頭貨船上卸下的糧食物資,裝卸糧食物資的百姓見到靠岸的十艘戰艦,並未產生多少好奇,顯然是對這種場麵早已司空見慣,碼頭上不時有一隊隊士兵戒備巡邏不時大聲喝罵著那些趁機偷奸耍滑之人,手中皮鞭“啪啪”作響。


    而在一號大福船停靠的位置躬身站立著幾個衣甲鮮明的軍將,馮檢一眼就認出這幾人中有投靠自己的旅順副將陳有時,震山營把總劉宗喜,浮山艦隊把總嚴貴。


    戰船搭好跳板,馮檢首先走下戰船,海上顛簸好幾天,雙腳一踏上陸地頓時感到一陣踏實。


    陳有時、劉宗喜、嚴貴早已在跳板旁邊恭候,一見麵陳有時一貫性的準備跪地向馮檢見禮,一撇眼見到劉宗喜、嚴貴早已雙腳並攏站立,右手握拳平胸,雙目激動的向馮檢行禮。


    陳有時反應過來,趕忙有樣學樣舉手向馮檢行禮,整個人動作看上去別扭的很。


    馮檢隨手還過軍禮,笑道:“幾位將軍守衛旅順,真是辛苦了!”


    陳有時趕忙躬身笑道:“大人說哪裏話,這兩個月以來,是末將及手下兵將最為舒心的日子,將衣食不缺糧餉充足,這日子與幾個月之前相比簡直是有天壤之別,末將恨不能帶領麾下兵將出城殺上幾個韃子兵,以報答大人的知遇之恩。”


    馮檢能夠理解陳有時的心情,笑著道:“殺韃子有的是機會,本官這次帶領大軍前來就是要與遼南建奴打上一仗,將建奴徹底趕出遼南。”


    陳有時、劉宗喜、嚴貴三人臉上同時露出激動之色,他們奉命駐守旅順,經常見到韃子騎兵猖獗的在旅順城下耀武揚威,屠殺城外幸存的百姓,而自己卻礙於軍令不能出城搏殺,對韃子兵早就恨之入骨。


    劉宗喜激動起來,聲音反而更加陰柔:“有機會殺韃子,屬下以及震山營兄弟們誰也不會後退,大軍攻擊請指揮長不要忘記我們。”


    馮檢笑著道:“關於遼南攻略,總參營已有詳細計劃,凡是我葫蘆岩士兵都有上陣殺敵的機會,不必擔憂。”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山寨農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味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味海並收藏明末山寨農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