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聲音繼續響著:“阿巴特,你不是殺漢民嗎,我手裏有十幾萬蒙古俘虜,跟你對殺,不敢的是烏龜王八蛋!老子在此發誓,它日必屠滅你沙裏吧部族,雞犬不留!…其它部族的蒙古兄弟,沒有參加屠殺的兄弟們,殺了阿巴特,殺光他的族人,我放你們回蒙古草原!否則等下就輪到你們的族人了!還有你們自己!…還等什麽,殺了他們,放你們走!”聲音一遍遍響著。


    城上城下所有蒙古人全部呆若木雞。他們不得不承認,張山山這一招太毒了:你不是殺人嗎,我跟你對殺,蒙古族人少,無論如何也殺不過宋人的。


    另外,還有部族矛盾因素。要知道,即使是蒙古人,也遠不是鐵板一塊,其間大大小小的無數部族,互相矛盾也不少。合夥搶劫可以,可是平時在一起為了爭奪優良草場等有限資源,也是衝突不少,動不動誰把誰滅了也是常態。


    這時城上和城內的有些蒙古人就想:“你阿巴特搞什麽飛機,非要殺老百姓激怒宋人,你自己死就罷了,還要搭上我們的族人?”有些蒙人眼光就有些不善。


    阿巴特見形勢不妙、軍心動搖,連忙大喊道:“別信他!他嚇唬人呢!給我殺!”又是幾十個腦袋掉下來。


    “殺!”城下也是一百多個腦袋掉下,鮮血從腔子裏麵噴出,衝起老高。


    這下子連阿巴特的親兵也不敢再動手了,畢竟下麵有不少他們的族人,在軍中更有上萬的族人在服役。


    旁邊一個其它部族的將軍上前道:“將軍!不能再殺了!我們死在戰場就罷了,何苦拖累我們的族人!”


    阿巴特這時有些歇斯底裏的症狀,正好有人來觸犯他,直接一刀就刺了過去,嘴裏還說:“你個叛徒!先殺了你…先殺了你…”距離太近,那人猝不及防之下中刀斃命。


    那個將軍也有一些族人親兵什麽的,見狀就抄起武器紅著眼睛衝了上來,阿巴特的親兵見狀要攔,城上就劈裏啪啦打了起來。


    既然都動手了也就不必客氣了,城內兩個部族的人就打了起來,接著其它部族也卷了進來。


    幾個將軍興奮得直拍巴掌跺腳,馬上進言:“大帥!小將請命攻城!”


    “急什麽?”山山大帥非常瀟傻地捋捋短髯,道:“等他們打完了,咱們再進去接收不好嗎?…來人那,上茶!”竟然在兩軍陣前擺上小桌子品起茶來,嘴裏還唱起了京戲:“我坐在城樓…觀風景…”


    這風景一觀就觀了整整一天,宋軍一直在城下等著,中間還吃了兩頓飯。


    直到夕陽西下,城中的廝殺聲漸漸減弱、基本消失了,此時城門打開,出來一個蒙軍千夫長,打著白旗來到宋營,單膝跪地跟山山大帥說:“大帥,我們已經殺光了阿巴特和他們部族的人,向大宋投降,希望大帥遵守承諾,放我們回草原去!”


    “可以!不過你們需要留下兵器和軍事物資,隻能騎一匹馬,帶七天的口糧走!你們這些人,回去草原放羊吧,不要再回來!如若在戰場上再發現你們,定斬不饒!”山山大帥厲聲喝道。蒙古人諾諾稱是。


    按照山山大帥的指示,蒙古人每人隻騎了一匹馬,帶了少許口糧就連夜撤走了,宋軍不死一人,就拿下了信陽城。


    本來山山還擔心蒙古俘虜因為屠殺事件搞暴動,好個嚴加防範,後來一看蒙古人還是老實的很!這時的蒙古俘虜比綿羊還綿羊,就是殺到他們自己身上也不敢反抗的。


    然後兩路大軍合並,一路向北。


    連信陽、南陽這樣的大城都不堪一擊,路上的其它小城更加不堪,紛紛棄城而逃或者一觸即潰。


    此時宋軍麵前的攔路虎,隻剩下開封、洛陽兩座大城了,打下這兩座城,基本可以說半壁中原已經到手。


    經過了幾天的行軍,大軍距離洛陽,開封已經不遠,大軍再次分兵,分為兩支包圍了洛陽和開封。


    “此城並不好打…”山山大帥帶著一幹幕僚視察了洛陽城防,皺起了眉頭。


    洛陽和開封原來就是中原堅城,城防之嚴密並不次於立陽,甚至猶有過之。


    遠遠能看見洛陽城牆外麵深灰色中嵌著的灰白色---那是最堅硬的岩石之一,花崗岩。岩石水泥層差不多有兩米厚,裏麵才是原來的堅城,城磚之類。一如立陽城的形式,城上也修成了堅固的半封閉工事,同樣使用了大量的花崗岩和水泥。


    據山山估計,即使蒙古人不動彈讓宋軍轟,也要連續轟上十幾天才能破開城牆缺口,可是這十幾天下來…甚至都用不了十幾天,大炮就要報廢了。此前的連續作戰,大炮的損耗已經太大,要不是有一些新造的炮供上來,宋軍早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山山無計之下,隻能下令修築工事、圍而不攻,隻是進行襲擾。


    遠在邯鄲的忽必烈,聞得宋軍止步於堅城之下,長長籲出一口氣。


    不過忽必烈還沒意識到,山山此時又有了“壞主意”了。


    ……


    一個月後。一個清晨,蘇北海州(後世的連雲港)的一個海邊漁村,離岸不遠的海麵上,有一些小船在捕魚。


    一個老漁民偶爾向東方看去,隻見朝陽之下的海平麵上出現了一個黑點,隨後就是無數個黑點,後來黑點越來越大,出現了一座座高聳的桅杆和碩大的船帆,最後就是一艘艘巨大的海船。


    老漁民還以為自己花了眼,揉揉眼睛再看,沒錯!是大船!有上百艘。


    前麵的四隻大船…不,它沒有突起的船艙,似乎隻是個平平的平台,前麵為突出的鏟形。而且這兩艘“平台”沒有停船,一直開到了岸邊衝灘停住了,然後用一些裝置加固,再從船頭放下不少寬闊的跳板,搭在岸灘上。


    然後又有八艘船停靠在“平台船”兩旁,一些人馬和物資從船上下到“平台船”上,通過它的中轉輕易到了岸上。沒多久,已經有幾千人上了岸。


    這“平台船”是山山抄襲自後世的“浮碼頭”創意造出來的,吃水較淺,適用於在岸灘條件達到一定標準、卻沒有碼頭的地方作為臨時碼頭適用,方便吃水深的大船直接靠泊,迅速卸下人員物資,特別是重裝備。


    這種浮碼頭倒是不難造,這幾艘都是由山山麾下船廠,加班加點用大型江船改造而成。


    海州(後世連雲港)這邊其實岸灘、水文條件都是很好的,適合設置碼頭,所以後世才會把這裏開發為重要的碼頭。在這個時代,因為不重視海運、位置偏僻等原因,這裏還沒有大型碼頭。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荒唐小道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藍吹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藍吹雪並收藏荒唐小道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