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溝裏凍了一夜、瑟瑟發抖的吐蕃人一看,山口已經建起了由石頭大木壘砌的大牆,高達五米,牆上配備了不少弓箭手,而且明顯地擺放著不少火器。
這樣的工事,已經不是缺乏重武器的他們能攻下來的了。更加痛苦的是,溝裏連棵樹都沒有,都給官軍砍光了!想造雲梯都不成。搭人梯?5米高有點…
接下來官軍就輕鬆了好多,隻要加強監視就行了。一場大勝,官軍們也很是高興,到處都能聽到笑聲和唱山歌聲。
幾天後。夜風中,遠遠地傳來飯菜香味,似乎其中還有肉食;溝裏,苦逼的吐蕃人們隻能遠遠望著有火光的地方,咽下口水。
吐蕃人們的幹糧早已經吃光了,已經開始宰殺牲畜,可是沒有燃料,隻能生吃血肉!有血還好辦,因為勉強地可以帶來些水分,溝裏根本沒有水源。
可是溝裏還有六萬多人!吃喝的壓力太大了。
又過了十幾天,他們的牲畜已經全部吃完了,大將軍本人也忍痛奉獻了他自己的寶馬,最後,開始全體餓肚子。
此時,身有武功或身手很好的人早就翻山越嶺逃掉了,不過這隻是極少數。
餓到一定程度,人就什麽事情都幹得出,特別是吐蕃這樣還不太開化的民族。似乎是不經意間,有些人就把眼睛望向了身邊的戰友屍體…
吃了幾天僵冷死人肉之後,援軍還是沒有來,存下的屍體都有些發臭了…再說也沒有水喝!最後還是吐蕃大將軍張羅著投降,因為他發現有人總是盯著他看!他原來肥膘很多很多,雖然餓了幾天,但還是有不少!
俘虜們想要投降,第一件任務就是清掃戰場,把所有的兵器、包括人體中的鐵箭頭都起出來(鐵箭頭重新打造之後還能繼續用),堆放在城牆前麵。
看著一群群的俘虜俯首帖耳,張堅和老風十分誌得意滿,唯一讓他們不大高興的是,俘虜隻有六萬多,估計也就能賣個百八十萬,戰費都撈不回來,簡直是坑爹!
官軍對俘虜應該說還是不錯的,隻是打罵侮辱、強迫勞動而已,殺害、傷殘俘虜的事情是不多的,甚至還不能讓他們餓死,因為這都是錢!
幾個山口都堵上了,也不怕吐蕃人衝出來,於是留下了一些守備部隊之後,大軍押著俘虜,一路趾高氣揚地返回成都。
一路上官軍遇到了老百姓前所未有的歡迎,讓他們感到了多年前所未有的榮譽感。
官軍走了,可張堅留下了,他知道,張武藝他們是要走這裏回來的。
數日後,北平親王府。山山王爺拿著戰報,哈哈大笑,隨後又大罵!女人們交頭接耳說,王爺最近怎麽這麽高興呢,都大笑好幾場了,準是又打了勝仗!大罵肯定是打了賠錢的勝仗!
……
回頭再說吐蕃這邊。王城一夜之間就全部毀滅,連帶拉薩城也受到了波及,幾乎毀滅殆盡。倒是一些廟宇建在偏遠的山上,躲過了一劫,不過喇嘛們也緊閉門戶絕不出門,唯恐惹禍上身。
好幾天後,聞訊而來的一些土司人馬到了拉薩城,看到的是一片焦土,有的地方石頭、土壤都燒化了,令人嚇掉大牙。平民中盛傳因為吐蕃王殺人太多,結果得罪了大神,降下“火龍”毀滅了王城!---因為火災現場慘狀真的超越了人的能力!
土司們研究了好長時間,最後終於確定了嫌疑犯和一些“外鄉人”有關!(商隊或朝貢者)可是所有的“外鄉人”生怕遷怒,已經分多撥逃走多日,早就不知道在哪裏了。
暫時捉不到嫌疑犯,可吐蕃王總得有一個,幾個大土司就商量著推舉了一個大土司為吐蕃王,可是不是所有的土司都同意這個新吐蕃王,最後這個決定成為了吐蕃內亂的根源。
另一個損失慘重的是支持原來頌讚吐蕃王的黑教(藏傳佛門的一支),他們在這場火災中毀了大寺、死傷多人,另外還失去了支持他們的頌讚王和大量軍隊。
吐蕃大風暴正在醞釀中。
……
張武藝一行人離開拉薩後,十分小心地穿行在山野之中,遇到的牧民都殺掉了----沒辦法,不殺他他就會去報信。
最擔心的追兵倒是一直沒有追上來,看來拉薩那邊亂得不輕。來到川西附近的山口,見前路已經被積雪掩埋,不過倒是有張堅派出的高手接應他們。
數日之後,張武藝他們終於翻越了雪山,回到了川西。見到了張堅,兩人擁抱、大笑,然後就是吃吃喝喝----張武藝他們最近在吐蕃吃的可是…煤油爐子烤肉,那味道你敢吃嗎?
張武藝一行在高原損失也不小,一百多人去了二三十,大多是因高原病死亡的,戰死的倒是沒幾個。
數日之後兩人回到北平,王爺為他們搞了個盛大的內部慶祝宴會,同時為兩人記功、獎賞。(因為賠了本、獎賞打了折)經此一役,張堅已經是二級陸軍上將軍銜,張武藝為少將軍銜。
雖然不少人知道這次的事,可是因為某種原因,蒙親王府並沒有大肆宣傳,而是悶聲不語。朝廷那邊也來個“此地無銀三百兩”,宣布朝廷官軍在四川大勝吐蕃侵略軍,擊斃三萬餘人雲雲。
知道了張武藝那邊損失了二三十特戰精英,山山王爺拍大腿連連歎息。“都是我的好兒郎啊,老子要是有b-52,何必要派人進去,死這麽多人?”
……
看看最新送來的一封情報,山山王爺心情大好。自從吐蕃戰事之起,山山就派了不少的探子入吐蕃探聽消息,不過吸收教訓,一般都是雇傭可靠的高原當地人、至少是有豐富高原經驗的。
最近的情報說明,自從吐蕃王頌讚暴亡之後,吐蕃發生了很大的動亂,眾土司為了爭奪王位,發起了一起起戰爭,傷亡十分慘重。
另外原本在吐蕃勢力最大的黑教此次損失也很大,其它曾經受到壓製的佛教門派白教、藍教、紫教、綠教、花教、各種教借機發難,痛打落水狗,同時也互相排擠戰鬥,終於演變成動刀動槍的血戰。
戰事愈演愈烈,喇嘛幾番混戰,今天誰殺了誰的人,明天誰又燒了誰的廟,最後各大土司也參與了進來,全吐蕃一片戰火。偏偏沒有一派占有絕對優勢,因此看來混亂還要持續很久。
不過山山知道,他們早晚有打得筋疲力盡之時,那時候他們又要平靜下來,沒準又要外侵!於是他找來了蘇文理:“文理,準備吐蕃第二期計劃吧。”
----本章完----
這樣的工事,已經不是缺乏重武器的他們能攻下來的了。更加痛苦的是,溝裏連棵樹都沒有,都給官軍砍光了!想造雲梯都不成。搭人梯?5米高有點…
接下來官軍就輕鬆了好多,隻要加強監視就行了。一場大勝,官軍們也很是高興,到處都能聽到笑聲和唱山歌聲。
幾天後。夜風中,遠遠地傳來飯菜香味,似乎其中還有肉食;溝裏,苦逼的吐蕃人們隻能遠遠望著有火光的地方,咽下口水。
吐蕃人們的幹糧早已經吃光了,已經開始宰殺牲畜,可是沒有燃料,隻能生吃血肉!有血還好辦,因為勉強地可以帶來些水分,溝裏根本沒有水源。
可是溝裏還有六萬多人!吃喝的壓力太大了。
又過了十幾天,他們的牲畜已經全部吃完了,大將軍本人也忍痛奉獻了他自己的寶馬,最後,開始全體餓肚子。
此時,身有武功或身手很好的人早就翻山越嶺逃掉了,不過這隻是極少數。
餓到一定程度,人就什麽事情都幹得出,特別是吐蕃這樣還不太開化的民族。似乎是不經意間,有些人就把眼睛望向了身邊的戰友屍體…
吃了幾天僵冷死人肉之後,援軍還是沒有來,存下的屍體都有些發臭了…再說也沒有水喝!最後還是吐蕃大將軍張羅著投降,因為他發現有人總是盯著他看!他原來肥膘很多很多,雖然餓了幾天,但還是有不少!
俘虜們想要投降,第一件任務就是清掃戰場,把所有的兵器、包括人體中的鐵箭頭都起出來(鐵箭頭重新打造之後還能繼續用),堆放在城牆前麵。
看著一群群的俘虜俯首帖耳,張堅和老風十分誌得意滿,唯一讓他們不大高興的是,俘虜隻有六萬多,估計也就能賣個百八十萬,戰費都撈不回來,簡直是坑爹!
官軍對俘虜應該說還是不錯的,隻是打罵侮辱、強迫勞動而已,殺害、傷殘俘虜的事情是不多的,甚至還不能讓他們餓死,因為這都是錢!
幾個山口都堵上了,也不怕吐蕃人衝出來,於是留下了一些守備部隊之後,大軍押著俘虜,一路趾高氣揚地返回成都。
一路上官軍遇到了老百姓前所未有的歡迎,讓他們感到了多年前所未有的榮譽感。
官軍走了,可張堅留下了,他知道,張武藝他們是要走這裏回來的。
數日後,北平親王府。山山王爺拿著戰報,哈哈大笑,隨後又大罵!女人們交頭接耳說,王爺最近怎麽這麽高興呢,都大笑好幾場了,準是又打了勝仗!大罵肯定是打了賠錢的勝仗!
……
回頭再說吐蕃這邊。王城一夜之間就全部毀滅,連帶拉薩城也受到了波及,幾乎毀滅殆盡。倒是一些廟宇建在偏遠的山上,躲過了一劫,不過喇嘛們也緊閉門戶絕不出門,唯恐惹禍上身。
好幾天後,聞訊而來的一些土司人馬到了拉薩城,看到的是一片焦土,有的地方石頭、土壤都燒化了,令人嚇掉大牙。平民中盛傳因為吐蕃王殺人太多,結果得罪了大神,降下“火龍”毀滅了王城!---因為火災現場慘狀真的超越了人的能力!
土司們研究了好長時間,最後終於確定了嫌疑犯和一些“外鄉人”有關!(商隊或朝貢者)可是所有的“外鄉人”生怕遷怒,已經分多撥逃走多日,早就不知道在哪裏了。
暫時捉不到嫌疑犯,可吐蕃王總得有一個,幾個大土司就商量著推舉了一個大土司為吐蕃王,可是不是所有的土司都同意這個新吐蕃王,最後這個決定成為了吐蕃內亂的根源。
另一個損失慘重的是支持原來頌讚吐蕃王的黑教(藏傳佛門的一支),他們在這場火災中毀了大寺、死傷多人,另外還失去了支持他們的頌讚王和大量軍隊。
吐蕃大風暴正在醞釀中。
……
張武藝一行人離開拉薩後,十分小心地穿行在山野之中,遇到的牧民都殺掉了----沒辦法,不殺他他就會去報信。
最擔心的追兵倒是一直沒有追上來,看來拉薩那邊亂得不輕。來到川西附近的山口,見前路已經被積雪掩埋,不過倒是有張堅派出的高手接應他們。
數日之後,張武藝他們終於翻越了雪山,回到了川西。見到了張堅,兩人擁抱、大笑,然後就是吃吃喝喝----張武藝他們最近在吐蕃吃的可是…煤油爐子烤肉,那味道你敢吃嗎?
張武藝一行在高原損失也不小,一百多人去了二三十,大多是因高原病死亡的,戰死的倒是沒幾個。
數日之後兩人回到北平,王爺為他們搞了個盛大的內部慶祝宴會,同時為兩人記功、獎賞。(因為賠了本、獎賞打了折)經此一役,張堅已經是二級陸軍上將軍銜,張武藝為少將軍銜。
雖然不少人知道這次的事,可是因為某種原因,蒙親王府並沒有大肆宣傳,而是悶聲不語。朝廷那邊也來個“此地無銀三百兩”,宣布朝廷官軍在四川大勝吐蕃侵略軍,擊斃三萬餘人雲雲。
知道了張武藝那邊損失了二三十特戰精英,山山王爺拍大腿連連歎息。“都是我的好兒郎啊,老子要是有b-52,何必要派人進去,死這麽多人?”
……
看看最新送來的一封情報,山山王爺心情大好。自從吐蕃戰事之起,山山就派了不少的探子入吐蕃探聽消息,不過吸收教訓,一般都是雇傭可靠的高原當地人、至少是有豐富高原經驗的。
最近的情報說明,自從吐蕃王頌讚暴亡之後,吐蕃發生了很大的動亂,眾土司為了爭奪王位,發起了一起起戰爭,傷亡十分慘重。
另外原本在吐蕃勢力最大的黑教此次損失也很大,其它曾經受到壓製的佛教門派白教、藍教、紫教、綠教、花教、各種教借機發難,痛打落水狗,同時也互相排擠戰鬥,終於演變成動刀動槍的血戰。
戰事愈演愈烈,喇嘛幾番混戰,今天誰殺了誰的人,明天誰又燒了誰的廟,最後各大土司也參與了進來,全吐蕃一片戰火。偏偏沒有一派占有絕對優勢,因此看來混亂還要持續很久。
不過山山知道,他們早晚有打得筋疲力盡之時,那時候他們又要平靜下來,沒準又要外侵!於是他找來了蘇文理:“文理,準備吐蕃第二期計劃吧。”
----本章完----